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作文指导
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作文指导
中考在即,在抓好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的同时,作文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其实,每年的中考作文题虽然灵活多变,但是纵观近几年的作文题目,审题视角灵活,立意范围极为广泛,素材应用也极为普遍,可以发挥的余地仍然很广,只要同学们注意审题,平时积累素材,注意拓展思维的广度,以不变应万变,那都不是事儿。
下面根据往年中考作文及要求,整理了作文题目的解析和老师们的下水作文,供同学们临考复习时参考审题、立意、结构。
一、作文审题示例
2020年徐州中考作文题:当你需要时有我
【题目解析】
如果你的眼界、胸襟够大,“你”可以理解为祖国、民族,而“我”就是我,或者幻想出的“我”,比如,想象自己是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恪尽职守的科学家们……这个题目就变成了表现“家国情怀”的典型题目,与高考主旋律基本保持一样的步调,但是,能否将这种“家国情怀”不空洞不泛泛地表达出来,对于初中生绝对是个极严峻的考验!
保守一点,可以认为你我是亲情关系,那么文章就可以向亲情感恩方向运筹, 主题定向为“感恩与回报”,当然,一定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务 必表现出“需要”这一核心词;第二,务必展现出“我”的存在,我 能为你做什么,怎么做;第三,务必要体现出变化来,原来我需要你时,和现在你需要我时。比如,“你”是奶奶,“我”就是我,那么能否展现出我如何对于亲情的守候和孝道的传承就是关键!
视角独特而且文笔驾驭能力够强大的孩子们可以尝试脱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那么,主题就更加丰富和有趣了。比如时政方向,“你”是祖国,“我”是“钟南山”,将自己想象成祖国的栋梁,展现其在对抗“新冠疫情”时波澜壮阔的英雄壮举;再比如文化方向,“你”是“渴望记录大好河山的泛黄宣纸”,“我”是“蘸满墨汁饱含热情的狼毫”,那么如何将我的激情与你的渴望,通过水墨山水的美与空灵展现出来,就是孩子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了;再比如历史方向,“你”是“群雄环伺风雨飘摇的南宋”,“我”是“赤血丹心纵然万死而不辞的岳飞”;再比如艺术方向,“你”是“寂寞幽怨的琴弦”,“我”就是“撩拨你心声的指尖”……
2020年南通中考作文题: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题目解析】
南通的作文题目就比较接地气了,符合咱们盐城一贯的命题思路:回归生活,贴近现实,亲近学生,关注成长。
南通的老师对于他们的作文题目,是这样审题的:
“那段日子”不是“那个日子”,是一个时间段,太短的话就不能扣住“段”。疫情爆发的日子,迎接中考的时间,备战比赛的时间等等,都是“那段日子”,紧张而有序,急促而美好。“忽然”是审题之重,这是一个顿醒,是一个顿悟,是在某件事情发生之后,随着事情的前行,在某一天的某一个瞬间,某个点的触动,让自己忽然有了全新的感悟、全新的理解,产生了不一样的心理,得到了不一样的收获。“忽然”长大,前面的铺垫要恰到好处,不然会显得突兀,会有点脱节。而“长大”要有具体的体现:从犹豫到果断,从胆小到勇敢,从浮躁到淡定,从自卑到自信……长大的内涵要点透,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长。在事情中,“我”是主体,触动“我”的事情要略写,“我”的长大要详写。
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段日子,让人回味,让人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人心潮澎湃,让人泪湿衣襟!这是一个厚积薄发、渐行渐悟的过程;这是一个情感累积、思绪喷薄的瞬间。有时,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都值得牵挂,值得点赞。学生审题会更加从容,选材会更加丰富,看到题目会产生亲近感,相识感,有倾诉的热情,记录的愿望。
作文题目提醒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在大的环境中思考、成长。穿越时空,循着过往的足迹,行进在独有的田园中,共有的花园中,记录那段日子的点滴,找到自己长大的位置,别有一番情味!作文中,如果学生能够将外在的生活转化为内心的体验,像一个觉醒者那样去感受,像一个思考者那样去品鉴,像一个审美者那样去打磨,再加上选材的多样,立意的高位,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成长瞬间,温暖浸润,独留缤纷的成长印记,岂不美哉!
