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读书记(三)
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篇小说)斯蒂芬·茨维格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的这句名言,放在故事中的女主角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她热烈、纯洁、隐忍,骄傲,她足足等了他十五六年,而他却从未认出她。她漫长激烈的感情,一生未曾吐露一字,直到临死才写信表衷心。原因只在于:他不爱她,她又不肯要他俯身相就。她的爱是极其骄傲的。
她太了解他: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但她却飞蛾扑火,一爱就是十多年。她从十三岁初见他时便无法自拔,之后还有过多次肌肤之亲,她还为他生下孩子。但这都不是她告白的理由,她从未忘记过他,而他却从来没记得过她。这是从来没有表白的爱情,是表白即是毁灭的爱情。
文章中有大量心理描写,笔触细腻丰富,在读的过程中不禁在心里高呼:“就是这样!少女暗恋的情愫不过如此!”
13.《乡关何处》野夫
野夫的这本《乡关何处》,写的是他的故乡,故乡里的故人和故事。书只有200页,但很深厚,有一种经历沧桑后的醇厚感,以及历经世事炎凉的悲怆。
从柴静的序言中,我也大致读出了野夫是何所人也: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仗义直爽,感情真挚,是在江湖里历练过的人,一流的朋友,二流的情人,三流的丈夫。柴静在给野夫的《身边的江湖》的序中里也写道:“生活是内心情理交织冲突的结果,他天性爱憎好恶比常人剧烈,人和文字都使到十二分气力,不留余地,蛮力拽动情与仇、乐与怒”。这些词汇用来形容野夫恰如其分。
读野夫的文字,就像是在慢慢地了解他这个人,《乡关何处》里写的都是野夫的至亲和老友,写这些人是要带着足够的精气神的,越是深入,越感觉到疼痛。以至于“他说有时写完在沙发上要躺整整一天,像一生气力已
经用尽。”野夫的文字读起来都饱含深情,用了猛力,每个字都沾染着他的泪和酒。
野夫在书中写:“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他们许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这样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野夫的经历多是不幸的,可是仅他拥有“故乡”这一件事来看,他是幸运的。并且他的故乡里,有他的故人,他的故情,故义。
野夫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人生,看完后不禁让人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总是魂牵梦萦。
14.《品味四讲》蒋勋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蒋勋的《品味四讲》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重新审视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很多回忆总会和“吃”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味道,它们不只是口感上的回忆,不只是美食当前那种口腔里的快乐,甚至会变成很特别的视觉记忆、嗅觉记忆,甚至会让你在心灵上有一些特别的感动。正如家乡的美食,是每个人心中魂牵梦绕的情感,它不仅是一种吃食,更是一种乡愁,是永远难以替代的味道。
蒋勋在书中写道:“我们发现'品’'味’都是在讲味觉,taste也是讲味觉、讲吃。'吃’真的是人类认识美的一个最重要的开始。”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了,他们总是太匆忙,匆忙到能把自己喂饱即可,无所谓食物的质量,无所谓身体的需求。其实很多时候他们也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就像三十年代的电影《摩登时代》里那样,电影里讽刺的现象,其实已经变成我们生活里的常态,可是这还是让人难过。
15.《月光是少年的月光》余光中
16.《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一个靠近沙漠的的小村庄,成了刘亮程在十七岁以前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一部“大书”。
生存本身的艰辛让他慢慢领悟到了万物平等、众生同荣的朴素伦理思想,并以此来处理与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一事一物的不可割舍的共生共荣的自然关系。
读完的感受就像网友浮生若梦说的:“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就像是某个冬日与这个老人靠在一垛麦草上晒太阳,他点燃一支烟,给我讲了他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等烟抽完了,他直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头也不回的离开,好像在用背影默默告诉我,属于他的一生,已然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