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变了吗?—银行业项目管理探讨(一)
银行变了吗?
提到银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没错,是钱!
虽然人们很容易把银行与钱挂钩,但实际上今天的银行正向我们个人、企业乃至政府提供数以百种的服务,这些服务对我们个人的福利和国家的福利都是至关重要的。来看看我们都享受过哪些服务:
1、银行为个人、家庭甚或政府提供信贷;
2、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贷款;
3、当商户和消费者购买商品需要付款时,通常需要信用卡、移动支付、支票等;
4、当消费者需要金融信息或理财计划时,通常会求助于银行的专家,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银行是金融市场和机构系统中的一部分,金融系统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其主要目的是鼓励个人和机构储蓄,并将这些储蓄提供给投资的新项目、需要信贷的个人和机构。这种鼓励支出以及把储蓄转化成投资支出的过程能使得经济不断增长、就业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金融产生于经济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部分。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监管体系、信用体系和法律体系等多个层次。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目前依旧在保持着,但是这个体系越来越多元化。投资银行、合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各种投资基金以及金融资讯中介机构都在不断出现和发展。
银行在提供储蓄和投资服务、支付和风险防范服务、流动性和贷款服务方面一直都是走在前列,但现在今非昔比、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进入,银行的金融市场份额在急剧减少。
关于银行未来的命运问题,业界存在少林、武当和峨眉三派,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派系观点:
少林派:一些金融服务领域的专家认为市场份额的明显减少意味着传统银行正在走向消亡。由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客户也能不通过银行而获得资金(例如通过私募或公开市场借款),使得传统的银行不再是必需的。
武当派:另一些专家则认为银行仍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政府通常通过廉价的存款保险和低成本贷款来对行业进行补贴。然而其他人则认为,银行市场份额下降是由于过多的政府监管,限制了该行业的竞争能力。而银行因为“监管”走向灭亡,会伤害到主要依靠银行服务的客户——个人和小企业。
峨嵋派:还有一些专家不同意上面的观点,认为银行并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正在转型,通过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而进行转型,变得更加市场化,也更能反映目前市场需求的变化。
无论是哪一派的观点,消亡抑或转型,银行正在发生变化。这也说明现在的金融行业正呈现出多样性和竞争性。
促使银行变化的很大因素是因为它的竞争者,了解竞争者能更好地理解银行。让我们看看银行都有哪些竞争者:
1、第三方支付机构:独立于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2、P2P贷款公司:投资人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例如人人贷、宜信等。
3、众筹融资平台:搭建网络平台,由项目发起人发布需求,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例如点名时间等。
4、电商小贷:利用平台积累的企业数据,完成小额贷款需求的信用审核并放贷。例如阿里小贷,京东金融等。
5、数字货币平台: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实体货币,以提供多种选择和拓展概念为主。例如火币网、比特币中国。
6、金融网销:基金、券商等金融或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例如余额宝。
7、典当行:商品抵押,承担高风险,以高利率提供小额贷款给短期现金短缺地家庭或个人。
8、货币市场基金:由个人或机构投资而集中短期流动性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资于高质量地短期证券。例如陆金所。
9、共同基金(投资公司):向公众销售股份,这些股份的收益和回报来自专业管理地股票、债券和其他债券组成地资产池。
10、对冲基金:以资产池形式销售地股份,主要满足不用资产(包括在商品、房地产及其他流动性差的更具风险性的非传统投资)的投资者的需求。例如:量子基金。
11、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他们代表客户和自己的投资账户买卖证券,例如:美林证券。
12、投资银行:为金融市场中筹资的公司和政府提供专业咨询,帮助客户在金融市场融资,并向寻求兼并和证券交易的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例如:高盛公司。
13、金融控股公司:以一个公司或集团作为多元服务得提供者,包括信用卡公司、保险和财务公司以及证券经济交易公司,有些持有经营银行业务公司得股票,而有些不持有。例如:通用资本。
14、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通过向公众销售各种保险公司,防范个人或财产损失的公司,并管理企业及个人退休基金的年金计划。例如:太平保险。
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都趋于集中,而且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服务。因此消费者对什么是银行、什么不是银行感到越来越茫然。最有效的辨别方法就是观察这些机构,看它们向消费者提供怎样的服务。
从上面我们看出,银行业如今面临多业态的竞争,因此项目的形式也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理解今天的银行,从竞争和转型开始。
请思考:国内银行目前都在做市场化转型。你认为这种转型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