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知识辩识

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近日,市质监局详细介绍了宣纸与书画纸的本质差别和鉴别方法,以供宣纸爱好者们借鉴参考,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打假电话12365,欢迎各界举报各类假冒宣纸的违法行为。一、原料成份的不同宣纸的原料结构是青檀树皮和燎草(青檀皮属长纤维,稻草属短纤维),这种原料配比已沿袭了近千年,至今也不曾改变。而书画纸的原料不讲究长短纤维的搭配,取的原料有龙须草、构树皮、竹浆等等。二、制作工艺的不同宣纸的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生产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长,檀皮和稻草要用山泉水浸泡,经浸渍、蒸煮、拣选、摊晒等加上日晒雨淋露炼漂白等自然天成之功,利用自然之功剔除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有机成分,仅此一项就需8-10个月时间。可以说宣纸的独特就在于它原料的独特。第二阶段是纸张的制作工艺。自人类有了植物纤维造纸以来,一直保持着竹帘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用火墙烘烤、人工揭贴的烘干法晒纸,检验时逐张逐张目测手检。在制作超大规格宣纸时,其场面蔚为壮观。而书画纸则简单多了,首先是选料简单,而后在制造时的时间表短,只有两三天时间,其中的强化漂白使纸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根本经不起岁月的长期考验。三、使用效果的不同宣纸的外观很平常,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润墨性强、遇湿遇潮不变形、抗蛀性强、保存寿命长等特点;而书画纸就很难达到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几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画的意境,产生出作品的立体效果。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不仅如此,宣纸在着墨后,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分布均匀,不含杂质,从而不变形、不起拱、不起翘,具有稳定性。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决定的。原因是原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容易产生变质和虫蛀的木质素已荡然无存。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历经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的最好验证。书画纸由于原料结构和制作差异,润墨效果远不如宣纸。多少年来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刘海粟、尹寿石、吴作人、李可染等一大批书画艺术大师,他们不顾年迈体弱、旅途辛苦,专程来厂参观了解宣纸的制作工序,他们感慨的说:我们用了一辈子的宣纸,却不了解宣纸是怎么制造的,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来看看,一来为了却心愿,二来是向宣纸工人师傅们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情,宣纸工人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没有好的宣纸就没有好的书画作品。并分别以题字、作画的方式表达对宣纸的感激之情。四、保存时间的不同一般书画纸的原料加工,是在农民的家闲之际,将其当作一项副业,售给纸厂换取经济收入。造纸厂家将有些原料制成纯干桨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和文化纸。这些原料经过破碎、打桨、漂白、烘干等工序,机械流水作业,只需两到三天时间。因其工艺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杂细胞、杂物质含量较多,所以有的纸发脆。由于有的原料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桨板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桨板后,由桨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桨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同样,由桨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几天时间。至于书画纸的润墨性能,则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易溶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润墨形式表现为:不规则、不匀称,表现不出层次,只是一味的渗透。初学书画者用来练书法较多,如用来练习绘画,就不够理想,纸的特性限制了使用者的构思和想象力。最重要的一点,在纸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纸的“墨润千秋”相比,书画纸无法望其相背,它的保存寿命只数十年间,如果保管不当,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褪色、虫蛀。一些客户反映,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用书画纸创作的作品,现已经面目全非,褪色严重,周边遭虫蛀,墨色也已发灰。他们因为当初贪图便宜或缺乏辨别能力,没有购买到真正的宣纸,才导致如今的后果。五、辨别方法:那么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纸面上密布着云朵,云朵上有一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的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的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三是撕裂法:把宣纸和书画纸分别沿着纵向撕开,宣纸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双层,揭开的宽度有2-3厘米,而书画纸则是单层,即使有也很不明显。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造的,撕裂度比书画纸要强多了。四是看价格:一刀(100张)四尺单的普通书画纸现价只要80~150元左右,而真正的宣纸一刀(100张)四尺单的现价要360~500元以上;近年红星厂研制的特皮精品四尺宣纸,出厂价已达1280元/刀。由于价昂,需要购买宣纸时,最好是选购如“红星”、“汪同和”、“汪六吉”、“ 双鹿”、“ 曹光华牌”等知名厂家的品牌,并认清商标与防伪标记。同时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易破损。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净皮特皮类宣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书画界普遍认为:用于书法,棉料比净皮效果好,用于绘画,净皮要好于棉料,画山水画以特净为最优,耐皴擦和多次积墨。书画纸,只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主要产地为浙江富阳、广西都安、四川夹江、河北迁安和安徽泾县。起初书画纸原料有龙须草浆、木浆、竹浆、废纸浆等,质量参差不齐,后逐渐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浆做原材料。龙须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我国黄河以南的丘陵地带生长较多。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纯干浆板,再售到各地。龙须草制浆过程与麦秸杆一样,都是通过破碎、打浆、漂白、烘干等,机器流水作业。由草变浆,只需2-3天时间,成浆工序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杂细胞、杂物质含量多,不可避免地影响纸质。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板后,由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由浆板制成书画纸,只需3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全过程只有5天左右。书画纸的润墨性完全靠其自身的易溶特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的润墨性表现不规则、不匀称、不出层次,只是一味渗透。初学书画者多用来练书法,如练习绘画就不够理想。最重要的一点,在抗老化及耐久性方面,同宣纸的“墨韵千秋”相比,无法望其项背,其保存寿命只有数十年,如保管不当,更短时间就会褪色、虫蛀。那么,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稻草的筋丝。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没有这些,相对而言,它表现得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4种墨痕描于纸同一处,观察纸受墨效果。宣纸能清晰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鉴别书画先识别纸捡漏

中国书画最讲究用纸,有些书画家的书画技法,就是根据纸性演绎而来。当今,要想了解中国书画,离不开研究用纸。现根据平日积累向大家介绍几种书画用纸。

毛边纸毛边纸。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嫩,色呈米黄,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耐久程度次于太史连纸。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书写书画,但纸边并不毛。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专刻书籍,所用纸张,极为讲究,用纸量大,常到江西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盖上一个篆刻的“毛”字印章,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这种纸叫“毛边纸”,并沿用至今。史载:“天下购善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仍存其名不绝。”毛边纸的由来可能缘于此。清乾隆以后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很大一部分书是用毛边纸印刷的。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黄色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黄色,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高丽纸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朝鲜)所产之纸。色白、质厚,有绵性,很坚韧,有明显的直纹。据北宋文献著录:“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玉版纸玉版纸。一种洁白精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古田小笺惠我白,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

连史纸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机器连史纸。机器连史纸是用机器制造的,颜色稍黄,清末民初才被采用,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用的就是机器连史纸。常用书画用纸宣纸名称由来宣纸

宣纸,《辞海》中称:“中国的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朝宣州(安徽省泾县一带),故名。”现有资料表明: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有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约、次纸”的记录。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太平(现黄山市黄山区)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由此可见,有关著作及人们通俗的说法称:宣纸产于泾县,唐代泾县属宣州郡(或宣城郡),宣纸由此得名,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注:唐天宝元年(742),宣州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宣城郡复称宣州)。“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乾符年间(815—875),书画评论家、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宣纸,该书《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这说明唐代已将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倒是生产宣纸的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蔡论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 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还有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徒迁经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察论本为生业,世代相传。如今小岭纸厂的曹运声、曹慈源、曹于南三位老艺人,均系曾氏后裔。可以说,宣纸的生产如纸的发明一样,绝非成于一旦,功就一手,也是无数能工巧匠经过长期苦心研制的结果。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强,润墨性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后会漏矾脆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背纹,蝉翼等。毛边纸这是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托墨吸水性能好,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因明代大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篆书“毛”字印章,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黄色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黄色,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印刷,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元书纸产于浙江省富阳县一带。用竹浆抄造。纸质较差,但吸水性好,呈蛋黄色。多用作小学生写大小楷毛笔字练习本,有时也用作农村糊窗纸和加工成卫生纸。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二人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

“纸寿千年”说宣纸我国宣纸有其美誉。但为谁人提出,什么情况下提出。宣纸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被誉为“纸寿千年,墨润万变”而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曾称"纸寿千年";宣纸更被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至于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史书上并没有详细地记载。宣纸从原材料到产品问世凝结着造纸工人的辛劳,若不是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的。宣纸制造的核心工艺是国家机密,而宣纸其实是很难被仿冒的,离开泾县乌溪的环 境就很难造出一张品质优良的宣纸。可以说,宣纸是上天降临到泾县乌溪的奇迹。一张宣纸被制造出来后就有了1000多年的寿命,是绢和帛的寿命的两倍,所以 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在文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纸是宣纸。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历史上属宣州府,故名。始产于唐代,它的原料是青檀皮。清代才掺和稻草,改变了 用料比例。宣纸分生熟两种,生宣渍水渗化,作写意画最好,熟宣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细描细写,为书画最理想的用纸。宣纸具有纸质柔韧,洁白平 滑,细腻匀整,不起皱,不掉毛,不怕舒卷,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等特点。便于收藏,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法。手工宣纸从宋代起就配有杀虫驱毒功能的天然植物制剂,具有防蠹作用。现存的宋版书至今完好,未见虫蠹迹象。同时,手工宣纸坚韧柔软,洁白匀密,耐老化,耐破裂,润墨性佳,宜书宜画,有“纸寿千年”的美誉。手工宣纸成为传统书画艺术及历代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珍贵图书、装潢裱托、碑文拓片等的专用纸。选购宣纸应掌握的常识

一、了解宣纸的种类宣纸品种繁多,有一百多种,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一些品种:一按原料的配比,宣纸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皮、纯皮四大类。棉料类宣纸是指青檀树皮与稻草的配比中皮料成份约为60%、草料成份约为40%;净皮类宣纸皮料成份约占70%、草料约占30%;特皮类宣纸皮料成份约占80%、草料成份纸占20%;纯皮类宣纸全部用的是皮料。二按厚薄,宣纸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依次变厚),比单宣薄的宣纸有棉连、扎花、罗纹、龟纹等。三按规格,宣纸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二丈、尺八屏等。在此基上还可以改刀成小规格纸,如对联、扇面、信笺等。四按帘纹,宣纸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龟纹、罗纹、扎花等。五按生熟,宣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平常所说的宣纸又叫生宣,它的润墨性好,都用来作写意画。用生宣加胶、矾等处理后得到的称为熟宣,熟宣不洇墨,宜作工笔画。熟宣类可分为玉版、矾宣、蝉衣、云母、洒金、洒银、仿古色宣、粉蜡笺等60多种。-书画作品标准尺寸小品:41(cm)×28(cm)三尺:96(cm)×52(cm)三尺立轴:96(cm)×26(cm)大三尺:96(cm)×70(cm)四尺立轴:136(cm)×34(cm)三尺加长:136(cm)×50(cm)三尺斗方:50(cm)×50(cm)四尺:136(cm)×70(cm)四尺斗方:70(cm)×68(cm)六尺:180(cm)×96(cm)六尺斗方:96(cm)×90(cm)八尺:245(cm)×120(cm)八尺斗方:122(cm)×120(cm)小丈二:360(cm)×96(cm)大丈二斗方:180(cm)×142(cm)大丈二:360(cm)×142(cm)四尺三开:70(cm)×44(cm)四尺宣纸:68×138cm六尺宣纸:97×180cm丈二宣纸:145×367cm丈六宣纸:193×503cm生产厂家不同,尺寸略有变化!01)小品33*33cm1平方尺(02)小品45*33cm1.4平方尺(03)四尺三开68*45cm2.8平方尺(04)四尺四开68*68cm4平方尺(05)四尺对开斗方68*68cm4平方尺(06)四尺对开长条34*136cm4平方尺(07)四尺整纸68*136cm8平方尺(08)五尺整纸81*155cm11.5平方尺(09)六尺整纸96*178cm15.6平方尺(10)八尺整纸122*244cm27平方尺(11)丈二整纸144*366cm48平方尺(12)丈六整纸200*498cm92平方尺(01)长*宽*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m*0.68m*9=8.32平方尺。依据: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以米为计算单位。)(02)长*宽/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m*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为计算单位,依据:33cm*33cm=1089平方厘米)书画格式:(01)宣纸未裱 称软片 (02)托一层宣纸 称镜心(03)带裱边 称镜片 装框为镜框 (04)装上天杆地轴 称立轴(05)横式 称横披 (06)较窄的长横披 称手卷(07)

二、熟悉宣纸的特性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宣纸的制造几经沉浮起落,然而它不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却在历史的传承中巩固和提高。这与宣纸本身的优良品质是分不开的,宣纸由于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使之具备了其它纸品所不具有的一些优良特性,这些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润墨性、不变形性、耐久性和抗虫性四个方面。一润墨性。润墨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或理解,一是宣纸着墨后的渗透力和吸附力强。二是用毛笔滴一滴墨在宣纸上,着墨后呈圆形锯齿状化开,扩散的纵横差越接近越好。三是墨色应有层次,浓淡分明,笔笔相交处有明显的笔痕,立体感丰富。正是宣纸的润墨性使得书画作品能够达到意想不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二不变形性。是指纸面受墨或受潮后不翘、不拱、不皱,能保持纸面平整。宣纸的干湿收缩率极小,其变形性几乎为零。究其原因,主要是青檀皮纤维的规整度高,纤维之间的孔隙均匀,填料分布恰当,含杂质素少。三耐久性。是指宣纸本身或在泼墨作书画后,经过长时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强度、韧性和色泽等性能的能力。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与青檀韧皮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分不开,它能耐久而不易损坏;二是与宣纸的PH值有密切关系,宣纸的PH值呈碱性,能够抵抗空气中或化学环境中酸气的侵蚀。历史已证明,宣纸放置几百上千年仍能保持原样,只是颜色上微微呈现出淡玉色。四抗虫性。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所造,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微粒,蠹虫不喜欢吃含碳酸钙成分的纸,但若保管不善也会被虫蛀。-

三、掌握选购的方法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如果纸面上密布着云朵,云朵上有一些丝状物,这就是檀皮纤维,有时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这些筋丝。如果是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则没有这些特征,相对而言,它表现得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的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三是撕裂法。把宣纸和书画纸分别沿着纵向撕开,宣纸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双层,揭开的宽度有2-3厘米,而书画纸则是单层,即使有也很不明显。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造的,撕裂度比书画纸要强多了。在鉴别纸时一定要慎重,不要单凭销售商的片面之词而随便购买,必须在掌握以上基本的鉴别方法之后谨慎选项购。另外还需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练习特点选购适合自己的载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因为宣纸有以上一些优良特征,宣纸的制作才得以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永不湮灭。-

