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瑞霞/炒面飘香(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炒面飘香

牟瑞霞

一九七七年我考上高中,只有十四岁的我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梦想。

学校在逊克军马场的总场部,这可比初中上学离家远多了,几乎是三十六里的十几倍。

大平台到总场部只有一条简易的土路。

这条路几乎是从小兴安岭的湿地中穿过的,当初修路时军马场正处于创业的困难时期,没有使用沥青和水泥。到了春夏秋三季这条路就变成了一条泥泞路,解放车走在上面泥浆飞溅,像老母猪拱地,越拱越深,直到泥浆没过轮胎,淹到车帮子瘫痪为止。

如果连队有急患或者是有急事,非去总场部办不可,只能动用特殊的交通工具,用拖拉机拉着大爬犁从草甸子上走,爬犁占地面积大,压强小啊!但这也不好说,一误两三天出不来茫茫大草甸子的事也常发生。

再不然,男职工们也选择骑马,但必须背上枪,背上干粮,需要十几个小时,中途还要在一分场打打尖。一个人往往不敢走,成群的狼和野猪黑瞎子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一年当中,只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季,这条路才能使用。

想去一趟总场部比登天还难,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说从分场部到总场部的这条路更难,它简直就是一条天路,隔断了我回家的路,思亲的路。

放寒假的时候才能一年回家一次,那种想家的滋味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况且当时我才十几岁,正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

想妈妈那是山高路遥啊!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见。

爸爸妈妈想孩子的心情更不用说了,那是比剜心剔骨比凌迟还要难受啊!

因此要想在夏季里去总场有四个选项:

一、坐拖拉机爬犁(速度太慢,估计到了总场,开学一周了)

二、骑马。(带着行李和箱子也不现实,小女孩子也不会骑马)

三、步行。(这也是个马歇尔计划,带着行李和箱子行不通)

四、绕道乌伊岭嘉荫逊克(这条路一般只有领导有急事和重要会议时才走,费用大奢侈)

正当一家人愁眉苦脸时,传来了好消息,分场政委特批用解放车绕道送我们这几名莘莘学子去总场读书。

刚刚结束了十年动乱,教育也正在走上正规,分场的领导非常重视职工子女们的教育问题,再说了当时能考上高中的人也没有几个,所以很支持。

车有着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开学的头两天,爸爸给我捆行李,妈妈给我准备路上的吃食。他们一边准备一边叹息。此去路途遥远,又前路茫茫,我的学习倒是不用他们操心,他们一直以我学习成绩优秀为傲。

可是女儿晚上学习饿了怎么办?这饿是当时中国人的家常便饭,是伴随着我成长的小夜曲,是不离不弃的噩梦。

爸爸六十四块二的工资,已经十来年没有涨工资了。全家六口人分配,逢年过节还要给爷爷姥爷家寄。初中二年,我和大妹妹每月十元的生活费,还包括文具等一应开销。

现在女儿已经长大,饭量早涨了,可生活费还是十元,肯定是不够花。况且女儿也长大成人了,每个月还多出了一项必要的开销。一天的伙食标准只能由过去的三毛来钱降到了二毛多。

怎么办?爸爸妈妈愁眉不展。

蒸锅馒头拿着吧,也只能补充几天,烙锅油饼带着吧,用不了二天就得长毛。

困难在慈爱的父母面前从来都是不战自退,天才的爸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给女儿带炒面啊!

红军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打鬼子,解放战争赶跑蒋介石,还有雄纠纠跨过鸭绿江跟美国鬼子干,炒面可是行军打仗不败的王牌啊!干吃、用开水冲着喝都行啊!

炒面只要不受潮,几个月都不坏!

点火温锅倒油开始炒炒面,这活妈妈干爸爸不放心,必须由他亲自上阵。

炒炒面可是个技术活,一般没耐性毛楞三光的人做不了。它需要不停地翻动,耐心,火候,时刻盯着锅观察,观察面的颜色变化,颜色要正,金黄,还有那种糊香,总之要想炒出一锅上等的面是不容易的,烟熏火烤自不必说了。

爸爸不停地翻动,把锅底部分的面翻到锅帮上,再把锅帮上的面翻到锅底,让炒面均匀受热,又不能炒糊了。锅铲每一次从锅中划过,都像是拉锯,这锯声就锯在爸爸妈妈那万般不舍万般无奈的心坎上,爸爸流汗,妈妈偷偷地抹眼泪。

