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名师之旅

学生的成才需要教师的培养,教师的成长需要名师的指引。10月26日,在县教育局组织下,我有幸走进天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数学“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活动设计”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机会难得,我倍感珍惜这次会名师的天津之旅。

在这里,我很幸运的见到了数学特级教师李培芳老师,数学名师陈娇、李媛,全国名师施银燕、李伟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朱德江、庄惠芬老师。期间,我认真观摩名家的课堂,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努力汲取名家的智慧及教育新理念。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纵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自然朴实的李培芳老师在执教《探索与发现》一课时,用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笑声中充满知识,充满智慧。李老师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他说:“不要把数学课上成小品课,要把数学课上成连续剧”,但我感觉李老师的数学课既有小品的轻松幽默,又有连续剧的引人入胜,令人期待下一集的精彩。他的课堂温暖、快乐、好玩!

  陈娇老师年轻精气神十足,她甜美的声音令人心生欢喜。她执教《烙饼》一课时,她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让学生多次讨论,多次上台演示,多次提出疑惑,让学生真正明白怎样烙饼更省时,最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课堂真实有效,有思维碰撞的火花。

施银燕老师的课堂《线的在认识》告诉我们学习数学要引导学生没问找问,她从生活中的播报导航和线条和钉子入手让学生深入的再认识钱,她引导学生要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作为老师给学生自发的提出数学问题提供滋生土壤,她的讲座《呵护儿童好奇的天性》告诉我们要呵护儿童好奇的天性,把学生发现问题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变成老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美好的旅行。

  刘伟男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生动鲜活。《拾遗苏州码》一课带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探寻苏州码背后的故事。她告诉学生们其实有很多知识值得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作为新一代,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她的讲座《我是怎么想到的……》告诉老师们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还要滋养生命,传承文化,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待人谦卑有礼的华应龙老师,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代小数界四大名师之一。近距离的走近名师,兴奋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感慨。感慨他待人如此谦逊和善,佩服他备课如此用心,他告诉我们:备课不是用心一时,而是用心一世。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想到要上这节课时,他说“做梦想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名师的梦中也都是数学,当他给大家出示自己备课的手稿时,我发现名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经历的细细地反复地琢磨。我想任何一个名家的背后都经历了数不尽的艰辛。他讲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他以3个故事贯穿整节课。1.破解“6米”之谜。2.为了神圣的那一刻。3.如果我来解说“东风-41”。他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阅兵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深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这节课,孩子们理解了如何计算阅兵中方队的速度,长度,及时间,整堂课,孩子们的思维高速运转。我感觉这是一节有深度的课。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参阅官兵训练的艰辛,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涵,通过对东风―41号导弹相关数据的分析,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日益强盛,增强了学生的名族自豪感!这是一节有温度的课。正如华老师说的,原来心中有“数”,世界更美好。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用《图形的旋转》一课及讲座诠释了如何让学习更真实更深入地发生并介绍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学导策略。教会与学会是不同的,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需要我们细细琢磨李老师介绍的学导策略,不断推进学为中心的课程转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庄惠芬老师的《认识菱形》这一节智趣的课堂,处处滲透着教师深刻的教学智慧。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教材处理朴素而有创意,把数学教学变得生动真实而有情趣,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品尝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生动活泼地学到数学知识。

  在这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观摩名师的示范课,聆听专家的讲座从中我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德育问题。这次会名师之旅,我收获了太多,今后我将会更加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取长补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