宣纸用墨等常识针对这个问题详细的讲讲会比较清楚:一、生宣与熟宣,棉料与净皮的区别是什么呢?宣纸分生宣熟宣,生宣又分棉料,净皮,特净。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生宣与熟宣的区别?1:生宣纸吸水性能好,用来写书法和写意画!熟宣纸吸水性能差,常用来画工笔国画!2:生宣比熟宣感略软3:生宣吸水性较熟宣强4:生宣为棉料,净皮,特皮系列宣,没有经过矶的加工,而熟宣恰恰相反5:生宣适合书法,书画,国画,写意,山水,人物,花鸟;而熟宣适合工笔6:半生半熟宣纸适合写隶书或小楷。熟宣类:泥金笺泥银笺(主要产地为安徽泾县,只要是宣纸工艺厂,都可以出产泥金彩金笺,质量也穿插不齐,上品泥金笺,纸质光滑易上墨而不灰,配以焦墨,点之如漆为上品)金潜纸(主要为工笔花鸟山水人物小楷,目前泾县无生产,货源为广东产和日本进口两种,但是两种价格相差几近一倍,当然质量也有显著的区别)矾宣(矾宣以定制为佳,拉力强反复渲染而不起毛为上品,暂时没有代表的品牌,以红星矾宣质量较稳定)半生半熟宣纸:豆腐笺(豆腐水制作)煮锤宣/水纹宣/虎皮笺/槟榔笺/(矾水胶质加工)花粉笺/粉彩笺/(丝网印刷)生宣类:棉料 净皮 特皮 (红星宣纸)纤维宣(麻宣 长纤维 桑皮等如何鉴别棉料宣纸好坏?1:举起来,对着光看,纸的薄厚分布均匀与否2:用毛笔沾些水滴在上面,看晕开的程度,通常不要太大,晕开的边几乎一样大小3:轻轻卷起时不会有硬折痕的感觉4:看生产宣纸的厂家,一般红星宣纸不会出现质量的问题5:纸的棉性,好的宣纸会有一种布的感觉!二、什么字体用什么宣纸好呢?我自己的感觉是:1、隶书----写隶书用半生半熟宣纸最佳。因为熟宣写出来太死,生宣写的速度稍慢就霪,难以表现隶书蚕头燕尾的特点。2、楷书----写楷书小点儿的字一般用熟宣或者半熟宣。具体用哪种,还是看你个人适合什么。每个人喜好都不同嘛。而且不同地方产的宣纸质量也各不相同。你可以试试不同的熟宣,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字的大小选择生宣。3、行书----- 行书当然也是用生宣,墨中水稍加多些,可以顺畅得行笔。小字的话用熟宣或半生半熟的 大字的话用特净或净皮。4、篆书----篆书用生宣比较好,篆书的结构是上紧下松,结体为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要一致,篆书的笔画只有横、竖、宛转、没有波磔,也没有点、折;横竖、线条拉出来要有力度,弹性。书写时起笔要圆,收笔有藏锋也有出锋。生宣的吸水性强,藏头护尾的起收笔都很好写出来,所以写篆书用的纸一般是生宣较好,熟宣不好使用,不好作藏头护尾的起笔收笔,笔锋很容易出现在宣纸上,显得燥。三、练隶书用什么样的字贴、毛笔、纸、墨比较合适?因为我自己擅长隶书,所以个人体会初练隶书的字帖可选《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石门颂》等。毛笔初学可选中锋大楷兼毫或羊毫毛笔。纸初学可用“废报纸”练习,日后可用“元书纸”、“毛边纸”、“生宣纸”或“生绢”等。墨可用练习现成的“墨汁”如:“一得阁墨汁”,日后书法创作还可用好一些的“墨锭”如:“胡开文”的“一0一”“一0二”“一0三”墨锭。砚台可用普通“石砚”就行。 现成的墨汁“红星墨汁”、“中华墨汁”、“云头艳”等。 好一点儿的墨汁成本较高,但写出来的字会发亮。建议初学买六元左右的墨汁就行了,如果用好的,写小字还行,写大字消费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我们都是用一个碟子,每次写多少倒多少,用完洗掉,否则宿墨是很难用的(我曾经特意讲过宿墨的问题).。初学书法是磨墨好还是用墨汁好呢?我的答案还是磨墨好1、磨墨的胶比较少,运笔更流畅。墨汁里面的胶比较多,运笔费劲,加水又不黑了。2、磨墨的颜色更漂亮!而且越放越漂亮,墨汁的颜色往往是死黑一片,而磨出来的墨有很多变化。3、磨墨对纸张适应程度更高。很多宣纸用墨汁写出来效果平平,但用磨墨写出来效果不错。还有些加工过的纸张,因为表面光滑墨汁  写不上去,但磨墨就能写上。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磨墨的颗粒更细的缘故。有的人觉得磨墨太慢,其实也挺快的,如果选对石头的话,端砚太光洁,磨的慢,歙砚快!澄泥砚也快!所以砚不必用太好的。宣纸因原产于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现主要产于安徽泾县。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轻如蝉翼白如雪,薄似细绸闻无声。”你道是什么?宣纸,一个无论是在书法史或者是绘画史上都绕不开的名字。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宣纸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粉白地双龙戏珠暗花宣纸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我国三大宣纸产地:安徽,四川,浙江■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宣纸原纸:宣纸在经过最后一道“烘焙”的工艺之后,纸性(好坏及墨色效果)基本已经确定了,这种“后续没有再进行影响纸性”的成品纸,即为宣纸原纸。加工纸,在原纸的基础上对纸进行改变纸面性质、外观视觉效果等再加工的纸统称——不包括“仅作尺寸大小的裁剪”,具体如:印刷、过矾、打磨。。。■按纸面洇墨程度分类,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纸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用水接触纸面,水分立即散开的即为生宣、凝聚基本无变化的,即为熟宣,散开的速度较慢的为半熟宣(亦称煮锤宣)。■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五言粉彩对联宣纸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除非您的书法风格是需要在同一个地方用笔反复涂抹)。■宣纸品种按规格分类: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多种;■宣纸按厚薄可分为扎花、绵连、单宣、重单、夹宣、二层、多层等;■宣纸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特制等;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初期所用原料并无稻草,后在皮料加工过程中,以稻草填衬堆脚,发现其亦能成为洁白的纸浆,以后稻草亦就成了宣纸的主要原料之一。而稻草中以泾县优质沙田长秆籼稻草为最佳,这是因为此稻草比一般的稻草纤维性强、不易腐烂、容易自然漂白,所以自古便有这样的说法:“宁要泾县的草,不要铜陵的皮”。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另外在制浆过程中,还要在纸浆里加入杨桃藤汁,因为在其中含有胶质 ,可使浆液更为均匀,捞出的湿纸便于叠放,提高出纸率,于是,杨桃藤,又名猕猴桃,也成为了不可缺少原料。制作过程

线装宣纸印谱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它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罗纹、十刀头等多种。“特种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安徽泾县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捞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在台湾造纸方式,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分散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份流失部分,采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

宣纸折扇宣纸[1]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的特点,写出来的字遒劲有力,画出来的画风流飘逸而又意境淡远,最能体现“中国风”的神韵。而且,它耐老化、不变色,又能防虫蛀,使用寿命很长,所以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称。宣纸原产于安徽的泾县。在古代泾县曾属宣州管辖,所以,在这里生产的纸便被称作“宣纸”。唐代的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在其评论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就有“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记载,说明在唐代时,已经用宣纸作画了。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等三种。生宣吸水性和润墨性比较强,挥笔而就。熟宣加工时被明矾涂过,纸张较硬,不易吸水。半熟宣由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介乎其它两者之间。宣                                            纸与书画纸的辩识宣纸——我国手工纸中最著名的一种,它与浙江湖州的毛笔、安徽屯溪的徽墨和广东肇庆的端砚一并被誉为中国的“文房四宝”,驰名海内外。1981年主管文房四宝的轻工业部二轻局发文通知全国:“……除安徽泾县用青檀为原料生产的名纸称作宣纸外,其他地方应使用书画纸为名,以免影响宣纸声誉”。确实,正宗的宣纸只在安徽泾县生产,工艺独特,产量不大(红星宣纸集团2009年的产量在580吨-620吨之间),是书画家们喜爱并珍视的书画创作用纸。另有一种外观与宣纸非常相像的则是普通书画纸,两种纸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吸墨性(生纸)。时至今日,由于广大书画爱好者对二者的实质性区别与认识几近空白,宣纸经营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情况甚为严重,不少厂家仍在“书画纸”上盖上“宣纸”的鉴印,蒙骗消费者,以获取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长期以来,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里,往往上当受骗。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宣纸的原料是青檀树皮(安徽省是青檀树的主要产地)和沙田高杆稻草(处理后俗称燎草,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这种原材料配比已沿袭近千年,至今不变。宣纸的制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制作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长,制作工序多。采集到的青檀皮和稻草先要用山泉水浸泡,经石灰浸渍、蒸煮、拣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天漂白等自然加工,使每一根青檀皮,每一根稻草都洁白如棉,柔而有韧,原料制作方告结束。仅次一项就需耗时8—10个月。可以说,宣纸的独特,首先在于它的原料独特。纸张的制作工艺,自唐代以来一直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竹簾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火墙烘烤干燥;在检验工序,更是逐张目测手检。宣纸之所以倍受书画家的青睐,就是因它具有其它纸类无法与之相比的润墨效果。由于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特殊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因而有吸附墨粒、扩散墨液、水走墨留的独特效果。宣纸的润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润墨匀称,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画家们在作画时,这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尤为重要。二是数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不糊不漫,能充分展示线条笔力之美。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不仅如此,宣纸在着墨后,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分布均匀,不含杂质,从而不变形、不起拱、不起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决定的。原材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青檀皮及燎草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木质已被消除,且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抗老化。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等,历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普通书画纸,只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无论是它的原料成份,还是制作工艺、使用效果、保存年限,和宣纸都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书画重新受到大众的喜爱,书画爱好者日众,书画用纸需求量骤增,而由于宣纸价高且供不应求,书画纸也就应运而生。目前书画纸的主要产地为浙江富阳(多为竹浆所制)、四川夹江(多为衰草所制)和安徽泾县。起初的书画纸原料五花八门,有龙须草浆、木浆、竹浆、废纸浆等,书画纸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近年来,书画纸大多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纸浆板作原材料。书画纸现时的年产量仅泾县一地就逾5000吨。 龙须草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我国黄河以南的丘陵地带生长较多。每年秋季叶落之际,也就是龙须草收割之时。农闲之际,村民将收割龙须草当作一项副业,售给造纸厂换取经济收入。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纸浆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或文化用纸。龙须草的制浆过程,是通过破碎、打浆、漂白、烘干等,机器流水作业。由草变浆,只需二到三天时间。龙须草的成浆工序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所以,它的杂细胞、杂物质含量多,不可避免地影响纸质。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就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板后,由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同样,由浆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它的全过程只有五六天左右。 至于书画纸的润墨性能,则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易溶特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的润墨形式表现为:不规则、不均匀,毛刺明显,且难于表现层次,只是一味地渗透。初学书画者用来练书法较多,如用来练习绘画,效果就不够理想。最重要的一点,在纸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纸的“墨韵千秋”、“纸寿千年”相比,书画纸无法望其项背,它的保存寿命只在十几年间,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发黄变色的现象。如保管不当,短时间内就会褪色、虫蛀、一触即破。而宣纸存放一段时间后,由微黄反而渐变成玉白了,这于燎皮的本色内质有直接关联。一些书画爱好者发现,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用书画纸创作的作品,现不少已面目全非,褪色严重,墨色发灰,纸张变酥变脆。那么,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好宣纸都不是很白,而是呈微黄之玉白色。拿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2—3毫米长)。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大多只能发现有芝麻大小的点状疙瘩,是浆板打浆过程中没有彻底打散遗留的,每张纸最少有5-20个左右。另纸张的颜色大多由于添加漂白剂而表现得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色画于纸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地显示笔痕与层次,墨晕洇化均匀细致,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纸张起皱明显,墨晕洇化粗糙呈锯齿状。三是从手感上看,好的宣纸有”软如棉”之称,触摸上去有细腻的感觉;另不妨试试,书画纸拎起空中抖动,会发出哗哗的脆响声,而好宣纸抖动的声响小且“发闷”。再则,把好宣纸揉成纸团再摊开,会皱而不破,韧而平滑,好似触摸绸缎。四是看价格,一刀(100张)四尺的普通书画纸现价只要80~150元左右,而真正的宣纸一刀(100张)四尺的现价要360~500元,质量上好的更贵;近年红星厂研制的特皮精品四尺宣纸出厂价已达1280元/刀。由于价昂,需要购买宣纸时,最好是选购如“红星”、“汪同和”、“汪六吉”、“ 双鹿”、“ 曹光华牌”等知名厂家的品牌,并认清商标与防伪标记。建议:为节约学习成本,平时练习可用书画纸,创作用正宗宣纸。附:宣纸的品种分类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易破损。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净皮特皮类宣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书画界普遍认为:用于书法,棉料比净皮效果好,用于绘画,净皮要好于棉料,画山水画以特净为最优,耐皴擦和多次积墨。宣纸知识

中国书画装裱的重要性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以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所以说装裱是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书画装裱工艺。装裱可以说是对书画的深加工。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装璜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窃谓装璜者,书之司命也。”(装裱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名人手迹的存亡。笔者认为装裱这件事,是决定书画命运的大事。)正如近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在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裱画难》一文中说:“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足见书画装裱在整个书画艺术中的重要性。新作书画应及时装裱凡新写好的字画,一般要存放一段时期,让墨色、印泥有一个自然晾干的过程,但最好不要长期放置,因为写画时受水墨、颜色和胶水的浸渍,干后就会凸凹不平、起皱痕,若不装裱衬托,非但不如原来的样子,还要减色。所以一定要及时装裱,才能使墨气托出纸面,使画面生动,有益于颜色滋润、饱满浑厚可观。而且经过艺术设计的装裱,显得整洁美观,更能增添神韵。要是放置不裱,如画心空卷的不实或折叠成块等。也不宜保护,存放时间日久就会从折叠处折断纸绢的纤维,印泥可能会转印到画面上。或不慎造成断裂破损、残缺、污染、变色、水渍等明显损伤,如最易发生黄色斑点,很难去掉,并容易招致蠹蚀。为日后收藏留下隐患,装裱后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品相,也影响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如经常受潮湿,易生白、红、黑霉斑,若湿后粘连,就不易揭开,即使晾干也变成了废纸、烂纸灰,无法挽救。清代周二学在《赏廷素心录》中说:“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又剥蚀古香。”(“书画不装裱,就会很快使绢面或纸心受到损坏;装裱得不精美,又会侵蚀书画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由此说明,要想书画保持永久,便于欣赏、收藏、流传,必须及时装裱。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如有很高价值的新书画作品,装裱地好就会锦上添花。古旧书画重裱时要慎重,宜选良工历代传世及出土书画作品,或者由于装裱不佳,发生空壳脱落,或者由于在流传过程中被撕断,或者收藏保管不善,或者由于长期埋于地下朽烂叠粘,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如遇屋漏必沾雨水痕迹,如尘土、烟气常熏,则纸、绢画心变黑黄,其墨色暗淡无光,或受潮发霉被虫蛀鼠咬等,以致笔墨污损残缺,糟朽断裂破碎脱开等,无法再悬挂欣赏、研究。一般年代愈远的作品,受伤程度愈重,这就需要重新装裱。重新装裱必须经过精心揭裱修复,做到修旧如旧,犹如枯木逢春,才能恢复古书画作品的“原貌”,其功效等同于再次创造古旧书画的艺术生命,并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有益于欣赏收藏,延长古旧书画寿命。但古旧书画重新揭裱时要慎重,应当请教有经验的良工高手。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前代的书画,经过许多朝代的流传保存至今,没有不残脱的。如果想重新装裱,改换装潢,就像患了重病去请医生医治一样,医生的医术高明,就能随手药到病除,迅速恢复健康;医生无能,病人服了药会误事死亡。所以说:“不用药,保持病人的原状,是中等的治疗,乱用药不如不用药”。同样道理,古代的书画珍品,没有遇见优良的装裱工,宁愿保存残脱的旧画,以免在重裱时,被劣工揭损裁毁等。)古旧书画重裱如延医治病,这就说明了古旧书画重新装裱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装裱的古旧书画,应采用传统的裱画技术,给以修补装裱,使它能长期保存,这就是对古旧书画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贡献。如果遇上庸工滥施手术,就能置名迹于死地,故装裱的技艺高低,实系古旧书画艺术存亡的关键。装裱人员只有把技艺提到一定高度,才能把古旧字画装裱得更好,不至将少有的古迹毁于手下。例如在揭裱修复过程中,往往为了使古旧字画干净漂亮一些,便采用漂白粉漂洗。稍有不慎,就会把画纸腐蚀得更加糟朽。这对延存古迹大有害处,很珍贵的古书画,重裱得好,价值可以倍增,重裱得不好就成了废物,切切慎之。宣纸收藏三注重

