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刷抖音了吗?

发布时间:2021-03-14 

在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app,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娱乐方式,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看到很多人都在刷短视频:吃饭的时候刷,休息的时候刷,睡觉前刷,甚至上个厕所可能都要看几个。

我们也习惯把更多时间花在娱乐上,怎么开心怎么来,把娱乐变成日常,甚至是为了娱乐而牺牲日常,这种娱乐至死的心态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一代人的孤独和欠缺的共情。

共情,同样也是现在很多人会提到的一个词,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心理学概念和理念充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其中被人提的最频繁之一的,就是共情。

什么叫共情呢?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我理解你,我体会到你了。但是共情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学习和锻炼的技能。

但是实际上,这种共情,正在随着短视频的火热,逐渐变得扭曲,对该共情的产生怀疑,对不该共情的产生共情。

比如有这样一类视频:

  1. 一位奶奶在辛苦的做各种吃的,说给自己喜欢的孙子做

  2. 一个农民工辛苦的在工地搬砖,并因此发表各种励志的言论

  3. 实时记录自己做好事参加公益的所谓的“直播视频”

  4. 诸如各种好人好事或者引发人们共鸣的短视频

这种视频我们总是很容易刷到,往往大多数人也如营销策划所料一样,对这些事情十分共情,十分心疼“设定”中的人事物,以此来达到营销的目的。

甚至于有很多人因此成为了网红,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对于容易得到的事情总是会有人竞相模仿,所以这种看起来十分好赚钱的网红就逐渐发展成了“职业团伙”,也让人们看到了当今娱乐产业十分赚钱的一幕:当网红。

为什么想成为网红呢?最简单的原因无外乎可以收获很多人的目光,享受被关注的感觉,享受那种至高无上的快感,因为可以挣钱,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进账,或者是短时间内收获几万几十万的粉丝;

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于“一夜暴富”的美好幻想,还填补了我们想要被人关注的内心,很讽刺的让那些勤勤恳恳地工作,结果月薪才三四千的人成了一个笑话,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这种偷懒的方式来获得利益的想法,也就催生出了一群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来进行针对性圈钱的行为。

就像我曾在我的某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样:

这种“选择性的记住”,就是受众心理主要表现之一,体现了我们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念最一致的内容。

我们在接受和处理传播内容时,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而是主动地、积极地、有选择地筛选并记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部分,把其余内容从自己的记忆中加以排除,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心理平衡。

娱乐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就处于一种被动的接收信息的状态,因为短视频短、快、随时随地可看的特点,就导致我们在能够跟得上信息刷新速度的同时,也被迫的接受了更多我们来不及筛选的东西,看起来是这个社会热情冷暖,世态炎凉,已经到了需要特意去宣传正能量和特定东西的地步;

实际上其实是我们选择了偏爱这些能够勾起我们内心母性、朴素的正义感,甚至是勾起我们内心美好良善一面的视频,好的东西谁不爱呢?

但是再好的东西,给的再多无外乎两种结果:不珍惜&不值钱。

有一个词叫做娱乐至死,娱乐应该维持在一个度内,因为这些娱乐方式正在杀死我们的大部分时间,也在不断的消耗我们的内心,不断的填补进去其他的东西,在这些逐渐失真的东西面前,我们也会愈发的倾向于失真的一面。

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内心寂寞空虚冷,几乎是整个时代的缩影,但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才更应该避免娱乐至死的情况发生。

在逐渐失去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很轻易的被媒体带动的前提下,本来是为了复古传统的快乐而去看那些视频,结果变成了只愿意接受不需要怎么动脑思考的视频和图片,而对于一些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望而却步,提笔忘字,提笔忘词越来越普遍,也变得很浮躁,很难去独立思考一件事。

新媒体虽好,短视频虽好,快乐虽好,但是,不要让这种快乐磨灭了我们的心智。

我是菲尔,愿世界和我爱着你。
原创:拂螺依德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