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刺猬法则,暴露了人际交往中的扎心真相

十点读书原创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定律,叫“刺猬法则”。

讲的是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抱在一起,但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所以刺得双方怎么也睡不舒服。

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体温又不至于被扎。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这刺猬。离得太远是遗憾,走得太近又是灾难。

朋友之间,感情越界最扎人。距离近了,错把毒舌当率真,嘴上没个分寸;误把情谊当存折,金钱往来上没个底线,渐渐疏了关系。

亲戚之间,走得太近最灾难。没有底线地八卦别人的家事,喜欢蹭点小福利;打“为你好”、“关心你”的名头,对你指手画脚。

爱人之间,没有尺度最痛苦。不懂换位思考,一味地付出或者一味地索取,整天捆绑在一起,失去自我。久而久之,厌了,倦了。

俗话说:“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不管是对朋友,家人还是爱人,若想相处舒服、长久,就务必要找到双方舒服的距离,过犹不及。

那在生活中,具体如何保持合适又能让双方舒服的距离呢?

这里有三点建议,供所有朋友参考!

倾听自己的声音,接纳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去19号房间》。

书中的主角是一位妻子,过着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人人称羡。

有一天,她和丈夫提出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丈夫答应了。但好景不长,这个原来属于妻子的小房间,慢慢被孩子、亲人所侵占.......

后来,妻子只好瞒着丈夫在附近的酒店里又找了一个房间,即使简陋破旧,但她却觉得每天只要有几个小时能呆在这个19号房间里,就算什么也不干,都是一种幸福。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位妻子奇怪,但你可以理解吗?

生活中,忙着照顾家人,讨好同事,迁就朋友,常常为别人着想,为家庭奉献,却忘记照顾自己的感受。

每当有不同的意见出现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愿意配合、退让,不愿意为难对方。

可是,牺牲奉献,掏空自己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任劳任怨却成了替罪羊,付出却被视为理所当然,不断地加码提出更多要求,逐渐失去自我,疲惫不堪.......

回到你身上,问问自己,是不是也经历着同样的问题?

你有多久没有拥有过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看书写字的下午茶时间了?你有多久没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自由时间了?你悉心照料身边所有人,那你好好照顾自己了吗?

其实,不仅在婚姻中,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里,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19号房间”,一个保持适当距离、疲惫时放空自己,独处时陈列心事的私人空间。

而这个“19号房间”,它可能是偶尔一次的小旅行,周末给自己的一天自由时间,也可以是带着小锁的日记本,又或者是社交平台上偷偷记录心事的文字。

留一个房间给自己,留一个房间给别人,更要留段合适的距离给彼此。

你忙着让别人快乐,也要记得让自己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家人、别人的爱人,别人的朋友。

允许自己能够拒绝别人,不需要隐忍退让

哈佛公开心理课《幸福课》里说: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要先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同样在保持长久的亲密之间,你可能要先学会独立和分离。

因此,在保持舒服的距离感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拒绝。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集,就告诉我们拒绝别人的重要性。

主人公刘梅一家搬来了一个比较“烦人”的邻居,什么东西都向她家接,并且有借无还。刘梅一家人心里都有意见,但碍于人情世故又不好意思拒绝,只要眼睁睁看着自家东西被“薅走”,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次,那位邻居看上女儿小雪喜欢的杂志,就问小雪能不能借来看看,口头上是借,但大家都明白,一旦拿出去,就再难取回来。

小雪立马回绝说,“不,对不起阿姨,这本杂志我不能借给您。”

邻居没有想到平时借东西都挺顺利的,这次既然会被毫不犹豫地拒绝,便只好灰溜溜离开,从此再也没来借过东西。

当刘梅夫妻很惊讶小雪是怎么可以那么痛快地把“不”说出口时。

小雪答道:“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力拒绝别人。

显而易见的道理,通过一个小女孩的嘴说出来,我们才意识到:

敢于说不,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行使的权力。

生活中,为了避免制造尴尬和冲突,很多时候就算面对不喜欢的事情,也干脆什么都不说,默默承受下来,不敢拒绝。

可是,现实是,如果你害怕拒绝别人,伤害更深的反而是自己。

正如作家苏芩说的那样:“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人情事情混为一谈的人,做不了大事情。

任何人都免不了社交,但也要保持自己的尺度,站稳立场,允许自己可以拒绝别人,应该负责的一个都不逃,不应该自己做的一个都不扛。

不高估人性,也不委屈自己。

时间精力可视化,你的善良要留给值得的人

生活中,遇到需要我们帮忙的事,我们常常这样想:

这应该花不了太多时间,顺手帮一下忙,应该还好吧!

