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黑釉茶盏独树一帜,好的建盏具备这3点
建盏产自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是宋代名窑之一。早在唐代时期,建窑就已经建成,那时建窑主要烧制一些青瓷茶具。直到北宋开始,建窑又凭借所生产的黑釉茶盏而闻名遐迩。
宋代著名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评价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白不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窑所产的这个茶盏的确品质上乘,制作精良。那么说到一个好的建盏,应该要具备哪些特质?今天小编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第一特质——铁胎
首先看器物最直观的无非就是胎、釉、造型这方面,很多人拿到建盏就习惯直接翻过来看盏底,观察盏的胎质、施釉和修足。
众所周知对于建盏来说,铁胎绝对是它的第一特质。
建盏的胎体原料是水吉当地的粘土,而这种粘土的含铁量很高,甚至为同时期其它窑口的数倍,亦远高于青瓷、白瓷原料的含铁量。铁胎因含铁量高,在外观上颜色深沉,有粗砺感;物化性能上有重量,手持具压手感。
由于建盏的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其在宋代成为上乘的茶具之一。
用建盏喝茶,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并更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充分达到品茗效果和极致的软滑甘甜顺口感。这些都是建盏铁胎带来的优势,增加了建盏实际的使用价值。所以一个好的建盏,首先要有一个标准的铁胎。
2."器型为骨,釉色为肉"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
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龙泉窑的青釉,钧窑的天青釉等。建盏的黑釉同铁胎一般,是相当明显的一个特性。
建盏的油滴、兔毫、鹧鸪釉都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而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因此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垂泪欲滴展现了铁系结晶釉和乳浊釉相结合的质感美。其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有观赏不尽的韵味。
不仅如此,建盏的铁系结晶釉在窑火的烧制下,变化万千生成了包括兔毫、油滴釉、鹧鸪斑、曜变釉、结晶冰花纹釉、芝麻花釉、龟裂纹釉等。
这些不同纹理的结晶釉,仿佛星星点点的深邃夜空,黑的别致美观。盏友们也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网上或者茶城里经常看到一些建盏,斑纹粗大且十分炫彩,有点炫的让人不敢买,这种釉料便不是纯天然的铁系结晶釉,添加了有很多其他元素在里面,不仅影响健康还缺少美感。所以一个好的建盏,离不开结晶釉的作用。
3.整体造型
建盏除了铁胎、铁釉特质,好的建盏还需要综合考虑整体造型。
比如器型是否周正,建盏的胎土因为含铁量高,不易耐高温,所以极易出现开裂和变形。一个好的建盏,定是要满足没有明显变形,表面不开裂,不起泡,针眼少这几个条件的。盏底的胎足也是考量整体造型的一个要点,因为建盏的釉在1300度的窑炉里会产生流动,流动的同时又会产生粘底的现象,所以市面上大多数建盏的胎足是比较粗糙的。
大致说来,建盏胎足显得粗糙,有不规则且大小不一的点状或丝絮状凹坑,即一般所谓的颗粒感。这种是需要技术熟练的师傅,足够利落的旋修底足的刀法,才能达到修足精细的成果。在建盏的烧制难度下,造型还能保持周正,没有歪斜等问题,而且修足还十分规矩干净,绝对是属于比较好的建盏了。
一盏出窑,皆有因缘。握一盏在手,茶汤深处,可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种茶汤万重色。此时唯有好盏,方能不负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