宣纸是文房四宝之一,绘画书法、刻板印刷、装裱衬垫……样样少不了它。可以说它是厚重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宣纸收藏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收藏的宣纸要正宗。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产出的宜于书画的纸张都泛称“宣纸”,实际上古代的宣纸最初是特指产于古宣州,今安徽宣州市境内的纸张。而现在,国家已对宣纸进行了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国家标准GB18739—2002对宣纸的定义是“利用产自 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供书画、裱拓所用。”因此,收藏宣纸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收藏其它地区所产的纸张精品,但根本意义上还是要收藏得到原产地保护的产品。二、收藏宣纸要注意品种。宣纸品种有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规格有4尺、5尺、6尺、7尺、8尺、丈二、丈八等,又有单宣、夹宣等,还有生、熟宣之分。成纸以后,再加工的有冷金、虎皮云母、煮锤等几十种。市面比较珍贵的有“蜡笺”、“粉笺”、“粉蜡笺”、“彩色粉笺”或“彩色粉蜡笺”以及“酒金”、“描金粉蜡笺”等深加工产品。三、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目前宣纸每年的产量仅有600多吨,由于受特殊的原材料和工艺限制,大幅度增产几乎没有可能。而在总产量中,70%左右出口日本市场供其“书道”消耗使用,30%在国内市场销售,大致分为书画界用纸和特种纸两大类。宣纸的种类及其在书画中的应用宣纸因安徽宣城生产书画纸而得名,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现在生产宣纸的地方除了安徽外,还有四川的夹江宣、浙江的富阳宣和温州的皮宣等。宣纸的种类市场上有很多名称,有时会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初学者更是无所适从。其实归纳起来并不复杂,可以一目了然的。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画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尤其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及行笔速度,方可得心应手。熟宣加工时用胶和明矾等涂过,(我们经常将其合起来说“胶矾”)有了明矾就会使水墨留在纸面上,失去了生宣的吸水性和沁水性。胶的作用是将明矾固定在宣纸上。由于胶矾的作用,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宜于绘工笔画或书写蝇头小楷,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现在市面上的熟宣主要有以下几种:蝉翼——纸质很薄上面撒有细细的云母;云母——用净皮加工的熟宣,撒有云母;冰雪——较云母厚些的撒有云母的熟宣;清水——没有云母的熟宣。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煮椎宣、玉版宣即属此一类。另外还有用生宣制作的洒金、洒银宣也是半生熟的。由于要将金银颗粒粘固在宣纸上需要在纸上刷胶,这层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生宣的吸水性,使其具有半生熟的特性。宣纸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其中又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等之分,规格上有4尺、6尺、8尺、丈二、丈四、丈八等。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如果您是写书法一般用棉料就可以了,不是书法不可以用净皮和特净,只是书法相对不要求有丰富的水墨效果和很强的拉力,棉料足以。明白了宣纸的类别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了。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牋。「轻脆」,即其特性。蜀牋: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牋,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牋、谢公牋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牋」以师厚创牋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牋。「薛涛牋」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牋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藏经纸: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牋,有黄白两种。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蜡牋,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牋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强吸墨纸类: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若牋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牋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宣纸与彷宣: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桿与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继续来讲名贵的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写出别有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已无闻。本省所制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一类,质地渐佳,颇具韧性,价格亦不甚贵,可以做为习字用。在使用宣纸前,先要了解一下所用宣纸的性能。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较薄,墨汁中可少兑甚至不兑水使用。也可先用毛笔蘸些墨汁在所用宣纸纸角上点一下,看其墨汁洇出速度及大小范围,如果洇的快、且范围大,说明纸质薄,墨要浓一些,书写速度要快一些;如果墨点洇出速度慢且范围小,说明纸密质厚,墨可适当稀一些,书写速度放慢些。有的宣纸纸质较差,墨迹会灰,要用浓墨书写,不然,字会缺乏精神。比宣纸还珍贵的连史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开创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人类伟大发明之一,造纸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而在这些纸中,尤以连史纸最负盛名。连史纸产自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素有“千年寿纸”的美称。2006年6月2日,铅山连史纸技艺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铅山的连史纸虽然已传承1200多年,但它仍然使用着古老的造纸法,不论原料、工具、操作技术、工艺流程,几乎和1200多年前完全相同!虽然连史纸造纸技法陈旧古老,但现在懂得该项技术的人已寥若晨星。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毛竹用药水浸泡