2020年无锡中考作文题:风从这里来
【题目解析】
在审题时,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风、这里。
第一个关键词:风,字面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途径之地,总会带来一些或多或小的影响。而我们生活中的潮流、流行的事物也是会随着“风”不断地扩散开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所以这个“风”所指代的,应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习惯准则,一些口口相传的品质,或是一些充满时代特色的事物,而后不断扩大形成风气。由此可见,写的“风”可以围绕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舍己为人的精神等品质,也可以写最近社会上兴起的事物比如汉服、古风文化等……“风”是这篇作文的中心,一定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才能紧扣中心进行写作。
第二个关键词:这里,可引发疑问,这里指的是哪里?由上一个关键词“风”我们已经知道,这个“风”代指的应该是某一种逐渐形成的风气。故可知,“这里”应该是这个风气传播出来的载体,结合到社会现状,可以是具有传播作用的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也可以是具有社交作用的学校、家庭、社区,可以具体到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软件。
要把“风”和“这里”串联起来,就必然要把握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写内容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它是如何让你甚至更多的人知晓并接受?又是如何形成了一种风气,最后有了什么样影响?只有先确定好中心的内容(结合“情味”二字,以积极向上的感情为主),再由感情的基调引入素材(可以是社会真实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及事件),结合素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最后在升华主题时紧扣“风”的指代内涵,突出文章的主旨,做到首尾呼应。
2020年泰州中考作文题:同一种力量
【题目解析】
审题时注意,是“同一种力量”,不能误写成“一种力量”,它要求把几种精神力量或者现象归同于一种精神内涵之中,如果精神或文化层面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可以寻找几个生活细节,寻找共同的精神内驱力,如父母之爱,如进取之心,如家国情怀等。
二、范文(教师下水作文两篇,学生满分作文两篇)
(一)风从这里来
2017年,一些摄影爱好者在苏州同里举办摄影大赛,我欣然前往,能去见识一些摄影大咖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召唤我前往的还有“同里”这个深邃的名字。
我这一路上换了三种交通工具:
动车——到达苏州;
地铁——到达同里站;
共享单车——到达同里古镇。
大概世间的美景都藏在曲径通幽处,同里正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你能看到幽幽古风从这边吹来。它会让你感叹:不虚此行。
来到古镇,找到一个临水的小客栈,推开雕花木窗,你能看到河面上三三两两的木船,船尾的船娘穿着碎花的布裙,有的船娘还带领着游客唱着悠扬的小调。
静坐窗前,沏一壶茶,闲看水中浮萍水草,待到水面如镜时用相机捕捉水里倒映的粉墙黛瓦。服务员送来一盅桂花圆子,看着那盅面的花纹,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这种时空的错乱反而带给人一种安适,大概我们在现代化的这条路上走得太远,渐渐迷失了自我。我想,人们总是会在世间的角角落落保留着这样的一份古朴,大概是想给我们的精神留一个归宿吧。
古镇里有很多的小街巷,最为出名的是明清街。街道两边的房子是明清建筑风格,街口的“明清遗风”匾额使街道的古风更浓。这里也是最热闹的街道。我想看看热闹背后的同里,于是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巷子。信步而行,这里虽然行人很少,但是还是有一些店铺在经营。有一些旧书店、古玩店,这些店铺倒是像一个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不需要讲解员,每一个的商品都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我征得老板的同意,拍摄了他们的商品。当我正专注地在调整相机的焦距和景深时,一阵幽然的乐声把我吸引,是“埙”的声音!那段时间正在看贾平凹的《废都》,书中的文学青年周敏常常独自在城墙吹那悲凉的埙声。我也恶补了有关“埙”这种乐器的一些知识,找到一些用埙吹的曲子来听。深深地被它那绵绵不绝的声音所吸引。没想到在这里听到了它的声音。我寻声而去,在一家小小的乐器店里,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正专注地吹着,他完全沉浸其中,我也不忍心打扰,静静地听完,静静的离开。摄影大赛要的是照片,可惜我无法用二维的图片记录这段声音。埙的历史悠久,早在诗经里就有“天之牖民,如埙如篪”。这埙声里吹出的不就是一种古风吗?
