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这么好用,你知道为什么吗?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是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激活和募集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促进瘫痪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痉挛。
20世纪40年代,PNF技术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创立,利用牵张、牵引、关节挤压和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应用螺旋对角运动模式,再控制神经肌肉运动,来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
PNF技术的特点是肢体、躯干和头部等多关节、多轴位的螺旋对角旋转的运动模式;通过发展感觉,尤其是本体感觉促进运动,并注重运动的控制;可通过被动或主动实现。
脑卒中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肌力下降,感觉减退,运动模式异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影响较大。采用PNF技术螺旋对角线型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治疗,由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运用徒手接触、牵拉、牵引、关节挤压、视觉提示等基本技巧,刺激上肢本体感觉,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调整感觉神经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张力,促进其正常运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提高患者上肢主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肢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对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有很大影响,PNF技术中的节律性稳定、动态反转等可诱发患者患侧主动运动,通过对患者进行躯干旋转动作的训练,摆动期下肢屈曲模式训练,立足期下肢负重与运动控制能力训练等方法,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对姿势的控制能力。
脑卒中患者早期常有合并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征等合并症,是康复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上肢疼痛和功能丧失,也是引起肩痛和肩—手综合征的重要因素。肩关节PNF技术法可以抑制肩关节周围异常或不平衡的肌张力,解除上肢屈曲痉挛模式。
在PNF中选择肩胛带模式,通过肩胛骨前伸模式、肩胛骨后缩模式、肩胛骨前缩模式、肩胛骨后伸模式,改善肩胛骨和肩关节周围的肌肉活动,增强同侧菱形肌、前据肌、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及肩胛肌的肌力,通过上肢D2伸屈模式,训练三角肌、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
触觉和本体感觉是进行运动的前提,脑卒中后常存在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易因失衡跌倒引发其他损失,因此平衡功能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PNF技术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躯干是身体的中心,肢体的灵活性对躯干的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要结合躯干的控制来进行。利用PNF技术,把躯干运动和双侧的、对称或不对称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及颈部运动结合起来,并利用本体感觉刺激、视觉刺激增强躯干与相关肢体和感觉功能的协调性,增加患者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很多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吞咽障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运用PNF技术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使用牵拉反射和施加阻力,促进肌肉活动并增强肌力,可以明显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效果。
为了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争取达到步行和个人生活自理,脑卒中患者还需要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PNF技术注重整体治疗,运用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一对一的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提高日常其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李华,王玉龙,龙建军等.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年第31卷第3期.173-176.
张秀萍,李德权,杨传东.PNF对脑卒中后吞咽的疗效.中国康复.2012年4月第27卷第2期.106-107.
潘毓健,徐国会,郑洁皎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1月第18卷第1期.22-24.
本期编辑: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