一锅炒完,妈妈把炒面晾晒在面板上,晾不好的炒面装在袋里好捂。

用油炒的炒面能搁很长时间,爸爸给我炒了十斤,吃时放上糖。爸爸又给我炒了一锅放花生米的,当时穷买不起芝麻,再说了也没地买去,聪明的爸爸把奶奶寄来的花生米先炒了辗碎再拌到炒面了,香极了。

闻着面香,弟弟妹妹们都流下了口水,囔叽着想冲一碗喝,妈妈不给:“这是给大姐带的,你们在家抓点啥吃的都能填饿肚子,大姐就不一样了,她饿了上哪弄吃的去,不许动,再动打死你……”

弟弟妹妹含泪走开了,我心如刀绞。怪爸爸妈妈无情,这又不是人参燕窝,就让弟弟妹妹喝一碗呗。

“不行,就是不行,你出门在外,饿了怎么办?等你走了我再给他们炒……”爸爸说。

我心里明静似的,我走后,爸爸妈妈怎么舍得给他们炒呢!每月每人半斤豆油,二十多斤面粉,这次让我一下子背走了十多斤,不知道家中今后还要过多少天半饥半饱的日子呢!

就这样我背着爸爸妈妈的爱和期望上路了。

入学了,来自一、二、三分场还有我们大平台(当时叫四分场)再加上总场部的学生,乌泱泱的两个班一百多人。除了总场的同学不住校外,其它的同学全部住宿。

再看看同学们从家中带来的吃的,无外乎那几种用面粉加工的饼啊之类的。

八九十人的住校生,男同学我不知道,当时男女生不说话,女同学中只有我一人带的是炒面。

宿舍里一阵窃窃私语,都觉得很稀奇,这都啥年月了行军打仗的优良传统还没忘,炒面都带来了,有几个家庭条件好的女生偷偷地叽笑我。

我装作没听见,按照爸爸的嘱咐在自己铺位上方的墙上钉个钉子,把炒面挂上去。站在地当间看我的炒面像两根长长粗粗的香肠,比红军背的那个还要粗。这是爸爸在灯下缝了一晚上的杰作。

一周后,我的炒面意外走红了。

同学们从家带来的吃的陆续吃完了。

晚饭时的一碗稀粥到晚自习以后被无情的时间冲刷的一干二净,胃和肠子饿得滋溜滋溜地唱开了空城计,我们让胃肠的二重唱闹的难以入眠。好客的我开始分炒面,我从墙上摘下猪大肠,打开袋口,往同学们的搪瓷缸里一份份地倒炒面,那感觉好极了。

倒上开水后开始搅拌。霎时,宿舍里热气腾腾,弥漫着炒面的糊香,这香味在我们的舌尖上缠绕、停留,弥久不散。

可是好景不长,我的炒面渐渐无人问津。同学们吃够了,我也吃够了。

一二三分场离总场近,她们差不多三二周就能回家一次补充点油水。回来时,书包里总是鼓鼓馕馕带回来新鲜的妈妈牌咸菜、鸡蛋酱、烤饼,油饼,条件好的还带回来麻花油条糖饼。

看着她们吃着丰富多彩的食物,而我只能日复一日地喝着一成不变的炒面,相比之下,我的炒面是那样的老土上不了台面黯然失色。相形见绌下我是越喝越够,越喝越烦,喝着喝着就想吐。

可是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又饿的眼冒金星,直打晃。晚上这顿饭舍不得吃,一般的情况下只喝一碗二分钱的稀粥。

炒面冲好了,用勺子一个劲地搅拌就是喝不下去,看着那黄呼呼的炒面直掉眼泪,我想妈妈包的馄饨,我想妈妈包的饺子,我想妈妈炖的酸菜粉条,我想妈妈……搪瓷缸往旁边一撇,趴在铺上哭了起来……。

抬头再看墙上挂的炒面时,曾经的骄傲不见了,粗粗的布袋子,难看的像驴套包子。我自卑地把它摘了下来,锁到了箱子里,把它打入了冷宫。

道不尽红尘侈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人生浮浮沉沉,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没想到遭到我冷遇倍受同学们嘲笑的炒面又一次大放光彩,让人为之神魂颠倒。

