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49条

147、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见《伤寒论》.第249条)。

作者:蒋远东

三阳病都有吐,太阳中风叫干呕;太阳伤寒叫呕逆;少阳病的吐叫心烦、喜呕;阳明病则是颇欲吐。《太阳病上篇》第166条讲: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由此可见,吐是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吐的原因是胸中有寒,治疗的办法当吐之,宜瓜蒂散;吐后腹胀满是服瓜蒂散的后遗症矣。本【注】讲,伤寒吐后,胸不胀满是表邪已尽,这个表邪已尽即是太阳伤寒的寒邪已尽。腹中是胃,腹胀满是呕吐的时候,涌入胃中的壅热未退,宜调胃承气汤下其壅热,胃和则愈。

因为,调胃承气汤能调和胃气,程知在本【集注】中讲:热在上焦则吐,吐后腹胀满则邪不在胸,其(此)为里实可知;然胀满而不硬痛,自不宜急下之法,但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热可矣。本【注】讲:以无硬痛,故不用大小承气汤也。

本【方解】讲:调胃承气汤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承气汤专攻下也。《内经》讲: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并举,攻热泻火之力以备矣,恐其速下,佐以甘草以缓之,又恐其过下,而少少与之。意在不俊不猛而和也。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去皮、酒浸)4两、甘草(炙)2两、芒硝半升。上3味,以水3升,煮取1升,去渣,内芒硝,更煮两沸,少少温服之。

(0)

相关推荐

  • 从病变部位、成因及生理方面谈少阳病

    从病变部位.成因及有关生理谈少阳病 目录 一.少阳经的病变部位..................................................................... ...

  • 经方:小承气汤(阳明腑热,小肠便秘)

    小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经方:调胃承气汤(食物堵在十二指肠)

    调胃承气汤 [原文]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清酒洗)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 ...

  • 新书上市 | 日本经方大家江部洋一郎先生关于调胃承气汤的学习笔记 思维之缜密令人惊叹

    调胃承气汤 向上滑动阅览 调胃承气汤条文 第29条--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五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

  • 上医健康

    #我看过的中医书# 前言:特别感谢@杨永晓老师的指导,已经超出了文章本身,而是一种治学的态度.今对初赛原文不做修改,将一些对三焦新的体悟附于初赛文章后.作为<论三焦>翼一篇. [提要] 今 ...

  • 「学术」浅析张仲景的三焦观

    三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奇恒之府.三焦三部说等内涵,其中"三焦三部说"由清代医家吴鞠通发展为三焦辨证,开创了从三焦辨治温病的先河.<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证 ...

  • 伤寒论.第273条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见<论>.第273条). 作者:蒋远东 伤寒本自寒下是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太阴伤寒引起下利,当与四逆辈温之 ...

  • 伤寒论.第91条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见<论>.第91条). 作者:蒋远东 申明:本序号是第91条,赵版把本条文 ...

  • 伤寒论.第364条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论>.第364条). 作者:蒋远东 饮食入口通过咀嚼从咽管直达胃部,在胃热的作用下得以碾磨,碾磨后的食物仍然储存在胃里的.如果胃热不足,储存在胃里的食物就 ...

  • 伤寒论.第372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论>.第372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文是对第91条和364条的一个概况和总结. 第91条讲:伤寒,医下之,续 ...

  • 伤寒论.第185条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见<论>.第185条) 作者:蒋远东 风寒袭表,先伤荣卫,风伤卫自汗出,桂枝汤证:寒伤荣不汗出,麻黄汤证,寒伤荣卫也不汗出,大青龙汤证. ...

  • 伤寒论.第190条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见<论>.第190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经是六经的叫法,在十二经络中阳明经又分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足阳明 ...

  • 伤寒论.第182条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见<论>.第182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证有内外之分,阳明外证就是阳明病在身体外面的表现.阳明外证的另一个叫法是转属阳明,因为太 ...

  • 伤寒论.第183条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见<论>.第183条) 作者:蒋远东 病有得之一日者是太阳病,<太阳篇>第四条讲:伤 ...

  • 伤寒论.第184条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转,始虽恶寒,二日即止,此为阳明病也.(见<论>.第184条). 作者:蒋远东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这句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