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八】织草帽

草帽一般是用水草、席草、麦秸、竹篾等物编织的帽子,帽檐比较宽。草帽可用来遮雨遮阳。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织草帽成为农家农闲的一项主要副业,因此也成了农村妇女的一个行当。

当时各地都有个麻帽社,麻帽社拿来各种制作草帽的帽草分发给大嫂和姑娘们加工,她们在麻帽社门口排着长队领取席草、蒲草和金丝草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很多地方的农村庭院中常看到妇女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编织草帽,她们先用一种叫“鸡爪菜”的糊状物将帽草一根一根地捋过去,等晾干后就可以编织草帽了。她们十指上下翻动帽草“沙沙沙”地响,熟练而流畅。

帽草的颜色大多是淡色的,如果织帽时手没洗干净,或者你一不小心,将帽掉在泥地上弄脏了帽草,那就要赔偿。因此织帽的人常常腰上都围着黑色或蓝色的大布围裙,以免弄脏帽草。湿润的天气适宜草帽的编织,西北风大作天气干燥的日子就不利于草帽的编织。

草帽的顶是椭圆形的,大直径约有十七八厘米,小直经约为十一二厘米,帽头子高十三四厘米。帽头与帽沿之间嵌有一条用八股棉丝搓成的细绳,是控制帽扣的大小,帽沿也有十多厘米宽,保持水平状态。草帽外沿上还嵌进一根约三四毫米粗的毛竹小弹,用来防止帽沿窝下来,一切完备之后,只要剪掉多余的杂草即可。

草帽编织好后,有的人家里备有像草帽形状的木制模型,将织好的草帽套上去,用圆木来回压平整,这简易“加工”后草帽样子就会挺括美观,也能卖个好价钿。

交帽那一天,织帽人小心翼翼地包裹编织好的草帽,送到麻帽社去排队接受验收,验帽的师傅认真地一一验查,先量帽的尺寸,再看质量,不同的质量等级付给不同的价格。对于编织得不好的,退回来重新返工;有的验收不进的,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赔偿帽草的成本钱。

那时一顶草帽的收购价为三四角钱,一次卖几顶帽子,对农村家庭来说可买点油盐酱醋,几个月积下来,还可以买上一些日用品。在农村,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冬天,勤劳的农村妇女编织各式草帽补贴家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的地方手编草帽还能创外汇,小小的草帽飘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手编草帽这项工艺逐渐被机制编织或其它产品所代替,加上草编效益低,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即费力费时又赚不到钱的手工技艺。因此,织草帽行当也已渐行渐远。

(0)

相关推荐

  • 麦秆编出来的文化——祥云草帽

    成品草帽 祥云草帽既时髦,又文雅,传递顶戴者的诸多个性,远近闻名.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拓展,采用进口纯木浆及各类天然环保材料为原料,经民众手工精致编织而成祥云草帽,登堂入室,走进大商厦,身价陡增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九】手拉车夫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手拉车是我国南方拉运物资的一种工具,它体积较小.构造简单.操作简便.行动方便,人们拉货运物常要用到它.那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如家里要添置一辆手拉车也需要一些钱但也不经常使用,平时 ...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八】内河船夫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乡镇没有公路不通汽车,人们外出办事或走亲访友无法乘车,除步行外就得乘船,在中国内陆各个地区的水乡,河湖遍布适宜于船舶的运输.因此,内河航运成为当时交通运输的主力,内河船夫成了一个行当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六】木偶戏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五】制作鞭炮

    鞭炮,又名爆竹,有的地方称为炮仗.中国人有个传统习俗,逢年过节都要燃放鞭炮,一方面显得喜庆,另一方面认为可以驱邪.人们除了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也要燃放爆竹以示庆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四】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捏塑,亦称面塑,俗称"捏江米人",是以糯米粉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二】爆米花匠

    "嘭"的一声响后,白花花的爆米花冒着热气,从黑色袋子里倒出来,香飘四溢--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巷尾常见的崩爆米花情景.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传统的爆米花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街头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画匠

    吴道子 画匠,顾名思义,是个匠人.在乡下,能工巧匠是有身份的人,虽然称不上什么"大家",但是很吃香的,受到乡亲们的刮目相看. 据说,画匠的祖师爷是吴道子.吴道子,约680年-759 ...

  • 【盘点老行业之四十八】钉秤匠

    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今,不管买卖什么,往电子秤上一放,四两半斤,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了,比老式的杆秤放便多了. 老秤属鲁班发明,秤砣为权,秤杆为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 ...

  • 【盘点老行业之七十八】播放西洋镜

    西洋镜,上海人叫"西洋镜",洋人叫"peep show",北方人叫"拉洋片".又作"西洋景".说的是旧时西洋(欧美)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