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修建北京明朝紫禁城的蒯祥

我们在上一期讲过,明代北京城的设计与建造者是来自交趾(越南)的宦官阮安,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完成北京的八臂哪吒城。那北京的紫禁城是谁建造的呢?据考古研究者们的一个说法,故宫的设计师是明朝一位非常杰出的匠人,此人姓蒯(kuǎi)名祥,江苏吴县鱼帆村人(今属江苏苏州),天安门城楼大多数人公认就是蒯祥设计建造的。蒯祥的祖先三代都是优秀的工匠,他的父亲蒯富,在这个行业里非常有名,据说给很多富商设计了府苑,由于其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也就是木工的头头。蒯祥自幼随父学艺,继承了父亲强大的基因,在建筑设计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后来他父亲蒯富告老还乡后,蒯祥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而此时的蒯祥只有十八岁。

蒯祥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大兴土木建设皇宫。蒯祥作为朱棣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当时,在进京城讨生计的工匠中有一个叫香山帮的派别,这里面的工匠们都是吴县香山人或者是香山人的门徒。香山帮建筑工匠群体,不但工种齐全,而且分工细密,能适应高难度建筑工艺的需求。这些工匠师傅们比较擅长木工,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大木从事房屋梁架建造,上梁、架檩、铺椽、做斗栱、飞檐、翘角等。小木进行门板、挂落、窗格、地罩、栏杆、隔扇等建筑装修。小木中还有有专门从事雕花工艺,清朝以后,木工中才产生了专门的雕花匠。香山帮除了分工细密外,使用的工具也是很先进的。比如木匠用的凿子就分手凿、圆凿、翘头凿、蝴蝶凿、三角凿五种,而每一种又有若干不同尺寸或角度的凿子。香山帮还有非常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等等各色手艺人。香山帮建筑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的特点。可谓是技术精湛,名享天下,代代相传。蒯祥恰恰正是香山帮匠人的帮主,作为一帮之主,料来必是有真材实料的。

展开剩余63%

蒯祥在北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坊间一直都有流传着关于蒯祥的一个小故事,据说在刚刚建造紫禁城的时候,缅甸国王向明朝进贡了一块木料,这块木料可不得了,是缅甸国王派人千里迢迢从缅甸运送到北京来的,光运送的队伍就有一百多人。朱棣收到之后,就下令要把这块木料做成大殿的门槛,可是由于一个木匠的疏忽,把这块木料锯错了,整整短了一尺有多。这个木匠顿时吓得就脸色苍白,赶紧报告给了蒯祥知道。蒯祥苦苦思索,只能将材用材,就让那个木匠再把那块木料锯去一尺多,大伙儿看了都很惊愕,这样子不是就更短了吗?接着蒯祥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槽,做成一个可以拆卸的活动门槛,轿子车马可直进直出,很方便。对蒯祥的这一设计,明成祖朱棣非常赞赏。后世的木匠们在建造时纷纷予以效仿,把这种活动门槛称作“金刚腿”(意思是活门槛)。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价,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可见蒯祥在建筑上的造诣,那是非同一般的。

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已经建筑完成了,可是仅仅过了9个月,皇宫就受到了雷击失火,烧光了三大殿。一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下命令来重新修缮皇宫,这一次负责的修缮还是蒯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描绘了一个人物站在承天门下的据说就是蒯祥。

蒯祥在北京40多年,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烧毁,蒯祥重建成9开2层的木构城楼,蒯祥还于天顺八年(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三月去世,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0)

相关推荐

  • 专家在维修故宫地砖时,发现一个秘密!让人不禁感慨:皇帝太狠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以前称为紫禁城.故宫位于北京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故宫的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70多座大小宫殿,房屋90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 ...

  • 【 北京老城门的 历史故事… 】

    【 北京老城门的 历史故事… 】

  • 【北京老城门的历史故事】崇文门、宣武门、...

    [北京老城门的历史故事]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西直门--每一道城门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也有各自特别的历史使命:正阳门走"龙车".崇文门走酒车.朝阳门走粮车.德胜门走兵车-- ​​ ...

  • 历史故事——王保保与大明朝的最后征战

    当明军攻克大都之后,元惠宗逃到塞外.立足上都建立元朝小朝廷,史称"北元".北元君臣还是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来思考问题,绞尽脑汁地想着反攻.当时,新兴的明朝基本控制了南方各省(云南 ...

  • 北京公墓著名的历史故事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在经历了疫情,首次疫情后清明祭扫首个高峰日.早上不到3月27日7时,北京公墓就迎来了第一批前来祭扫的市民.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今年各公墓点参与祭扫活动的人数均较去年出现大幅回升这不禁让人 ...

  • 历史故事——明朝被处斩的内阁首辅夏言

    上一期我们讲的是内阁首辅张璁.有朋友问张璁的名字与明世宗朱厚熜的名字同音了,为什么不避讳皇帝名讳.张璁是我们现在的称谓,当时为回避御讳,明世宗给他赐名"孚敬" ,字茂恭.所以张璁在 ...

  • 历史故事——明朝第一名将徐达

    洪武十七年(1384年),镇守北平的大将军徐达背生痈疽(yōngjū ),朱元璋遣其长子徐辉祖赴北平诏令回京,命太医医治.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达病发医治无效驾鹤西去,享年五十四岁,明廷上下 ...

  • 历史故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邓府山北麓,是明朝开国元勋邓愈的陵墓.神道石刻保存的较好,现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和墓冢.邓愈墓的神道碑不如徐达墓和李文忠墓的神道碑那么 ...

  • 历史故事——明朝怀柔政策失败再次北伐

    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股肱之臣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死于金山之哈剌那海衙庭,匡复大元的希望愈发渺茫.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元昭宗死后由其弟益王脱古思帖木儿继 ...

  • 历史故事——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

    北京东二环朝阳门立交桥东南有一座白色.几座半圆球的建筑,那是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银河SOHO,顺着其西侧小胡同向南走到大方家胡同,一拐弯就到了到禄米仓胡同,再往前就到了禄米仓东口路北的智化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