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家孩子还在“死记硬背”?这是好事啊!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教育部要求2021年高考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优化情景设计,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等现象。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那些靠记忆、背诵来得分的知识占比要降低。比如:太阳系有几大行星?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等等。而考察学生独立思考、思辨等能力的题目要增加,比如:大棚蔬菜已经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使用,那么如何调节大棚内的气温,做到既节省能源又能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呢?听到这里新闻,我相信很多家长也许会拍手称快啊——孩子们的死记硬背,终于可以减少了!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如果你真的因此减少对孩子“知识记忆”的重视,可能会得到一个你不想看到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被误解的“死记硬背”

确实啊,在大多数家长、也包括孩子心中,那些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的知识,远不如逻辑思考、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重要。一个只会滔滔不绝背诵课本知识的孩子看起来就如同一台机器,刻板,无趣。而一个会思考、会批判、会推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聪明。

很多名人也尊崇类似的理念,比如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但今天我要反驳的正好就是这一句鸡汤:读书千万不能死记硬背。

我旗帜鲜明的观点是:读书的第一步恰恰就是对事实性知识的机械记忆,通俗的讲就是应该从“死记硬背”开始。这个观点最早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格林厄姆提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事实性知识啊。事实性知识就是我们说的基础知识,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绕着地球转、空气会热胀冷缩、10比5大等等。而已经学过的“事实性知识”又可以变成新概念的背景知识,比如:学过一门外语的人,再学一门新的语言,会比没有学过外语的人速度快得多,特别是学相同的语系啊。

我们不否认思维能力、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我要说的是,在孩子学习阶段,对于事实性知识的死记硬背应该优先于逻辑思考、想象力等思维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应该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没有事实性知识作为基础,那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培养就如同空中楼阁。

“事实性知识”有多重要?

“事实性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例子,让你感受事实性知识是如何影响到阅读理解能力啊!

咱们先来看一段话:

“变压器只对交流电起作用。其原因是在输入线圈中的电压始终在变,导致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磁场。这种磁场的改变诱导着输出线圈中的每一个绕组的电压。”

如果你不是学理工科,或者没有物理方面的知识背景,尽管上面每个字都认识,还是很难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再看另一段话:

“情绪调节是指所有改变情绪反应所使用的策略,包括增强、维持和降低某种情绪反应,这个策略的使用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虽然也涉及专业术语,但相比交流电,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我们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都会涉及情绪调节、情绪反应,这些经验和知识就是我们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越多,对相关事物就越熟悉。你越熟悉,就越容易理解。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高中时候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经历啊。如果这个阅读理解的题材是你非常熟悉的内容,那么你做题时会感觉相对容易。好多内容,猜都猜得到什么意思。这就是学的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的道理。

“事实性知识”

帮你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另外啊,背景知识不仅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还能帮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考者。比如,你们平常遇到问题在进行分析和思考时,看起来是在逻辑思考。实际上是把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组合,来搜索问题的答案,你大脑做的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功能。如果你的长期记忆中有类似的解决方法,那参照之前的办法可以既省时又省力,如果记忆中的信息太少,你的思考就会无从下手。

这一点在象棋比赛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之间的差距不是思考能力的差距或者在比赛时能否走出一招妙棋,而是取决于他熟悉的棋谱的多少,取决于现场对相似棋盘布局的记忆检索速度。为什么人类棋手最终被AI战胜,也是因为AI储存的棋谱远远超过了人类,而且提取的速度也比人快得多。

所以,当一个孩子,熟练掌握了很多背景知识,就能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事实性知识”和记忆能力

最后啊,事实性知识对记忆能力的帮助就更加明显了。我们会经常惊叹很多学霸的超强记忆能力。其实学霸并非过目不忘,而是掌握了特殊的记忆技巧。比如常用的联想记忆法,关键就在于借助自己已经熟悉的内容去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这样不仅记得快,还能记得牢。

比如,我们教孩子认识中国地图上的各个省份时,可以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雄鸡,利用孩子熟悉的鸡的部位或者形状来定位各个省份。鸡头是什么省份,鸡尾是什么省份……

怎么帮孩子安排学习策略?

所以,如果听我节目的家长、孩子明白了对背景知识记忆的重要性,那你就可以运用这一条定律,安排学习策略,打败更多的竞争对手。怎么做呢?三大策略收好

第一:让孩子先学知识体系,再学思维方法。比如,在布置作业之前,要先了解孩子是否具备必要的背景知识。当你问孩子“住在热带雨林会怎么样”,与其让孩子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不如先让他了解热带雨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植被特征等知识。

第二:知识体系的构建越早越好。很多孩子之间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环境,在很早就开始产生了。作为家长,可以反思一下,你是否经常带孩子读书,让孩子从阅读中积累知识;是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水族馆去提前认识新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是否为她提供了一个良好发音的语言环境。

在学习方式上,家长应该注意,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终身受益,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家长给孩子挑选适合他们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可以每天固定在睡前半小时给孩子读绘本,读课外书,这样持续不断的阅读,能帮助孩子储备丰富的语言库,她的小脑瓜里会积攒各种各样的概念、短语、词句以备将来使用。

最后,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知识是随时随地的,不一定是只有坐在课桌前才是学习。家长要学会带孩子从生活中学知识,比如带孩子旅行的过程,去逛植物园时,和孩子一起看纪录片和新闻,和孩子聊天时,都能随时给孩子普及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竭尽所能让孩子在人生这条跑道上跑的更快一些。这制定策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来进行。比如,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很有讲究的。每个家长都是一位园丁,掌握了学习规律,你就是高级园艺师。不懂技术,你也许就只能拔苗助长了,这个技术就是育儿中的科学。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紫微老师)

托德老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导师

紫微老师

  •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 墨尔本大学“叙事治疗”硕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