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要重视文本格式规范问题
在编辑一本不是要求很严格的文集,却是遇到了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老师们的文章,不太注格式,在规范方面比较随意,所以几乎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重新编辑”,很是费精力,导致我不得不用二个整天的时间去调整编辑这些文章。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杂志社或是论文评奖时,编辑和专家一般都不会采用或给作者奖次的。所以,教师们在写作论文时,不仅要重视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要重视论文的基本的格式的规范问题。有时候这些“不重要的细节”也会决定成败的。
教师们文章中最常见的格式问题有:
比如说,规范的格式要求每个段落的起始要缩进二个字的距离,许多老师是有的段落缩进的,有的段落没有缩进,很随意。
比如图表标题,有许多文章的图表常常是没有标题的,插入的位置也很随意,图表的序号常常也是乱的。规范的图表是必须有意思清晰的标题,而且表头要在表的上方,图的标题应该下方。并且表、图要分别给出序号。在一篇论文中,图、表的序号应该是连续的(图、表要分别连续编号)。
比如标题的序号经常也是“随便”确定,有时不仔细看,文章乱得让你搞不明白各段落的顺序和关系。一篇论文中规范的标题序号可以有三至四级(太多了,常常让人感觉“复杂”)。规范的序号标注方式是:
一级标题:一、二、三、……;
二级标题:(一)(二)(三)……;
三级标题:1.2.3.……;
四级标题:(1)(2)(3)……;
比如字号字体,一是标题的字号,同一级别的标题的字号、字体、粗细要一样。整篇文章正文部分的文字字体、字号、行间距一定要统一。不少教师的文章对此也是“自由自在”的,读起来很不舒服。
还有,图表插入的位置(居中、左侧、右侧等)、大小太随意,影响文本的整体美感,影响阅读。段落的文字量、同一级别标题的阐述内容的容量,有时极不均衡,给阅读者的感觉很不舒服。
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参考文献的标注。这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不能自己“创造”的。参考文献(包括引用文献)规范格式是:
文献排列顺序(按类型)最常见的格式:专著-期刊-报纸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网络文章等
文献标注的规范格式:(序号)作者.标题.出处[类型代号],出版者地址: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献标准的类型代号:专著(图书)M、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C、网上文章(期刊J/OL、公告
教师的论文写作,这些基本的格式规范是必须遵守的。日常的写作中也要遵守这些要求,形成良好的习惯。一篇整齐、规范的文章,更容易获得编辑或专家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