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 乔延凤 :四十七年前的记忆

◎文/乔延凤

◎图 / 网络

1966年8月23日,我们由南京江北的浦口火车站乘车,前往北京,学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来被称为“大串联”。

先是由我们学校—南京师范学院开了介绍信,然后去省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换开了省里的介绍信,上写着:“兹介绍南京师范学院学生唐金月、乔延凤等二人,赴京学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时,我们是自愿组织的,我们是两个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当学生时,有机会去北京。当时,凭着这个介绍信,就能够免费乘车(各地公共汽车也凭此办理免费乘车证),能够到全国各地去串联。

车子从蚌埠站经过,记得又上来一批蚌埠医学院的学生;到了宿县以后,车广播室就宣布,这趟列车已经改为“革命师生专列”,直接向北京隆隆前进。从山东泰山下经过,只见泰山脚下长着绿茵茵的花生;开进华北大平原,就是一眼望不见边的青纱帐和玉米林。沿途的火车站上都张贴着“向革命师生学习,向革命师生致敬!”的大幅标语。

当列车驶进北京站,这是大家第一次来北京,一切都新鲜,内心十分激动。

记得是下午到的,下车后,我们去北京接待革命师生的地方,当时是团中央负责接待的。

来北京的师生很多,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天已黑下来了,我们便轮流去买吃的。

北京街头小吃和南京不一样。南京面条论碗卖,二两一碗9分,三两一碗1角2分;北京论两卖,一两5分钱,你要买4两,就要付2角钱。南京面条品种多,小煮面、阳春面、杂酱面都有,北京一律只在面头上加点黄瓜丝、芝麻酱就成了。

办完了手续,我们被安排到北京朝阳区的东城根小学住。

东城根小学接待了我们,凭着介绍信,我们登记,领了席子、被子,饭票,还有北京公共汽车的乘车证,这样就可以去各个大学学习了。

开始几天,我们忙于到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北航、工大等高校去看大字报。那时,北京的消息多、消息快,有许多消息都写成了传单进行散发。我们天天忙于搜集这些传单、资料。同学们情绪都很高涨,明白了文化大革命的许多事情。

我们早晚都在东城根小学吃,白天出去,就带点馒头、干粮;有时,就在外面随便吃点东西。那时,东西都很便宜。有时,学校的食堂还供应饭菜。北大的水果部卖的沙果,1角多一斤。

8月30日,我们在住处得到通知:明天,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我们。

那一夜,我们都没有睡好,大家心情十分激动。

31日一早,大家就起来了,吃完了饭,排着队,来到天安门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来了不少革命师生。有一些学生,刚下了火车,就匆匆赶来了。我记得我身边排队走过的学生,就是刚从东北农村来的,他们都很朴实,带着乡野的气息。

我们面对着天安门城楼,整齐地坐着等候,等啊等啊,等了很长时间。有时,会从前面传来个“最新消息”,有条消息说,蒋介石死了。大家很开心。其实不过是一种愿望。

大约到了下午三点多钟,从外面进来中央警备团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空着手,排着队,和我们坐在了一起。又经过约半个时间,这些解放军战士全站了起来,列队,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将天安门广场横向分成两部分,这样,中间就形成一个八米多宽的过道。原来,这过道上要开车子,我们站在警备团战士的身后。这时,从天安门左边开过来一辆装有摄影机的汽车,随后又开过来一辆汽车,车后就是一队敞篷汽车了,人群立即沸腾起来:“毛主席来了,毛主席万岁!”谁也不会想到,毛主席会来到我们中间!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分乘好几辆敞篷汽车,从我们面前经过。这时,最着急的,是个头不高的学生,有的轮流抱着看,有的就向上蹦着、跳着,呼喊“毛主席万岁!”,许多人泪流满面,大家只顾盯看毛主席,其他还有哪些领导人,很难记得了。

