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鸿儒小记(一)

2018年10月27日,用友要在北京召开一场30周年的万人庆典活动,主办方为用友大学。

为了更好地举办这场庆典活动,用友大学成立了七个部门,并在内部召集志愿者。

这七个部门是:创意工厂、用友文联、精彩无双、疯传小咖、有礼有面、八面玲珑和小视牛导。

我看了一眼招募说明,感觉自己还比较适合用友文联的招募要求,于是就回邮件报了名。

过了几天,接到一个电话。

“喂,是XX吗?你报名参加了用友文联,我目前是负责人,所以想要跟你了解下情况。”

“嗯,好的。”

“请问你平时是写诗歌还是写散文?”

“我平时主要是写议论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电话那头似乎陷入了沉思。

“哦。。。也算也算。。。”

就这样,我居然蒙混过关。

很快,负责人拉了个微信群,取名“友鸿儒”。

负责人给自己封了个官叫翰林院编修,让我们叫他“孟翰林”。

孟翰林让其他人也依样画瓢,都给自己弄个职位。

我比较没文化,不知道该叫啥,让孟翰林帮忙取名。

他说ERP主管经济,然后给我封了个工部尚书,于是,他们都叫我“朱尚书”。

刚刚加入到微信群的时候,我特别开心,觉得终于找到了组织,然后在群里面各种自我介绍,当然,免不了要把自己的公众号的情况给大家推荐一番,并且要求大家要互粉,是的,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公众号。

然后,我点开其他人写的公众号开始看。

看了一半,我就不好意思地到群里面说:“大家还是不要关注我的了,会拉低你们的欣赏水平的。你们的一点开都是诗情画意,相比之下,我都不知道我写的啥。”

他们很善解人意地安慰到:“没事啊,你写的是干货。”

“嗯,我明白,就是特别特别的干,我倒希望它没那么干。

至此,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干货”,其实就是完全没有文采的议论文。真是委屈了大家这么久,一直都在看“干货”。

唯一让我觉得自豪的是,当大家开始讨论团建应该去哪里的时候,他们居然一致认为应该来重庆,群里面各个地方的小伙伴都有,但是他们就只想要来重庆,看来重庆真的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城市。

然后孟翰林开始布置工作,原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编一本书,里面有30个用友人的短篇小说,素材已经通过各个分公司收集上来,我们就把这些素材拿来重新编辑。

编小说之前,孟翰林给我们请了一位老师在微信群里面给我们上课,教我们怎么写小说,非常专业的讲课,我心想她的职业应该就是作家吧。

结果,加了老师的微信,一聊才发现,她的第一职业是演员、配音,第二职业是命理、风水,第三职业才是写作。。。原来还可以这样工作。

看了一下她的朋友圈,她每日都要吟诗作赋,观察天象,参观画展,四处游历,喝茶读书。。。原来还可以这样生活。

听完课,收了素材,微信里面采访远在北京的写作对象的素材细节,恰逢要去昆明出差,于是只好在高铁上写了第一稿。第二天白天上班,晚上又继续听老师讲课,第三天白天又上班,晚上又改稿,大致就是这种节奏,估计要一直延续到编书完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