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岁月】-- 第一篇章 漫漫西行路(5)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
”
主
编
马
云
骧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国防科技、工业迁移到川、贵、云和陕、甘、宁、青等偏远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大三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四十五所(当时为国营第七O一厂)就是那次从天津西迁到大西北甘肃省平凉的。随着单位搬迁,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45所职工、家属陆续离开天津奔赴三线。
直到一九七二年底从全国各地,又有大批热血年青人离开祖籍家乡,离开世代居住的城市,相继来到三线的第45研究所。
探亲路上
杨树田
来到平凉单身七年中,我只在天津过了一次春节,那时探亲假十二天再加上往返路程也就半个月的时间,每次回家很是辛苦,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还要给很多职工往天津家里捎带蚕豆鸡旦黄花菜等东西。那时我们都是从宝鸡坐火车到天津,由于宝鸡不是始发站,我们只能买站票,人多时车厢里很挤,就在车厢连接处找个地儿凑合坐在旅行包上,晚上实在困极了,就拿两张报纸铺在硬座座位下面,钻到别人的脚底下去睡覚,就这样熬过二十多个小时才下车,回到家中没几天就又忙着到各家去取大米掛面糕点小孩奶粉肉松酱油膏等东西往平凉带,好在从天津上火车还能提前买到带号座票,可是到了宝鸡下车后,站台上堆满了我们带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出站时要费老大劲才能躲过东西超重补票,从火车站出来后带着一大堆的包坐公交车到东方红旅社, 安排好住宿后马上放下东西赶紧到售票处去买转天到平凉的长途汽车票,那时长途汽车一天定时只发两班,如果遇上旅客太多时就临时增加一趟卡车,正好这趟加车就叫我们赶上了。
转天早上我们爬上了外罩棚布的卡车上路了,卡车上座位不够,我们还是站票,那时都是土路,盘山公路上车一开起来黄土就往车里灌,半途还有一个老汉的帽子也被风给卷跑了,气得老汉直骂街,七八个小时路程汽车终于到了平凉长途西站,等我们下车时一个个都成了土猴,浑身上下都是土,连吐唾沫都是黄色的,由于车上站的时间太长了下车后腿都软了,这那是探亲休假呀,纯属是长途販运跑单帮。
等到后来回天津时就不走宝鸡而改走西安了,这样既能缩短行车时间又能买上座票,只是在北京站再倒一下车,这样一来就舒服多了。
杨树田
在45所从事工艺技术工作。爱好文艺,擅长群众性文艺演出的编剧、导演。在三线文化活动寂寞的年代,对推动45所文化娱乐活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退休后离开三线平凉,回到天津安度晚年。
2018
西北三线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恭喜“秦之三线”
成功更名为“西北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