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散文】安徽 韩云《草莓映红徐郢村》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刚入徐郢,一片片乳白色的大棚,渐渐占领了我的视野,那就是草莓的家。

车子继续前行,当地的莓农竟成了路旁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吆喝着:“买草莓了,批价十元一斤”……寒风将他们的脸吹得通红,但他们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身边篮子里那亮晶晶的草莓,红得像火。车子急驶而过,路边那一篮篮草莓便成了一抹红云。

到了十叉路口,车子停了下来。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派忙碌的场景:有的在采摘,有的在包装,有的在装车外运……车旁边,有个小女孩手里捏着红草莓,静静地站在阳光下,看着我傻笑。我立马掏出手机,给她照了一张剪影,她手里捏的草莓,照片上显得更加红艳。

“摘草莓,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一串串呦红草莓,好像那个玛瑙缀……”一阵歌声响起。这时,我才注意到小女孩的不远处,有一对年轻夫妇,显然是孩子的父母。“你们尝尝草莓吧!可甜啦”热情地招呼我。

那对年轻夫妇摘了满满一篮子,熟透的草莓穿着红艳艳的“外衣”,像个小火球,但仔细一瞧才发现,草莓各有各的形,各有各的红。你看那圆锥形的,顶上艳红发亮,到了底部变成了淡淡浅红;那扁长形的,上半部是鲜红,下半部竟成了乳白;而圆球形的那种,有着鸡心似的外形。不管是那种形状,头上都戴着绿色的“遮阳帽”,好像鸡心上顶着绿冠,全身生着褐色的小芝麻。我顺手捏了一个大红的草莓,放在我的手心,摸摸它那湿淋淋的皮肤,有着许多小疙瘩,接着掀开它的小绿帽,那雪白的秃顶露了出来。轻轻一咬,软软的,绿籽从舌尖滑过,红汁液粘在了唇上,那甜甜酸酸的味道,至今还残留在嘴角。

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进了草莓大棚。眼前的美景令我陶醉,棚高有3米左右,一条条田垅被休整地整整齐齐,碧绿的叶子,如翡翠一般,藤蔓上还有露珠滚滚,绿油油的草莓秧上点缀着一朵朵小白花,殷红的草莓像“红宝石”,垂挂在叶蔓之间,红绿相间,美的好壮观。宛如一首诗:“棚内温和暖似春,草莓将熟渐迷人。花容洁白瓣如雪,果色彤红状若心。”

“随便尝尝,草莓就是吃个新鲜”村书记摘了一颗递给我。他笑着对我说:“这草莓不打药,是喷淋过的,不用洗,可以放心吃”。我轻轻咬了一口,甜汁四溢,入口即化,那香甜的果汁顿时流遍了全身。此时,我不禁想起,苏轼那首《惠州一绝》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莓棚里人气十足,大多是自采“大军”。游人们带着孩子在娱乐的采摘,孩子们个个手里拎着小篮子,活蹦乱跳得忙个不停。田垅沟壑中,有的蹲在地上,有的撅着屁股,外着脑袋,在绿叶丛中翻找着红彤彤的果实,欢声笑语地“炫耀”着自己的收获,一手摘、一手往嘴里塞,吃得不亦乐乎。这欢乐这场面,让我来了灵感,随笔写下“莓乡红果写春秋,声誉远扬播九州。游客采撷呈咏赋,怎及农户弄潮头。”

村书记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别看,草莓好看又好吃,可生长的环境极为苛刻,生长需要一定的阳光,但是又不能暴晒,需要一定的水分,但又不能太过于潮湿。咱们村从2006年开始种草莓,起初只有5户村民试种,面积也仅有几亩,截至目前,种植户数已达350多户,其中,种植大户180多户,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亩产2500公斤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草莓种植专业村。已初步形成以草莓生产为中心的“草莓产业链”和“草莓文化”。村里还成立了草莓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徐郢”草莓商标。以后,我们要把草莓产业做得更大,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开发草莓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让更多的老百姓富起来。

村书记陪我走了一程又一程,讲了一段又一段。他不仅是草莓种植“红人”,也是从莓棚里走出来的专家。他研究草莓的改良,思索草莓的出路,奔波于草莓田间,有一颗草莓的心。不管外面如何寒气逼人,棚里总是温暖如春,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不由想起一首诗:“幽幽雅雅若卿卿,碧玉嫣红百媚生。不羡高枝犹自爱,春风吹处果盈盈。”春风,吹红了草莓,也吹开了村民的致富路。

车子在徐郢穿行,无数个草莓大棚整齐的排列着,宽阔的柏油路纵横交错,一条条绿化带掩映在琼楼之中,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红彤彤的草莓,仿佛成了徐郢上空的一轮太阳,映红了家乡的人们。

车子在草莓铺开的路上行驶着,离开,依依不舍的是那草莓红透徐郢新村的氛围……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