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元平 | 家乡趣闻

我的家乡在《人文商都》栏目中老Q子的作品《元宝山下的往事》里提到的元宝山北麓八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座落在巍峨的高山脚下,却有点说道,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将一一叙说。

其一,小山村叫“押地方”,单就这个村名就是一个故事,据八九十岁的老人们讲,(民国十年)1921年,从山西迁来一户“吴”姓的逃荒农民,开始在山下垦荒种田,经过几年辛勤努力,最后定居在此,并繁衍后代,(在《商都文史》资料有记载)。“押地方”就是供吴家人耕田犁地,歇脚的房子,从此而得名。

其二,“押地点”这个小村子人杰地灵,物华天宝,1946年1月从蒙古国归来的一支人民军队一一内蒙古骑兵第11师,在我村休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支部队师长叫“乌力吉敖喜尔”,政委叫“关保扎布”,即人们常提到的“四支队”,这支部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比如云泽,莫杰,奎壁等)这些共产党人在我村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与我村老乡同喝一口井的水,同吃一块地的米,为我村乃至全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其三,上世纪60年代初,为响应“反修防修”的号召,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795部队的一个团进驻“押地方”大东山,团部机关设在了村“大东山”峡谷,营以下的部队人员驻防在村中老乡的堂屋中,与老乡同吃同住,共同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体现了军民一家情。

我清楚地记得,70年代初,我还不足十岁,解放军指战员一边军事训练,一边进行专业施工。当年,部队练刺刀的呐喊声仿佛就在耳边,个别战士的音容笑貌还记忆犹新。

为了解决部队的营房,解放军在村南坡建起了“砖窑”,烧制出的砖块用卡车运往东山峡谷的建筑工地。那盖房砌砖的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那“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久久回荡在村子的上空。我们这些刚入学不久的一二年级小孩子们,每到星期天,总要到峡谷的工地上看热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水泥,钢筋,石头盖房子。那时,我村的人们住的都是土坯房。第一次看到水泥不怕水,有了水更结实的现象,看到了一排排红砖红瓦整齐地码放在工地上,真是惊奇不已,特别是那些起重的机械设备,什么吊机,就是起重机,搅拌机,工作起来一阵轰鸣,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营房建成以后,部队陆续从人们的堂屋迁入了东山的峡谷营房中,村里的人与部队几年的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军民友谊。当年部队烧砖发电,打靶训练的壮观场面仍然历历在目,这支部队后来为捍卫祖国边防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我村留下了一段光荣的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九九一年,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壮大,按照中央部署,大东山的部队才改制重组,成为了一次建设祖国的有生力量,留下的营房旧址目前仍然屹立在我村具有传奇的大东上的每个角角落落,诉说着当年苏修帝国主义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见证了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过往的游客无不驻足留恋,回味着当年金戈铁马,气势雄浑的战斗场景。给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子弟兵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村的农民也顺应时代潮流,从上世纪末陆续涌向全国的各大城市去支援国家建设,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为我家乡增了光添了彩,如今村中还有一些老者舍不得离开家乡,日夜守护者具有传奇色彩的小村庄,有望我村随着脱贫攻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0)

相关推荐

  • 家乡的记忆

    在阅读文章之前,请欣赏音乐.带给你不一样的心情. 人生有二者殊难遇,一曰伯乐 ,一曰知己.红尘万丈,于千万人中亦难得一二.昨天的文章在家乡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好多人关注公众号并点赞,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在 ...

  • 走进畲村——福安康厝东山那片桃林

    走进畲村--福安康厝东山那片桃林 今天一早,应友之约,来到了福安康厝畲族乡东山村,领略了这个久违的美丽新村,初次走进山沟里那片硕果累累的水蜜桃林. 首先给大家说个插曲:虽然朋友给了我位置图,由于手机导 ...

  • 【湖南】肖荔丹《美丽的家乡》指导老师:舒丽君

    美丽的家乡 锦溪小学三年级 肖荔丹 我的家乡在溆浦县桥江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传说,小山村里有一条小溪,小溪里卧有两块像猪一样的石头,所以人们把那条溪叫做猪溪, 小山村门口有一颗古树, ...

  • 2020走进新农村--黄金镇隍洞村

    家乡新变化,走进新农村,小编带你感受美丽家乡的最新建设.各村子通过新农村建设,村路平坦硬化了,村庄美化绿化了,村貌变得整洁好看了.到了夜晚,那些安装于村子路边的盏盏像似星星点缀的太阳能灯,照亮了村里的 ...

  • 散文||家乡的“花溪湾”

    家乡的"花溪湾" 十月二号,一家人回滦平县城看望了岳父,回来时,取道回了老家虎什哈,其实,主要是想看看老家的"花溪湾". 几天前,家乡同学的朋友圈不停转发&qu ...

  • 【099】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竺元平作品

    迈步漫漫进修路 眷恋浓浓家乡情 竺元平(内蒙古)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振兴内蒙古乌兰察布教育,加强乌兰察布教师队伍的建设,1989年5月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出台了"第二届名代师&qu ...

  • 竺元平 | 相识老Q子

    老Q子,原名乔有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曾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近二三年以来红遍了我们内蒙古商都县的文学界.在商都,不论是混迹文坛多年的八十老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奶油小生,都能在网络平台或者老 ...

  • 竺元平 | 千言万语思故情 遥寄当年养育恩

    清明祭扫泪两行, 人间何处情断肠. 如烟往事不留痕, 凄风苦雨梦常在. 千言万语寄深情, 化作飞蝶恰恰啼. 几天前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文学<母亲的葬礼>,该文通过对18年前母亲葬礼的回忆,表达 ...

  • 竺元平 | 龙宇之死

    龙宇的父亲是老共产党员,当了一辈子的大队书记,老家大集体解散时已年老多病,不得不退居了二线.老龙书记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但儿子只有一个.老龙离开书记岗位时,儿子龙宇也已成家立业,但是儿子对眼下的农村生 ...

  • 竺元平 | 小镇往事

    1984年夏,正是我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酷暑.两年来为了打工挣钱而多地奔波,如今鬼使神差地流落到了苏尼特右旗白银哈尔镇,这个具有浓厚蒙古族特色的小镇就坐落在集二线铁路的一个咽喉要道上.小镇内居民不多,却放 ...

  • 竺元平 | 记忆中的沙尘暴

    对于老家的天气,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春节一过,灰黄阴暗的天气就离我们不远了,每天清晨放眼远眺,一个灰蒙蒙的世界.碧空万里,清澈明亮的天气在老家基本上没有.蓝天碧水,鸟语花香那是艺术作品中的描述.当人们清 ...

  • 竺元平 | 公公的心事(小小说)

    李天旺最近的心事很重. 自从娶了儿媳妇,心情一日不如一日,按说仅有的一个儿子也成了家,如今孙子也有了,不该这么心事重重,何况自己还不到60岁,可是他总觉的有许多的话想说,却又没地方去说,实在有些如鲠在 ...

  • 竺元平 | 对 50年前吃肉的记忆

    我出生在1964年的乡下农村.大约十来岁,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记忆已经很清楚了.那时候农村里的人们生活非常穷,衣服穿得破破烂烂不说,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吃肉,那更是一种奢望.在当时,一年当中只有两三 ...

  • 竺元平 | 走近父亲

    我生命的航程中,父亲是那浩瀚无边的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只小船.每天在浩瀚大海的怀抱中畅游,却没有完全读懂这大海的深沉,博大,直到父亲离去,大海干枯-- 记忆中,父亲给我留下的回忆场景真是太多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