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点=智慧的起点?

文丨蔡梓润 · 主播丨北屿

德国古典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认为,艺术是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的绝对同一,是“理性的最高规律”。在谢林的哲学体系里,艺术是人类理性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统一性和完满性,再从这一个点出发,人类得以生发出其他所有哲学与智慧。也就是说,艺术最终止于一,而智慧则始于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这种完满性,艺术又如何止于一呢?谢林在他的哲学中提供了一些线索。

外察世界

在谢林的先验哲学中,他另外提供了一条从主观到客观的线索,即“内观己心”的线索。

用谢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如有一种先验哲学,那么,留给它的只能是相反的方向,那就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在先的、绝对的出发点,从而引申出客观的东西。”

自然哲学是从外部的自然界出发,而先验哲学则从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研究。

在自我意识的一开始,我们具备了感性直观。就是通过感觉直接观测到现象的能力,这个能力对应着自然界五花八门的表象,于是我们看见这世界,听见这世界,在脑海里留下了诸多影像和声音,这些成为了我们的记忆。

感性直观上升之后,自我意识便发展为反思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已经在头脑中的记忆进行反思和追问,我们不仅想要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对这些现象的反思,我们得以总结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让科学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而当反思继续上升后,自我意识便发展成为意志。可以说,当自我意识发展到这个阶段时,我们就具备了更多能动性,我们不再单纯地对自然界进行反思,被自然界牵着鼻子走,而是意识到,我们本身受到意志的驱动,是自由自主的人,就如同神秘的力量驱动着整个自然界一般。

这就是艺术家得以开始创造的前提,在艺术中,他们就是自由的,是不受拘束、具备无限可能性的。

可以看到,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自然界的三个层次,也在不断上升,趋向绝对同一。

内观己心

艺术直观诉诸一种神秘体验,但并不代表艺术求索之路无迹可寻。

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他提供了一条从客观到主观的线索,即“外察世界”的线索。用谢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使客观的东西为先,从而引出主观的东西,这是自然哲学的任务。”

外部的自然界中,各种花花草草、飞禽走兽,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处在最低的层次,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自然如此这般地表现为各种运动着的事物。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只能到这里。

在较高的层次里,自然便表现为光、磁、电、化学等现象,这是初步透过表象而展现的本质了,我们不仅看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五光十色的表象,还看到了藏在这些表象之后的原则和规律。这需要我们受过教育之后才能领悟。

在最高的层次里,自然表现为有机体整体,即自然本身。光、磁、电、化学等现象如此地神奇,而整个自然界又如此地和谐,仿佛它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随机产生的,而是冥冥中有种神秘的力量在统筹这一切。这是进一步透过现象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领悟到这一层本质,单单依靠学习科学知识已经无法达到了,而需要开始诉诸于审美。

这三个层次,是自然界的不断上升、不断抽象,从而慢慢趋向艺术的绝对同一的过程。

启迪多元思维

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作为看似相反的线索,各自逐步上升,最终汇合于艺术。上升到最高点的自然界,被上升到最高点的自我意识所接收,物与我的界限便模糊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也消融了,一切的分别都开始消失,仿佛一种天人合一的神秘体验,这就是绝对同一,也就是艺术的所在。

达到绝对同一的艺术,看似是单一的,有限的,但其实在这单一里蕴含着无所不包的丰富性,在这有限里蕴含着无边无际的无限性。“美美与共”描绘了艺术的这种同一,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则描绘了艺术的这种无限。好的艺术总是耐人咀嚼的,因为它看似有限,其实仿佛一扇窗,通向了内心与外界的广袤天地。

可以说,唯有艺术可以引领人达到绝对同一的最高境界;而艺术本身,也如此这般地“止于一”,达到了自身的完满性,实现了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最高成就。用谢林自己的话来说,艺术是“哲学唯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和证书”。

作为“一”的艺术,达到了自身的最高处后,沿着曾经攀升的路线,重新返回,为人的意识和整个自然界赋予意义。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世界才能被永恒地辩护。

毋宁说,艺术能力的高低反映了生命能级的高低。

正心正举,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老子曰: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也就是说,假如美是可以被言说的,成为一套众人皆知的标准,那美就消失了,成为了恶。这个观点和谢林的观点不谋而合,谢林认为,绝对同一的艺术的美是无法被思想、被表达的,因为任何的表达都是一种有限的区分,而美本身是一种无限的同一。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那我们该如何学习审美呢?毋宁说,审美虽然本质上是不可教的,但事实上也是无需学的。一个孩子可能可以轻松看懂一幅让大人们都摸不着头脑的现代画,大字不识的慧能可以在菩提树下顿悟,写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隽永的诗,这都说明审美不一定非要渊博的头脑,但是需要足够的用心。