一九七八的寒假在我们望眼欲穿的苦盼中来到了。

我憧憬着这个寒假已经很久了,放假的头三天一定要先看几本早已借好的小说,然后是进山拉柈子,一天一趟,到开学时估计能拉十来个柈子(一个按四米长一米高算)弥补自己一年不在家的愧疚,多少能减轻爸爸妈妈的生活负担……然后……再提前备战高考……

突然传来消息,中苏边境关系恶化,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这一次中苏边境关系紧张都是因为越南小霸王在云南边境上挑衅滋事,在苏联的支持下不停地侵略我领土,让我国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总场离边境只有十几里之遥,隔江而望。

云南那边感冒,我们这边也跟着发烧了。

中苏边境自珍宝岛战役以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沿江的村屯响应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早在六十年代末就挖了许多地窨子,防空洞。备战的事早已习以为常,开始我们以为是谣言,没拿着当回事,依旧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玩闹。

接踵而来的消息证实这一次“狼”真的要来了,狼来了怎么办,我们只能亮剑。虽然这样想着,但心里不免有些慌慌和恐惧,同时还夹杂着莫名地兴奋。同学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包括我这个学霸在内,都希望来的宁愿是战争也不愿意来的是高考。

高考太难了,百分之二的录取率,想想就不寒而栗。而上战场我们还有可能当英雄呢!我们甚至有些惊喜,要打仗了,终于不用学习了。

中苏边境一触即发的危急形势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边境的上空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总场已经开始作疏散人口的动员工作。没有工作的家属们可以选择领着孩子回老家,不愿意回老家的,也可以到大平台躲避几个月,显然我的家乡大平台在这个关键时刻成了大后方了。

那一年冬天是全连队最热闹的冬天,也是有史以来人口最多的一冬,每家接待一户到两户总场逃难来的人家。但男职工们仍坚守工作岗位。

放假回到家,向爸爸妈妈描述了总场部的情况。

“妈妈,同学们都回五湖四海了,我们也走吧,好几年没见到爷爷奶奶他们了,可想他们了……”我央求妈妈。

“往哪跑,跑哪去,国门如果破了,往哪跑都是死……这是咱的家,咱的土地,你得往上冲……敌人还没来呢,就酥了骨头,麻了筋……这一大家子跑谁家去……”爸爸瞪着眼睛满脸怒气。

我吓得再也不敢提逃跑的事了。

刮刮刮……厨房里又传来了爸爸炒炒面的声音。

炒面炒好了,一人一袋。

“如果真打起来,我们就背上炒面进山,鄂伦春族有许多地窨子搁在哪儿没人住,咱住地窨子去……”

爸爸的犟脾气是出了名的,从小就不怕邪恶,要不然他能一个人从国民党的手里把抢走的毛驴偷回来吗?

星期天我和爸爸妹妹三张小爬犁又出动了,当我们拉着柈子往家走的时候,看到公路上一车一车从总场疏散过来的人。零下四十来度他们坐在敞篷车上,看到我们还在拉柈子,都捂着嘴嘿嘿地笑,有个人实在憋不住冲着我们喊:“要打仗了,还有心思拉柈子,你们家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快跑吧……”

我们不以为然,把车让过去后,照样拉着爬犁滋滋地走,这不还没打起来吗?生活总是要继续啊。不知为什么,只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什么饥饿,什么困苦,什么战争,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都不怕了。

但是爸爸也不是无所作为。

每天晚饭后,爸爸拿着马蹄表掐着点,开始训练我们。我们四个假装躺着正睡大觉呢,突然听到喊声,迅速地爬起来背上驴套包子往外跑。我们遵照爸爸的口令不停地训练,一会儿背上一会儿卸下来,每天演练几遍。

训练完后,全家人趴在被窝里收听半导体,试图从新闻里分析出国家的形势。

以上是我放假回家以后发生的小插曲。

现在还是回到没放假以前吧!

平时热闹的总场人去屋空,街道上空旷地只剩下积雪和白毛风。原来终日不绝连成雾海的袅袅炊烟,现在只剩下东一根西一根有气无力地飘飘荡荡,好不凄凉。我们这才感到恐惧,战争真的来了吗?突然之间觉得和平是多少地美好啊!

