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赏析(十二)
尺寸:高15.1厘米
来源: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定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窑口,窑址在河北曲阳。从晚唐开始烧造瓷器,盛烧于北宋,南宋时的产品质量已出现明显下滑,元朝逐渐衰落。虽然盛烧期并不算长,但因采用覆烧法,所以产量很大。
此壶在定窑中并不多见,壶身虽无纹饰,但线条相当饱满,兽首流较短,是唐代壶嘴的基本特点。壶口镶铜扣,而狮型把手则是整件器物的亮点,其后腿蹬踏于壶肩,前爪趴在壶沿,狮头探入壶口,仿佛也想品赏壶内的琼浆玉液。狮子身形矫健,鬃发刻画细致,与素白无纹的壶身相得益彰,足见设计者的审美趣味。
尺寸:口径17厘米
来源:西安博物院
通体素白,胎薄质细,瓷化程度高。内外施满釉,釉质匀净,釉色白中闪青,柔和细腻。一组官字款白瓷碟共有4个款式造型:三瓣菱花、五瓣葵花、五瓣海棠、五瓣菱花,每一件造型都十分规整对称,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每一件碟具的圈足内底,都刻有一“官”字,是在施釉后未烧前刻划的。“官”字,并不如常人所想一样,是“官窑”的代名词,而是意指定烧单位,即为皇宫贵族烧制日常用具。
尺寸:高122厘米
来源: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第328窟是开凿于初唐时期的代表洞窟。其中的这件塑像制作精细,形神兼备,是唐塑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尺寸:长58.9厘米
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摘自音乐史料《羯鼓录》,据传乃唐玄宗与宰相宋璟畅谈音律时所言。其中所提“鲁山花瓷”特指其所出腰鼓。其自西域传入中原,历经多朝“风云”,于盛唐被纳入唐乐。其时,鲁山窑因蓝釉窑变等绝技闻名遐迩,更将此技运用于“腰鼓”,使之成为其最重要的品类。
此腰鼓便是典型的鲁山瓷窑,其通体以花釉为饰,釉面漆黑匀净,上附片片蓝白色斑块,两者相衬,折射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融高贵典雅、缥缈如梦之感于一体:其形,广口,纤腰,体型硕大。由此推断,此物极难跨于腰间,持鼓方式可能是将其置于某处或”席地持鼓”,为大型表演所用。
此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3年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共94件)。
尺寸:高38厘米,长52厘米
来源:西安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