碾烂毛竹

将碾烂后的毛竹榨干

放入池子里搅拌均匀

用造纸纱网到纸浆水里过一下,手工造纸。

一张一张揭开

生产的土纸晾干最老的“土纸”铅山县天柱山乡25岁的张家苟拾起了父辈的造纸技术,一做就是20年。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土纸很好做,因为当地群众的祭祀需求,不但价钱好,竹子也多,石灰还可以自己烧,所有的原材料都很便宜。那时他平均一天能做1600张纸,有8块钱的收入。今天,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竹子不能大量采伐,石灰等辅料也越来越贵,土纸虽然还有广泛的销路,但他已经感到维持生产有些困难了。在张师傅眼里,土纸制作工艺几乎是没有污染的,因为除了石灰,所有的原料都来自天然植物,而石灰也在长时间发酵过程中丧失了它的破坏性。通过造纸致富一直是他的梦想,可在子女上学的压力与原材料短缺的现实中,张师傅有了更多的无奈。2006年7月,复旦大学手工造纸科学研究课题组到铅山县考察手工造纸。课题组专家认为铅山手工纸的生产工艺在闽浙赣三省中最“土”,最具原生态;铅山的手工造纸作坊,是原始造纸工艺的“活化石”。古老的技艺3月5日,记者来到铅山县天柱山乡采访,当地一位姓陈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的造纸作坊是以家庭为单位,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参加。关于当地造纸技术的传承,虽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考证,只是在父辈的口口相传中传承着。记者在张师傅家中看到,张师傅家土纸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其原料以嫩竹为主,一般是在农历正月伐竹,此时的嫩竹还没长叶,纸浆丰富。原材料采伐晒干后,用石灰水发酵,两三个月后捞出洗净晒干,然后用清水泡,去除杂质,晒干,舂细,放入准备好的池子里搅拌均匀,经过滤网将泥浆排净后,加入一种叫滑根水的植物液体(起凝固作用),便成为造纸的纸浆了。张师傅见我听得入神,便很有兴致地演示给我看。紧接其后的“抄纸”是造纸的关键。“抄纸”的工具是一件用极细的竹丝编成的簾,用抄纸簾在纸浆池中轻轻一荡,便“抄”起来,簾子滤掉水,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干了就是一张纸了。松纸是另一道关键工序,即把本来粘连在一起的纸坯分页。这道工序技术性很强,弄不好纸张就破损报废,所以,松纸和抄纸两门手艺要学好几年才可以出师。接下来就是晒纸了。据史料记载,精制纸张要一张张地用烘箱烘干,但对于这些粗纸,只需放在阳光下晒干就算大功告成。在张家苟拥挤的杆栏式楼房里,我们见到了晒着的土纸。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楼下,不到20平方米的地方,用木板分隔,一边关牛一边用作厨房;楼上,一张张分开的纸挂满了床前的每个角落。土纸如此制作,连史纸工艺也是如此制作。昔日的辉煌连史纸历史,有过怎样的辉煌?铅山连史纸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我国许多鸿篇巨制、名贵典籍、字画、印谱、拓本等多采用铅山连史纸。如明代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连史纸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发挥过极大作用。自古“铅山唯纸利天下”,因造纸业历史悠久、工艺领先、品种齐全而为江南五大手工业区之一。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铅山南部的武夷山区就出现了连史纸。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元代的铅山纸已名播天下了。明高濂在《遵生八笺》论及元代纸品,称铅山连史纸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述了连史纸的制作工艺。明、清两代的书画名家、文人骚客能得到皇上御赐的铅山正品连史纸,是荣膺乡里的大事,官府、文人墨客都将连史纸作为友好交往的礼品相赠。直至上世纪80年代,铅山连史纸仍然是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指定的专用品,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濒危的现状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机制纸进入中国,铅山连史纸生产开始萎缩。虽然宣纸出现在明代,较连史纸晚,但到了近、当代,宣纸进行了工艺改良,逐渐占领了市场。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铅山县天柱山乡浆源村最后一张纸槽也停止生产了。3月5日,记者来到坚守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最后一张连史纸纸槽的铅山县天柱山乡浆源村采访。该村村支书熊居渭说,新中国成立前和解放初期,浆源村家家户户从事连史纸生产,生产出的连史纸由陈坊的连史纸号收购。后来各地成立了供销合作社,连史纸便由天柱山供销合作社包收购。上个世纪80年代中,供销合作社撤走,浆源村深处武夷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就再也没有人来收购连史纸了,连史纸只好停产。据了解,有着1200多年连史纸生产历史的铅山,现在只有浆源村还有三人懂得连史纸制作技艺。未来的路途保护连史纸,路在何方?有关人士说,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是连史纸传承下去的关键。铅山县原文化局局长俞怡生在接受记者采访说,连史纸是品质上乘的文化纸,素有“寿纸千年”之誉。连史纸比宣纸品质更佳,宣纸以树木为主要原材料,而连史纸是以毛竹为主要原材料。铅山是毛竹产地,连史纸主要原材料充足,主要原材料的成本较宣纸低,若对它复杂的72道工序进行改良,降低成本,恢复连史纸生产,有可能与宣纸在书画界和古籍印刷等领域平分“天下”,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也仍然会有市场。多年来,常有全国各地的文化人士来铅山寻访连史纸。2006年4月,江西省造纸学会常务理事长管步军、秘书长雷建民等一行,到铅山考察了浆源村等手工造纸村。省造纸学会的专家说,如今,铅山南部山区还存有一批手工造纸作坊,其生产工艺还在民间流传,连史纸的传人还健在,具备抢救的条件。他们表示,将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对连史纸的品质、市场和工艺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帮助铅山尽快恢复连史纸生产,使这一优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何谓连史纸连史纸厚薄均匀、洁白如玉、吸水易干、着墨鲜明、久不变色。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此纸。连史纸产自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素有'千年寿纸’的美称。铅山的连史纸已传承1200多年了,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是我国传统的手工纸之一。旧书画装裱,高猛酸钾去霉点的方法有1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用草酸液,放后见返白即可,不用限时,此法对绢本无效. 中国国画和书法是用颜料及墨汁以宣纸为材料加以创作,各种各样风格的艺术流传至今得以保存,国画和书法经过裱画师的精美的手艺得以延寿。裱画师的裱画艺术流传于人间,古代人对国画和书法的装裱是很慎重的,【装潢志】曰“装潢非人,随手损弃,良可痛惋,故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现在裱画行业内懂得如何精美装裱的人员越来越少,而这一群人的裱艺水平高低不齐,聚集议论裱艺的时间有限,形成高水平的不多,有心想钻研裱艺的人仕投拜无门。本人从事裱画研究数十年,感受良多。有感于此,本人愿将数十年的与国画和书法息息相关的装裱艺术传授于同好之人。在此借用前辈黄金海先生之【装裱管窥略淡】一书所言:“启示以作书面述出,惜自愧不才,虽然厕身此业的一生,但技法幼稚,只得习中,从一得之见,将概况写出,以待老行尊和高明指教,此不过是对一些未及行验者告,于老行尊名师傅当不值一盼矣”。以待老前辈和高水平的裱画师傅指教。佛门易入,修行难。此句话也可比喻学裱画,好多人听闻裱画而不知何处是裱画之殿堂,想佛者只需入庙而面佛,真可谓容易之极。而精于裱画又愿意传授此门技法之人,真是凤毛麟角;裱画入门需时多久?因人而异,有几年、有几十年。师傅引导得好也要徒儿醒悟。另有一言道:工欲善其善,必须利其器;裱画的工具尤其重要,用时顺手为上策,不必过于花巧,本人曾经见过一位同行以红木镶朱鬃毛用来扫浆水,笨重不灵活。一些工具是在市面店铺可以买到,买回来的工具要自己作修改才好用;一些工具是要自己制作,不必与别人相同,标准是自己觉得顺手好用,做出来的裱工比别人为精。以下是本人从事裱画研究数十年的数言点滴,数目字只作分段,裱画时前后的随想录:【1】裱画台的大小和高低:裱画台的大小要因地而制,地方大可做大裱画台,小地方做小裱画台,高度是到裱画者的肚眼为高度。过高过低都不好用。【2】裱画台的使用和裱画台的颜色:裱画台的颜色传统以朱红色、朱砂色、紫红色、大红色、以红色为基调,老裱画师们认为红色对字画的重揭和修复有一定的帮助,这想法是有一点道理,但本人认为有必要改良。昔日的漆油颜色较少,生活中多选用红色,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作为一门学问及生意的裱画行业选用了红色甚为方便,红色裱画台自然而然地流传下来。本人在此请各位想想并实践一下:将一件有内容的宣纸作品放在红色的台面上,然后喷水湿透;另将一件有文字的宣纸作品放在白色的台面上,也喷水湿透,看看那一件作品的内容清楚,白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比红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要清楚得多。书画家们的作品也是以白色的宣纸为多。宣纸之名称约定俗成地指是白色宣纸,染上其它颜色的宣纸称之为色宣纸。当画家在宣纸上书写染色完成一件作品后,装裱者的作用就是要让画家的作品完美无缺地完成装裱的全过程,如果作品放在红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而毫不觉察,或是发现问题迟缓,那是就非常大的问题了。但作品放在白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有一丝一毫时就可即时察觉。那为何一直以来裱画师都不去改变颜色,这是昔日没有白色的颜料漆油。白色的颜料漆油于民国年间以洋漆为名传入中国,当时的裱画师并未使用来做台面的防水漆油。经本人十多年的使用,感觉并不差于红色的裱画台面,尤其对跑墨的作品和跑色的作品只要是一丁点的跑墨和跑色即可发现,在此推广给各位。【3】裱画过程中使用的尺:以30cm、100cm、120cm有机玻璃直尺为主,新买回来的直尺太滑,用0号细沙纸打磨尺底全部即可被免。【4】棕扫新购回来锋口起角,难以使用,用剪刀修剪去边角,再在地上磨滑。再用碱水浸泡1天至2天,更换清水浸泡1天,再换用碱水入锅煮沸15分钟,换清水浸泡1天,洗去碱水晾干。用此法开锋的棕扫变成不新不旧,用起来顺手,用来扫托底和复背多了就不会扫烂宣纸。【5】煮浆需要多次研究,选用上海市出的澄面粉煮浆,也可以选用广东省中山市出的荷花牌生粉冲浆,或者用面粉提肋制成澄粉煮浆,浆糊稀存放时间难以长久,要稠而熟并注入冷开水浸泡,封口保存六月至一年,开封后,要隔天换冷开水,直至全部浆糊用完。面粉煮浆与荷花牌生粉冲浆各有优点和缺点。【6】壁板作用:壁板是用来贴上裱件让其干澡,既有纸壁板和木壁板,因地域不一同而有所不同,不论用料为何物,能让裱件干透而不出问题者即可用之。未必以是否标准的裱画室设备而耿耿于怀,但如果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或改用其他材料制作,总言言之,首先是保证裱件的安全和完美,其次才是工作的便利。【7】砑石:砑石用选用河川石卵,石质坚硬,可双手握紧,砑石底平滑,手握处如鱼背,有可能选用一大一小石卵,大的要有近二十斤,小的也要有近十二、三斤,经过细磨石卵,选用空白双层宣纸打上川蜡试磨,不伤宣纸为上。【8】关于裱画品式的大小和形态:作品裱成怎样的形态为好呢?这要看是怎样的用途,是家庭挂?是普通展览?是入博物馆展览?是收藏?……一切都要了解清楚。不可以在不清不楚的情况下去装裱。首先是要询问作品的拥有者的建议,如果拥有者无建议,那么就由裱画师提建议,长度多少、宽度多少,让拥有者清楚知道,做好后的品相与当初所言并无多大出入,这样就会完满。【9】册页的形态,取决于作品的横、竖;扇面、丸扇。通常作品是竖形的就装裱成蝴蝶册页,横的作品就装裱成推篷册页,扇面只能裱成推篷册页。册页内的作品如果有横的、有竖的,举例说明:横的作品是43厘米×33厘米6件,竖的作品也是43厘米×33厘米6件,高度以竖的作品的高度43厘米加长2厘米,上下各1厘米;宽度43厘米左边加8厘米、右边也加8厘米。即册页成品是宽度59厘米×高度45厘米,打开后即是宽度59厘米×高度90厘米,竖的作品居中即可,横的作品上边以高度90厘米对半折合线为起点至作品边留4厘米、余下8厘米,左边、右边8厘米。册页的厚度多数是8层,正反两方面四周镶咖啡色的0.2厘米小包边,以上作品举例说明与实际作品大小略有出入。【10】装裱长卷的基本标准是:“精、净、平”。“精”就是工艺严谨,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下料规矩,接缝小巧,包边转边匀称。“净”即干净,从书画心到镶料,整洁无瑕。各种镶料的色调均匀,画心无跑墨走色现象。“平”就是平展,要使书画裱件幅面达到平展熨帖的程度。长卷的组合其顺序多是: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题跋、拖尾组合而成,“引首”在明朝之前尚未见出现过,后因书画家要在画心前题上画的“画名”就直接题在“隔水”或“天头”处,才引起裱画师的注意,改在画心前另加一段宣纸而成为日后的引首。【11】[纸上行舟]:2002年4月,本人重揭和修复了清朝画家唐桂凝的四屏花卉作品,在重揭第四件有画家唐桂凝的印章的作品时,发觉全件作品成鱼鳞状,揭去背纸和托纸发现有一小片印章的角被前裱画师扫离原位置有36厘米远,这一小片印章的角只有0.3厘米×0.3厘米,印章的面积是1.2厘米×1.2厘米,这一小片印章的角非常重要,不可缺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印章的角移到原位置上,可是这非常重要的一小片印章经过15倍放大镜的观察,看到并不是一片纸,而是三小片纸,纸与纸之间有丝丝纤维连接,估计用刀挑起小片纸印章的角会分成三小片纸,经过再三思考最后选用[纸上行舟]的方法:在离裱画台50厘米用喷壶沿这一小片印章经过的路线喷水,就好像一条运河一样,用尖尖的针轻轻插着小片纸“船”,浮动着拖带到目的地,整个过程惊险万分,如果半途中分成三小片纸“船”,那就如同“船遇暗礁”。【12】[蝉翼拆丝]:2002年4月至7月,本人重揭和修复了清朝画家唐桂凝的四屏花卉作品,作品的宣纸因日久自然退化而成为鱼鳞状,也和收藏者保管的方式方法有关,本人重揭的时候发觉作品的宣纸是矾宣纸,宣纸有部份浆糊粘贴的牢固,也有不牢固的。考虑到是矾宣纸的画心,颜色也许会不牢固,在保证作品的形态有精美品相的标准下,重揭的时间越短越好。重揭宣纸画心浆糊粘贴不牢固的就极为易,牢固的就困难,鱼鳞状的画心用手摸感觉浆糊厚,揭去托纸就如同蝉翼拆丝,一点一点地揭……,终于保留住清朝画家唐桂凝的四屏花卉作品。【13】 妙用石灰矾绢:用矾绢作书画,书画保存寿命不会太长,主要是矾对绢素的腐蚀作用所致。北宋书画家米芾,在其《论画》中曰“纸千年而神去,绢八百而神失。”可见此种绢,当是未上重矾的绢,这种绢叫“浆捶绢”。其制作方法是:用滤过的石灰水和生豆浆汁为浆水,把绢放在浆水里拉一遍,晾干,卷实,外包白布,用捣衣棒捶打约四五百下,则绢丝平扁而匀细。再略上极淡胶矾水,刷在绢的正面,待干后用烫斗烫平,即粉浆入绢。绢之缕眼尽没,光如银板,以之作画,着色则经久不变,落墨流畅。历代的书画大师,均使用这种“浆捶绢”作画。用此法制得的绢可与纸寿相当,它对绢画的流传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14】 揭裱古旧字画时的去除油渍:古旧字画的画面上,如有油渍,老法是用浇酒拌石灰成糊,涂在油渍上,待石灰干后,油渍即会被石灰吸附而脱去。【15】 用丙酮和乙醚清除字画上的油渍和园珠笔痕迹:若画心上不慎沾上了油迹或园珠笔油迹,可将画心平铺在案台上,不需润湿,用2比1的丙酮和乙醚的混合溶液,用棉签蘸涂数次,然后用清水洗净,则油渍或园珠笔油迹即可除去。【16】 用维生素C片剂去除蓝墨水污渍:书画在保存过程中,如画心上不慎沾污了蓝墨水污渍,可用维生素C片剂泡成溶液用此溶液涂搽蓝墨水污渍,蓝墨水污渍便可很快除去。【17】 高锰酸钾,为一种较强氧化剂。在古旧字画去污返新时,画心经水浸泡淋洗以后,虽去除了尘渍,但霉斑仍留在画面上。这时需将字画心从水中提出,平放案上,在霉斑处涂上0.5%高锰酸钾水溶液,霉斑即变成紫色,然后再涂2%草酸溶液,霉斑即变黄,轻霉即可去除,重霉也可减轻。【18】 钛白粉填充古旧字画:钛白粉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国画颜料。性质稳定,久不变颜色。古旧字画纸质多为棉料,本身就有厚薄,再加上多次揭裱后,更会令画心厚薄不均。如遇此问题,可用垫钛白粉补填。方法是用毛笔蘸钛白粉粉水,刷在托纸背面,向薄的地方填,干了又填,令古旧字画画心厚薄均匀。【19】 妙用双氧水返铅法:铅粉因年久受潮,容易变黑,会令画心的人物和花朵有铅粉的画面黑色,这现象看似很严重,但修复处理并不难,只要用3%的双氧水溶液涂在返铅处,干了又涂,铅黑的地方就会慢慢变白返新。【20】用5%小苏打溶液去油污法: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字画装配好天杆、地轴后,因保存字画的木橱、木匣走油,污染字画,可用5%小苏打溶液,将被走油污染了的字画浸泡在5%小苏打溶液中20分钟,然后用清水浸泡,再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涂上,20分钟后再涂2%草酸溶液去污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去油的效果。裱画案台的使用和裱画案台的颜色:裱画案台的颜色传统以朱红色、朱砂色、紫红色、大红色、以红色为基调,老裱画师们认为红色对字画的重揭和修复有一定的帮助,这想法是有一点道理,但本人认为有必要改良。昔日的漆油颜色较少,生活中多选用红色,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作为一门学问及生意的裱画行业选用了红色甚为方便,红色裱画案台自然而然地流传下来。本人在此请各位想想并实践一下:将一件有内容的宣纸作品放在红色的台面上,然后喷水湿透;另将一件有文字的宣纸作品放在白色的台面上,也喷水湿透,看看那一件作品的内容清楚,白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比红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要清楚得多。书画家们的作品也是以白色的宣纸为多。宣纸之名称约定俗成地指是白色宣纸,染上其它颜色的宣纸称之为色宣纸。当画家在宣纸上书写染色完成一件作品后,装裱者的作用就是要让画家的作品完美无缺地完成装裱的全过程,如果作品放在红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而毫不觉察,或是发现问题迟缓,那是就非常大的问题了。但作品放在白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有一丝一毫时就可即时察觉。那为何一直以来裱画师都不去改变颜色,这是昔日没有白色的颜料漆油。白色的颜料漆油于清末民国年间以洋漆为名传入中国,当时的裱画师并未使用来做案台面的防水漆油。经本人十多年的使用,感觉并不差于红色的裱画台面,尤其对跑墨的作品和跑色的作品只要是一丁点的跑墨和跑色即可发现,在此推广给各位。使用与否各自考量。22.   壁板作用:壁板是用来贴上裱件让其干澡,既有纸壁板和木壁板,因地域不一同而有所不同,不论用料为何物,能让裱件干透而不出问题者即可用之。未必以是否标准的裱画室设备而耿耿于怀,但如果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或改用其他材料制作,总言言之,首先是保证裱件的安全和完美,其次才是工作的便利。23.  切记浆稀如水,但并非等于水。24.  如果跑墨了以后怎么办?中国的书法的跑墨现象,让裱画师很头痛,怎样才可以防止跑墨(浑墨)呢。这要先分析研究墨的结构,现代的墨汁以桐油烟、另加麻油,猪油,广东胶,麝香,梅片,冰片,珍珠等制成,保存期长。跑墨的作品有很明显的迹象:其一:手摸就手黑。其二:有墨渣。其三:跑墨字体有放射状的现象。其四:有异臭味。都会在湿托中浑墨。托裱操作方法如下:【1】使用干托的方法:配好字心托底的宣纸,用稀浆水洗纸,用小木杆挑起,垫上吸水宣纸吸去部份水份,再用小木杆挑起,用棕扫压扫在字心背后,压扫的力度要轻中有力,棕扫不离托纸,左手挑宣纸的木杆要低,低到接近作品,要求在扫的过程中隔着托底纸细心观察字心有否重叠起皱褶。压扫完成后就可反转观察一下有无问题,然后上壁,上壁的时侯只可以扫废边,不允许棕扫在字心里面扫过,用吹风筒热风在字的位置吹过,见白就行了。让字的水份比空白的宣纸的地方要干些,浑墨的机会就少多了,这样就可以放心。【2】有时候会不留意地湿托字心,到发现有跑墨时候巳经晚了,这时就要尽快地完成托底全过程,字心向外上壁板,用吸水宣纸在浑墨的地方吸去墨迹四周的水份,同时也吸去浑墨的痕迹,一次不行,多吸几次,直到满意为止,可以有百分之了八十的机会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有浑墨发生过。【3】另有一些办法是:在托底前用吹风筒热风吹一次有字迹的地方,让墨迹更加稳定。也可以在太阳下晒它半小时。也有一些人用蒸笼如蒸面包那样蒸蒸它。最笨的方法也就是用矾水把宣纸矾了它,让它变成熟纸。作品笔划大的字不妨垫上宣纸再排扫浆水,这样可使墨的微粒难以在宣纸与台面之间流动,这样也会减少浑墨的机会。25.  立轴的地轴的长度是裱件宽再加0.2cm,另加3cm作榫头,每边榫头长1.5cm,榫头的锯口勿太深,例: 榫头凸出部分是1.5cm直径,地轴是直径3.5cm,按计算要锯1cm的深度,但有时用锯用力时不一定会全轴的绕锯深度都会统一在1cm的深度,如果超过了1cm,榫头凸出部分连接轴体的位置就会少于1.5cm,这样就会有可能出现日后的断轴头现象,也就是我们在展览中较常看到的断轴头现象的原因。我通常是绕锯深0.8cm,再用开榫头刀去掉部分木块,榫头凸出部分直径约1.8cm时用木工锉锉去多余的部分,使榫头凸出部分刚好在1.5cm直径。26.    对于对联的地轴的裁割,勿成平面状,应成弧形, 两边轴心凸出2mm,使藏家收卷后竖在桌面转卷时不致于伤及裱件的边。27.  以条幅计: 一层绫,三层安徽绵料单宣纸它们没粘前共厚是0.33mm,若只量三层安徽绵料单宣纸它的厚度也是0.33mm,若把绫及三层安徽绵料单宣纸用浆水粘合在一起,乾后的厚度依然是0.33mm,这就是讲:浆糊是无厚度,绫是薄到可以忽略不计。转边处少于0.5mm忽略不计。当用川蜡打磨上川蜡,然后用砑石磨滑背部,在相同的位置卡量厚度变为0.21mm。本条数字测量是使用广州标准计量所鉴制的双菱牌游标卡尺卡量。28.   揭画时有些是要在正面垫上一层矾宣纸,用以替代水油纸而用的,矾宣纸的好处是它可以在工作揭裱的前段不受水,便于移动字心,在后段因为泡水长久的原因就会透水,在上壁后,矾宣纸显露在前面了,只要在矾宣纸上洒喷上水,一扒就离开画心,方便极了。29. 扇面的分拆扇面的分拆,需用一把薄可透光的牛角起子来拆来两边的扇料,操作方法如下:从右边最边第二条扇骨入口处插入牛角起子,先把靠右处统划开,力度轻而渐渐移动,直至扇顶的蓝绢条处,退出牛角起子,用美工刀分割开蓝绢。又再用牛角起子插入笫三条扇骨入口处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全扇分开。此法对所有新旧成扇面分拆有效,无需湿水,湿则会令水扇面插穿。原理是矾宣纸有一定硬度,成扇两面之间用绵料宣纸粘合而成,而且是每隔一折粘贴一折。若湿水,墨及颜色会有脱落危险。古旧字画的装裱(文保知识窗)字画依靠装裱传世。装裱古旧字画需经多道工序。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修复画心———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托补: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全色: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闻波)[转帖]旧画修复旧画修复之---关良画作【坐搂杀惜】实录数十多天前,一朋友送来一件著名画家关良之作【坐搂杀惜】,尺寸是45.5cm乘以34cm。这作品送来时是用宣纸托了好几层,看似有五层左右,最外一层是夹江县的夹宣纸,夹宣纸比画心尺寸四周大2cm,在这画作没有裱托前,画是折叠放入信封保存,画面有折叠入信封较长时间的迹象,特别是折叠后最外一层的部分,更显出有轻微的霉点,线状的浅紫色、线状的浅咖啡色的形态。另外在画心男性宋江的腿上有一条明显的断裂痕约6cm,其它空白处也有两条长短不一的断裂痕。收藏家要求纸的色度不可以洗如新纸,国画颜料色不变,拼接好宋江的腿上明显的断裂痕,去霉点。去线状的浅紫色、线状的浅咖啡色。头几天,我细心看过研究这画,画件的前裱画操作者不小心扫浆把画心扫裂了,要还原原样较为容易,只要揭去全部托纸就可以了。收藏家要求纸的色度不可以洗如新纸,那洗时时间就要掌握得较准,快了就洗不净,慢了又变新了,洗的次数也是关键,多也会变新,少又不净,药水的浓度最为关键。药水淡又不起作用,太浓又会洗到纸变新。洗画前,我备了以下东西:化学品高猛酸钾少量、草酸少量、清水、两个小碟、二支新毛笔、喷水壶、电热壶、长锋20头羊毛排扫、吸水宣纸一叠、毛巾。以下是操作程序:画心正面放在裱画台上,先用喷水壶洒湿画心,等待五分钟,取一个小碟,放入六粒高猛酸钾,注入清水,待高猛酸钾溶解,溶解后成微红色水,另取一个小碟放入草酸微量,注入清水,待草酸溶解。新毛笔先用水热开笔毛,蘸微红色的高猛酸钾溶液轻扫在有轻微的霉点、线状的浅紫色、线状的浅咖啡色的地方,等待其变化成浅茶色,时间用了……。另取一支毛笔,蘸草酸液扫在有浅茶色的位置让其起化学反应,时间用了……。纸的色泽与其它无放化学物质的地方相同即喷淋清水,防止其化学反应过度。用清水淋洗十分钟,用毛巾吸走清水。画心待乾。画心乾后,观察是否达到目标,我看还是有轻微的霉点,因而又再重放高猛酸钾液体洗一次,蘸草酸液扫在有浅茶色的位置,用清水淋洗十分钟,用毛巾吸走清水。待乾。画心乾后,这次画心纸的色泽接近要求了。次日上午十时,我把画心反转湿水后,首先让它湿透了,想首先把最外层的夹宣纸揭起。试试在画心角上揭揭试试。过了半小时,又试试揭,原有的裱工毕竟是裱工差的人装裱,揭是可以揭去,但也是不能完整揭起最外层的夹宣纸。恐防揭多了,我待画心乾后再看看。两小时后,画心乾得也有八成左右,对光而照看,余下的托心宣纸估计还有两层,因为在画心的左下角有少许离层,画心面纸薄而托纸较厚,但湿透后再揭时我还是不敢在左下角有少许离层处入手,或者画心是双层夹宣纸绘画的呢?我选在画中宋江的衣服处入手,用右手中指轻微地磨破宣纸,感觉到有浆的滑度,我估计是再进入了新的一层托心纸了,慢慢向上下移动,把整个托在宋江身体上的托纸轻轻揭去,我这回保守些,暂时停了再揭,待乾后看看怎样。画心又乾得也有八成了,我观察研究了一下,发现在画心背后宋江的衣服处还是没有看到画家画时衣服染的浅墨,应该还有一层我称之为命纸的宣纸,我用了一点水滴在画心背面宋江的衣服处用指革磨刮去一些宣纸,似乎是见到衣服染的浅墨,用吸水宣纸吸去水份,对比附近的色泽,我知道这一小地方才是画心的背面,即是最先在画心背面压扫的首层宣纸,如果现时不再揭下去,保留原有的命纸的话,那么藏家要求的'拼接好宋江的腿上明显的断裂痕’是无法实现的,命纸被我揭了一小小片宣纸,因此而确定还是要再揭下去。这次湿透后,我把命纸以上的那层托纸慢慢揭去,命纸暂时留着,因为巳是又一天了,命纸留到次日揭吧。今天要揭【坐搂杀惜】的托心命纸,用喷水壶湿了【坐搂杀惜】作品,等待其浆还原。