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开学恐惧症,妈妈的新学期焦虑症,都可以这样化解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家有小鬼

作者母亲是一位小学班主任,近日来看到母上微信朋友圈忧桑的“暑期余额不足”,时光仿佛回到二十年前,我绝望的站在幼儿园门后撕心裂肺哭着说“妈妈救救我”。

如同小长假之后不想上班一样,开学恐惧症算不上心理疾病,而是对紧张生活的应激反应。

一想到假期生活无拘无束,与开学后早起晚睡形成的鲜明对比,两种生活的落差很容易诱发部分孩子和家长产生恐惧和无力,其中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较成人更为明显。

我家楼上李阿姨的儿子刚上初二,这几天跟我妈絮叨着:“孩子每到快开学前那几天,就变得很焦虑,睡也睡不安稳,做事情丢三落四,甚至嚷嚷过要“离家出走”。

去年也是一样,说头疼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前几天突然说不想上学了,微信签名也改了:“烦烦烦,又要开学了,我很烦!”

“开学恐惧症”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惶惶不安、食欲不振、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等现象。少数孩子还会出现头痛、肚子疼、嗓子发炎、肠胃不适等症状。

下面四招,帮助您克服“开学恐惧症”, 逐步调试确保孩子按时归队。

一个仪式把心收回

在假期结束前的十天左右,我的班主任妈妈都会给我额外加一个假期作业,写一篇假期报告上交母上:花了多少时间写作业、看了几本书,多少时间用在做家务、有没有对考的不好的数学进行加强等等。

在假期结束前,家长和孩子一起给假期做一个总结,明白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学习上的事情,列出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新学期开始了。

一个过渡期调整作息

开学前的一周,母上不再放纵我的自然醒,早早起床陪她爬山,同时母上也不放松自己,早早的预备早饭、安排好作息、检查暑假作业做完了没,老师布置的古诗背完了没。早睡早起多运动的小制度必须要坚持好。

如果缺少了如此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开学之初,孩子的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困倦、散漫等现象。

开学前要确保孩子每天有8—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防止开学后出现“缺觉”的情况,引导他们按照上学时间作息,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是适当做些运动。

除了调整好作息,母上还有一个小任务:自己准备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把开学所需物品一一写出,交由母亲检查。哪些需要购买,哪些自己可以准备,什么时候需要带我到文具店或者书店,买一些对新学期有帮助的读物或是文具。

至少要在开学前一个星期,就要让孩子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度。父母和孩子双方既不能什么都不管,当“甩手掌柜”,也不能面面俱到,大包大揽,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协作,让孩子也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重视,这样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有助于家庭精神饱满的迎接开学的到来。

一周时间调节饮食

除了心理的收假,母上同样没放过肠胃的收假,首先减少外出吃饭的频率,尽量在家自己做,这期间要保证吃一顿粗粮,每顿必不可少深色蔬菜,早餐配上一碗粥,晚餐后吃一个水果,晚睡前喝一杯牛奶,零食饮料全部收起来。

开学前一周,饮食结构建议四荤六素、清淡为主,要少盐、少油、少糖,增加粗纤维和水果蔬菜,多喝水,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减负,特别注意增加各色蔬菜的比例,“吃好”比“好吃”更重要。

一个适应期爱上学校

自2008年起,中央电视台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2017年,上海市教委要求中小学校在开学后两周内不组织考试和纸笔测试。

无论之前如何准备,开学之后的校园、老师、同学、氛围都需要去适应,开学第一周就是适应期。

这一周,不应该有太多的作业,太多的责骂,太多的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样只会让孩子原本就抗拒的心理更加抗拒,慌张的内心更加慌张。

开学伊始,父母应该开心的与孩子多谈谈学校和新学期的趣事,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些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循循善诱激发出学习兴趣。

并且家长要适度的起到一个监督作用,一起帮助孩子去完成作业,慢慢让孩子适应开学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