辛苦一点,熬夜帮忙做一下,应该是可以忙完的吧!

多跑几趟腿,应该这件事就能帮忙搞定了吧。

于是,时间就这样东扣西减,变得破碎、零散,一天天下来,似乎都在忙别人的事情,难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最后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到多少。

有句话说:

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不是有形的财富,而是无形的时间,一旦给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因此,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心理咨询师杨嘉玲老师所著《心理界限》一书中提到一个“时间可视化”的方法值得大家参考。

顾名思义,就是做好时间管理,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记下来,习惯性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反思自己使用时间的状况,慢慢把焦点收回自己身上,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

  • 方式1:记录时间账

很多时候,人们总以为是自己在“过日子”,殊不知是在“被日子过”,好像每天都很忙,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时间账,就是做好每日计划,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和行程写下来,做好一件事就划掉或者打个勾,记录在手机备忘录或者笔记本上都可以。

如果能坚持下来,甚至可以给自己制定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自己每周、每天、每个小时如何使用,从而养成一个好习惯。

佐藤惠《神奇手账》-周计划表

  • 方式2:时间管理四象限

有了具体的时间数据之后,可以按照紧急度和重要性,区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

事情很多的时候,我们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即使你认为已经尽心尽力,但仍然瞎忙一场。

按照轻重缓急决定自己的处理方式之后,效率更高,也更方便。

  • 方式3:情绪日记

写作这件事现在被我们过度解读了,很多人认为是作家的事情。其实写作没有那么复杂。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书中,就提到一个观点:其实写作可以帮助梳理自己的想法,更好的看清自己,写作过程中情绪也会慢慢平复下来,最后得以疗愈。

所以,不管是在社交平台还是笔记本,甚至是手机的备忘录,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抒发情绪的“日记本”。

当你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把你的情绪和奇奇怪怪的想法、灵感通通写下来,不用写太多,也不需要太规矩,但一定要心里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文字的表达就是潜意识里的情绪,相信我,很多时候,你写着写着,气就会消了,或者写着写着自己就找到解决办法了。

等过段时间,你再去翻看那些你用情绪填满的笔记时,你会回想到当时的场景,用更成熟的角度去看你的经历,你一定会觉得过去的自己是可爱的。

时间、精力、情绪可视化,其实就是一个帮助理清自己的方式。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和资源,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太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面对要求,有余力就多帮忙,没有的话,也不过度勉强自己。

清楚地知道自己才是自己小宇宙的中心,自主控制每段感情的距离和付出。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方得始终。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很生动形象的比喻:

人与人就像两个鸡蛋,都带着自己的壳,你再想跟别的鸡蛋亲近,也只能期望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成为“同一枚鸡蛋”。

如果挨得太近,彼此没有空间,容易鸡飞蛋打。

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可以在关系中感受到亲密,同时也能保持独立和自主。

这世界没有谁离不开谁,当你距离越清晰,自我管理越明确时,就越能吸引相同频率的人。

你们会成为彼此取暖的伙伴,而不是那扎得彼此流血负伤的刺猬。

十点君说

不知不觉,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每天这个时候,我总会给自己安排一些新的计划,买一本日历,来迎接新的一年。

今天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超级棒的日历。

它是我们十点读书独家定制发售的,里面有366本好书推荐,366句暖心金句,366张精美插画。

是一本可以听的,美美的日历!每周都有一本好书可以免费听。

成长、治愈,2020年的日历,买它准没错!2020年十点读书日历原价128元,双十一特惠价五八折74元,活动时间只有11.9号到11.11号,每个人限购3本点击下方卡片,就可以预定2020年十点读书日历啦。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Daydream》

-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