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独辟蹊径——“松壶派”创始人钱杜二十五幅佳作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清朝约200年来被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世人所重,钱杜、胡远、吴榖祥、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被称誉一时。我们首先分享钱杜山水画作品。

钱杜(1764—1845),程序伯文集作(1763—1844)。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树弟。出身仕宦,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遂卒于客乡。著有《松壶画诀》、《松壶画忆》、《松壶画赘》等。

主要传世作品有:《西溪月棹图》、《紫琅仙馆图》、《人物山水图》、《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梅花图》、《天池石壁图》、《溪山艇子》、《陈文述诗意册》(《沧海春帆》、《长城秋月》、《鸥波书记》、《琅嬛刻烛》、《画舫题襟》、《袁浦防秋》、《云园花宴》、《灵隐藏书》、《蓉馆诗盟》、《岱岳望云》、《江国停桡》、《长安听雨》、《花海扁舟》、《吴淞筹海》、《关山转饷》、《横塘打桨》)、《仿云林山水图》、《梦游天台图卷》等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西溪月棹图》赏析

《西溪月棹图》扇页,清,钱杜绘,纸本,设色,纵18.2厘米,横5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扇页有自题:“西溪月棹。临唐子畏本为小眉仁兄观察清赏。丁酉仲秋,钱杜记。”钤“叔美”朱文印。

“丁酉”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钱杜时年74岁。

此图是作者晚年送给同僚的画扇。图绘红衣高士独坐舟头,顺流而下的情景,表现了文人理想的幽居生活。图中人物及舟用笔细密工整,于古拙中流露出灵秀之美,带有文徵明“细笔”风范。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枝叶在运笔上洒脱奔放,以线条和黑、白墨点错落交织,具有乱头粗服之美。洒脱的笔墨与刻画精微的人物、舟船在尺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互补,相得益彰。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紫琅仙馆图》赏析

《紫琅仙馆图》轴,清钱杜绘,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27.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本幅款署“己卯四月望后钱杜并题记”。钤“钱叔美”印1方。

《紫琅仙馆图》原为赵孟頫所作,钱杜曾于京城见过真迹,后为友人月樵先生背临而成。根据该图所题款识可知此图作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作者时年56岁。20余年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此图为梅盦主人所得,又延请钱杜在画上重题一则。

《紫琅仙馆图》画面意境清幽萧疏,气氛安逸,表现了文人理想化的幽居生活。作者通过对文人高雅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他们的生活理想和人品情操。此图虽源于赵氏原作,但用笔细密工整,人物、楼宇刻划精微,古拙之中见灵秀之气,此则是钱氏自家的特点。其构图形式与着色则带有吴门画派的特点,尤其有文徵明“细笔”画法的影响。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人物山水图》赏析

清 钱杜 《人物山水图》册页,纸本,设色,纵22.8厘米,横33.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册共十二页,选刊二页:

  1. 《临居节西溪晴雪》;
  1. 《临沈周丹台春晓》。

此册虽称临古之作,实具作者自家面貌身骨,具有娟秀隽永之清韵,乃道光二年(1822)钱杜59岁时所作。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赏析

清 钱杜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水墨,淡设色,纵138.2厘米,横53厘米。(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有朱竹垞题“钱松壶虞山草堂步月诗画逸品”,松壶是钱杜的号。画幅左上有钱杜自题“山月欲上秋意生,东墙西港荒虫鸣。主人开门客欲去,人影依稀入深树。树头栖鸦数啼,举眼看月月渐低。竹烟满地寂无语,仙鹤一声露如雨。此诗,记去在虞山草堂步月题小画赠子潇作,癸酉长夏无事,复写此以寄湘山五兄。寄到日,定多物外之赏,于茶熟时,邀二三宾佐,共吟啸也。钱杜并识。”癸酉为1813年,钱杜时年五十岁。

从画面看,和题诗意境相仿佛,但某些细节却又不完全一样。《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前部分略写坡石,院墙内外有三块玲珑假山石,勾皴繁复,线条流动,园内树木茂盛,草庐隐现其间,树上斑斑红点似为玉兰或木笔花。远山以二抹深蓝画出,天空染以淡蓝,画中人物衣服亦为蓝色,浓艳中蕴含着和谐。《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以大密大疏之反差为特色。层层茂林,以精细的点法为之,卷云般的山石,以密集而具装饰趣味的解索皴写成,与空旷的天地及白墙形成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强烈对比。画法融王蒙之繁密与文徵明之细腻为一体。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梅花图》赏析

