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五原路

(按)这是写于2016年12月19日《美篇》,阅读量2.6万。近日来往武康路和五原路等。重拾旧文。五原路沿街门面房已多为时尚和咖啡店等。

周六下午一点半,常熟路地铁站8号口。由“听见山川”组织的周游五原路活动,就从这里出发。

活动的导游是上海建筑设计周教授,由他主讲五原路及沿途的建筑风貌及故事。

地铁口对面常熟路上的这幢公寓就是典型的装饰主义风格。上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举办的世博会建筑,当时盛行装饰主义。

五原路是上海现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长仅820米,宽不到20米,如果步子快点的,大约一刻钟就可走完。

我最初知道五原路的,那是198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公用事业局。当时主持工作的吴志民副局长,听说就住在这里。南下老干部,矮个子,抽烟,很和气。

旧上海这马路住的大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和高级白领等。解放后,估计一些局级干部住在这里比较多。

现在,沿街门面多数是开酒吧,时尚小屋或咖啡馆等休闲场所。

五原路住过许多名人,有民国时期的钢铁大王,国民党将军,以及艺术家等。

据说,周恩来在上海时,多次来这里。包达三就请周吃过烤鸭。

胡同学校,这条里弄,有许多已经租给搞设计美术的工作室。

走进五原路的许多洋房里弄,行人的心情会变得格外宁静。

这条里弄的洋房在外墙上,有突出的长三角造型。

洋房的钢窗拉勾也比较别致。

一脸络腮胡子,背着旅行包的周教授,在给行走团队讲解这弄堂洋房的建筑风貌。

五原路充满现代主义,古典主义,装饰主义的西班牙式,英国乡村士等别墅洋房。

五原路上的一些门店设计也是比较欧式,一些中外游客在此悠闲地喝茶,聊天。

这洋房的电线横穿过行人的头顶,如果埋入地下该多好。

洋房外表光鲜,然里面扶梯、过道等空间还是相当狭小。

这标牌是故事公园,然铁门紧闭。如铁门搞镂花的,能将庭园春光外泄的,不是很好?!

这大门的信箱孔,一般看不到。

五原路上经常会有时髦的中外游客路过。

这条弄堂比较宽敞,干净。

这幢几何图形对称的洋气十足的建筑也是比较别致。

这有三个园特征的建筑在五原路的里弄洋房还是比较少见。

第一圆是二楼的阳台,第二圆是一楼的门洞,第三圆是对着弄堂的气窗。这三圆紧凑在一起,会联想到江南水乡的三桥紧挨。

现在里弄一般比较开放了。也容许菜贩推车进来推销蔬菜。

五原路上也有违章建筑。

这幢洋房前面的直筒式立面旁衬方形边框,显得与众不同。

后面的阳台宽大逐层收缩,与前面的直筒立面竟混为一体,建筑设计独具匠心。

这排洋房被靠外墙的电线一直拉过去,显得不雅观。

有一幢的原来楼台被安装了玻璃房,是否属于违章?

马路对面的弄堂口有些孩子和大人站在那里,他们在干什么呢?

这幢建筑精巧优雅。但可惜玻璃窗碎,门口邋遢。

这是有名的自由公寓。犹太人造,后来是德国人居住。

可惜现在外面都挂着空调。

自由公寓前有较大的花园。树木高耸繁茂。

这幢英国独立式花园别墅,红墙醒目。位于五原路永福路口。

据说原先是设立基督教神学院,后搬走了。

现在主人是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有些奢侈啊!

这条弄堂看上去非常美观漂亮,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景点,向中外游客开放,进行重点介绍。

这条270弄也可以对外全部开放。

五原路原来叫赵主教路,住过西方的传教士。

徐汇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出的口号是汇善汇美。

上次与奉贤PK,被奉贤打败。这次竞争对手也比较强劲。

如果把几条历史风貌保护区,做到精致,何愁不夺冠?

来到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故居。

原先在整修前来过,全部搞好后焕然一新,成为五原路上一道美景。

朋友宋局的团队劳苦功高。

张乐平故居的二楼值得一看。房间不大,但功能齐全。

其规模比不上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但比陕西路上的丰子恺故居好像要大点。

这幢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

从1950年6月到1992年9月,张乐平在此居住了近半个世纪,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术作品。

张家住楼上,有7个子女。楼下另一家有8个小孩。两家小孩时常“七上八下”,十分热闹。

参观结束时,工作人员送上每人一份小礼物:张乐平故居介绍和一张三毛画像的书签,有温馨感。

书签后面一段话:凡是老树大树都是从幼苗长大的。对每一棵幼苗我们都要精心培育。张乐平题。

五原路上有宋庆龄创办的中福会。这建筑看上去像教会医院。

五原路289弄是典雅的英国乡村式建筑。

这盘旋而上的外墙楼梯,一下子吸引行走团队合影留念。

这外墙楼梯边上新装扶手,是关心老年人。

但这钢制扶手是否和这别墅风貌相吻合呢?

返回路上,对面弄堂站着的孩子和老师围了上来。

原来,这是小朋友把自己家的物品请行人购买,以捐献公益事业。

有路边房主请我们上楼看他居住的房间。原来他想出租。

一间约30平方的房间,带里面一小间,卫生间在楼层另一边,厨房在楼下公用,这样的房屋要月租金6800。

路口这灰不溜秋的房屋,在二楼的楼台喝茶,还是别有意境的。

淮海中路上的古典主义作品。

淮海中路常熟路地铁口附近的荆棘鸟书会,位于上方花园内,庭院幽静。

在布置灵异的厅里喝茶座谈。

荆棘鸟书会干总在谈海派文化与行走活动的意义。

书会楼上顶层的楼台上的风光。

下午的行走五原路已告段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