风从同里吹起,风里净是这深邃、玄妙的味道。我们这些从城市走来的人需要它带给的我们这种安适。
(二)同一种力量
德国友邦,有城慕尼黑,其爱因斯坦中学与我校交好,隔两年派师生代表来访,一行或十余人,或六七人,均系中华文化爱好者,对我国文化兴致甚浓。
客来,我们必尽地主之谊,带客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欣赏建筑园林艺术,必不可少,教彼包馄饨,煮水饺,习太极拳,亦不可少。然,最有意思之举,系教彼学写书法。不曾想,外国人如此这般热衷我国文化。
中国方块字,与印度梵文、埃及上古象形文字,皆属以个体图形来表达思维语言。而中国书法,具有数千年历史,使方块字在线条章法和形态结构方面,实现美之升华,其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高尚艺术,蕴含情感、审美和文化意境,外国人观之,其跟中国京剧一样,是中国文化符号,是国粹,是“纸上的音乐和舞蹈”。外国人喜欢方块字,更喜欢中国书法。
外国人学书法,皆为初学者,约等于小学生水平。须先讲解少许中国文字起源,以及象形文字发展,然后学一些简单汉字,一般从问候语入手,最后演示如何握毛笔,以及汉字笔画顺序。写字时,既要强调写字形结构,亦要注意线条魅力。毕竟书法之线条,有情感,有生命,是活的线条。
待到发笔墨纸砚开写之时,外国友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他们书写时,虔诚有加,神情严肃,仿佛感受到安宁之力量,一种久违之感在心底渐渐苏醒过来,犹如回到人生最初之心动瞬间。他们陶醉于笔尖一点一滴融汇而成之壮美,感悟着笔下每一个字、每一幅字,皆为生命聚集蕴藏之力量。
其笔下,字迹稚嫩,反复习之,进步较明显,有龙飞凤舞之线条,颇似王献之、张旭、徐渭草书之风,有一波三折之线条,仿佛黄庭坚、米芾之作,有平直宁静之线条,如同伊秉绶、弘一法师之手笔。临离别,外国友人往往写字相赠,诸如“友谊长存”“明天更美好”之类祝福语,以示留念。
书法老师通常如此夸奖友人们:“你的字画得真好!”此言并非嘲讽,友人们本以为汉字是画出,故表现出对老师表扬很受用之模样,腼腆地呵呵笑,不时会显露天性。每次活动毕,我们收集反馈意见,对方所言最多便是:“孩子们很喜欢,他们觉得汉字奇妙,觉得用毛笔写字很神奇,很有意思!”
书法,以有限之形式,蕴涵无限之内容。情感和精神力量等虚空之物,附着于实物之上,得以充分展示。学习写字者,可吸收不可见之精气神,会变得更有力量,更为平和。观德国学生喜欢写毛笔字,喜欢学中文,心里有种说不出之感,有喜悦,有感动。至于其能够领悟多少,得看各人造化。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无穷精神力量,可使人变得更优秀,更年轻,更显生命活力。经典没有国界,经典跨越国界。我有璀璨文化,我有文化自信。尽可能地汲取、运用这种力量,使国人及友邦人士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何所幸哉!
(三)真的有意思
清风无痕,唯见窗外杜鹃枝干轻柔摆动,一下一下,像在无声地叹息:真的没意思!
那时,我还不懂你的意思。只觉恼人的清风扯出了心底悲伤的线头,渐渐绕得心疼,缠得心痛……
中考逼近,数学俨然成了我越不过的一座大山,生硬地将我劫持。一次次惨烈的败绩,让我倍感焦虑。我迷茫了:怎么办?数学是学不好了,又没有特别有优势的学科,我还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吗?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还要绞尽脑汁,一次次思索,一遍遍演算。
有什么意思呢?我狠命地将数学试卷抓起来,扔到水池里。
“你在干什么?”身后传来一声怒吼!烦躁与郁闷充斥着我的心,找不到出口。我的身后是一向急躁严苛的你!我的声音已经像不受控制的野马,冲了出去:“我不想学习了!我坚持不下去了!”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
“你确定你想好了?!”你跳着脚大喊。本想道歉的我,怎么也张不开嘴,负气地摔门而去。那夜,我在闺蜜家哭了个痛快,沉沉睡去。
第二天数学课老师会分析试卷。完了,我的试卷……怎么办?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害怕老师当众质问,便装模作样地拿出讲义夹。可当我胆战心惊地打开讲义夹时,不禁呆住了——昨天被我扔进水池的试卷居然被夹在最上面,按顺序排好了。试卷已经干了,只是多了一道道细褶,紧紧偎依着,无比温馨;被水浸过的字迹,也已经被细心描过,清晰可见。那异常熟悉的字迹,竟是你的!