清钱杜《梅花图》绢本设色,纵204.4厘米,横97.3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为钱杜的花鸟画代表作。图绘嶙峋老梅树一株,主干盘曲而上,冲出画外,又于树梢处折回,上下呼应,气脉相通,笔断而意周。枝头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或洁白、或粉嫩的梅花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照,清气袭人,颇有一番情韵。

图中,梅树的主干以淡墨绘出,以浓墨点苔,苍老古拙;分枝以中锋勾出,挺拔坚韧。画家运用书法的“飞白法”,并且运笔峭拔,顿挫有致,使转有方,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成。梅梢处贵直。钱杜画梅梢,将一笔拉到几尺长,使梅枝的梢头露出尖锋,或如铁鞭,或如鹤膝,或如弓梢,或如钓竿,突出了梅树的清高拔俗。画中的梅枝让人感到风神绰约、奕奕有致。伊秉绶在钱杜的梅花画册上信手挥写“寒香千古”四个字。以这四个字评价钱杜此图,亦十分贴切。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天池石壁图》赏析

清 钱杜《天池石壁图》

就构图来说,钱杜窄长的《天池石壁图》轴,由坡石间蓊郁松林作为前景,透过一连串S形涌动的水路,直达画面高处以黄緑浅设色的圆缓山峰。他利用丛丛松柏杨柳统合整幅山水,另以桥梁、门、寺院点缀其中。曲折山路在画面中造成的上扬动势,利用自山间高悬而下的溪流,蜿蜒通过层层瀑布、坝堤、水门得到反向的平衡,最终回到一位待渡文士所在的开敞的溪岸前景。

整幅画作以丛聚的浅翡翠绿山石堆栈起来,其大小并未因前、中、后景而有所差别。这种大小比例的混淆,造成远近物像压缩成一个私密且令人晕眩的连续空间,似乎山水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立刻被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山水中的人为构件如路径、围墙以及寺院,似乎设定只对特定的游人开放;绵长的石将前景与其它画中物像隔开;站在门框中的长衫文士望着湖上船夫,他必须越过这片水域才能找到通往等他到访的另一名文士山中居所。画中门、曲折掩映的小径、略启的水闸、在通往另一个空间的门边徘徊着的文士们……划定了这片山水的动势。题跋:忆嘉庆乙丑(1805)长夏,在超然堂纵观竟月,如身入龙藏中也。少兰索画,钱叔美记。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溪山艇子》赏析

清 钱杜 《溪山艇子》

作者面对画坛已根深蒂固地依赖董其昌所提倡的元人风格,钱杜挑选出一些不在董氏南北宗论系列中的经典画家。其中包括他视为赵孟頫继承者的文徵明;而赵孟頫又被他视为唐代绘画的继承者。钱杜认为令文徵明卓然出众的是他“清虚”的特质,曾写道:后之人欲瓣香停云,须先领会其清超静穆之神韵,然后丘壑位置自然合格,渐脱渣滓而留清虚,则近道矣。若一意在皴染钩勒上取形似,终属参死句汉也。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 陈文述诗意册》赏析

这套《 陈文述诗意册》就是钱杜把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用画笔描绘出来。共计16开,是钱杜36岁时创作的,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 陈文述诗意册》之一《沧海春帆》。感劳生也。戊辰(1808年)春,于役崇明,至海门,往来海上者两旬。长风饱帆,归来春事过半矣。春色满天地,独为海上游。沧波渺无极,身世此扁舟。夜静龙吟急,云开雁阵秋。卢敖吟一卷,归付小红楼。是整套作品中动感最强、最有气势的,钱杜在这帧作品中摆脱了前人对水波海浪的程式化创作。传统山水画描绘静谧的景致有很多办法,面对动感的场景就显得有些掣肘。钱杜用勾染并用,用干笔中锋勾出细碎的浪花,用淡墨渲染浪花之间的空隙,大朵浪花不加颜色渲染,用颜色变化体现出海水的汹涌澎湃。仿王孤云。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二《长城秋月》。纪远游也。癸丑(1793年)秋从琅環中丞热河还,宿古北口。夜分月出 断城上,若古镜之离匣矣。青天一明月,流影照长城。明月旧时色,长城万古情。胡姬青海怨,羌笛玉关声。回首阴山路,凉秋事远征。钱杜就画了一帧。他画的长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有很大不同,他把描绘的重点放到了山势上,长城只是画中的配景。这也说明钱杜在把写生转化成作品的过程中还是受到传统技法的约束,前人画过的内容他创作起来就得心应手,前人没画过的他创作起来就比较吃力。从钱杜的尝试也可以看出来,在写生转化成作品的这条路上,他走得很孤独。吴仲圭意。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三《鸥波书记》。慰素心也。管姬湘玉解诗书,嗜翰墨。为余掌书记,所居曰小沤波馆。美人宜氏管,花外小鸥波。画阁烟云供,书仙翰墨多。琴声迟夜月,帘影卷秋河。水阁涂妆处,临池点黛螺。是钱杜写生的作品,虽然在技法上还显得有些稚嫩,但足可以显示出钱杜在创作中的尝试。仿沤波主人。

