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夜的案板——不能借

“松携竹翠春风起,日照梅红福气生。”春联一贴,过年的气氛就愈发浓厚起来。对于山里人来说,过年是这时节的头等大事。所谓叫花子也论个初一十五,更何况年头年尾的,家家户户都要图个团团圆圆,求个大吉大利,博个好彩头,为的是全家新的一年人人幸幸福福,个个平平安安,事业顺顺利利,生活和和美美。

咱老家过年,说起传统风俗,道道还真不少。除了贴春联,还有杀年猪、做糍粑、做猪血丸子、守岁等诸多年事。

杀年猪是农村独有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少数游手好闲的,各家各户都至少喂有一头过年猪。腊月小年过后,有大猪的人家便会选个吉利日子杀过年猪。杀过年猪一两个人是搞不定的,得多有几个人帮忙。有邻里相约互相帮忙的,有请了亲戚帮忙的,也有特意请专业屠夫的。那几天,到处都是猪叫声,此起彼伏。过年猪杀好后,帮忙的与邻里关系好的,会在一起打个猪血汤。如今生活条件好,猪肉是餐桌上的日常菜,但那时的生活差,能在一起打个猪血汤,那是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有猪血吃,有肉吃,还有猪肝等吃,虽然不能吃得心满意足,但至少可以解一下憋了很久很久的嘴馋。

杀了猪,有了猪血和肉,就能做猪血丸子了。做猪血丸子是我老家那一带较特殊的风俗。需要用的原料比较多,除了肉和猪血,还得有豆腐,如果再加些鸡蛋、花生等,做出来的猪血丸子味道就更好。因为原料有限,加上需要烘干,因此一般猪血丸子不会做得太多,一般四五十个。烘干后存起来慢慢吃,珍稀美味,回味无穷。

做糍粑算得上是过年的第二件大事。过年前的四五天里,家家户户都会蒸糯米做糍粑。一般都会做上百个,如果家里有要拜新年的,就做得更多。所谓拜新年,是指当年新婚夫妇第一次去女方及家拜年,女方家的所有亲戚都得去。拜年时节,如果在路上遇着夫妻挑着皮箩的,那十有八九就是拜新年的了。当然,也有还背着娃娃的。做糍粑得有专门的印盘,木质的,一般每个行下都会有一套。一套四块,一块有四个糍粑模子,都雕刻着不同的花样。拜新年用的糍粑还会在糍粑上印入松柏枝叶。除了做糍粑,还有做叶粑的。因为需要的原材料更加稀少,所以做的人家不多,做的数量也极少,但更好吃。

忙忙碌碌中,转眼便会到了除夕。除夕那天的最后一道过年仪式是吃案板肉和守岁。案板肉要很晚才会吃。过年那天晚上,家里的大人将大块的肉和整鸡、整鸭一起放铁锅里炖,这叫做炖过年肉。等到炖熟,差不多就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钟。大人将肉从锅中取出放在案板上,给家里每个人切上一两大片精肉。肉很香,味道很美,吃到满嘴流油。吃着吃着便到了新年。或许,吃案板肉除了让一家人饱饱口福,原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孩守岁。至于小孩的压岁钱,虽然现在家家都会给,但原先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人家才会有。

将年味推上巅峰的,是除夕的鞭炮声,山上山下的,山前山后的,东南西北的,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旧年过去,就是新春。大年初一,很早很早,全家人就得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餐团圆饭,也叫出行饭。因为忌讳外人打扰,所以团圆饭一般在天亮前要吃完,并且都是要栓着门吃。吃团圆饭时,餐桌上的每一个菜都得请一家之主先下筷,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吃过了新春团圆饭,便要出门迎财接福。一到清晨时分,到处又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一直延续到上午八点多钟。这一段炮声过后,便会陆陆续续传来拜年的鞭炮声。

拜年颇有讲究,按照传统风俗,得遵守个先内后外、先长后平的规矩。所谓先内后外,是相对于槽门而言,就是先给男方父母等长辈拜年,再去岳家拜年;所谓先长后平,就是要先得给长辈拜了年,才能给自己的兄弟姐妹拜年。

新春舞龙,那是一项大型集体活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比较常见。那些年,在家过年的人多,人手就不缺。舞龙要配大锣大鼓,还得有八音锣鼓,得上家家户户去拜年,会延续好几天。若遇上同姓多条龙搞联谊活动,还得去外地好多地方,那时间就更长,甚至要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大人舞布龙,小孩要玩,便只能舞草龙了。草龙是用稻草织的,虽然粗劣,但它是真龙,如果路上与布龙相遇,布龙得礼让草龙。这就是说衣装再好,没有本质重要,老百姓无论如何“土气”,那总归是衣食父母,比什么都高贵。

地域不同,民族有别,过年便自然各有各的风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过年文化也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变迁,世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风俗正在岁月中逐渐淡化。一场大雾,为我们带来了辛丑新春,让我们倍感到前程与幸福的不可估量。作为中华儿女,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