你真的会量血压吗?测血压也有大学问!

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  作者:亲爱的你

监护仪的袖带长时间绑着松掉了;听诊器塞在袖带下面;袖带的位置绑得偏低;袖带绑在外套的外面;放气速度太快;重测时未放完气就充气了;体位不当……

以上都是量血压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讨论一则测量血压时「体位不当」的案例。

1、测血压,也有大学问

某日上午,护士站,实习护士小X正在接待新病人。这时,20床的周大爷走过来要求测个血压。小X就在护士站为周大爷测了血压。我刚好从病房会到护士站,就把周大爷立位测得的血压值「202/88 mmHg」拍了下来。见图1。

图一

我扶着周大爷回到病房,让他平躺在床上休息一会。接着,我让小X为周大爷重新测量血压。测量的结果,左上肢192/78mmHg,右上肢181/67mmHg 。见图2。周大爷一听血压值一次比一次低,甚是高兴,连说「没问题了!」。

图二

走出病房,我问了小X测量血压的几个问题。虽然不能打满分,但她也回答得八九不离十。为了让实习生加深记忆,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

2、案例分析

问题1. 周大爷测血压的体位存在什么问题?

存在问题:血压计、肱动脉未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注意:测量血压时,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min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提醒:测血压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有助于测定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

问题2. 为什么站立位时测得的血压较高?

分析:若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由于血液重力作用的影响,可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则测得数值偏高。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大爷的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比卧位时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提醒:如果是汞柱式血压计,血压计「0」点与手臂位置「肱动脉」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即坐位时平第四肋间,卧位时平腋中线。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

3、血压测量,相关细节问题分析

问题1. 袖带的松紧度为什么会影响测得的血压值?

分析: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使测得数值偏低;过松使橡胶袋呈球状,而致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则使测得数值偏高。因此,缠袖带的松紧度应适宜,除了松紧度,袖带的宽度也应合适。袖带过宽,使大段血管受压,增加血流阻力,使搏动在到达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测得的数值可偏低;袖带太窄,需用较高的充气压力阻断动脉血流,使测得数值偏高。

提醒:气袖大小应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应包裹80%上臂。手臂过于粗大或测大腿血压时,用标准气袖测值会过高;反之,手臂太细或儿童须压时用标准气袖则结果会偏低。为保证测量准确,须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

问题2. 测血压时将听诊器塞在袖带下面,正确吗?

分析:正确的方法:将袖带贴缚在被测者上臂,松紧以能插入1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3厘米。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肘横纹内侧」,而不要塞在袖带下面。

问题3. 如何把握充气 / 放气速度?

分析: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 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水银柱每秒下降2~3 mmHg」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听到第一声时观察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此为收缩压读数;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消失音「最后一声」处水银柱凸面的高度。

问题4. 有时候搏动声到0才消失,如何记录舒张压?

分析:根据Korotkoff  5期法,首先听到的响亮拍击声「第1期」代表收缩压,随后拍击声有所减弱和带有柔和吹风样杂音成为第2期,在第3期当压力进一步降低而动脉血流量增加后,拍击声增强和杂音消失。然后音调突然变得沉闷为第4期,最终声音消失即达第5期。第5期的血压值即舒张压。对于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Korotkoff音不消失者,可以第4期作为舒张压读数,或舒张压也可以同时记录两个数值,如血压160/80~50mmHg。

问题5. 血压重测时需要间隔几分钟?

分析: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排除外界因素,应重测。重测时,驱尽气袋内气体,待水银柱降至「0」点,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 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受阻,影响测量数值。必要时,做双侧对照测量。

对照一下自己,平时量血压真得正确操作了吗?

 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