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有四大虚,除了艾灸,这可能是最简便的补气方法

《黄帝内经》:“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气足,是一切健康的基石,如果气虚,容易产生虚证,致脏腑亏损,慢性疾病,让身体失去防备。

五毒月,九毒日,如要安然度过,气肯定要足!

一、肺气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即君王的老师,可见肺的作用,重在辅助心脏调节全身,管控大局,使全身气血营卫输布正常。

肺气虚的主要表现: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痰液清稀,声音低怯,咳喘无力。

发现自己有以上现象,往往意味着肺气虚,艾灸以补肺益气为重,取太渊、肺俞、中府,太溪4穴。

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俞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二、脾气虚

《素问·刺法论》曰:“脾为谏仪之官,知周出焉。”

谏议之官,就是向君王提意见,将任何的善恶之事直接面禀君王。就不会被蒙在鼓里,不会做出错误的决断,让身体里的气血运行分配正常。

脾气虚的主要表现:食欲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艾灸调理以健脾益气为重,取合谷、足三里、阴陵泉4穴。

足三里是健脾和胃必选穴,擅长补益肠虚,胃脾虚证;阴陵泉擅长健脾治血证,除湿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肿减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气海功能相似善补全身之气;大便稀证可加灸脾俞,脾俞善长纯补脾脏。

三、肾气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是让人强壮,意志坚定的器官,肾气足身体才有技艺,可以推陈出新。

肾气虚的主要表现:耳鸣、腰酸、骨质疏松、头晕健忘、夜尿增多、双腿发沉,四肢冰冷等。

艾灸调理以填补肾气为重,取肾俞、关元、太溪,涌泉。

肾俞专门调理腰酸,肾脏病;关元养肾培元,温阳固脱;太溪为肾经原穴,涌泉为肾经源头。

四、心气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为一身主导,统摄一身脏腑器官的运转与协调,人的精神思维状态直接由它影响。

心气虚的主要表现:心悸、心慌、气短(活动时加剧)、乏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

一般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引起,艾灸调理重在养心,取心俞、膻中、神阙、涌泉4穴。

心俞可散发心室之热,膻中,心包经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涌泉促使心肾相交。

五、黄芪泡茶,补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用,最主要的一个功效就是用来补气,用于补虚固表来说很不错。

饮用黄芪茶可以补气固表,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还有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需要警惕的是阴虚火旺,经期妊娠期不宜饮用。

【断痔膏】

难言之隐,痔在必克!

【规格】 20g/支/盒'

【成份】狼毒、紫草、紫苏、土槿皮、白鲜皮、苦参、辛夷、冰片等。

【适用】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部湿疹引起的肛部不适。

【用法】外用,取适量本品涂搽皮肤感染处或借助导管挤压到肛门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