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紧逼的AI,开始「侵袭」文学翻译领地?

前些日子,某学生在读了译者韩烨翻译的《休战》版本后,给出了两星评价,在评论内容中提到“机翻痕迹严重”。
后来,译者韩烨出来回应道:“机翻近乎人身攻击”。
一位网名为anito anago自称是译者韩烨的好友,人肉到了该学生的学校,并给其导师发了邮件。之后,校方与该学生进行了谈话,3月27日,该同学发了一则「道歉声明」,删除短评,并向韩烨女士及作家出版社道歉。
这件事就在网上迅速发酵,因为文学翻译这块圈子本来就不大,很多人认为是译者一方利用自己的权势施压所致。
当晚,anito anago发布《有关<休战>事件的公开声明》的文章,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属于自发,是为了「树立贵系的学术形象」,「挽救一个失足学生」,与译者韩烨和责编无关。
这个回应进一步激怒了网友们的怒火。豆瓣上韩译版《休战》的评分通道早已关闭,但是就算互联网记忆再怎么短暂,这件事估计能在网友们记忆中停留不少时间。
在这个事件中,译者被网友们评价“不如机翻”“玻璃心”“矫情”等批判性词汇,不是没有道理。西班牙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位译者的外文水平,但是作为目标语的中文水平还是看得出来的,从豆瓣网游摘录的韩烨版本的译本来看,连基本的行文通顺都没做到。
在自己的翻译被评价“机翻”的情况下,首先不应该是反省自己的翻译水平问题吗?虚心接受意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是一名译者的应该做的事情。
随着 AI 翻译技术的发展,译者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但是,就因为被评价“机翻痕迹严重”就觉得是“人身攻击”,敏感到这种程度,也体现了这位译者的信心不足,也给文学翻译这一块本就不大的圈子带来负面影响。

AI翻译效果:不太理想

机器翻译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不过在文学翻译领域引起话题倒是不多见。在以往,机器翻译更多出现在商务场景的应用上。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虽然在严格意义上与机器翻译有较大区别,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AT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翻译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跟“机器”合作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但是,在专业级需求(如同声传译)等场景下,过去几年机器翻译也闹出过一些“乌龙”事件。
比如说讯飞AI同传就曾经陷入“造假”的舆论危机。当时,科大讯飞将其解释为“人机耦合”——“翻译字幕上中英文同时显示时,是嵌入式机器实时全自动同传,单个语种显示时是人工同传。人工翻译时,讯飞听见可以帮助同传提升效率和水平。”“极其当前水平还代替不了同传,人机耦合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除了科大讯飞以外,其他像是搜狗、腾讯等企业也闹出过不小的闹剧
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腾讯AI同传也掉了链子。当时,腾讯AI同传将“一带一路”被翻译成“一条公路和一条腰带”也是让人哭笑不得。除了翻译效果以外,系统抽风,翻译内容中出现乱码的情况,甚至有传言后来不得不紧急请同传译员来“救场”。
以目前机器翻译的准确率来看,无论是国外的谷歌、微软、亚马逊这三大翻译云计算API,还是国内百度、有道等翻译工具,离摆脱“机翻味”还有挺长的一段路子要走。
结合过去几年科大讯飞、搜狗、腾讯的机器翻译事故,以目前的翻译可靠性来看,传统翻译仍然是翻译领域的主力军。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年也出现了像是“AlphaGo”这样的AI怪物,机器翻译准确率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也一直有生力军进驻机器翻译这块领地,比如说去年AI翻译工具DeepL加入中文、日文等多语言支持后,翻译效果也是被不少人所称道。
根据Statista数据来源,在新的一年全球翻译行业预计将继续增长,预测到2021年初,其价值将达到561亿美元。
作为翻译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学翻译,跟非文学翻译市场比起来,市场规模没那么大,但是机器翻译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网络文学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2019年)预测,目前网文出海的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收入包括付费、广告、版权等。
网络文学的出海同时带来了网文翻译这一需求,人工翻译效率无法满足海量网文,机器翻译的重要性就凸显了。19年「起点国际」就曾经上线了30 部由AI「彩云小译」翻译的小说,译文和原作几乎可以做到同步更新,给海外读者带去不错的阅读体验。
除了「彩云小译」以外,「推文科技」所研发的AI翻译系统,网文平台Babelchain也在海外用户圈获得一定的好评反馈。

瞄准文学翻译?美感是必需的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除了忠实原作以外,美感是必需条件。如果缺少美感,文学翻译还能算文学吗?
在国内不少外国文学读者圈子,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争议一直没停下来,比如说林少华、施小炜、赖明珠等人的村上春树译本的争议。
对于一些经典外国文学,很多读者在选择中译本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更老的译本。这对于当下的外国文学译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语言是一门艺术,表现力是很重要的。即便是同一种含义,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出来也会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对于传统译者来说,提高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和驾驭能力,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钻研文字的表现力,而不是守着自己的那块闭环圈子红利。
然而,在如今国内的文学翻译中,毫无美感的文字并不少见,这次的事件就是个例子。
除了译者本人的原因以外,编辑、出版社的责任也不能忽略。作家出版社也算是国内知名出版社了,这样的翻译效果,实在不应该出现在出版文学上面,这样的翻译效果,读一遍就能发现语句不通顺了吧。
高层次译者人才始终是稀缺资源,即使是未来AI翻译逐渐成熟,也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对于那些水平不咋样的译者来说,压迫感只会越来越重吧。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有惊喜!

文章同步平台

一鸣网丨百家号丨澎湃丨人民日报

蓝鲸TMT丨界面丨天极网丨艾瑞网丨和讯

网易丨搜狐丨凤凰丨腾讯丨新浪丨大鱼号丨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丨招行社区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号丨趣头条丨快资讯丨等百家媒体平台

新媒体矩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