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填词的三个重要方法
学习填词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以下的三点:
一、词汇的积累
不少人填词,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根本原因在于词汇的缺乏。因此平时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留心收集词汇。
词汇应该如何收集呢?举例,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有很多细节容易被忽略,其中就包括词汇的运用,首句:
“漠漠轻寒上小楼”。
描写“轻寒”,用的形容词是“漠漠”。“漠漠”有广阔无边的意思,可见寒气虽薄(轻寒),却无处不在,短短四个字就蕴含了两重信息。
如果是自己来写,你会用什么词?读诗词要学会举一反三,如果再遇到这个词,要注意留心它的用法,以及适用的语境。
比如
“漠漠”可以形容烟雾弥漫广远:
如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漠漠”可以形容江天的辽阔:
像杜甫的“江天漠漠鸟双去”;
可以形容水田的广阔:
比如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等等。
一定要有举一反三的意识,才能让自己的词汇库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二、培养写作的思维能力
填词和日常说话区别非常大,这种区别不仅仅是语言的区别,更是思维上的区别。
日常口语的思维,通常都是直来直去的思维。
举个例子,我们出去春游,看到美丽的景色,只简单地说一句“哇,好美”就足以将自己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填词就不能这样直来直去。举例,辛弃疾的《鹧鸪天· 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此词的的言外之意不谈,单从这首词的字面意思来看,这首词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
词人到乡下,看到乡下景色很美,忍不住赞美一番。这个意思与上述赞美春游并无区别,但文学创作不能简单地说一句“真美”就完事,词人描写了很多农村景物的细节,如“桑芽、蚕种、细草、牛犊、暮鸦、酒旗”等等。这些细节比那种直抒胸臆的语言更有感染力。
而且作为学习填词的人,我们要从这首词里面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这些细节描写,而且还要注意,词人对景物关系之间的处理,要注意景物之间的远近、大小的搭配,以及虚景和实景的对比等等。运用各种手段,避免平铺直叙,让词作变得更加曲折,更加耐人寻味。
三、词的审美
学习填词,必须要先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审美”很虚,很玄乎,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词的审美其实可以非常直观地体现在遣词造句上。
例如,秦观的《虞美人》: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开头写道: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作者描写尘土很多,写作“尘如雾”,即贴切,也富有美感。如果写成“飞尘土”,虽然意思一样,当效果就差很多。
再比如,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写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上片写元宵的夜晚,月光倾泻下来,如同白霜一样。然后,由月到人,月光照着熙熙攘攘的游人,像一幅美丽的绘画一样。然后镜头一转,定格在两个画面上:
1、富贵人家的吹笙表演传来阵阵香气;
2、街道非常干净,游人骑马而过也无飞扬的尘土。
虽然这几句描写的场景很热闹,但是却并不喧闹,不会让读者感觉不适,读起来反而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词的美感,正是在这些细腻的笔触中所展现。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当代人的反例:
元宵夜放千花彩,炮锣响,龙船载。满路人车灯树海,劲歌笙舞,凡如天界,喜庆春归凯。
写得非常喧闹,而且充满俗气。更是缺乏细节,难以打动读者。
很多初学者只喜欢练笔,不太喜欢阅读,尤其是读古人的作品。他们觉得古人的作品离现实生活太远,读了没什么收获。
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精读古人作品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很多养分。如果没有这些养分,写出来的作品绝对是无根之木,经不起任何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