我等待了近四十五分钟,试试在昨天入手揭命纸的地方揭起,感觉还没有到该揭的时候,又等了半小时,画心水分乾了许多有小部份见有返白现象,那是乾了七成了,我用喷水壶对有乾的地方喷了些水,开始揭命纸了,虽然裱了三十年画,揭画也有近二十年,毕竟是揭命纸,真有如在簿冰行走,一步一惊心,在揭去两人物背面的命纸后,再揭是空白的命纸了,我决定让它乾一些,最好七成乾以便利于观看。又等了二十分钟,应该有近七成乾了,我小心地拿起它,对光照了照,知道继续揭它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把它放在台面上,轻揭去命纸,……,全揭走了命纸后,宋江的腿上的衣服横裂纹依稀可见,但并不是完全断裂,可能是因为浆糊的粘贴了小部分纤维,眼见裂纹而未裂,因为要把裂纹并合,用喷水壶湿了巳反转的画心,把依稀可见的裂纹迫合好,用乾宣纸吸去水分,再用三十倍放大镜观看有裂纹的地方,完全无问题后,把托心纸抹扫上浆水,挑起压扫在【坐搂杀惜】作品画心背后上,加扫浆在废边上,把它拿起上墙壁扳待乾。至此,揭去【坐搂杀惜】作品的托纸也结束了。附扫描对比图。各位有缘观看这文章的朋友,请勿对号入坐地把你手上的旧画依样画葫芦地揭裱,因为每件画作的揭裱都可能是有不同。但揭背有其共同点是,胆大心细是必要的。慢一小时而不抢一秒,这样做最终画幅的面貌是会美丽而动人。宣纸做旧方法集成○ 我实验过几种做旧的方法,其中一种效果比较好,用老画上的裱褙纸泡水染制。这里前提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装裱的朋友。装裱师在揭裱古字画时,原先的裱褙纸除下来,一般不舍得扔掉。那些裱褙纸由于时间久了,呈黑褐色。用清水泡了,出来的颜色很黑,用这种水去染纸,出来的效果比较自然。我在第二届扇面展时采取的就是这种手段。○ 我知道一种作旧办法,无私奉献给大家:用隔夜茶叶水均匀洒在白宣纸上或将宣纸浸泡茶叶水中,得出暗黄色效果!!!!!!!!!!!吸墨性能较好!!!!!!!!!!!○ 平时我用的比较多的简单作旧方法就是:用过夜的茶叶水(最好不要用清茶),里边加上一些酱油,或者点上一点点的墨汁,以保证茶叶水的色度和深度。然后用刷子在宣纸上刷匀,想要特殊的斑点的效果,刷过制作过的茶叶水之后,抓把盐撒在上边,待干了以后,效果即在眼前!○ 如果有谁写小楷的话,手头没有中性的或者熟宣纸,用白色宣纸写效果肯定不行,因为洇的太厉害,所以您可以用这个方法实验一下,方法很简单:豆浆想必大家都喝过,街头上卖的都有,特别是卖早点的地方,因为他们为了挣钱,豆浆的浓度不是原来的浓度,是稀释过的。您买几杯豆浆,回去后稍微加些水,然后用刷子在白色宣纸上刷匀,待干透以后便可以直接创作了,效果一定特佳!○ 前面提过为了写小楷,用豆桨刷生宣纸的办法,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纯牛奶刷,效果也不错,不妨一试○   我平常用国画颜料(花青、赭石等加墨汁调出淡淡的颜色)在纸的背面先做出肌理效果,再用普洱茶在正面慢慢刷几遍,就会达到做旧的目的。○ 将写就作品平铺毡上,以浓普洱茶汁就喷雾器喷之,视自家要求数遍(须上遍干透再加下遍)既成,旧气满纸.。○   学习李沾的方法,也许有益于大伙!谢谢!先生不提我到忘了,抖搂抖搂我做旧的方法,这种方法绝不是为造假,只为增加效果。1、先将作品托于一较厚的纸张上,待半干时用棕刷用力刷,使字口出现少量墨痕。2、用黄柏、皂角煮水刷作品多遍。可以洗掉浮墨,作品变的黄中带黑,黄柏可以防止虫蛀。3、将作品揭掉,再重新托于一张新纸上。4、用普洱茶末泡水刷作品多遍。5、最后把茶末连水倒在作品上,过夜,除去杂物。6、用清水多淋刷作品几遍,干后揭重新接、托。7、用白芨水刷作品,可以提高亮度,使作品有既老又新的感觉。8、裱于第二次的负被纸上,完成。也可以用旧报纸、红茶、树皮、板栗壳等煮水做旧的,也有用砂纸打磨的,但不论如何,最后一定要用白芨水刷一下,否则,墨色出不来。○ 在书画修复中,为保持书画的原有面貌,尽量做到“整旧如旧”,就要很好的选配与古书画适合的纸张,然旧纸来源有限,品种难求齐全,因此采用仿古染色技术就势在必行了。染纸,就是以染料作用于纤维质,以取得均匀而牢固的色泽。目前为止,染纸所用的染料大体上仍是各种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现就染纸相关工艺简要介绍如下:(一) 原料1:颜料如:藤黄、花青、赭石、槐黄、栀子黄、橡碗子、土黄、红茶、徽墨、朱砂、糖色等。2:胶为了保证染制纸张的质量,一定要配制浓淡相宜、合乎需要的胶水。胶水的作用是添加在染色水中,使染色水色度均匀,颜色与水融合为一体,这样染成的纸张便上下一色,不致发花。胶水是一种粘性物质,大体分为动物胶和植物胶两种。动物胶是用动物的皮、角、骨等制成,品种有牛皮胶、鹿胶、骨胶等,植物胶是用植物粘液制成,品种有树胶、石花菜胶等。3:白矾、排笔、晾杆、搪瓷盆等(二)染汁的具体制作方法以古铜色的仿古纸为例方法一:可以直接把橡碗子(北方可用栗子壳代替)放在水里煮,使其中颜色充分释放,在煮的时候,还要在水中兑上1-2%的胶水,然后用一大盆,上面放罗筛,将煮好的染汁倒入盆内筛出。趁热进行染纸。方法二:槐黄、栀子放在清水中煮开,兑上胶水,煮透后过滤使用。方法三:红茶、糖色加白矾烧煮出色,滤茶加胶制成染汁。方法四:国画颜料、墨汁调汁等。(三)操作方法把要染的纸三四张为一沓,平放在工作台上,用排笔沾染汁往纸上刷,刷色时要由浅到深,一层一层的加深,排笔要顺着纸纹一笔接一笔刷,刷好后,晾在晾杆上,半干时分成一张一张的,最后压平备用。染大张纸,可用特制染槽,将染汁倒入,进行拉染。(四)注意事项调制染汁时,必须注意染汁的颜色须一次调成,宁可一次多调些,以免缺后补,因为重新调制的染汁,颜色往往不同于前次。由于受水质、气候等不确定因素限制,很难规定出一固定的比例来,所以就必须通过试色来测定。直到配出合适的颜色为止。○ 蜡笺纸的制作1:用蜡均匀地在宣纸上涂搽2:然后用砑石依次砑过3:用开水冲去浮蜡4:晾干备用.写小楷,没的说.○ 古人的作旧法染纸之法,据说是西晋葛洪(281-341)发明的。他在研究中发现黄叶有杀虫卵的功效,于是就试验用黄叶汁浸染麻纸,由此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天然染料染成且不遭虫蛀的加工纸,史称“黄麻纸”。这种纸外观呈黄或淡黄色,后来被广泛应用。黄叶染纸古称“入潢”。方法是:先将黄叶内皮切开,放在水里浸出原汁。把剩下的渣子取出捣碎,加水煮沸,装入布袋,挤出黄汁。复将残渣再捣烂,再煮、挤压。如此三次处理,随即将几次的染汁汇合,染纸。○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五载:“染宋笺色纸,黄柏一斤槌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时,煎熬至二升止。听用橡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帘坚厚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复以橡斗子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再看深浅加减,逐张晾干可用。”○   用生豆浆汁酌加胶水,按照染纸方法在纸上进行加工,就会产生半生半熟的效果.如在豆浆汁中加红茶叶汁、赭石水、藤黄水、墨汁、等色素,可以染成各种旧气色纸。○说到这我就想起了一件趣事:戴武先生给我寄来了一个普洱茶的茶饼,好多年头的,办公室谁喝谁皱眉,就放在茶几下面。后来不知道谁听说普洱茶作旧宣纸特别有效果,于是樊利杰、陈培站等就分了回去试验,效果果然不错。后来,一位对普洱有研究的朋友知道了,说:作孽啊!另外,画工笔画的朋友做旧的水平都很高。○ 写之前和写之后,制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写后的作品要先用明矾水在正面刷均匀,把墨色固定住。其他的方法是一样的。○ 来个新的做旧法:简单使用型材料:香烟一根   塑料袋两个水烟丝捻碎和作品一起加水放进塑料袋系紧再套一个(保险)过两天 成了。字画做旧与鉴定方法!纸绢是中国书画的载体之一,它对字画鉴定之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字画伪品中,用古纸、古绢作伪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五花八门的纸绢作伪骗术就应运而生,但又很少有人知道它作伪的手段及辨别方法。本文就此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些辨伪的常识。纸绢作伪主要包括:做旧色、做旧污、做旧残,现分述如下。一、做旧色做旧色是指用颜色将纸、绢染成与某原件一致或近似于通常所见的古旧书画之颜色。做旧色的颜料做旧色常用的颜料是以国画颜料为主。如藤黄、花青、储石、胭脂、三青等等,其形制有管状、块状、粉末状。其特点是透明亲水、不洇色,染出来的色泽比较耐久。其次是化工颜料,一般用得较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其特点染出来的颜色比较新,容易泛色。另外,还有用一些土方法,如烟薰,日晒。用黄蘖、烟叶、茶叶、桅子,橡碗子等煮汁后直接染色。无论采用哪一种颜料作旧,事先必须经过调色。如采用国画颜料染之,首先将颜料研调成液态,然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淀屑草渣(因为在制作颜料时虽然细度已足。但在颗粒之间仍有聚合现象)。之后兑入胶矾溶液便可试染。如用烟叶等熬汁染色,要待色液冷却之后再试染。由于用这些原料煮出的色液颜色较单调,根据需要有时还要另加其它颜色,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做旧色的方法1.直染法即将被染的对象平铺在台面上,然后用排笔直接依次从右至左上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吸水性强,薄质纸类。2.拉染法即用一个与被染对象规格相当的长方形水槽盛上色液。然后用两手拎着被染对象的两角或上端缓缓从色液中拉出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纸质结实,拉力较强的纸,如皮纸、裱件等。3.浸染法是针对绢帛而言。因为绢帛属丝织物,纺织出来的新绢有油。如在台面上用排笔上色难以挂住,也易皱,所以,置于色液中浸泡稍加揉搓,待数日后取出,可得旧绢色。如经过胶矾便得旧色熟绢。 4.托染法也是针对绢帛而言,由于绫绢不易挂色,事先托上一层宣纸,后再染色。染色方法同"直染法"。另外,还有的通过日晒,风吹,使其泛黄,俗称"风化纸"、"风化绢"等等。辨别方法了解了一些作旧色的方法,我们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它的真假。1.看总的说来,古旧纸,绢的旧色,直观感觉应是自然、平和、"洁净",正反颜色匀透、纹理清晰。新做的旧色看上去火气,颜色不均,纸绢面也欠清洁,纹理不清,而且起毛。真品纸本旧色一般是褐色、黄褐色及淡灰色较多。绢本一般是深棕色、棕黄色较多。新做旧的颜色粗看无别,细看觉其中带有黄绿色。做旧色又分书画芯(书画前书画后)和裱件作旧。在书画前作旧色的,书写和绘画以后,字迹清晰,墨色、色彩及印油仍保持原色。在书写和绘画后作旧色的,细心观察可见有淡淡的一层颜色蒙照在字迹或画意上,有时还可见作旧色时留下的刷痕。是裱件作旧色的,较易辨别,最容易看出的是颜色不均。因为裱件至少有四层纸合成,所以,颜色不容易将四层纸全部渗透,只要将卷杆上的包纸打开,就可发现里面的纸的颜色不均或呈白黄色,卷杆也受污染。笔者曾经接触过一横幅山水画,画技较好,做旧的水平也较高,而且做旧以后,又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画面已出现霉迹和油迹: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单从纸色来看,还真叫误认为是真品。当揭开卷杆之后真相大白,里层的包纸呈梅花鹿皮状的斑点颜色,卷杆也受到污染。很明显是裱件通身做的旧色。真品裱件的纸和卷杆颜色自然、洁净。2.闻真品的旧纸绢闻时觉有日灰气、烟气等气味。新做旧色的纸绢闻时觉有刺鼻的颜料气味及胶气。3.照真正的古旧优质纸对光照,透光度好,纸帘也清晰可见。即使某些纸的厚薄有差异,透光度虽有所个同,但纸帘的感觉也是自然的。另外总能发现有细小的砂眼。新纸做旧,由于染色不均及揉擦纸因此透光度差,纸帘也模糊不清。旧绢对光照与纸恰恰相反,由于年久摩擦等原因,绢丝受损散脱导致绢面厚薄不一,对光照时,有的透光度较好,有的透光度则差,但有一点比较好掌握,因绢酥脆失去了机械强度,不能将其随手牵拉,否则就会破裂。新做旧色的绘绢,对光照颜色一股欠均匀,也可随意拉扯,而且经纬线随之歪邪,难以破裂(除极少数将丝绢故意捣制无筋骨状的例外)。另外,可放在强光处,但不要在太阳光下直照。如靠近窗前,走廊里,是古旧纸绢经数天后,纤维内部结构会受到一定破坏,从而降低机械强度,但对其颜色在短时期内不会明显表现出来,因为光对它们的破坏是潜移默化的。如是新做旧的颜色,几天之后颜色就会由黄变灰至白。笔者曾接触到一副对联,是在书写之后作的旧色,托芯后置于室内窗户处,由于光辐射热的透入对字画的辐射,一个星期后,就由黄变为灰白色了(是自然泛旧与人工做旧色之区别)。4.洗旧纸绢经水清洗后,旧色基本上个受影响,只显干净,洗出的水呈棕黄色(茶色),但水质较"纯",放数日后底层仍没有沉淀物。新作旧的颜色,经水清洗后,纸绢颜色明显变浅且不均,洗出的水色新呈黄绿色,纸本因染色时由于揉擦纸面出现的纸疙瘩,在过水时,不免有纸浆带入水中,所以底层就有沉淀物,并且出现水与沉淀物分离现象(上面的水近似于清水)。是绢本,只要用湿毛巾稍用力擦拭,被擦拭的某一块就会泛灰白至白色,又因一般都是用新绢做的旧,所以擦时纤维随之倾斜,也无损。二、做旧污做污方法做污是指用各种方法在纸绢上施污。如做霉点、锈点、油迹、水迹、笔迹、苍蝇便迹……故意将画面弄得脏兮兮的,以此骗人,做污多见于画芯。1.做锈迹的方法 所做锈迹大都以"红锈"多见(铁锈)。2.做油迹的方法通常在书画上见到的油迹有:植物油、动物油、蜡油、木油……辨别的方法1.锈迹的辨别方法(1)看旧纸绢上的陈旧锈印,色呈明显的旧色,并有干枯的感觉,色深,呈黑红色或赫红色。色印有一定深度,色印的边缘有很自然的参差不齐的印痕。(2)洗陈旧的锈迹用清水洗是无济于事的,一般都需用药水清除。如果是后来新做的锈迹,用清水洗明显可显淡一些。2.油迹的辨别方法(1)看陈旧的油迹看上去觉有干枯感,表面光滑略有泛白,油迹处纸绢发硬。表面灰尘易掸去。新做的"旧"油迹,看上去有湿润感,色深印新,表面尘土不易掸去。用手摸揉有的可见有纸毛偏倒,属绢素的也较结实。(2)洗烫 陈旧的油迹一般用清水是难已去掉的,特别是植物油,都需用有机溶剂清除。新做"旧"的油迹,有的用洗涤剂就可去除,用熨斗垫纸反复轻烫也能吸去部分油迹。三、做残辨别方法1.弃角撕口的辨别方法(1)看纸本缺角或裂口的断层面,大都光洁利索,即使有毛茬的也短少。特别是非常酥脆、发硬的更易脆裂,裂口处基本上不见"藕断丝牵"的毛茬,稍碰裂口即碎成粉末。新做的纸本破口的断层面毛茬长密(尤其是用手撕的),即使是用刀刺形成的硬口,经过再次加工后口面也会溢出较长毛荐,并具有一定抗拉力。笔者曾见过一副对联,破口是在对联的三分之一段上,用下撕的,裂口容易吻合,毛茬较长,抗拉力也较强。明显是新做的(图8)。如果是旧绢上原有的破口,此纸口更易辨别。因为帛绢最易老化酥脆,破口一般都是参差不齐的,毛茬短秃,无抗拉力。一触即碎,并伴有粉尘飞扬。又因为丝织物不能像纸那样可用手随意撕口,即使强行撕口,周边绢丝的经纬线必定要受到影响,导致歪邪,不易于书画。如果书画后做裂口,装袜质量又不佳,那么,画意非变形不可。如果是托纸后做裂口,就显得更假了。所以,要想在新绢上做出陈旧的裂口效果是非常难的。(2)洗由于陈旧的画心是自然泛旧色,除用化学试剂清洗外,毛茬不会褪色,湿水后也不能随意提取。新做裂口的画芯,一般来讲事先都是做了旧色的,毛茬过水以后,泛灰白色至白色(上面那幅对联就是如此),湿水后也易提取。2.虫洞的辨别方法(1)看自然的虫洞形状各异,千变万化,洞口边缘光洁锋利。严重受虫蛀的画芯洞眼是密密麻麻,有圆形、十字形,还有似条状虫样的,像一条条活虫浮在画芯上,使人毛骨悚然。虫洞虽小,要做出它的"神似"井非容易,所以做假的虫洞,一般只觉有残洞感,能做出"形似"就算不错了,因此,真假虫洞是较易辨别的。(2)找另外,做假人在做残时也是经过"经营位置"的。有的破在空白处,有的破在画意处,还有的破在题款、落款以及图章处。笔者曾见有一副花卉册页,做残的方式很巧妙,是用刀做的硬口,这个硬口是沿着叶子的形状而做的(叶子的边缘),且只做了半边叶,当颜色着纸浑开后,加上画面又脏,一时很难看出破绽(当然,要与作者在作画时自己所裁补的硬口相区别)。做假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转移视线,故弄玄虚。如在图章上破口破洞,就会影响观其图章的全貌,这样,在鉴别时由于看不清字的牵丝笔画而产生混乱,以至达到他们骗人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隐藏的破绽。四、相关方面--装潢做旧辨别方法1.装潢镶料辨别方法(1)看镶料的牢固程度仔细观察装潢材料是从原物中拆下的还是用后来的新材料仿旧的。拆下的材料一般都较酥脆、旧色自然,多少都有一些损坏的痕迹。仿旧的镶料都较结实,经纬花纹清晰。(2)看镶料的花纹特点如果是用绫装裱的,就要看绫的花纹特点是否与画芯的时代相符。因为镶料只有后人用前人的,不可能出现前人用后人的情况。笔者在"做旧色"一节中谈到的横幅山水画,它是裱后通身做旧色,从表面上看,旧色效果也不错,做旧色的本意看得出来至少要将它做成明清时期的旧画,但做旧者只注意到了仿旧色方面,忽视了绫的花纹特点与绘画时代风格相吻合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假人不懂得明清时期的绫的花纹特点,就无知地采用了市场上出售的蓝色冰梅花的仿宋锦作装潢材料,稍有经验的人就可从这一破绽中便知是做假的(当然,与旧字画用现在的绫绢作镶料进行修复重裱的是两回事,不能混谈)。(3) 看镶料的颜色(请看做旧色一节)2.装潢形制辨别方法(1)看装潢形制做假的也有仿古书画高大的装潢形制的,但不多见,可能与省工、省料有关。所以,装潢的规格以2米左右为多见(现也有真品裱2米左右的)。另外,装潢的结构形式与古时差不多,但结构之一的"包首",在古旧字画中是常见的,也是必不时少的,但现在许多从事装裱的人并不懂得包首的配裱,即使懂得,又嫌费料费工,所以现字画装裱几乎没有配包首,做假的更是如此。(2)看装潢做工古旧字画装潢,不管是宫廷装还是民间装,做上都是很讲究的。哪怕是用逊于绫绢的纸作镶料装裱的,也能从中看到裱工们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假人为了牟利,将做假的字画一般都是请"半桶水"的装裱匠装裱,所以,时常看到装裱的做假的字画做工不精,具体表现在:用浆板滞、镶料裁剪弯曲、镶边搭口宽窄不一、镶料颜色搭配不当、甚至天、地头的比例分配也不谐调。3.作残作污辨别方法看施污的部位如在天头上见有无规律的绦圈锈迹,可认定是新做的,因为绦圈是固定在大杆上的,山此产生的铁(铜)线圈的锈迹也应是有规律的。如果作残的画芯未经补残(未装裱),作残的痕迹较易识破,如果经过装潢后就难以辨认是原有的旧残还是做假的"旧残"。可用放大镜仔细辨认,并采用以下方法:(1)裱件反卷对于有残的画芯,装裱的目的是补残复原,那么补残处必然会有灰层边。如果裱工又差,经补过的破残处就有可能脱浆,反卷时,补口边缘会翘起,如补的是硬口,反卷时,硬口自然断开。(2)透光照 如果修补的是硬口,对光照时,会漏出"一线天",笔者在"作残"一节说到的花卉册页,作残时是破的硬口。从当时的裱件看是难以看出破绽的。但用以上两种方法试之就原形毕露了,将裱件反拱,硬口断开,再透光一照,硬口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在辨认已补残的画芯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真品由于装裱水平不佳,用以上两种方法检验时,很可能出现假品残迹的效果,误认为是假品。二是假品由于装裱水平高,用以上两种方法检验时,很可能又出现真品残迹的效果,误认为是真品。所以千万要当心。书法作品讲究效果的做旧方法之一。书画装裱一、现代书画的几种托芯方法托芯是指书画装裱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也是书画装裱最基础的一步。托芯,即在书画的背面覆加一层适当的宣纸,托出的画芯要厚薄均匀、平整干净。托画芯有湿托和干托,一般的书画可采用这两种方法。然而遇到掉墨脱色严重的书画时,就需要采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进行托芯,即采用高温固墨法来解决。有的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因颜色鲜艳,色层较厚(附着在宣纸上的颜料较多),容易脱色掉粉,如不经特别处理会影响画的感观效果。遇到这情况时,采用在托芯下面局部垫一层安徽宣纸(徽宣绵软,吸水性好),这样能保护颜色少受损害,保持画面本来面目。湿托:把书画芯面朝下放于工作台上,直接用浆水排刷均匀后覆上一层宣纸,然后用棕刷排实即可。干托:也叫搭托或非托。把画芯面朝下放于工作台上,用喷雾器在书画背面喷上一层雾水,使画芯平展。取备用覆背纸一张,将浆水刷于覆背纸上并排刷均匀,再取一张吸水纸垫于覆背纸下以吸附水分,待覆纸水分稍干,再将覆纸浆面覆盖于画芯背后,再用棕刷从中间向四周翘刷平展后,最后将其排实。二、镶料与画芯的配色书画作品在装裱时,要突出书画的风格,选择镶料和配色非常重要。书画界有人这样说:一幅书画的创作是书画家与装裱师共同完成的。有人说“七分画,三分裱”。也有人说“三分画,七分裱”。无论怎样讲,都是说装裱与书画的内在关系,可见书画装裱的重要性。要做到书画与装裱相协调,装裱者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使选配的镶料既不喧宾夺主,又与书画内容相得益彰。我认为,无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要找画中的柔色,也就是比中间色略浅的色调作为镶料配色,也可选用象牙白色(又称为万能色),这样能起到画与配料的有机结合,既协调又美观。三、上覆背工序应注意的问题上覆背这道工序是在镶好的裱件背后加覆双层单宣纸,以使裱件挺括、平整。覆背纸可选用夹宣纸,也可选用单宣加工合二为一,或选用特制的专用覆背纸,只要适合覆背的厚度即可。但是现有的宣纸尺寸较小,对于有些大幅书画需要连接起来使用,这时需要注意接纸部位应避开书画画芯部位,避免接缝透过画面而影响画面。特别是人物画和动物画的面部,如果有覆纸接缝于此部位,将会影响整幅画面,观感很不舒服。覆背时的排刷也很有讲究,排刷时方向要一致,用力要均匀。排实后,再用硬棕刷衬垫一层吸水纸顺镶缝和覆背接缝捶打一遍,这个细节操作很有必要,其一,可将镶缝打实牢固;其二,可以把镶缝和背纸接缝处吸水量大的地方利用衬垫的吸水宣纸把水分吸走;其三,经过捶打,镶缝和接缝更加牢固平整。四、安装天地轴杆应注意的环节我们观赏书画作品时,往往会发现在书画天、地杆的加口纸处有撕裂断开的情况,特别是经常舒卷、张挂的书画更是如此,从而影响整幅画件的美感。针对此问题,我采用绫条加固法,上杆时在夹口纸分口线处,也就是容易撕裂的地方稍做处理就可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在装地轴杆前,裁边角料0.5 厘米×3 厘米绫条两对,上稠浆竖贴于分口处加固后,再安装天、地杆并三边上浆包卷天、地杆。这样安装的天、地杆牢固不易裂口,效果很好。五、古旧书画芯污染的清理古旧书画因年代久远,再加上保存条件所限等,往往画芯受到污染。如:蝇粪、虫屎、颜色、圆珠笔油、钢笔水等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介绍几种处理方法:1.蝇粪、虫屎的清理。传统的方法是用小刀轻慢剔,尽管这样,但我发现用刀硬刮往往会使画芯质地被破坏,留下小小的洞,特别是绢本质地,本已老化的绫绢若再用小刀刮剔,极易造成绢丝断开而受损。为减少人为的破坏,我采用热气熏喷法,使蝇虫粪结石遇热气稍有软化后,再用小刀轻巧剔刮,这样不仅粪结石容易清除掉,而且在放大镜下观察书画质地不易受人为再次损伤。热气熏喷可用家用蒸汽熨斗或面容喷雾器,注意调控适中温度喷雾。2.污染颜色的清理。凡是书画被钢笔水和圆珠笔油污染,可用毛笔蘸家用84 消毒液涂于污染处,可清除污染色,效果很好。3.全补颜色的调配。全补颜色也称全色,是将书、画芯上残缺或补洞缺失的颜色补填完整,使填补过的颜色和整体画面完全一致,所以调配补色非常关键。凡古旧书画,有破损或洞口的地方,经修补后还需要全色。在调配颜色时,通常情况下使用国画颜料加墨汁调配就可解决。但往往有一些古旧书画由于年代久远,画面上会出现一种包浆,它是自然形成的,泛有亮光,仅用国画颜料加墨全补,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缺点是光亮度不够,与整个画面不协调。经过实践,我用胶水提亮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调色时加入几滴明胶水,可使颜色提亮,使全色有光感,与整个画面包浆亮感形成一致,效果不错。全色时还要注意毛笔的运用,分层次全补并要看纸的纹路,运用横笔、竖笔和环笔等方法,要精心慢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从而导致全色呆板、失真,或者出现黑眼圈现象(补口边沿出现一圈暗色俗称黑眼圈)。4.垫条要点。古旧书画,一般都会出现卷折、断裂的问题,修复中需要在画芯背面垫条为之加固,因断裂处的强度要比其他部位的强度差,容易再次损坏,所以在修复古旧书画时,这道工序不可缺少。垫条纸可选用安徽单宣纸,裁切成0.5 厘米×3 厘米长条,注意要裁切横帘纹的纸条(断裂纹与所裁纸条不要形成顺纹,应为十字纹,这样垫条力度大)。刷上稍稠的糨糊,按照折痕或裂纹竖向贴补,然后垫宣纸用棕刷轻打使之牢固。如果断裂纹看不太清楚,可将画芯置于拷贝桌上,用铅笔在裂缝处轻轻画线,然后,按照所画线的位置补贴垫条,这样容易对准裂纹,起到加固作用。书画装裱既是一门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勤于动脑,总结一些小窍门,使原本烦琐复杂的工作变得既简单又高效。同时,书画装裱又是一门艺术,应提高装裱人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书画装裱与书画作品互为映衬,提升书画装裱的层次。古字画的揭裱修复,又是对书画文物的一种保护手段,在古字画修复过程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可使书画文物既增加观赏性又得到有效保护。宣 纸 品 质 的 分 辨如何辨别宣纸和机制宣纸.现在市场上的宣纸种类很多.有浙江.四川.最有名的还是当属泾县的宣纸了.这里被誉为”宣纸的发祥地.其它的纸都是由 宣纸慢慢演变而来的. 泾县的宣纸千年以来都是一直按照原来的程序一道道制作的.是真正的原味宣纸.宣纸是用精选的草料和净白的檀皮作主料的.草料经过七煮七晒而成的檀皮经过刨皮.浸泡.漂白而成.再把精选出的草料和檀皮制成浆料.用细竹精制成的竹帘. 让经验丰富的捞纸师傅.在池中把制成的浆料.捞出一张张薄薄的宣纸.再放在榨板上..一张纸的薄厚均匀度.全掌握的捞纸师傅的丰富的经验中.一张张的纸叠加到4-5百时.将其榨干. 榨干且成一块帖.晒纸师傅将帖放一木架上.用其柔柔的手.手当地一种松树的叶子.挑选其中最优好的叶子做成晒纸专用的晒刷.把一张张潮湿的薄纸贴到用火烧的火焙上把它晒干.一张张的湿纸可以在师傅的手中飞舞.可想宣纸的拉力可好了.晒好的纸折成一 捆.交由剪纸师傅.在挑选一下.把毛病的纸挑出.成品剪好包好.成正品.让书法画家选用.泾县就一张张薄纸的过程以过千年一直至今.其中的复杂就不一一说了.现在许多的”宣纸”是借宣纸之名其中制作的工序就像是做报纸那样的.也没有象晒纸那样一道程序. 就一张薄薄的湿纸在手中飞舞.可试出纸的拉力了.手工制作宣纸的拉力好.就是原料中加有檀皮.檀皮在纸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纸的拉力好,软.润墨好.因为机制纸不用加入檀皮.就可一次成形.其拉力弱.脆.吸墨不一定.手工宣纸在选够中也分辨.挑选中.一张纸有正反面.光滑一面的不光一面.看不光一面是否有松针路.就是晒纸刷的痕.另一选就是在一刀纸.看第一张和最末张.看这两张纸的均匀度是否一样.一样就不是手工制.因为手工做在池中只能 捞六十张.它的均匀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 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2-3毫米长)。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得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纸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地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人们在鉴别纸张时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而专业人士往往采用两种认别方法。