《 陈文述诗意册》之四《琅嬛刻烛》。感知己也。受知淮南,回首十载,授经佐幕,半与家曼共之。玉帐谭兵日,云亭载酒年。生平数知己,第一是琅嬛。苑树鸣残夜,池花湿暮烟。因怀吟馆梦,风雨对床眠。传说天帝藏书的地方叫做琅嬛。在世人眼中天帝居住的肯定是仙山福地,钱杜描绘的是世间书斋,他将琅嬛的意思拓展为士子的书屋。钱杜自己说他这帧作品是仿宋代名家赵令穰,一眼看上去还是明代文徵明的风格。钱杜这么说也没有错,他没有仿赵令穰的笔墨技法,他仿的是赵令穰画中韵味。这帧作品呈现出钱杜对赵令穰作品的推测,古代的画论无法做到图文并茂,钱杜只能通过文字介绍理解赵令穰作品的风格,他通过文徵明的作品去推测,只能画出这样的面貌。仿赵令穰。

《 陈文述诗意册》之五《画舫题襟》。纪冶游也。董竺云作吴门画舫录,盖板桥杂记之流,所录余诗为多。何处木兰桡,春城四百桥。画帘云淡淡,水阁雨潇潇。旧约留金枕,新声怨玉箫。淋漓残墨在,感旧倍魂销。钱唐陈文述制,钱杜书。仿文待诏。庚午四月。钱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六《袁浦防秋》。志河渠也。丙辰(1796年)试吏皖中,铁梅庵宫保檄余事河堧。次年春浚河、云梯关河,复叙劳,改官江南。一卷防秋略,三更翦烛谭。劳生久河北,官迹又江南。改道烦频议,宣房未尽谙。云梯关下路,髡柳尚毵毵。橅杜惧男。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七《云园花宴》。怀旧雨也。旅食京华,寓孙古云袭伯云绘园者三年。花月之夕,辄置酒赋诗为乐。三载春明住,琴尊识旧家。高台秋酹月,小榭晚评花。废壘寻春燕,空庭散暮鸦。故侯归未得,极目忆天涯。摹居山谷。

《 陈文述诗意册》之八《灵隐藏书》。思著述也。琅環中丞设书藏于灵隐,因以所著藏焉。千秋未可比,一卷托名山。石墨高僧护,青灯古佛间。浮名半天下,副本出人间。作者寥寥数,他年若是班。仿曹知白。

《 陈文述诗意册》之九《蓉馆诗盟》。忆同调也。蓉 湖杨农部诗派与余同出梅村祭酒,世称杨陈。跌宕追元白,雄奇抱杜韩。诗家推祭酒,吾辈共骚坛。畏捷春花发,吟深夜月残。旧时游赏地,落叶满长安。用黄鹤山樵法。

《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岱岳望云》。思亲也。辛酉春偕潘红茶诸君北上,道经泰山,南望白云,嘅焉生游子之感。思亲忆亲舍,南望白云飞。云飞不可及,游子何时归。日观上清晓,天门开翠微。浮名尔何物,辛苦事征衣。仿大痴晚年荒率意。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一《江国停桡》。感萍踪也。试吏皖中十九日,故人忆我,不能无诗。江行三百里,过尽万峰青。旧雨曾同听,闲云此一停。小池明瘦月,高树碧横星。回首茹香阁,疏栏坐拂萤。笔意似九龙山人。

《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二《长安听雨》。忆弟也。仲弟寿苏卧病经秋,余在京师,闻夜雨而忆之,今下世十年矣。夜雨尔何事,使人生远哀。不堪(愁)虫语切,况有雁声来。池草更无梦,庭花曾未开。湖阴一坯土,寂寞冷青苔。徐幼文意。叔美。

