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麻黄应该怎么煎?】
麻黄到底应该怎么煎?
一般认为,药物煮的时间短在于取其气薄其味,药气轻而上浮,趋上趋外而走表,利于发散和治疗偏表的疾病;煮的时间长则在于厚取其味,药味重则趋下趋内而走里,利于补益和治疗偏里的疾病。麻黄是解表药的代表,当然应该要煮的时间短。但这种通行的认识和做法与《伤寒论》的要求并不相同。
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全部要求麻黄先煮,只是先煮的时间不一样。从《伤寒论》的规律来看,时间长的是先煮麻黄减二升,这一类方都是发汗作用峻猛的方,如麻黄汤、大青龙汤等;时间短的是先煮麻黄一二沸,这一类方发汗作用相对来说比较缓和,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
有人研究了煮一沸的时间,即把药物煮沸离火待药液面恢复平静,需要5~10分钟,二沸即10~20分钟;对于煮至药液减少一升的时间,约需要15分钟,减二升则为约30分钟。
也就是说,张仲景认为,麻黄煮的时间越长发汗作用越强,这和现在通行的认识是正好相反的。又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麻黄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黄酮及挥发油等,将麻黄单煮和麻黄与葛根共煮对比实验,发现麻黄与其他药物同用时,用先煮麻黄的方法有利于麻黄碱的溶出。所以麻黄发汗的作用不是麻黄中的挥发性成份如挥发油等,而是需要久煮才能溶出的麻黄碱等。
张仲景确实是医学天才,在汉代肯定没有现在的实验研究条件和技术,但张仲景从临床实践中得出了这么精细而肯定的结论,这是令人震惊的。有些所谓的“科学”家,因为《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年代久远,所以认为这些中医学的经典是荒谬的,不可靠的,并且说,西医学和西方的科学家中没有人读经典,真是让人无语啊!自己无知,还要以真理的化身自居,厚颜无耻啊!大家千万要记住,中医是来源于临床实践,经过历代医家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医学体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可能接近真理,昨天是对的,今天又错了,怎么可能是真理呢?用这种“科学”方法研究出来的医学你敢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