古纸的鉴定分析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见。大多是清代以后的产品。清朝的纸豪华绚丽,与其说是用于挥洒笔 墨,不如说是作为权威的象征,以满足皇帝、显贵之用和作为达官富贵财富的奢耀之物,而并不是真正文人的挥洒欲望。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这种彩色的笺纸 传到乾隆时,弘历十分喜爱,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由于乾隆性喜奢化,故清朝华贵纸品蜡笺、洒金笺、彩笺、图安笺、花纹笺、金箔笺等层出不穷, 甚至还出现了3米以上描有花纹、涂蜡撒金的纸笺。所绘内容有山水、楼台、云龙、凤凰、鸟兽、花卉等,底色五彩斑斓,极为华丽,可惜眼下这种花纹笺已成稀罕 之物。书怀——诗笺,是清朝的另一类名贵纸。此种纸张应用在写诗稿或书信上,以水印技法木版印刷而成。通常是清代当时的著名画家绘图,再予以彩色印刷。另 外有诗笺上画有商周的青铜器,或以双钩法将铭文、古碑上的字句描绘出来。上述诗笺现在已难寻觅,只有少许清末或民国的清笺留存了下来,但其售价特贵。清末民初以来,各地纷纷利用本地资源致力于书写用纸的生产。如泾县鸟汶宣纸、露皇宣、小岭虎皮宣、四川夹江宣、河北迁安书画宣、湖南浏阳贡宣、广东 仁化长江宣、湖北潜山汉皮宣、江西铅山连史宣、陕西镇巴秦宝宣等,其中以“露皇宣”为宣纸之王,更为世所罕见,人们称之为“国宝”。该宣纸属特大净皮宣纸 类,具有质白如玉、色泽美雅、纹理清晰、文藤精细、拉力强、抗老化、不易破碎、宜保存、防腐蚀、吸墨适中,墨韵清晰等优点,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赞美。甄别古旧纸笺首先要确定年代,其年代的大致分为清初、清中期、清末和民初四个时期,清天启至康熙年间的好纸较少。嘉庆时乾隆的纸笺多为仿前朝制品, 所以乾隆时期的纸笺最为名贵,其次最好不要相信印在纸笺上的年代。因为清末民初仿制了大量的乾隆时期的帝王专用笺,笔者在古玩市场发现了数十种,几乎皆为 赝品。其三要熟悉演掌握各种纸笺的制作特点、形式及装饰图案,其四要看清纸表面是否光滑匀净,是否有杂渍或颜色的陈旧是否自然。通常古纸偏厚,破碎后呈小 块状,断面多有斜纹。宣纸的分类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按用料配比不同分类,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其中又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等之分,规格上有4尺、6尺、8尺、丈二、丈四、丈八等。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宣纸的种类产于中国安徽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XuanPaper)。宣纸的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宣纸的种类很多,名称各异,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也有不同。第一,根据配料的比例,可分为绵料、净皮、特净皮三大类。绵料:青檀皮约占30%;稻草约占70%。净皮:青檀皮约占60%;稻草约占40%。特净皮:青檀皮约占80%以上;稻草约占20%以下。第二,根据纸的组合张数,可分为单宣、夹宣等。单宣:单层宣纸,比较薄。夹宣:把原漂单层的2张或2张以上的宣纸合并为1张称为夹宣。2张合并称双夹宣,3张合并称为三夹宣。夹宣比较厚。第三,根据每张纸的尺寸大小,可分为四尺宣、五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札花宣等,尺寸越大制作越难,多用于政府发榜或创作大型书画。第四,根据加工处理的程度,可分为生宣、熟宣。生宣:直接从纸槽中抄出来并烘干,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原纸。生宣具有渗墨吸水等特点,非常适合创作写意画和行草书体。熟宣:在生宣上刷一层矾水和拖骨胶,称熟宣。熟宣又称矾宣,渗墨和吸水性能不如生宣。第五,熟宣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可分为许多种。虎皮宣:又称 "虎皮笺",以前称 "金栗笺",是将宣纸加工染成黄色班纹。冷金笺:在纸上装饰金银片或金银粉。云母笺:在纸上洒云母粉。蝉翼笺:极薄的宣纸笺。玉版宣:用淀粉将两层以上的宣纸托表而成,纸质较厚识别宣纸的好坏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纸面上密布着云朵,云朵上有一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的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的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三是撕裂法:把宣纸和书画纸分别沿着纵向撕开,宣纸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双层,揭开的宽度有2-3厘米,而书画纸则是单层,即使有也很不明显。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造的,撕裂度比书画纸要强多了。人们在鉴别纸时一定要慎重,不要单凭销售商的片面之词而随便**,必须在掌握以上基本的鉴别方法之后谨慎选项购。另外还需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练习特点选购适合自己的载体。宣纸品种繁多,有一百多种,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一些品种:一按原料的配比,宣纸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皮、纯皮四大类。棉料类宣纸是指青檀树皮与稻草的配比中皮料成份约为60%、草料成份约为40%;净皮类宣纸皮料成份约占70%、草料约占30%;特皮类宣纸皮料成份约占80%、草料成份纸占20%;纯皮类宣纸全部用的是皮料。二按厚薄分,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依次变厚),比单宣薄的宣纸有棉连、扎花、罗纹、龟纹等。三按规格不同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二丈、尺八屏等。在此基上还可以改刀成小规格纸,如对联、扇面、信笺等。四按帘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龟纹、罗纹、扎花等。五跟据宣纸的生、熟成度又可分为生宣和熟宣。我们平常所说的宣纸又叫生宣,它的润墨性好,都用来作写意画。用生宣加胶、矾等处理后得到的称为熟宣,熟宣不洇墨,宜作工笔画。熟宣类可分为玉版、矾宣、蝉衣、云母、洒金、洒银、仿古色宣、粉蜡笺等60多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宣纸的制造几经沉浮起落,然而它不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却在历史的传承中巩固和提高。这与宣纸本身的优良品质是分不开的,宣纸由于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使之具备了其它纸品所不具有的一些优良特性,这些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润墨性、不变形性、耐久性和抗虫性四个方面。一润墨性:润墨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或理解,(1)宣纸着墨后的渗透力和吸附力强。(2)用毛笔滴一滴墨在宣纸上,着墨后呈圆形锯齿状化开,扩散的纵横差越接近越好。(3)墨色应有层次,浓淡分明,笔笔相交处有明显的笔痕,立体感丰富。正是宣纸的润墨性使得书画作品能够达到意想不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二不变形性:是指纸面受墨或受潮后不翘、不拱、不皱,能保持纸面平整。宣纸的干湿收缩率极小,其变形性几乎为零。究其原因,主要是青檀皮纤维的规整度高,纤维之间的孔隙均匀,填料分布恰当,含杂质素少。三耐久性:是指宣纸本身或在泼墨作书画后,经过长时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强度、韧性和色泽等性能的能力。究其原因有二,第一与青檀韧皮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分不开,它能耐久而不易损坏。第二与宣纸的PH值有密切关系,宣纸的PH值呈碱性,能够抵抗空气中或化学环境中酸气的侵蚀。历史已证明,宣纸放置几百上千年仍能保持原样,只是颜色上微微呈现出淡玉色。四抗虫性:是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所造,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微粒,蠹虫不喜欢吃含碳酸钙成分的纸。但若保管不善也会被虫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因为宣纸有以上一些优良特征,宣纸的制作才得以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永不湮灭。红星宣纸种类红星牌宣纸按原材料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小类;按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按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以及特种规格等;按纸纹又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鬼纹、罗纹等,加工宣共有玉版、蝉衣、云母、冰雪、煮锤、洒金等约六十多种,宣纸制品有册页、印谱、信笺和仿古对联等,产品畅销海内外,深受客户喜爱。宣纸知识宣纸选购基本常识历代文人书画家的创作离不开宣纸,现在所指的宣纸,是指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主要以手工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书画用纸。    它的特点是: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者能坚,厚者能赋,色白如霜,久不变色,折而不伤,耐腐难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于它的“润墨性”。所谓纸以地名,宣纸的得名源自于产地。唐代的“宣州”辖地,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地区,及今天江苏溧水、溧阳地区,其政府行政区设在宣城。这一地区生产的纸,同时又在宣城集散,于是便被称为“宣纸”。根据对明代宣纸的取样化验,结果表明全部为檀皮浆纤维。这证实了明代制造宣纸的原料为单一的青檀树皮。而宣纸中加入稻草浆为配料则是清以后才兴起的。青檀到底是何科何属,一直到建国前为止,并未弄清青檀的植物学分类。1937年贾氏《中国植物图鉴》曾收“翼朴”一种,入荨麻类、榆科,与青檀颇为相近,书中只说木材竖密,可造器具和建筑用,根本没提树皮可以造纸。陈嵘氏1957年的《中国树木分类学》虽为“青檀”正名并明确其科属,但是以北京房山、昌平一带为考察重点,而对皖南山区青檀的生长情况只字末提。直到1977年至1980年前后国内相关植物学家、造纸专家在审阅大量资料并实地对青檀生态进行调查后认定:青檀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喜光、耐干旱、瘠薄,是一种石灰质指示性植物。其材可作建筑用,树皮是制做宣纸的主要原料。主产地在皖南的宣城、徽州、池州,与安徽相邻的湖北、浙江、江西的一些县也有生长。晋唐以来在至明代,所有书画用纸,大都是熟纸。(即加工纸)唐人写字所用的加工黄纸,有染黄、硬黄之分,其中硬黄是以纸置热熨斗上,涂以黄腊,使纸变硬而透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宣纸大显于世是在明宣德年间。在此时期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宣纸特有的润墨性和渗透性又在载体介质上为书画家作品表现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宣德年间宣纸已有若干品种像:贡笺,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五色大簾纸、磁青纸,这里所有的宣纸以陈清款为第一。说到品种种类,下面一简介:根据配料比例,可分为绵料、净皮、特净三大类。绵料:青檀皮约占30至40;稻草约占60至70净皮:青檀皮约占60至80;稻草约占20至40特净:青檀皮约占85至95;稻草约占5至15根据厚薄不同可分为单宣、夹宣等。所谓单宣即是单层,比较薄的宣纸。而夹宣则是经过连续二次抄造而成的宣纸。当前生产的宣纸而根据加工的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笺纸三大类。生宣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保留了渗化、吸水等特性,润墨性很强的普通宣纸。熟宣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作“矾宣”。用于工笔画。笺纸是用生宣按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纸。多称“花笺”或“锦笺”。普通宣纸加工成笺纸后,往往冠以各种雅称。像玉版宣(是以淀粉为黏合剂、将两层以上生宣托裱制作而成)、虎皮宣(亦称金粟笺,是将宣纸加工点染成斑绞状,使之美观)。宣纸的起源和特色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折扇宣纸的分类■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另外,宣纸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其中又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等之分,规格上有4尺、6尺、8尺、丈二、丈四、丈八等。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除非您的书法风格是需要在同一个地方用笔反复涂抹)。附: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看纸面有无反光的银色矾结晶,有就是熟宣,无一般为生宣。宣纸的工艺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制作过程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它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罗纹、十刀头等多种。“特种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在台湾造纸方式,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分散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份流失部分,采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宣纸尺寸规格常用宣纸规格(单位:厘米)小三尺:50*100大三尺:69*100四尺:69*138五尺:84*153六尺:97*180八尺:124。2*248。4丈二:144.9*367。9当在初学时,通常以“全开纸”书写作品,如须写较小些,可裁成二等分,称为“对开”,裁三等分是“三开”,裁四等分为“四开”,这些称呼已成为一般使用者的习惯,不过除了这些尺寸外,也可依需要来裁开使用。宣纸的收藏“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收藏宣纸时要找正宗的传统名牌,以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者为佳。据了解,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青檀皮,但即便都是使用青檀皮,如缺乏原产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青檀皮的品质也不一样,所生产出的宣纸有很大区别。现在国家已对宣纸进行了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对宣纸的定义为“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收藏宣纸最好能综合宣纸产品的质量特色、书画界的认可程度,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收藏的宣纸要正宗;二是收藏宣纸要注意品种,选择品种最好以书画界人士的使用喜好为标准;三是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尽量收藏生产批量小、有主题的特种纸。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类收藏,市场初兴之时都是藏友入市的最佳时机。但也正是由于初始阶段的特殊性,如何慧眼识珍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缺乏或没有相应知识的人士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宣纸的选择与区分生宣和熟宣之间的区别:A、 柔韧性生宣纸质的柔韧性是十分突出的,将生宣捏在手中,手感很柔软,用毛笔在生宣纸面上书写,能够体验柔韧十足的感受。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在生宣上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后,待墨迹干燥后,即使将写好的作品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用生宣创作的书画作品依旧呈现平平展展的视觉效果。为此,宣纸书写后存放方便,携带方便,书写好的作品可装入信封邮寄给他人,作品到了收件人手中,只要请装裱师装裱后,就可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陈放年代久了,出现陈旧或残缺现象后,装裱师可以将陈旧作品的画心从装裱的作品上揭出,然后重新装裱,可以使得作品的外观焕然一新。B、 湿染性到商店里购买宣纸,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作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不同的生宣纸显现的湿染性程度也有差异,这种湿染性运用在国画表现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书写者具备较强的书写功力后,能够很好地驾驶水墨的湿染性后,可以利用水墨落入纸内产生的四下流溢特性将水墨转入向内渗透,这样,留在纸张表面的墨迹渗透到纸张的内部,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由于生宣具有独特的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对于湿染性现象,其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C、 吸墨性生宣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正是生宣具备了湿染性使得其又具备较强的吸墨性,从湿染性上说,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反之,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二者相辅相成。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较强的水墨吸附性能,使用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领风骚的魅力。吸墨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吸水性问题,生宣具备吸墨性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吸水性,正是这种吸水性能使得书写有了淋漓尽致的味道,同时,由于水的特性,书画的质感才体现丰富的韵味血肉滋润的效果。D、 艰涩性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艰辛万苦,但是具有挑战性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在书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我们这里围绕书写书写存在的艰涩性现象,阐述其意义,对喜好书画艺术的人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因为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特性,很多人人为此望而却步,这样就形成很多人难于在中国书画领域有所陈旧的局面。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较强的涩性,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大家试想,我们一旦超越了生宣书写的涩性,书写者便能体会到这种涩性下的书写产生的充实感和强烈的笔触感觉;从太极书道实践出发,就是让你进入到超级感觉中来,你在这种涩性书写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最后便能对进行书写的一点一滴倍感深刻,从而在涩性这种“逆境”中逆水行舟,体验不进则退的滋味,使得你在不断努力下品尝逐渐进步的快乐。艰涩性如同阻力,生宣纸面上如同涂抹了防滑剂,你在纸面上书写发现摩擦力加大,不能轻而易举的进行书写,这种笔与纸之间产生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的天衣无缝后,你的书写就能突破进退维谷的境遇。E、 轻灵性宣纸这种纸张拿在手中或张挂在支架下,悬空着的宣纸被风吹动,轻而薄的宣纸就会飘拂起来,正是具有这种轻而薄的特性,太极书道实践开创了悬空书写训练法,悬空书写就是在悬空挂着的生宣上进行书写(绘画)创作,这种悬空书写也可说成为轻灵派书写,在纸张悬空状态下书写,由于受力对象的生宣纸无法固定下来,毛笔不能尽力着力在飘拂的纸面上,于是,如何在轻而薄的生宣纸面上写出沉着痛快的作品来,就成为轻灵派书写的“绝妙”之地。通过悬空纸张书写,我们能更深地体会柔软的毛笔和特殊的水墨效果以及生宣纸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书写中意识活动的作用的重要性。没有宣纸这种轻灵性,太极书道的实践就没有办法开展悬空书写表现,关于悬空书写,后文中将重点给予解析,通过悬空书写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探求提高书写层次和境界提供了一种前途无量的途径。F、 持久性关于生宣书写具有的持久性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宣纸与其他纸张比较,其质量的优质性是十分突出的,优质的宣纸可以几十年不变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纸如同陈年老酒更具有较好的书写效果。由于宣纸具有持久的保质特点,有利于保存和收藏。从另外一面说,生宣纸的书写因为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书写者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在生宣上大展拳脚。生宣纸给书写者设置了“耐心”尺度,于是成为培养耐心的手段所在。J、胶着性从上所述,在生宣纸上书写虽然有难度,但是当你能够手到擒来地掌握好书写,等你入木三分地将字体写入宣纸内,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正是具备了胶着性使得书画装裱后更显艺术美感。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相关的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前提在于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了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手,手上也不会沾染上墨迹。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泾县的邢春荣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宣纸的保护宣纸的保护很重要,保存得怎样对书画有较大的影响。宣纸的防潮: 宣纸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纸生宣的特点是吸水性比较强,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尘,方法是用防潮纸包紧,放在书房或房间里比较高些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潮。天气晴朗的日子,打开门窗,书橱,让书橱里的宣纸吸收的潮气自然散发。(一年中一两次就可以,防止宣纸吸收了过多的水份长霉点。)宣纸的防虫: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但也不是绝对的,防虫方面,为了保存的稳妥些,可放一两粒樟脑丸。另应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纸受潮了,不要日晒,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日晒会影响宣纸的寿命和性能。2、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潮湿。宣纸的保护宣纸的保护很重要,保存得怎样对书画有较大的影响。宣纸的防潮: 宣纸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纸生宣的特点是吸水性比较强,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尘,方法是用防潮纸包紧,放在书房或房间里比较高些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潮。天气晴朗的日子,打开门窗,书橱,让书橱里的宣纸吸收的潮气自然散发。(一年中一两次就可以,防止宣纸吸收了过多的水份长霉点。)宣纸的防虫: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但也不是绝对的,防虫方面,为了保存的稳妥些,可放一两粒樟脑丸。另应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纸受潮了,不要日晒,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日晒会影响宣纸的寿命和性能。2、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潮湿。