我闭上眼,仿佛看到你深夜趴在书桌前,佝偻着身体,小心翼翼地将试卷一张张烘干,再轻轻地抚平,一笔一画,细心地填补模糊的字迹。那一缕缕细褶,是岁月在你额头刻下的皱褶,还是你对我溢于言表的爱?
原来你的爱,藏在那一道道细褶里……真的有意思!
闺蜜悄悄扯了扯我的衣角:“别发呆了,是叔叔昨夜送到我家,我替你放进讲义夹的。”我轻轻抚摸着试卷上的细褶,不觉眼眶酸涩。你的严苛,原来竟也是这么让我动容;你的倔强,原来竟也是这般温柔!而之前的我只看到了表象。真的有意思!
清风有痕,只轻轻拂过一道道细褶。窗外的杜鹃,不知何时亦已盛开,随风尽情摇曳……
点 评:本文像一首悠扬的歌,清丽脱俗。最难得也最突出的优点在于考生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开篇对清风、杜鹃的描写后,自然连接抒情、议论和记叙等表达方式,最后又回到描写,浑然天成。那些理不清的愁、道不明的苦、挥之不去的情,信手拈来,语言凝练,妙笔生花。“有意思”的层次在各种表达方式中逐渐显现,文章的丰富度便也因此提高了。
(四)真的有意思
这块皮肤真的有意思吗?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遇见那棵香樟树时,依然如此。
这棵香樟树站立在健身步道的一侧,树皮干枯开裂得有些刺眼,毫无生机,布满了或深或浅的裂纹。
它的裂纹令我想到了自己腿上的皮肤。那是从祖母那儿遗传下来的,如同不规则的鳞片覆盖在小腿上,又密密麻麻地长了一些鸡皮疙瘩,实在不美观,可母亲却说那是“龙鳞”。
龙鳞!这样的比喻在幼时的我看来是多么奇妙,我与那传说中的龙竟有相似之处!原来我腿上的皮肤竟如此有意思!
美丽的谎言终究瞒不住逐渐长大的我,“龙鳞”不再有趣。我开始羡慕那些皮肤光滑的少女,也曾在无数个夜晚暗暗嫌弃自己腿上的皮肤。
那块皮肤多像玻璃被铁钉敲碎后裂成的无数碎片啊!
有一次,同学询问我腿上的皮肤是怎么回事,我只是说了声“天生的”,然后默默地用力把裤脚往下扯了又扯。
眼前的这棵香樟树和我有着同样的烦恼吗?我轻声地问它,它只是站着,沉默不语,枝叶随风摇动着,又像是在回答我。
我从风中捕捉到了一缕香,淡淡的,却沁人心脾。我环顾四周,却没看见一朵花,连花骨朵也没有。
又一阵风吹来,樟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提醒着我。是它散发的清香?是它散发的清香!
我惊讶地呆立在那棵香樟树下,尽管它的树皮粗糙得如刚耕耘过的土地,尽管它的树干不过几尺,但它却散发着如此摄人心魄的清香。尽管它外表丑陋,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干裂的枝干掩盖不住生命的活力,就像破碎的玻璃依旧闪耀,这难道不是件有意思的事吗?
我似乎明白了。
夏天,我不再刻意穿长裤把腿上的皮肤遮起来,也不再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询问,既然母亲给予了我这副躯壳,我何不让它拥有有意思的灵魂?
梦中,我自问:这样的皮肤有意思吗?香樟与我同时点了点头,空气中弥漫着清香。
点评:这是一篇体现自我成长的文章。作者小腿上的“龙鳞”困扰着她,让她一度觉得这是自己身体的缺陷。然而,在苦恼的时候,作者从香樟树身上得到了生命的启迪:“既然母亲给予了我这副躯壳,我何不让它拥有有意思的灵魂?”她一下变得释然。文章行文流畅,遣词造句颇见功力,更难得的是,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敏锐的心,难能可贵。
三、最重要的提示
结语:综上,同学们会发现,作文越来越注重个人思维能力的表达,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关注个人体验和成长感悟。
在备考时,老师建议同学们:一要多积累生活(尤其是你感悟最深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细节)和个人成长方面的素材,二是必须要养成作文审题的习惯,每个字每个字地审,关注命题者的意图,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细节详实,适当点题,避免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