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教学手记——高考前的嘱咐(三)面对宏大话题可以这样想
面对宏大叙事的作文命题,我们不必慌忙无措,因为,任何宏大话题总会表现为生活的真实和细致,没有能离开真实而具体的生活事件独立存在的宏大话题。爱国、劳动、人性、文化、民主、法制、自由、经济等等,这些最上位的概念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件概括的结果。面对那些貌似高深宏大的命题,我们需挥舞“奥卡姆的剃刀”,删繁就简,化抽象的思辨性概念为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而找到破解它的秘密通道。
一、给宏大主题自添情境
如何让宏大的主题成为写作者所能言说的对象?当然是让这些宏大主题处于写作者所能把握的语境里。宏大话题的概括性、抽象性,让它们具备精神、理念、思想的特质,这些精神、理念、思想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思维之核,要让这些思维之核生成自己的思维结果,不妨给这些思维之核提供写作者所具备的特殊情境,从而生成独具一格的思维产品,即自己的作文。为此,我们可以给一些宏大主题添加上属于写作者自己的“情境”。
比如2019年全国二卷的作文命题,其中一个任务是“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演讲的背景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科学与民主,这仍然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如果我们针对科学与民主发表一番不痛不痒的演讲,这个写作应该是失败的写作,因为,大而空,平庸无特色的作文有何价值,谁又喜欢读呢?
我们不妨给这个演讲增加一些有利于我们把握的特殊的情境,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设定面对的演讲者是北师大的大学生,或是一所城镇中学的中学生,或是在街上相遇的一群陌生的年青学生;我们的演讲可以针对学校教育的封建文化传统,或是学生中的愚昧不觉悟思想,或是社会群众的麻木,或是外国列强的罪恶等等。当我们给设置了这样特殊的情境,我们的演讲内容就会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越来越具体化,我们的演讲也就不空洞无物了。
二、用具体故事讲宏大主题
宏大主题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无限丰富的生活故事正是表达宏大主题的重要资源。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认为平时多积累各种写作素材比较有用,当然,素材积累越多越好,其实,关键是考生是否具备把生活事件与宏大主题相关联的意识,是否能快速地在宏大主题的指引下找到相关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严格地讲并不需要专门去积累,而是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生活。一个对生活有感悟的考生,其写作资源是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
比如2016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提升语文素养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考生“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个题也是非常宏大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与提升语文素养的关系。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与他们日常的思维层面有着不小的距离,因为学生虽然处在语文素养的提升实践中,但从语文素养、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概念层面思考问题,还是非常陌生的。
面对这样的作文命题,当我们一时难以弄清命题中的概念内涵的时候,不妨把这些概念具体故事化。比如,什么是语文素养,就是读写能力、书写水平、演讲水平;什么是课堂教学,就是学习课文的过程,我们学过若干篇课文;什么是课外阅读,自己读过某本书就是课外阅读。由此,我们可以借助于某篇课文的学习,比如《我与地坛》,来谈课堂学习的价值意义,进而由课堂内学习《我与地坛(节选)》的故事,到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散文集的收获进行对比,再到亲身游历地坛后再思考史铁生的文字给我们的感受和启示。借助一篇课文的学习故事,则可以把三条“路径”的区别与联系说清楚且富有兴趣性。
三、选取视角引导宏大题材瘦身
宏大叙事作文的命题有的是借助小视角的材料指向宏大的主题,比如,2019年的全国一卷的作文题,题目在材料的叙述中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同学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这些具体的事例是微小的,但指向的写作主题“劳动”是宏大的。也有一种命题类型,其命题材料本身就是宏大的,由宏大的题材指向宏大的主题。比如,2020年全国二卷的“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命题中的三则材料共同指向了一个大的背景——疫情,严格地说是疫情下的国际关系事件。写作题材材本身是宏大的,而指向的写作主题也是宏大的,“世界”“青年”“未来”,哪一个词语都够涵盖这个地球的。如果,我们被这个命题的题材给弄晕了头脑,在“世界”“青年”“未来”的层面上针对疫情毫无用心地说一些套话、大话、那样的作文可能没有人愿意读,也不可能得高分。
面对这样宏大素材与主题,我们该如何写作呢?
这里就需要我们具有选取观察审视这个宏大素材的独特视角的能力,也就是说,沧海之大,我只取一瓢饮。
我们要选取怎样的视角来思考这个宏大题材,比如从疫情的角度审视,可以发现疫情中的人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人瞬间变得刚强勇猛了,面对未来的青年们应该从这些生命底色中汲取维系全球生命安全的共情力量,以创造美好的未来;从“同一世界”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疫情让人们发现了未来世界的另一种形式,灾难可以相对的消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是仇恨,疫情下的青年们更要从疫情中获得建立彼此友谊的智慧;从未来的角度审视,可以发现,疫情如果成为一种常态,同一世界的青年则更要更新思想本着人类命运相携与共的精神走向未来……总之,选取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角度,在疫情的语境里把青年与世界、未来相关联,这个宏大的题材就不再那么遥远了。
四、提取基因表达宏大题材精神
宏大题材往往是指一种能覆盖广阔社会面的现象、事件、理论,现象有深刻的本质,事件有丰富的内涵,理论有其根本原理。面对宏大题材,若能透过这些现象、事件、理论把握其本质、内涵、原理,相当于提取了生物体的DNA,以此可以塑造出众多的题材“后代”来。
比如,2019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题,先分别列出了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三个人关于爱国这一主题的语句,然后要求考生写出读了这些材料后的“思考和感悟”。三个人的话语都够宏大的,方志敏表达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对祖国寄予了一片赤胆忠心和坚定的信心;陶行知强调爱国是人的本分;黄大年则强调有助于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个人生命才值得骄傲和自豪。这些表述都够宏大的,爱国这一话题本身就是宏大的,那么,我们如何写作这样的作文?把这三个人的观点重复一遍,组合一番,当然也可以写出超过切入分的作文来,但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写出“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这些思考和感悟还必须是以上材料“触发”所得,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者必须以这些宏大的题材为基础生成自己的写作内容,生成的路径是什么?
提取这些材料的灵魂。
这三则材料的核心就是人和祖国的关系,他们无非从不同侧面赋予了这一关系不同的内涵。写作者只要紧紧抓住人和祖国的关系这一核心点,就可以远远超出于这三个人的认识,由这些宏大题材引发出独具特色的写作内容。比如,每个人都拥有归属于祖国的生命本能;幸福就是做一个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行走的人;我们与祖国相融在汉语的每个音符里;祖国的命运在我们的汗水里闪烁着耀眼的光华等等。这些观点全是基于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一思考原点生成的。
说到底,宏大主题、题材的写作就是要用“我”的认知从广阔的写作背景中选取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园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