我们是高二的学生,都达到了基干民兵的年龄,因此学校通知我们不能离校,要巡逻演习。如果到了非动武不能解放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父辈们大多经历过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首先要编入作战部队。父亲们要带兵打仗,要冲锋在前,我们做为基干民兵也是预备兵员,不能坐视国家安危不管,我们有责任保家卫国。

据说,光请战书总场党委收到一麻袋多,我们的陈世昌校长逊克军马场教育的创始人,也写了请战书。他在请战书中表示,一旦战争打响,他这名老军人一定要上战场,发挥自己的无线电通讯专业优势,为作战部队当好顺风耳、千里眼,准确地打击侵略者。

陈校长曾任上海空军第四军电台台长。

这些饱含着军人保家卫国情怀的请战书,让我想起了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太刺激了,巡逻演习意味着不用学习了,再不用天天背那些枯燥的定理、公式、方程式了。

最好一发炮弹把学校给炸了,再一发炮弹把四处漏风总有流氓闹腾的宿舍炸掉,我们就不用上学了,也不怕挨饿了,就有理由永远守在妈妈的身边。同学中有人作如是之设想,搞得我们很开心。

老师通知我们准备七天的干粮要进行拉练训练,一会儿就来检查准备情况。

剧情越来越刺激了,在寝室里我们兴奋的摩拳擦掌,情绪高昂。三个女人一台戏,女生们热烈地讨论,带什么好呢?背什么好呢?有几个活跃的女生串来串去地看别人是怎么准备行军打仗的干粮的。

那个困难的年代有什么好准备的,到食堂多买几个馒头,有心细的妈妈给捎来十几个饼。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都用上了,把干粮装好兜,就等着一声令下,出发进山打击侵略者去。

我呢,到了期末早就是罗锅上山前(钱)紧,百家姓里缺老二,眼看着钱票以毫米的速度往下下降。

我还是把爸爸的炒面拿出来吧,管它像驴套包子还是马包套子,先自个给自个套上吧!

我鸟不悄的把炒面从箱子里穿出来,生怕同学看到又笑话我老土。

老师还没有来,宿舍里议论纷纷,利用这个间隙,同学们开始讲战斗故事,要论战斗英雄哪里也比不上军马场的英雄多,要比战斗故事哪里也比不上我们父辈的多,战斗故事多得能把我们的破宿舍撑破。

我们的父辈许多人是抗日战争就拿起了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过过江的老革命,要论起打仗来,不管是哪个侵略者来了都不怕它,让它有来无回。

一会儿要领着我们演习的武装部长王宽夫,那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革命,用一个扫帚疙瘩缴获了鬼子的一把盒子炮,干上了革命。和爸爸是老乡,是俺们那个区的区长,爷爷跟着他打过鬼子,埋地雷,把鬼子炸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你们知道吗?我们一分场的场长刘景元,咱历史老师刘宪荣的父亲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英雄呢!看没看过电影《激战无名川》,为了保证把物资和弹药运到阵地上,我英勇的铁道兵,在鸭绿江上冒着美国鬼子的飞机修江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让江桥畅通无阻,炸了修,修了炸,异常惨烈。”

“这部电影演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刘场长还是开发“燕窝岛”的第一批领导干部,艰苦创业的悲壮和艰辛,在电影《老兵新传》里有精彩的描述。

“王菲,你妈妈也是身经百战呢!”

这我知道,我妈妈和王菲妈妈是好朋友,我和王菲户口本上的出生地都是三分场十连。她姥姥家是杭州的大资本家,她妈妈十一二岁就抛弃家里的优越生活,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南征北战,立过很多次战功,是响当当的红小鬼。

话题一转,有同学提到了军马场的奠基人王云仙将军。王云仙有着传奇的一生,一九四九他随陶峙岳带领着十万人通电全国宣布起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了大功,是国家的功臣。一九五六年任八五三农场的第一任场长。一九六零年又挑重担领着一百单八将直接杀到黑河,组建黑河垦区第一农场,他任第一任场长。一九六二年黑河垦区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逊克军马场,他仍挑大梁任一把手。

一九六四年又奉命调到二十二团工作。

王云仙为新中国的垦荒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刚才扎呼的比谁都欢的好朋友王红英突然不吱声,用被蒙着头一动也不动地趴在炕上。

红英是我的发小,初中二年,她没少偷家中的土豆子给我吃,那时候我经常饿的眼冒金星。

我关心地问她哪里不舒服:

“头痛……”从被子里传出嗡嗡的蚊子声。

学生宿舍和红英家走一个房门共用一个走廊,她家的土豆窖子就在我们宿舍的地当间。晚上饿的不行的时候,我们选个小不点下去偷一抱土豆子上来烤着吃。

红英家五六个孩子,粮食不够吃,全凭她妈妈能干,开点小荒种了不少土豆子。

她妈妈的手因长年劳作总是血淋淋的张着一个个小口,好像怒气冲冲在向我们发火,她们全家也总是穿得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掀开她家的锅,锅里永远是烀土豆。