毛主席戴着军帽,站在敞篷车上,向着师生们挥手。

人群向前涌动,解放军战士就胳膊挽着胳膊,形成两道挤不垮的墙。

车队一直开到了金水桥右边,这时,人涌上来,车子开不过,江青下车,跑到城楼上,向师生们喊:“请小将们注意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这样,人群才让出道来,毛主席和车上的中央领导,才一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大会开始,天安门城楼已灯火通明。中央文革小组主持会,那次,林彪、周总理,都讲了话。开完会,师生们又列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向着大家挥手致意。

队伍从城楼下经过,谁都想多看一下,前面人走,后面人推,前、后人的心情不一样。

后来,听说那晚天安门前,被挤掉了的鞋子,装了几箩筐。

当晚回到住处,大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都在兴奋地谈论着见到毛主席时的情景。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睡觉,谈着,说着,一直到第二天旭日再次升起。这种情况,我们一生之中,也仅这么一次。

八次接见革命师生,只有我们这一次,毛主席是直接从我们身边经过的,相距几米远。他带着绿军帽、脸庞白里透红,向着大家挥手致意的神情,至今如在眼前。

他和革命师生们心连着心。

这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创举。

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八次接见革命师生的举动,发动起了亿万民众。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感到自己和政治风暴中心距离那么近。

47年过去了,现在的青年人,对这段历史鲜有了解,一些带有偏见的人,也不愿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情况;而西方敌对势力更是污蔑、丑化毛主席,许多记忆被蒙上了尘埃。

我们当年的同学,聚在一起,谈到、看到一些写这段历史的作品、文章,都感到,它们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事实,用这样的东西向青年一代灌输,只会贻误后代!

2013.8.15.

(0)

相关推荐

  • 开国大典上的红色灯笼竟有这么多故事

    1994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城楼修饰一新.城楼上开国大典时悬挂的八盏大红灯笼光荣退役了.它们现在收藏在香山革命纪念馆. 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 香山革命纪念馆 今天,我们从这 ...

  • 涂帆·忆当年的步行串联 ——文革中的一次出逃

    终于找到一队人马,他们都是红五类,去北京接受毛泽东检阅后要再去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朝圣,管他什么类,能跟着逃离学校就好.1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出发了.背包里舅舅给我的糖果是我带上路的唯一非必需品.出发 ...

  • 披露:开国大典中天安门城楼上的女便衣们

    1949年的10月1日,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隆重举行.在旧社会,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而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也渐渐能顶半边天,新中国当然要体现出男 ...

  • 天安门城楼的上面是什么样子?一起登上城楼去看看

    天安门城楼的上面是什么样子?一起登上城楼去看看

  • 雷池诗社 ||【散家随笔】登天安门城楼|胡善乐

    <雷池诗社>欢迎您 Welcome to LeichiPoets'Club! 作品欣赏 登天安门城楼 文|胡善乐 去年11月中旬,我和老伴旅游到祖国的首都--北京.我们游览了水立方.鸟巢. ...

  • 我亲历的开国大典这一天

    文/张  振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949年10月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我作为北方大学(由原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北方大学合并组建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三)

    被拒收的知青(十三) 我们全都坐在地上,手中拿着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在解放军的引领下,高呼着当时最髦的革命口号! 上午九时左右,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来了!". 只见 ...

  • 开国大典结束后,主席躺在床上说了一句话,让李家骥久久不能平静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主席的内心是激动的,因为他们历尽艰难,终于盼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天,在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他便找来卫士李家骥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毛主席对李家骥说了很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申力《登上天安门城楼》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申力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 ...

  • 天安门建成于明朝永乐18年,距今已经有6...

    天安门建成于明朝永乐18年,距今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安门城楼,实际上是50年前秘密重建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20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一根柱子有高位腐 ...

  • 老俵上京

    顾家有字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西藏日报副刊xzwyfk@163.com 扬子晚报副刊fxfk@yangtese.com 榆林日报生活副刊news@yirb.com 张家界日报zjjbbjb4@1 ...

  • (游记)北京紫禁城内外

    (游记)北京紫禁城内外 文|01一线 读<马可波罗游记>,阅尽元朝都市的繁华,据说这部游记激发了哥伦布的冒险精神.上都和大都是元朝的并行的都城,大都是元朝的叫法,元朝习惯有两个都城.上都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