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脑科学日报| Nature子刊:抗压能力也遗传,“馈赠”仅来自妈妈

第1098期   脑科学日报

2021年8月5日

科  学  时  讯

1,【学术快报】罗欢课题组在《eLife》上发表文章,揭示人脑中序列结构对工作记忆存储的重组织
来源:北大脑科学
工作记忆是认知的核心能力,是对外界信息的暂时存储和操控。以往很多研究集中探索内容存储的神经机制,而日常生活中需要存储的往往不是孤立的内容,而是由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内容集合。序列结构如何影响人脑工作记忆的存储形式?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罗欢课题组在eLife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对记忆网络进行短暂扰动来激活其所存储的信息,进而采用神经编解码技术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序列位置的记忆内容被存储在神经网络中的不同“隐藏态”中,当内容不需要被组织进序列结构时,记忆内容被存储在神经网络中的相似的“隐藏态”中。该研究揭示了序列结构作为一种基本和重要的信息组织形式,改变和重塑了记忆内容在人脑中的存储形式。
阅读连接:
【学术快报】罗欢课题组在《eLife》上发表文章,揭示人脑中序列结构对工作记忆存储的重组织
2,NCB重磅论文!田烨研究组:抗压能力也遗传,“馈赠”仅来自妈妈
来源:小柯生命
神经元线粒体应激通过调控mtDNA水平诱导UPRmt的跨代遗传

众所周知,生物遗传会影响后代的很多特征。那么,生物对环境压力产生的适应性应激反应也会遗传吗?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课题组以封面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给出的答案是:会。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全新的跨代遗传现象——神经元的线粒体应激通过神经到生殖腺的信号交流,诱导后代个体携带更高拷贝的线粒体DNA(mtDNA),进而导致机体激活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这一跨代遗传赋予了后代更强的抗压能力以及更长的寿命。

阅读链接:
NCB重磅论文!田烨研究组:抗压能力也遗传,“馈赠”仅来自妈妈
3,首个溶瘤病毒+干细胞治疗人体临床试验,有效提高恶性胶质瘤生存期
来源:生物世界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法,然而,用溶瘤病毒治疗胶质瘤仍然存在血脑屏障的难题。近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Oncology 发表了临床试验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 NSC-CRAd-S-pk7 的新型疗法,该疗法通过神经干细胞或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祖细胞来递送溶瘤病毒,从而实现穿越血脑屏障,在数小时内将溶瘤病毒地送到大脑肿瘤区域。这也是神经干细胞递送溶瘤病毒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证实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阅读链接:
首个溶瘤病毒+干细胞治疗人体临床试验,有效提高恶性胶质瘤生存期
4,多项研究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降低失智风险
来源: 阿尔茨海默病
空气污染程度的增加和失智症病例的增加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危机。虽然过往的研究已经将空气质量和认知能力联系起来,但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AAIC会议上研究报告探索了空气污染物可能会如何影响失智症,以及降低它们对长期大脑健康可能意味着什么。
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和交通相关污染物二氧化氮每减少10%超过10年,美国老年女性失智症风险降低14%和26%,认知能力下降也会减缓。每立方米空气中气体污染物PM2.5每减少1微克超过10年与降低15%的全因失智症风险和17%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而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物中与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水平升高有关,表明空气质量与界定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生理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生物学联系。
阅读链接:
多项研究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降低失智风险

5,炎症性饮食与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丨前沿进展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
饮食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饮食炎症指数(DII)中抗炎性最强的5种成分,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大豆、全谷物以及绿茶和红茶中,并且这些成分大多包含在地中海饮食中。DII中三种最具促炎性的成分,它们则存在于高热量产品中。
根据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后代队列纵向数据的一项新分析,DII衡量的促炎饮食与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但与阿尔茨海默病无关。在全因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方面,较高的DII评分与性别、APOE E4等位基因或体力活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阅读链接:
炎症性饮食与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丨前沿进展
6,Stroke:快速评估的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切除术后结局的关系
来源:神经新前沿
血管内卒中治疗后的较高的血压变异性与预后不良相关。传统的血压变异性测量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记录,这样就限制了它们作为指导临床决策的风险评估工具的实用程度。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频谱分析对血压变异性进行了快速评估,并评估了其与早期临床改善和长期功能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对146名接受成功血管内卒中治疗的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成功再灌注后的高频领域的血压变异性可能有害,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几率降低和有利的功能结局相关。在整个再灌注期间快速评估血压变异性是可行的,并且可能进行更个性化的血压管理。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