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前世今生系列:五粮液是哪五种粮食酿造的?

宜宾五粮液酒厂前身源自1952年5月川南行署区专卖事业公司宜宾专卖事业处组建的“国营第24酒厂”; 1954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专卖公司宜宾国营酿酒厂”, 厂址位于原四川省宜宾市的岷江路: 1955 年9月,企业划归地方,改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酒厂”; 1959年3月12日,宜宾专署财经党组改组,将“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酒厂”易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 1964年4月10日,酒厂又划归省属企业,交省专卖局直接领导管理,10月,正式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五粮液商标

宜宾,古称戎州、叙州。据《叙州府志》记载,早在宋代,当地就有用多种原料酿成的“荔枝绿”酒,后人遂常以多种谷物酿酒,五粮液就是其中的一种。清中叶,宜宾“水陆交会,贸易四达”市场空前繁荣。自乾隆后期“酒禁”松弛之后,光绪中期城中已有元曲、提庄大曲、尖庄曲泡等新品应市,但已不能满足众多口味之需要。

邓子均,五根液的创始者,原籍南溪县,时年与人合伙顶下原温德丰作坊后更名为“利川永”,依靠“陕帮”主烤酒师赵明盛,开始生产杂粮酒。初用九种粮食试酿,经多次实践,广泛请人品尝,听取名中医意见调整配方比例,后优选糯谷、饭谷、黄米(黍)、荞子、高粱五种粮食为原料,终于酿成了优质杂粮酒。宜宾清末举人杨惠泉参与品尝时,深知此酒魅力所在,在众人赞不绝口中,嫌杂粮酒酒名不雅,便以此酒“集五种粮食精华而酿成琼浆玉液”,提出命名“五粮液”。自此,“五粮液”之名便流传开来。

利川永第一代五粮液包装

当时,五粮液每市斤售价1.2银元,高出一般大曲酒价格1.6倍。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年产仅五六千斤,且税率甚高。为保护自身专利,作坊老板与家属常深夜秘密配方下料,工艺流程繁复,劳累不堪。加上日本飞机侵扰宜宾等因,利川永作坊于民国33年(1944年)将全部产业出顶于钟三和作坊经营,中断了五粮液生产。而城中长发升、刘鼎兴等其他作坊则将自己的优质杂粮酒勾兑为“五粮液”出售,产量更少,自称“非卖品”零沽应市。1949 年,宜宾稻谷减产、不少作坊经营困难,五粮液实已停止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2月29日,人民政府组织宜宾城中九家老作坊联合组成“宜宾市大曲酒酿造工业联营社”。恢复曲酒生产,在城区内设门市对外销售。此后不久,联合社经改造成为“公私合营”性质。

20世纪50年代五粮液标贴

1952年5月,川南行署区专卖事业公司宜宾专卖事业处所属“国营24酒厂”(五粮液酒厂前身)成立。同年11月,“曲联社”解散国营第24酒厂购买“全恒昌”“利川永”等作坊容池和厂房,另租赁“长发升”等窖池和厂房进行生产。原“曲联社”的贺福臣(“陈氏秘方” 传人赵铭盛之子赵 范先的外甥)、范邵华等部分管理人员被国营第24酒厂吸收进厂。其时,酒厂有各个时期的窖池97口,其中,600年以上的明代窖池21口;100年以上的清代窖池26口; 30 年以上的近代窖池30口。是年,国营24酒厂开始恢复五粮液试产工作。但由于酿酒工人急于求成,工作方法简单,未能很好与利川永老板配合协作,进展并不顺利。

1953年春,川北行署李鹏(原名李奇柱)专员和刘永玖(地委统战部长)亲自出面做工作,指出宜宾生产名酒的重要意义,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邓子均出来亲自生产 、操作,鼓励他大胆工作:并当场向邓子均表明,特聘他为酒厂顾问,每月工资100元(旧人民币100万元),先由统战部支付。 邓子均深受感动,认识到了在此之前“思想不开展,仍然保守专利”“我故意装耳聋听不见,置之不答”等错误。据邓子均的二儿子邓受之回忆:“在统战部刘、 舒二部长热忱接待回来后,(邓子均)非常高性(兴),愿将所(有)经验全部贡现(献)国家。

1954年6月,邓子均献出五粮液秘方,并把五粮液生产扩大到“长发升”“利川永”原29日窖池生产,1955 年正式投产,年产25吨。是年12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开始组织出口五粮液酒。1958年,五粮液已正式以国家名酒进人国际市场,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

20世纪50年代五粮液

1960年,为了解决五粮液微带涩味的风味缺陷,五粮液酒厂在邓子均( 1876-1959年)逝世一周年的时候,对陈氏秘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小麦替换了荞麦,结束了使用荞麦酿造五粮液的历史。以此配方烤出的酒不仅保持了五粮液的传统风味,而且涩味消除了。随后,酒厂又经过多次的配合实验,对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精细的调整,延长了发酵期,使五粮液的风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963年,酒厂对五粮液酒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总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质量标准。

20世纪60年代五粮液

1978年10月,五粮液酒厂以“双法'(统筹法、优选法)首先攻克了多年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地将酒度(由原来出口的52度)降到38度至35度。后微调至39度,酒味的口感更醇净甘爽。1979年,低度五粮液上市后受到国际市场广泛欢迎,订货量猛增了3倍。

1985年2月,根据国务院限制酒度数的指示,五粮液酒厂第一次批量生产52度五粮液内销酒。此后,52度五粮液逐渐成为国内五粮液市场的主流品种。同时,内销低度酒小批量试产39度、29度、25度五粮液及39度尖庄酒,1988年10月,正式量产投放国内市场。

20世纪70-90年代初五粮液产品

1993年,五粮液酒厂决定开发高档次的五粮液珍藏品。按照突出600年老窖的优雅典型风格的指导思想,经过18个月实验,1994年2月,首批珍品五粮液54度开发成功。4月,又推出了52度珍品五粮液。珍品五粮液的成功开发,为以后其他(高档)新品开发积累了经验。

经过多次改扩建,1990 年,五粮液酒厂已发展成为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名酒生产企业,生产场地由城区旧址扩展到宜宾南岸青草坝、上江北学堂坡、红庙子等地,总古地面积34万多平方米,窖池1300 余口。1997年8月,五粮液酒厂改制成立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