宣纸连环画宣纸的选择与区分生宣和熟宣之间的区别:A、 柔韧性生宣纸质的柔韧性是十分突出的,将生宣捏在手中,手感很柔软,用毛笔在生宣纸面上书写,能够体验柔韧十足的感受。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在生宣上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后,待墨迹干燥后,即使将写好的作品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用生宣创作的书画作品依旧呈现平平展展的视觉效果。为此,宣纸书写后存放方便,携带方便,书写好的作品可装入信封邮寄给他人,作品到了收件人手中,只要请装裱师装裱后,就可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陈放年代久了,出现陈旧或残缺现象后,装裱师可以将陈旧作品的画心从装裱的作品上揭出,然后重新装裱,可以使得作品的外观焕然一新。B、 湿染性到商店里购买宣纸,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作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不同的生宣纸显现的湿染性程度也有差异,这种湿染性运用在国画表现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书写者具备较强的书写功力后,能够很好地驾驶水墨的湿染性后,可以利用水墨落入纸内产生的四下流溢特性将水墨转入向内渗透,这样,留在纸张表面的墨迹渗透到纸张的内部,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由于生宣具有独特的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对于湿染性现象,其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C、 吸墨性生宣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正是生宣具备了湿染性使得其又具备较强的吸墨性,从湿染性上说,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反之,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二者相辅相成。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较强的水墨吸附性能,使用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领风骚的魅力。吸墨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吸水性问题,生宣具备吸墨性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吸水性,正是这种吸水性能使得书写有了淋漓尽致的味道,同时,由于水的特性,书画的质感才体现丰富的韵味血肉滋润的效果。D、 艰涩性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艰辛万苦,但是具有挑战性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在书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我们这里围绕书写书写存在的艰涩性现象,阐述其意义,对喜好书画艺术的人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因为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特性,很多人人为此望而却步,这样就形成很多人难于在中国书画领域有所陈旧的局面。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较强的涩性,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大家试想,我们一旦超越了生宣书写的涩性,书写者便能体会到这种涩性下的书写产生的充实感和强烈的笔触感觉;从太极书道实践出发,就是让你进入到超级感觉中来,你在这种涩性书写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最后便能对进行书写的一点一滴倍感深刻,从而在涩性这种“逆境”中逆水行舟,体验不进则退的滋味,使得你在不断努力下品尝逐渐进步的快乐。艰涩性如同阻力,生宣纸面上如同涂抹了防滑剂,你在纸面上书写发现摩擦力加大,不能轻而易举的进行书写,这种笔与纸之间产生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的天衣无缝后,你的书写就能突破进退维谷的境遇。E、 轻灵性宣纸这种纸张拿在手中或张挂在支架下,悬空着的宣纸被风吹动,轻而薄的宣纸就会飘拂起来,正是具有这种轻而薄的特性,太极书道实践开创了悬空书写训练法,悬空书写就是在悬空挂着的生宣上进行书写(绘画)创作,这种悬空书写也可说成为轻灵派书写,在纸张悬空状态下书写,由于受力对象的生宣纸无法固定下来,毛笔不能尽力着力在飘拂的纸面上,于是,如何在轻而薄的生宣纸面上写出沉着痛快的作品来,就成为轻灵派书写的“绝妙”之地。通过悬空纸张书写,我们能更深地体会柔软的毛笔和特殊的水墨效果以及生宣纸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书写中意识活动的作用的重要性。没有宣纸这种轻灵性,太极书道的实践就没有办法开展悬空书写表现,关于悬空书写,后文中将重点给予解析,通过悬空书写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探求提高书写层次和境界提供了一种前途无量的途径。F、 持久性关于生宣书写具有的持久性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宣纸与其他纸张比较,其质量的优质性是十分突出的,优质的宣纸可以几十年不变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纸如同陈年老酒更具有较好的书写效果。由于宣纸具有持久的保质特点,有利于保存和收藏。从另外一面说,生宣纸的书写因为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书写者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在生宣上大展拳脚。生宣纸给书写者设置了“耐心”尺度,于是成为培养耐心的手段所在。J、胶着性从上所述,在生宣纸上书写虽然有难度,但是当你能够手到擒来地掌握好书写,等你入木三分地将字体写入宣纸内,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正是具备了胶着性使得书画装裱后更显艺术美感。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相关的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前提在于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了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手,手上也不会沾染上墨迹。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泾县的邢春荣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何辨别宣纸与书画纸论起宣纸和书画纸,大多数人的概念是:宣纸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高档书画用纸;书画纸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普通书画用纸;宣纸一般用来作书画创作;书画纸是书画初入门者的练习用纸。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吸墨性。除此之外,人们对二者的实质性区别不甚了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厂商为牟取利润,将低档书画纸盖上宣纸印记,用来蒙骗消费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分辨能力,不少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也遭到破坏。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就能正确辨认和使用。宣纸的原料结构是青檀皮和燎草,这种原材料配比已沿袭了近千年,至今不变。宣纸的制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生产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特长。制作不厌其烦。檀皮和稻草要用山泉水浸泡,经浸渍、蒸煮、拣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炼漂白等自然加工,使每一根青檀皮,每一根稻草都洁白如棉,柔而有韧,原料制作方告结束。仅次一项就需要8-10个月。可以说,宣纸的独特,就在于它的原料独特。原材料制作的艰辛、复杂,超乎常人的想象,每一张宣纸的来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纸张的制作工艺,自唐代以来一直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竹簾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用火墙烘烤、人工揭贴的烘干发晒纸;在检验工序,是逐张逐张目测手检。在制作丈二、丈六、丈八、二丈等规格的宣纸时,更能显示宣纸操作工艺的精妙与独创,8-16捞纸工分站纸槽四周,共持一张纸帘,心有默契,手上协调,既小心翼翼,又沉着果断。如果一个人有一点闪失,就会造成前功尽弃的后果。宣纸的外观很平常,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传奇色彩始终令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如刘海粟、尹瘦石、吴作人、李可染等一大批书画艺术家,不顾年迈体弱,路途遥远,专程来厂参观了解宣纸的制作工序,他们感慨地说:我们用了一辈子的宣纸,却不了解宣纸是怎么造的,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来看看。一来为了却心愿,二来是向宣纸工人师傅们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情。他们欣然命笔,分别题字、作画,纷纷感叹宣纸的得之不易,赞扬宣纸的绝佳奇妙,不愧为民族瑰宝。宣纸之所以倍受书画家的青睐,就是它具有其它纸类无法与之相比的润墨效果。宣纸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特殊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因而有吸附默粒和扩散墨液的效果。特别在使用毛笔书写的时代,宣纸使用范围仅限于上流社会。因它生产周期太长,造价昂贵,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宣纸的润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润墨匀称,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书画家们在画山水的时候,这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凸现得尤为明显。二是几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画的意境,产生出作品的立体效果。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是作一气呵成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艺术的妙味。不仅如此,宣纸在着墨后,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分布均匀,不含杂质,从而不变形、不起拱、不起翘,具有稳定性。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决定的。原因是原材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青檀皮初燎草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木质已被消除。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历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书画纸,只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无论是它的原料成份,还是制作工艺、使用效果和宣纸都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增,书画纸也就应运而生。书画纸的主要产地为浙江富阳、广西都安、四川夹江、河北迁安和安徽泾县。起初的书画纸原料五花八门,有龙须草浆、木浆、竹浆、废纸浆等,书画纸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逐渐地,书画纸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浆作原材料。书画纸现时的年产量仅泾县一地就逾5000吨。龙须草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我国黄河以南的丘陵地带生长较多。每年秋季叶落之际,也就是龙须草收割之时。农闲之际的农民,将收割龙须草当作一项副业,售给造纸厂换取经济收入。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纯干浆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或文化用纸。龙须草的制浆过程,与麦秸杆一样,都是通过破碎、打浆、漂白、烘干等,机器流水作业。由草变浆,只需二到三天时间。龙须草的成浆工序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所以,它的杂细胞、杂物质含量多,不可避免地影响纸质。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板后,由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同样,由浆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它的全过程只有五天左右。至于书画纸的润墨性能,则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易溶特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的润墨形式表现为:不规则、不匀称;表现不出层次,只是一味地渗透。初学书画者用来练书法较多,如用来练习绘画,就不够理想,纸的特性限制了使用者的构思及想象力。最重要的一点,在纸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纸的“墨韵千秋”相比,书画纸无法望其项背。它的保存寿命只在数十年间。如保管不当,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褪色、虫蛀。一些客户反映,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用书画纸创作的作品,现已经面目全非,褪色严重,周边遭虫蛀,墨色亦已发灰,他们因为当初贪图便宜或缺乏辨别能力,没有购买到真正的宣纸,才导致今天的后果。那么,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2-3毫米长)。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得过于洁白。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纸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地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人们在鉴别纸张时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而专业人士往往采用两种认别方法。当然,最稳妥的办法是认清商标。

