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避让法则,进一步提升硬笔书法的档次
赵孟頫在《松雪斋书论》中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而“字形”就是字的结构。而练习结构是硬笔书法速成的捷径。结构处理好了,写出来的字整体形象就好了。今天我们只讲字形中的冰山一角:避让。“避让”指笔画与笔画、偏旁与主体之间相互谦让,有收有放,实现自然和谐的法则。这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和而不同”。如果不能处理好避让关系,这个字会形散神更散,沦为一堆笔画的拼凑。早在唐代的楷书形成时期,避让的法则就已经被书法家们提出来了。如:“政”字的偏旁“正”的右边的三横可以练成一条竖线,以避让反文旁。
“谦”的言字旁大体也可以在右边划一条竖线,以避让右边。
“辫”字的绞丝旁及其左右都可以划一条竖线,左右相互避让。
现在的简体字没有繁体字那么复杂。但当一个字是左右或上下结构时,左右或上下两个部分便有了一种共生关系。它们既不能纠缠在一起,也不能松散互不相关。这时笔画的“避让穿插”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的常用字均体现了避让的关系,你在平时书写时注意到了这些细节了吗?一、让右:“新”字“亲”的第二横向左突出,而右边则保持三横与点竖线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右边。
“知”字的“矢”部第二横向左探出,而右边则保持两横与点竖线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右边。
“根”的偏旁“木”右边化捺为点,而右边则保持横、点竖线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右边。
“邻”字的“今”部化右边的捺为点,以便让右边则保持点、横折竖线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右边。第二个字错误的把点写成了捺,破坏了避让关系,字形显得松散。
“起”字捺的上部分的三横有让右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己”。
“题”字捺的上部分的三横有让右对齐的态势,以避让“页”。
“现”的斜王旁三横保持右对齐的态势,以避让“见”。注意“见”的撇划的向左穿插,半托起“王”。
“物”的“牛”部两横的右边大致保持竖对齐的态势,以避让“勿”。
二、让左:左右结构让右的字十分常见,绝大部分左边的偏旁都有偏旁右齐的特点。而让左的字则比较少见,大家要善于观察。“构”字在“木”部右齐的特点时,还要注意“勾”的左对齐,撇与撇折竖对齐。
“扬”字,在注意提手旁的右对齐时,也要注意“勿”的左对齐。
“疑”字左边右对齐让右,而右边也是左对齐让左。一定注意右边横钩与撇的左对齐。
三、让上:上下结构的字也要注意上下避让。如果不避让,上下都随意写,很容易就把字写得太长。“杂”注意“木”部竖出头短,以避让上面的“九”,整个字的中间就紧凑了。第二个字把横上面的竖写得太长了,字的中间太空。类似的竖出头短的字还有:寻、寺、杀、集等等。
“罢”字注意“去”的竖出头较短,以避让上面的“四”。第二个字“去”上面的竖太长了。
“类”字“大”的竖出头应该写短,以避让上面的“米”,同时“米”下面的竖也不能太长,它们要相互避让。
“霜”字的“木”部竖的出头短,以避让雨字头,以便使整个字形显得紧凑。第二个“霜”竖出头太长,整个字中间不够紧凑。
“要”字的“女”部上面出头短,以避让上面的“西”,整个字中间紧凑。第二个字“女”的出头太长了,中间不紧凑。
下图是“心”的规范字的写法,注意两个对齐:上面两点水平对齐,下面点与斜钩的出头对齐。那么“心”放在字的下面做心字底时又该怎样避让呢?
“息”字的“心”注意第二点往下移,以避让上面的“自”,第三点位置基本不变。第二个字第二点、第三点的位置都不对。
“思”字的“心”注意第二点往下移,以避让上面的“田”,第三点位置基本不变。第二个字第二点、第三点的位置都不对。
四、让下:“资”字的“次”部注意撇划收缩,以避让下面的“贝”。第二个字撇写得太长了。
“查”字上面的“木”的竖的下面应该写短,以避让下面的“旦”,第二个字下面竖太长了,字中间不紧凑。类似的字还有:杏、李、季、秀等等。
“春”字注意撇捺的避让关系,撇捺不能粘在一起,应该分离,原因就是避让下面的“日”部。第二个“春”由于没有避让,撇捺粘在一起,导致字的中间的空间太大。
“泰”字注意撇捺的避让关系,撇捺不能粘在一起,应该分离,原因就是避让下面的“水”部。第二个“泰”由于没有避让,撇捺粘在一起,导致字的中间的空间太大。类似的字还有:奉、奏、秦等等。
“否”字“不”的竖下面不可写太长,写短一些来避让下面的“口”。第二个字下面的竖太长了,中间不紧凑。
“贺”字上面的横折钩不能写太长,撇可以略长,以避让下面的“贝”。第二个字“加”写的太大,整个字头重脚轻。
“花”的“艹”偏旁其实也有让下的关系。草字头的下面竖出头短,以避让下面的“化”。第二个字草字头下面的竖写太长了。
“苗”的“艹”偏旁其实也有让下的关系。草字头的下面竖出头短,以避让下面的“田”。第二个字草字头下面的竖写太长了。
要领悟避让法则,在落笔书写之前,就要对字的笔画分布做到心里有数,写完后再对照字帖仔细校对、更改。当然,楷书的结构法则纷繁复杂,寥寥数百字不可能完全讲透。而“避让”仅仅是田英章的“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中“收缩纵展”的一小部分,“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中的“避就相让”大体也包含避让的精神。大家可以通过这样的小窗口慢慢走近楷书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