既然艺术既是有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那我们欣赏艺术时,便既不能有意识地欣赏,也不能漫不经心地欣赏;既然艺术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那我们欣赏艺术时,既不能死守教条,也不能随心所欲。总之,艺术的这个绝对同一,需要静下心去,使用天赋的悟性。

如果艺术最终成为了单纯的一,那最好的审美者,必然是返璞归真的单纯的人。

·end·

(0)

相关推荐

  • 近20年中文学界谢林研究完整版

    近20年中文学界谢林研究完整版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Schelling 谢林". 编者按 或收录仍不完全,期待学界同仁补充. 01 研究论文 <斯宾诺莎--谢林:建立一种&q ...

  • 浪漫派自然哲学:一种美学现代性方案

    浪漫派自然哲学 一种美学现代性方案 黄金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本文原载<外国美学>第27辑(2017),第1-20页. 转载自:外国美学公众号(ID:InterAesthet ...

  • 谢林中后期哲学的伦理思想:从启蒙倒退到神话之后的生存哲学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谢林发现,自由本身无非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而康德所揭示的"自由的因果律"蕴含着与自由相反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固然构成了康 ...

  • 2020年中文学界新出谢林哲学相关文献

    按:由于编辑的疏忽,昨天推送的本推文存在着一些错误信息,在此向各位读者表示歉意! 本推送收录中文学界今年新出的谢林哲学相关研究文献,总共分为五个部分:新书预告.今年已出著作.研究论文(期刊).研究论文 ...

  • 倪逸偲 | 探求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 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的平行演进(1794-17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探求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 费希特与 谢林早期先验哲学的平行演进(1794-1797) 倪逸偲  | 文 作者简介 倪逸偲,1994年出生于安徽芜湖,江苏南通人,北京大学 ...

  • 先刚︱“建构”与“反思”——谢林和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差异

    谢林 本文原刊于<文艺研究>2020年第6期,责任编辑张颖,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摘 要 谢林在哲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艺术哲学"的概念,并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系统 ...

  • IPO是终点,还是起点?

    作者丨冯斯基 来源丨常垒资本(ID:conswall_cap) 那日,一位家办行业的朋友跟我说了句这样的话: "做一级的对项目会有一种盲目乐观和自信,但到二级市场会是另一回事,经常和二级的人 ...

  • 王彦霖爱情的终点幸福的起点,喜提个媳妇儿,活出自己的精彩

    大多数男生,都希望找一个贤妻良母.王彦霖爱情的终点幸福的起点,喜提个媳妇儿,活出自己的精彩.乐了冷知识温馨提示:本文约1050字,阅读需要一分钟左右. ~分割线~~1~~~~乐了冷知识~~ 520的大 ...

  • 阮氏三雄,终点又回到起点

    请按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以下为正文: 在劫生辰纲的队伍里,阮氏三雄和赤发鬼刘唐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属于赤贫阶层,都有改变命运的渴望. ...

  • 【心语】终点也是起点(九)

    去年八月的河西之行,回程时到甘博一游,随即当晚坐火车去往古都西安.最后一站选西安,一方面是从转车成本考虑的,另一方面想着以西安为终点似乎别有一番趣味:数千年前,西汉自此凿空西域,这里便是丝路的起点.今 ...

  • 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刘和刚   1   前年的六月 与往年的六月稍有不同 我很忙,飞来飞去,讲东讲 ...

  • 人生如圆,终点亦是起点

    文︱贰    伊 · 主播︱姚小明 致情感原创 我大概能清楚的记得七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来到北京的情形,寒冷,如同今天的风一样,吹进皮肤感受到刺痛.这大概是一种机缘巧合,我也是在这样的冬天将要离开这座城市 ...

  • 林聪《3M老林的情与Hua》新书签售暨同名原创艺术画展在智慧山艺术中心开幕

    3月20日,"3M老林的情与Hua--新书签售暨同名原创艺术画展"在天津智慧山艺术中心飞鸟剧场开幕. 3月20日,"3M老林的情与Hua--新书签售暨同名原创艺术画展&q ...

  • 患者故事 | I时代 —— 终点,还是起点

    癌症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还是一个儿童,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的母亲忽然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仿佛前几天还在照顾我们玩耍吃点心,下一刻就看见他家人进进出出.但这一切很快归于平静.他的父亲开始了新生活,小伙伴也开始 ...

  • 李佳琦的“小助理”单飞:离开,是终点也是起点

    刘会凤日更的226天   1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不知道为什么,人越到了一定的年纪,越来越相信"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句话.你觉得呢?   就像很多人可能也没想过李佳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