宣纸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制作过程宣纸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为十八道,如果细分,则可超过百道。其中有保密工序,不为外人所知。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宣纸制作技艺泾县地处皖南山区,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原所占面积极少。山地、丘陵,主要是侵蚀剥蚀丘陵和喀斯特丘陵,为宣纸重要的原材料青檀树的理想种植地。青檀属榆科,是一种石灰岩指示性乔木,在喀斯特山地丘陵生长后具有纤维细密、均匀、造纸成浆率高的特点。而宣纸的另一道重要工序--自然漂白必须依助于喀斯特山地的  石滩,在石滩上摊晒原料经日晒雨淋完成原料的日光漂白工序。泾县地处中纬度南部,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为宣纸原料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充沛阳光。纸帘是捞纸的重要工具,而捞纸是纸浆经抄造成为纸的极关键的工序。纸帘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宣纸的产成品质量。纸帘的制作原料也与泾县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泾县及周边一些地区产一种苦竹,长者可达二丈有余,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捞纸用帘的编织好坏能决定宣纸质量的优劣,而一些特色品种首先从编帘就开始了:如罗纹、龟纹、单丝路、双丝路以及水印纸。在台湾造纸的方式略有不同,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分散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份流失部份,采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宣纸 - 【工具材料】宣纸种类分类很多。在这我只向大家介绍一下简单的一些分类。如有不懂也可以咨询本人!按纸面洇墨程度分类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生宣: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熟宣:生宣纸经上矾、涂色、洒金、印花、涂蜡、洒云母等,就制成了“熟宣”,又叫“素宣”、“矾宣”、“加工宣”。其特点是不洇水,宜于绘制工笔画,能经得住层层皴染,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不适宜作水墨写意画半生半熟:有一定吸水性,故墨色洇化较为缓慢,宜用于兼工带写的绘画,或小楷等较为工整的书法等用。”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为:棉料、净皮、特净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书画纸冒充宣纸,我在来说说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就能正确辨认和使用。宣纸的原料结构是青檀皮和燎草,这种原材料配比已沿袭了近千年,至今不变。宣纸的制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生产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特长。制作不厌其烦。檀皮和稻草要用山泉水浸泡,经浸渍、蒸煮、拣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炼漂白等自然加工,使每一根青檀皮,每一根稻草都洁白如棉,柔而有韧,原料制作方告结束。仅次一项就需要8-10个月。可以说,宣纸的独特,就在于它的原料独特。原材料制作的艰辛、复杂,超乎常人的想象,每一张宣纸的来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纸张的制作工艺,自唐代以来一直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竹簾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用火墙烘烤、人工揭贴的烘干发晒纸;在检验工序,是逐张逐张目测手检。在制作丈二、丈六、丈八、二丈等规格的宣纸时,更能显示宣纸操作工艺的精妙与独创,8-16捞纸工分站纸槽四周,共持一张纸帘,心有默契,手上协调,既小心翼翼,又沉着果断。如果一个人有一点闪失,就会造成前功尽弃的后果。宣纸的外观很平常,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传奇色彩始终令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如刘海粟、尹瘦石、吴作人、李可染等一大批书画艺术家,不顾年迈体弱,路途遥远,专程来厂参观了解宣纸的制作工序,他们感慨地说:我们用了一辈子的宣纸,却不了解宣纸是怎么造的,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来看看。一来为了却心愿,二来是向宣纸工人师傅们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情。他们欣然命笔,分别题字、作画,纷纷感叹宣纸的得之不易,赞扬宣纸的绝佳奇妙,不愧为民族瑰宝。书画纸,只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无论是它的原料成份,还是制作工艺、使用效果和宣纸都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增,书画纸也就应运而生。书画纸的主要产地为浙江富阳、广西都安、四川夹江、河北迁安和安徽泾县。起初的书画纸原料五花八门,有龙须草浆、木浆、竹浆、废纸浆等,书画纸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逐渐地,书画纸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浆作原材料。书画纸现时的年产量仅泾县一地就逾5000吨。 龙须草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我国黄河以南的丘陵地带生长较多。每年秋季叶落之际,也就是龙须草收割之时。农闲之际的农民,将收割龙须草当作一项副业,售给造纸厂换取经济收入。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纯干浆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或文化用纸。龙须草的制浆过程,与麦秸杆一样,都是通过破碎、打浆、漂白、烘干等,机器流水作业。由草变浆,只需二到三天时间。龙须草的成浆工序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所以,它的杂细胞、杂物质含量多,不可避免地影响纸质。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板后,由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同样,由浆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它的全过程只有五天左右。 至于书画纸的润墨性能,则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易溶特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的润墨形式表现为:不规则、不匀称;表现不出层次,只是一味地渗透。初学书画者用来练书法较多,如用来练习绘画,就不够理想,纸的特性限制了使用者的构思及想象力。最重要的一点,在纸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纸的“墨韵千秋”相比,书画纸无法望其项背。它的保存寿命只在数十年间。如保管不当,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褪色、虫蛀。一些客户反映,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用书画纸创作的作品,现已经面目全非,褪色严重,周边遭虫蛀,墨色亦已发灰,他们因为当初贪图便宜或缺乏辨别能力,没有购买到真正的宣纸,才导致今天的后果。再发几张宣纸制作工艺图片给大家欣赏欣赏1.jpg (65.02 KB)

2.jpg (36.61 KB)

3.jpg (38.22 KB)

5.jpg (63.27 KB)

6.jpg (64.59 KB)

9.jpg (69.75 KB)

10.jpg (36.88 KB)

11.jpg (34.41 K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