她妈妈发现我们在偷她的土豆子吃,站在宿舍的门口怔怔地看着我们……心怀鬼胎的我们全鼠眯了,都把后背对着杨阿姨,准备忍受一场暴风骤雨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唾沫星子。

然而,善良的杨阿姨看了我们一会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去干活了。杨阿姨居然没有骂我们,这之后饿了我们继续偷土豆子吃,初中二年多亏红英家的土豆救活了我们七八个孩子。

二零一四年同学聚会时,红英告诉了我一件事,当时把我惊的眼镜都掉了下来。

“王云仙是我爷爷……”

“你说啥,王云仙是你爷爷,那你爸爸就是他儿子了,你妈妈就是他儿媳妇喽,别开玩笑了,王云仙一个师级将军,咱们场的一把手,他儿子全家快饿死了也不管,谁信啊!”

再一看红英头上隐隐约约的白发,时间一晃我们竟然都已经是五十二三岁的人了,红英怎么可能说慌呢?

“我爷爷怕我们搞特殊化,把我爸爸分配到当时最偏远最闭塞的大平台军马场工作,不让我们说是他的孩子,咱们场子谁也不知道王云仙是我爷爷……”

“因为家里穷穿的破,你受了同学多少欺负和白眼,上顿土豆子,下顿土豆子,把孩子们快吃成土豆子了。杨阿姨为了养活活一帮孩子干不完的活,都快累死了……你爷爷也不管……唉,你这个爷爷有和没有也没啥区别,你看现在的当官的,多会当……那时的官真傻啊……”

“可不是,一点光也没借上,反而借了不少的坏光,文革时我爷爷挨整了,造反派倒是把我家给挖了出来,大会小会地点名……”

英雄的故事说也说不完……这个说我爸爸还给我讲过,那个说我爷爷也给我讲过……

开始演习了,一声集合,我们这些穿着五花八门的战士,背着五花八门干粮的民兵站好了队列出发了。

走了几小时的路,开饭了,战士们傻眼了,他们的馒头、饼全冻成了冰坨,硬的像石头,啃一口只能划开一条道子,连个面渣都吃不到。

零下四十多度的三九天,管什么也冻成坨了。

看着同学们欲哭无泪的窘相,我暗自得意,咱的炒面没事啊!

我拿出炒面,一把炒面一把雪地吃开了。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饿急眼了,吃啥都香啊!我第一次感觉到爸爸的炒面是这么香,这么甜,这么有滋有味,我的舌尖搅拌着炒面和雪,别提多美妙了。

抗美援朝怎么赢的,炒面功不可没。

同学们都跑过来和我分食炒面,爸爸的炒面又一次火了。

我们躺在雪地上一把炒面一把雪地吞咽着,凝望着碧空如洗的天空,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又回到了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

几天后,边境上的销烟味越来越浓。妈妈们都着急地等待着孩子回家。学校给我们放了假,开学日期等通知,要做好延期开学的思想准备。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同学们抱在一起哭了,如果战争真得来临了,我们可能一时半会儿见不到面了,我们的学校可能真的不存在了,到哪时,我们到哪儿去上学啊!

哭完后,大家都作鸟兽散。

正如前边所述,我们一家没有离开大平台半步。

春节一过,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解放军分东中西三路大军越过中越边境发起攻击,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

越南一直在挑战我们的底线,他把我们的克制和容忍当成了怯懦和熊包。

解放军一鼓作气在三月二日攻到了越南首都河内的门户谅山,经过激战谅山被解放军攻陷,夷为平地。整个谅山一马平川地呈现在解放军的面前,河内已无险可守,要想拿下河内易如反掌,这一胜利的消息让国内的人民一片欢腾。

但我国遵守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我们和越南是一衣带水的兄弟,唇齿相依。自卫反击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新华社三月五日发表的声明,开始撤军。三月十六日作战部队全部撤回国内,解放军胜利凯旋。

这一次我们狠狠地教训了越南小霸王,把他打的很疼,后来的事实证明但没有把他打服,越南在边境上又和解放军纠缠了十年之久。中越边境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力和维护祖国安宁的决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狠狠地揍你个侵略者。随之中苏边境也释放出和平的信号。

三月十号开学了,边境线上的我中国居民又恢复了往日有序的工作生活。

在这次考验中,爸爸的炒面又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舌尖,并经久不衰,它伴随着我直到走进高考的考场。

四十年过去了,爸爸的炒面日久弥香,它作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直激励着我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生活的风雨中勇往直前!

