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林散之在寂寞中书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从江苏省国画院毕业来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南博有展览,林老都会来看,看完就在我的办公室坐坐。他看见墙上贴着我的一张山水画习作,说:“章法不错,但墨气不足。”并让我取下来,他给我加笔、加墨,还署了名。这幅画我曾一直珍藏着,不料后来被人偷走,卖到画肆中,我又托人买回重新装裱,其时竟相隔了三十年!我的另一幅以戈儿为模特的《习作者》,也放在办公室,林老看了极喜欢,当即在画上题下“泼辣顽皮”四字。
毛主席诗意图
水墨纸本 手卷 14×46cm
一九七六年,南京博物院举办“明清画展”,林老其时已七十九岁了,依然兴致勃勃前来参观,我陪他一幅幅细看,他还不时作评。看完在我办公室小坐,我要给他泡茶,他摇手说:“不用了,给我铺张纸吧!”我知道他要写字,即打开桌上的一本空白册页。他起身在笔筒中选笔,没有羊毫,抓起一支小狼毫“点梅”,口中念念有词,挥笔写下一首诗:“文运红花开又开,十年此日又重来。请看满壁惊人树,都是刘郞去后栽。”他在激动中写下参观展览的感想,这是“文革”后第一个古画展啊!坚挺的狼毫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书风,甚至格外苍遒有力。当时无印,隔日我去先生寓所补钤,先生见我一笑,说:“昨日的诗回来改了,我再为你写在册上!”于是执笔书之,第一句未动,第二句“又重来”改一字成“喜重来”,三、四句改为“请看满壁琳琅画,都是推陈杰出才”。这既反映了先生治学之严谨,也是先生对于明清绘画的评价。十年“文革”去矣,曾被批判的传统艺术又重现其自在的光彩,先生为之高兴、为之激动。
山水
水墨纸本 立轴 97×33cm
今天,散之先生以书法得大名,有“当代草圣”之誉,其实他在诗与画上所下的工夫不见得少。他的画,初学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由王翚上溯宋元,之后一生追随黄宾虹,深得宾老三昧。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宾虹的画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甫一开展,他就去看过了。一天我去他家,他问:“宾老的画展看了没有?”我回答还没有。他说:“我还要看一遍,你陪我去吧!”在展厅里,林老一幅幅向我讲画中笔墨之妙,他对宾老书画极有心得,且满怀深情。八十多岁老人对其恩师作品的虔诚之心,令人感动!而他对先师艺术的继承与变革,则是其对于艺坛的实实在在的贡献。阅读他们的作品,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笔笔“锥画沙”“屋漏痕”。宾老朴拙浑厚中见天真烂漫,散老则遒劲老辣间以苍莽勃郁。
毛泽东 清平乐·会昌
水墨纸本 立轴 132×69cm
先生生于安徽和县,六岁入塾,十四岁父亲去世,家道骤落,即谋塾师,借以糊口。其艺初从乌江范培开学书,授以包世臣执笔之法。范氏于唐碑甚有功底,惜未能由真入行,而骤入草,故致狂怪失理,先生大约亦因之累。后经其诗文老师张栗庵先生指示门径,并介绍入黄宾虹先生之门,负笈沪上。往返数年,复归江上,闭门潜学,竭三年之力,稍变旧貌。又逾年,发远游之念,挟一册一笔,跋涉一万八千余里,得写生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其艰难勤奋,非常人可及。正因为有前半生艺途困苦的铺垫,先生才能在晚年大放异彩。
自作诗 东山纪游
水墨纸本 镜心 135×54cm
对于散之先生的书法,启功先生称:“出入汉魏,放笔为草,纵横上下,无不如志。” 日本书法名家青山衫雨说:“中国书法有林散之,是中国的骄傲。”赵朴初先生对他的书艺有更详细的论述:“远绍二王、颠素,近接明清诸贤,师古法,出新意,糅碑入帖,以柔济刚,笔势多变,随手生发,无不妙造自然,使书苑沉寂已久之草书艺术再现辉煌。”可谓评价极高。但他又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书法家,与齐白石、黄宾虹一样,都是衰年变法得以大成的。
蜀江纪游
设色纸本 立轴 75×41cm
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书法中,大草集各体之美,易学而难工,历代研习有成者稀若星凤。散之先生的成就主要在大草,他使长锋羊毫,用宿墨掺水,前者取包世臣(1775—1855),后者学黄宾虹(1865—1955)。包、黄、林皆皖人,属同乡,前后近两百年。先生对前贤师长,继承在先,有扬有弃,形成独立面目在最后。使长锋柔毫,是有一定难度的,包世臣之意在有别于前人,或可别具风味,出奇制胜。然而他的实践并不很成功,时给人以拖沓臃肿之感。而散之先生则取古瘦天真一路,远胜于包氏。“能于同处不求同,唯不能同斯大雄。七子山阴谁独秀?龙门跳出是真龙。”散老的这首诗,极妙地道出了他与前贤的关系。宾虹老宿墨用之于画和古籀,取其老厚朴拙之金石趣;散之先生则以之作大草,并时时蘸水运使,意在变化浓淡,增添斑驳自然的墨味。
曾几 三衢道中
水墨纸本 镜心 103.5×35cm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散之先生书法的变革时期,我曾亲见他作诸多探索和尝试。每去看他,总见地板上铺满新书就的条幅,或大或小,或放或收……他的书法被推荐到了北京,到了东邻日本,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先生成名之后,勤奋依旧,每日做晨课,临习《史晨》《乙瑛》诸碑,这是我所亲见的。“童子功”一直做到古稀之后,大约也是世所稀见的。
毛泽东 贺新郎·读史
水墨纸本 镜心 136×69cm
散之先生对于书法,自信而不失谦虚。记得有一次我到林老家,墙上挂着一幅苏州沙曼翁先生的隶书对联,他竖着大拇指对我说:“江南第一啊!”林老非常重视书法中的文学修养,书要有书卷气。“所谓'书卷气’就是书读多了,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他常对学生们说,“不读书,越工越俗,再写总是个书匠,书法最难的就是脱不出俗气!”
为李真题梅花卷
水墨纸本 立轴 132×59cm
散之先生曾对我说过:“书画是寂寞之道,要看重身后名。”寂寞才有思考,才能了悟;不计现时得失,方能留下“身后名”,他是把作书与修身当同一事业做的。散之先生的“身后名”,比之那些以权位博得虚名、而下台后即刻被人淡忘者,才会写两笔字便以“书法家”自居,甚至以为“我就是天下第一”的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啊!
学无止境
水墨纸本 镜心 32×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