《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三《花海扁舟》。慕偕隐也。内子玉晨与余有偕隐西溪之约。花海在西溪,梅花万树,若香海焉。何日竟归去,花海泛扁舟。闲泊古梅树,远招双白鸥。青山隐香雪,翠羽梦罗浮。便欲携家去,长吟不可留。叔美仿唐子畏。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四《吴淞筹海》。志武备也。戊辰摄篆宝山吴淞海口,距城七里,杨节镇楼船在焉。一片吴淞水,惊涛下海门。戈船寄韩说,烽火说孙恩。犀甲劳诸将,旌旗见列屯。闲来坐明月,剑述亦同论。张伯雨吴淞春雨图,仿佛似之。叔美。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五《关山转饷》。悯行役也。转饷河上,经清流关,避雨大树下。七峰分岸立,万树抱山横。车马盘云上,关山冒雨行。湿衣怜倦仆,华发感劳生。前路滁阳渡,清流澈底清。仿文五峰而少变其法。叔美。

《陈文述诗意册》之十六《横塘打桨》。坚旧约也。董姬双婷,有连环之约。待余三年,乃打桨而迎之。为有连环约,三年此一心。月明曾共照,江水尔何深。花影秋横笛,星河夜鼓琴。旧时双桨路,凉雨动微吟。橅云溪外史。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仿云林山水图》赏析

钱杜《仿云林山水图》

作者一生来,尤喜旅游揽胜,步履几遍天下,每遇风景名胜,即写诗作画。大自然的魅力,大大丰富了他的画意画境,开阔了胸怀,宽宽了眼界。他在政事上没留下什么大的作为,可在艺术上却成了嘉、道年间拔萃的名画家,绘画史上称其是开创了“松壶画派”。大概受他的影响,官职不高的长兄钱树(字梅),亦是位诗、书、画的能手,其画师法大痴(黄公望),爱仿黄鹤山樵(王蒙)的画,从兄钱东(字袖海),书、画俱得南田(恽寿平)之法,仿起南田之作,以致到让人难辨真伪的地步;其五兄钱谢庵、其妹钱林均工诗善画;随其畅游天下的儿子钱生及女儿钱佩、侄儿钱廷熙,都是书画的行家里手,可以说整个钱氏家族,几乎是“松壶画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七十五岁收之为门徒的画家蒋宝龄,以及蒋之子,也可称之为“松壶画派”的后继者。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赏析

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纸本墨笔 29.8X130.96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梦游天台图卷》是钱杜山水画代表作,源自文徵明的细密秀雅画风在这件纯水墨的山水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卷作于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年)三月,钱杜时年50岁。上款“云伯”即清代诗人陈文述。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据《陈鸿寿年表》,这一年画家当与陈文述同在溧阳。按画卷上的题跋,钱杜是在春天画成此画,到七月秋天的时候,钱杜到吴中桂叶书堂,展现已经装裱成卷的《梦游天台图卷》,即兴在卷后补题诗一首。

(0)

相关推荐

  • 钱杜《天池石壁图》

    钱杜画取法文徵明,在独尊"四王"的晚清画坛可谓异军突起.他学文派,专事谨秀,但缜密而不塞实,精细而不琐碎,文雅静穆,很耐看.此图密线细皴,因为极注意黑白疏密的对比,故实中见虚,虚中 ...

  • 陈文述诗意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明代中期画家周臣二十五幅绘画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三国志注》魏书二十五全文,翻译赏析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陇西东迁.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毗,毗不得应命.及袁尚攻兄谭於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英雄记曰:谭.尚战於外门,谭军败奔北 ...

  • 田英章二十五幅行书欣赏

    田英章二十五幅行书欣赏

  • 清代早期王时敏二十五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李震坚二十五幅古代人物作品画欣赏

    李震坚二十五幅古代人物作品画欣赏

  • 明代中期“明四家”仇英大师二十九幅绘画赏析

    明代中期,院画势力日衰,"浙派"也渐趋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由于此时期苏州经济繁荣,各种工商行业发展迅猛,直接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旺 ...

  • 明代早期戴进二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送给你二十五句话和二十五幅绝美动图

    送给你这金子般的二十五句话和二十五幅绝美动图,真是太美了!快与朋友们一起共享这份美丽! |老|刘|的|心|灵|鸡|汤| 869 期

  • 二十五幅流失海外的国宝级国画,难得一见

    花开无尘 巫娜 - 风月无古今 曹知白:<疏松幽岫亭> 元代 立轴 纸本水墨 纵48厘米 横36.4厘米 (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