牟瑞霞 女,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逊克军马场。1986年毕业于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森保专业。现工作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乌伊岭区(林业局)。现为伊春作家协会会员,伊春作家协会理事,伊春评论家协会理事。在校期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先后在《黑河日报》《伊春日报》《林城晚报》《黑龙江林业报》《诗导刊》《知青文学专号》《人生》《连云港文学》《岷州文学》《小兴安岭》《铁路护路联防》《人民铁道报》《铁路建设报》《文学月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篇(首)。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琳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徐子峰】珍贵的礼物

    珍贵的礼物 福清市实验小学二年四班  徐子峰 指导老师:马海燕 今天,是爷爷的生日.爸爸.妈妈和甜甜去超市给爷爷买礼物,她们精心挑选了礼物.爸爸买了一件厚厚的上衣,妈妈买了一个又香又甜的蛋糕.甜甜却什 ...

  • 【林雯】怀念爷爷+爱

    怀念爷爷 福清实验小学 林雯 指导老师:张娟鸿 我的爷爷虽然九十多岁了,但脸色还是很红润,头顶稀稀几根白发,脸上有些老年斑,身材瘦瘦的,很硬朗.平常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爷爷的性格很温和,我从未见过他跟 ...

  • 【江苏】陆思媛《童年趣事》指导老师:祁正娟

    童年趣事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向阳校区 六年级 陆思媛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首<童年>一直伴随着我,直到长大. 童年是一场打赌 一年放寒假,雅婷姐 ...

  • 牟瑞霞(黑龙江)散文,迷醉在美丽的乌伊岭湿地公园

    号外!号外!号外! 重磅!重磅!重磅!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思归客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家乡美>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所提笔抒情的话题,家 ...

  •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067号作品】耿瑞霞||心中的明灯(散文)

    心中的明灯 作者:耿瑞霞     主编:非   鱼        记得我从小就一直害怕黑夜,一直感觉是那无边的黑暗吞噬了白天的光明,让什么也看不见的恐惧弥漫在周围,总是站在能容下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地方 ...

  • 裴瑞霞肝脾同调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验案

    2020年11月5日,68岁的韩阿姨面带愁容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裴瑞霞主任诊室,自诉3月前于西安交大二附院检查,发现"子宫脱垂",未重视,未治疗.3天前自觉阴道下坠感加重,伴便 ...

  • 汀枫小筑 | 许瑞霞:最爱闲情融入墨,欣将雅致酿成诗

    风起稻香 司夏 - 歌曲合辑 汀枫小筑 最爱闲情融入墨,欣将雅致酿成诗 许瑞霞 [卜算子  -  探梅遇雨] 料峭雨丝绵,冻蕊幽香吐. 忍视娇颜沁泪流,寂寞无人顾. 双鹤息寒塘,孑影芳堤伫. 一缕乡情 ...

  • 【远方】宁夏《梨花之殇》作者·瑞霞 主播·青鸟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作者 主播 梨花之殇 我的家乡位于城市近郊,距 ...

  • 【远方】宁夏《永别之痛》作者·瑞霞 主播·袁嘉敏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作      者 主   播 永别之痛 题记: ...

  • 【品读】董瑞霞|傅占魁老师作品赏析

    董瑞霞 有幸在中华诗词论坛认识了岭梅老师(傅占魁),初次相识,只知道他是中华诗词学院导师.后来和傅老师熟悉了,交流多了,我从傅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傅老师又把他的诗集赠送给我,我从付老师的作品中 ...

  • 【远方•夜听】宁夏《怀念母亲》作者•瑞霞 主播•凯哥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瑞霞  主播:凯哥   编辑:张小璇 怀念母亲 近几年,每逢清明,我会将积压已久的思念倾注笔端,今年不想提笔,因为记忆的闸门一打开,泪水就一发 ...

  • 杨东瑞/玉兰小镇(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玉兰小镇 杨东瑞 2018年3月,"望春玉兰"被评定为南阳市市树.而望春玉兰的原生地在我的家乡南召县云阳镇.那里是中国玉兰之乡,我的家乡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