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爱与关系里的慢性毒药
圣经里,有一句:爱是恒久忍耐。我以前非常同意这句话,而且这样做。但是,我现在不同意这句话了。
我的一个来访者说:我就想看看我和我妹妹的关系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的。声音听来疲惫而酸楚。一次一次的,她以爱为旗帜和支撑,叫自己忍、让,找自己的不足。又是一次一次的,小爆发连着大爆发,直到来找我这次。
在她的故事里,我不仅仅看见了她的付出与对关系的珍视,也赞叹人们的自我调整能力。同时,也看见了人们的一些价值观念,是怎么让人们走上一条南辕北辙之路的。
我现在也反对一个中国式的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和为贵,尤其是俗话说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们常常因为这些话,而不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我们以为表达了,爱就没有了;我们以为忍住了,关系就HOLD住了;我们以为让一让,就能给关系让出一条生路!
今天,我想说的是,爱,真的不是恒久忍耐。
相反,我认为“忍受、让、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恰恰是爱和关系的慢性毒药。
首先,这些毒药,会迷惑对方,对方会以为,他这样做,你受得了,你很舒服。他就会一直这样对你,然后,你受不了时的爆发,他就会莫名其妙:不是象往常一样么,这不是你喜欢的么,为什么你会如此生气?
其次,这些毒药,慢慢地毒着你,牵引着你旧有的内伤,细细密密地扎着你,扎到你爆发,其实,这种大爆发,才更伤害关系。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
有个老人离世前,北方,大冬天的,半夜里,家里的儿子跑到河里摸了头鱼,又给他做了碗鱼头汤,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一手打翻了鱼头汤,悲呛地离去了。
到了上帝那儿,上帝问他,你为什么打翻鱼头汤啊,你很幸福,家里的人在你走之前,还特地给你煮了鱼头汤!
老头大哭,几乎把一辈子吃鱼只能吃到鱼头的眼泪都哭出来了:原来,他根本不喜欢吃鱼头,为了家里人吃到鱼肉,他就说自己喜欢吃鱼头。到后来,全家人都以为他只爱吃鱼头了。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这故事里,谁都没错,但是,谁都委屈。做鱼头汤的孝心在委屈着,吃鱼头汤的慈父在委屈着。
爱和关系,需要的是表达,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出自己真实的界线。让真正爱吃鱼头的人甘之如饴地吃他的鱼头,多好的事啊!
同时,在这里,不得不再提出来的:
中国式的表达感受,有一个很致命的地方,中国人普遍地把凡是放在“我觉得”后面的词都认为这是自己的感受了。
接着,在关系里,表达感受时,变成了表达看法,而中国人表达看法时,又有一个很致命的地方。表达看法时,常常用的是“我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完全成了一种指责式的认定。
中国人普遍地没有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渴望和需要,因为,渴望和需要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羞耻和值得被疯狂打击的。
说到这儿,已经有点偏离了我们本来想表达的意思,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会在一段关系里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内心都被植入了一条价值条件:指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会令人难堪,是不被允许的。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价值条件呢,在这里,试进行原生环境还原。
小时候,我们三岁,
场景一:
妈妈:宝贝,过来亲我一下。
宝贝当时正在忙着搭积木,很入神,没反应。
妈妈做伤心状:宝贝,你不亲我就是不爱我。
(字外音:爱与亲一下就这样联系在一起了)
场景二:
妈妈做了一个菜,很费心,希望宝贝喜欢。
可是宝贝当天胃口不好,就吃了两口,妈妈当场很受伤:宝贝,我这么爱你,这么费心的给你做的菜,你居然不吃?
(字外音:爱和吃菜就这样拉上关系了)
我在百度问问里常看到的问题是:我的男朋友说如果我不和他上床,就是不爱他!!!我很爱我的男朋友啊,那怎么办呢?
这是多么令人伤心而绝望的问题啊!打字到这时,我心里闷闷地生疼着,因为我经常都是这样的人,尽管我已经不用面对这个问题了。
爱、和、融洽,这些其实是关系的呈现,如果当成了目标,就会变成了十字架,而爱、和、融洽,其实是人天生的状态,越是自然的给出你自己,表达你的感受,你的关系自然是和而融的,你的爱自然而然的会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