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古保祥 /一花一巷一人家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一花一巷一人家

古保祥

(一)

花是平凡的花,乡下才有的花,在城里人看来,不过是不入流的庸脂俗粉,没入富贵的花海中,不高贵,不耐看,不大气。

在乡下,紫茉莉通常在晚饭前后开放,所以,它又叫晚饭花。

开时,悄悄的开,没有任何征兆,半羞半涩,在无尽的炊烟袅袅里,在你卧在榻上打盹的刹那,或者在你与母亲谈论邻家喜事之时,猛然一回头,发现院外小巷的边上,一畦紫茉莉,阒然盛开,毫不留情,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美丽,在某一个相约的时刻,肆意挥洒。

在豫北农村,在老家前牛,小时候的视野里,这种通俗的花,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童年。

花覆盖了村庄,村庄里住满了人,全是好人。

这种花,通常入不得诗文,在李白苏轼等唐宋大家的诗文里,我没有找到关于晚饭花的丁点记载,只记得汪曾祺老先生有一篇《晚饭花》,这样描写它的伟大: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

它可以入药,可以驱蚊虫。童年的夏天,为了驱赶蚊虫,母亲通常将晚饭花插满了床头,果然蚊虫少了。整个夜晚,我们便可以在无尽的芬芳里“一枕黄粱”,所以,我从小便有了一个奇怪的梦想:长大了活得像花儿一样。

还有一则小趣事:

有玩伴告诉我,吃了紫茉莉的花与籽,便可以长生不老。从小便渴望延年益寿的我,将几朵花摘下,塞进嘴里,苦涩的味道袭来,不敢吐,一吐可就是好些年的阳寿;花还好吃些,紫茉莉的籽呈黑色,我专挑那种半黑半白的不熟种子,那种味儿,辣眼睛,勉强吃了几颗,惹得躲在麦秸垛后面的小伙伴们哈哈大笑,因为他们才是这起事的始作俑者。

只吃一种花,便可以长寿,这种逻辑只能欺骗我半个童年时光。

但吃了,身上的黑斑竟然少了,奇形怪状的蚊虫居然远离了。

就好像你做尽了好事,魑魅魍魉自然避而远之。

母亲生日那天,我与妹妹摘了无数的紫茉莉,趁她午休时,将花植在她的头发上。花儿随风跳跃起来,自然灵动,充满生机。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青春年轻时尚,不落伍。

蓦然回首时,时光已渐老,而在风中的母亲像极了那株坚强可爱的紫茉莉。

(二)

小巷是世上最小的路。

每座城市里,都有一件件关于小巷的优美传说。小巷是中国优秀历史的缩影,或者说,它是一种文明的符号。

小巷覆盖了中国的村庄。

我说的小巷是老家门前的无名巷,没有名,不是因为俗,而是因为除了我们一家人外,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中国地大物博,有名有姓的小巷不计其数:

六尺巷,一段关于张英的大美传奇;

姑苏平江路,无数条小巷证明着这世上依然有世外桃源;

在昆山周庄,我被那些古朴华美的小巷所折服,忽然想起了那句传承千年的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袭华服,若即若离,像承载了万千祝福的幽灵,穿梭于世间苍生。

小巷是母亲的小巷,因为,从小时候记事起,每天傍晚时分,小巷里便响起母亲唤儿归家的声音,那声音,透彻心扉,让你漂泊多年后,依然时时刻刻揪着老家的一草一木。

小巷不出名,却也不是庸脂俗粉,它淡泊却不失优雅,像母亲,像千百万中国乡下牵挂着世间儿女的女人们。

母亲在,天就在。

小巷是在人间烟火中变老的,斑驳的墙,没有维修的砖,偶尔会有几只调皮的虫子,从小巷的这头移到那头,多像我,多像你。

孤独才是迁徙者的梦。

(三)

不是每个乡下的人家,都会香火旺盛。

香火是富贵人家的专利,而我更喜欢的却是人间烟火。

在外面忙碌奔跑,如果在某个疲惫的黄昏,路过某个不知名的村落,如果能看到炊烟升起,心中便顿时升起无穷无尽的力量。

有烟火的地方就有人家;

有人家,就有母亲,母亲是世间游子的最大依靠。

说起烟火,便想起了白居易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太沉重了,刘禹锡用一句“云间烟火是人家”,让我们在失意之余,看到了希望。

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

小巷的尽头,便是我的家,普通人家,并非名门望族,也非书香门第,在只有几千人的前牛村,却有几十条这样的小巷,只是住在这儿的人善良。在童年,这儿也是乞丐们的家。

小巷一头连着家,一头延伸到大路。大路川流不息,有沧桑有无奈有酸楚,但只要踏入了小巷,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巷是一坐桥,这边牵挂骨肉至亲,那边维系浪迹天涯。

最妙的便是下些小雨了,在春天黄昏的朦胧尘光里,雨声潺潺,紫茉莉才睡醒,门刚刚打开,母亲牵着我的小手,从宽阔的土路上,辗转进入小巷,远远的,便闻到了饭的馨香。不丰盛,却充盈,像一首哲理诗,不仅仅给你美的享受,更是规划好了你的人生路程。

在这样美好的氛围里,孩子们可以没有才能,可是,却有了良好的品质。

品质是就玉,就是花,有了好的品德,便可以无愧安然地走好人生路。

40年时光荏苒,老家前牛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原来的土路早修成了笔直的柏油马路,许多小巷被拆了,而唯有老家门前的小巷,由于深由于老由于充满了故事,依然坚强地存在于人世间。

紫茉莉开了40年的时光,却依然是金枝玉叶。母亲老了,她仍然喜欢坐在小巷里看天,我知道,母亲在守候着我们最后的家园,因为家才是漂泊者最后的归宿。

作者简介

古保祥,河南武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和《格言》等刊签约作家,《瓦是雨的键》《最美丽的谎言》《出售欲望的孩子》等41篇文章被选作高考中考试题;已经出版各类文学专著42本,著有长篇小说《世外逃缘》《一只狗的传奇》,三部书稿《错过你却成就了最好的自己》《没有黑暗就没有光》《雨是乌云的花》畅销10余万册,散文作品获第四届冰心文学奖散文奖。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在繁华背后——屏南双溪古镇

    早在五代后梁,双溪古镇就初具雏形,经北宋发祥,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间.双溪古镇作为古屏南县治所在,有清一朝,这里是闽东北地区的繁华重镇,连接周宁.宁德.建瓯.政和四地,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小镇内货栈林 ...

  • 【散文】古保祥/春之三碗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古保祥 春  风 反常即为妖.总觉得春风来时,一阵妖气袭来. 春风一来,雨就来,泥就来,你就会摔跤,花儿竞相绽放,小女子们站在天井当院里梳妆,所 ...

  • 古保祥 | 风中的桑梓

    风中的桑梓 文|古保祥 我总觉得风从故乡来. 风或松或紧,或柔软或莽撞,我总能够闻见故乡的气息,总可以感受到麦苗的馨香,我穿越了风,看见祖母的坟前早已经荒草萋萋. 我觉得城市的风与家乡的风截然不同,城 ...

  • 古保祥 | 纸上花朵

    纸上花朵 文|古保祥 小时候上学时,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发新书了,新书擎在手中,虔诚地吸吮它的芳香,这种香是沁人心脾的,让人忍俊不禁地想笑出来.这样的场景,至今仍然活跃在心海里,久久挥之不去.长大后,总 ...

  • 古保论坛丨杨敏仙、张庆尧:藏文古籍修复的探索与实践——以纳格拉藏经的修复为例

    摘要:藏文古籍修复遵循古籍修复的普遍性原则,但由于藏文古籍纸质及装帧形制的特殊性,藏文古籍的修复技术和修复手法上有别于其它古籍.文章论述纳格拉藏经的抢救修复,尤其是人工纸浆修补法是古籍修复技法的创新, ...

  • 古保论坛| 许继香:纸质文献修复工作中自制修复用纸的运用

    作者 /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许继香 纸质文献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手工纸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但由于保管条件的限制,纸质文献遭受了不同程度 ...

  • 张永胜║ 爱篮球,没理由——记热衷篮球的古礼祥会长

    古礼祥,梅州市篮球协会会长,热衷篮球运动,几十年如一日带动大家打篮球,并尽己之力组织举办各种篮球赛事,发展全民健身.这些年,为推动梅州篮球的发展,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近日,笔者拜见了古礼祥会长,了解了他 ...

  • 古风散文精选:流年深处雨巷情

    轻回首,流年深处,总有一些潜入心底的纪念. 尘烟过,韶华胜极,还有多少烟雨江南的惆怅----题记 江南是雨的故乡,雨是江南的外衣,而雨巷,是江南的女子,婉约,轻柔,若梦若画. 一圈圈轻柔的涟漪,晕开了 ...

  • 千百年古传,不花一分钱的降糖妙法,就一个简单动作

    我国有两位知名的生理学家和生化学家针对糖尿病人进行过一场"嚼海绵"的实验,当时抽取了50位糖尿病患者,请大家咀嚼消毒过的海绵半小时,半小时后发现50人的所有血糖.血脂都有下降. 细 ...

  • 【散文】乐祥涛/大舅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大舅 乐祥涛 在我的亲戚序列里,最特别的,就是我的大舅.严格地说,他不是我的亲人,因为他与我们之间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大舅早已拿我们像自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