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四十八篇:读郝建奇的《正名篇》

  
郑熙亭文存之四十八篇:
为“无商不奸”正名
——读郝建奇的《正名篇》

郑熙亭

《改革者列传》这个栏目辟得好。《正名篇》一气读完,晚上加班, 赞叹几句。春初,我曾带领一伙人去辛兴大队学习致富的门道,进村就听到不少关于阎建章抗“左”致富的传说,得知他任支书凡40年,三次被打倒, 三次起来,最近这一次上台前,大队被折腾得民穷财尽,存折只剩了一毛五分钱。于是,我特意到他家去拜访,不巧,阎建章同志外出。看光景,他家虽然不穷,但也算不上多富。三间正房是旧的,西房是土坯的,露着坯缝子。纸糊的新窗户。他老伴满面春风地跟客人叙话,说这小西屋娶过三房儿媳妇了。出了阎建章家门,再看各户的青堂瓦舍,学校的大楼,颇有一点感慨,这位不领国家工资的党员干部,干在前,富在后,给人一个“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形象。回到招待所里,动笔就写,不过,我这 只会“报告”,不会“文学”的人,又有职责的关系,只写成一份学习经验 “报告”了事。
如今,读了邢建奇、崔季亭同志的报告文学,好象了却一桩 心事。这是我写这段文字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作者之一的郝建 奇,1948年冬,我们曾在肃宁一区委有一段相处。后来,“要发家,种棉花 "时期,读他的报告文学(那时只称“报告”)《棉花》,再以后是长篇片断《战斗在家乡》,也因“扩大化”的缘故,就一个猛子不见了。月前,听铁凝说,老郝饱经风霜,显得比我老,那脸型,就象雕刻的一般。我以为这位老朋友老不中用了,今读《正名篇》出手不凡,张口就大声疾呼:要给个体商贩正名!正什么名呢?正“无商不奸”的名,正“资本主义”的名,把这些吓人的东西,拨过去,正过来,名之曰: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无商不能发展商品生产,无商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商,没有流通,怎么消费,而“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恶性循环,辛兴和所有农村,以前就穷在这上头了。好!真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改革就是发展。正常的发展还改革什么,只因发展被阻,所以非改不可。然而,改革谈何容易,于是,就出了阎建章等一批先行者。1978年是啥时候,那是三中全会前夕呀!“左”倾错误,到了极点,没法再“左”了, 而阎建章一上台,就“跟极‘左’思潮决裂,敢于跟贫困厮杀”,他像一座山,矗立在“大砍资本主义”歪风的工作队面前:“你们讲点实事求是好不好?我们这端泥饭碗的可搡不住你们端铁饭碗的。”这是一个不拿国家工资 的共产党员对那些拿国家工资的共产党员说的话。
时隔五年之后,不知这些同志以及其他干过这种事的同志读后,有何感想?真是呀,“苍天有意存差异,实践无情辨是非”!也许这些同志早就觉醒过来和阎建章们站在一起搞四化了;也许有的同志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手拿着“一号文件”,冠冕堂皇地向阎建章们“贯彻”,打通他们群众的思想;也许有的同志大不以为然, “哼,走着瞧,看谁犯错误吧!”这几种情况,不是杜撰,现实生活中确是存在的。至于少数“绊脚石”,“站在改革的对立面”的人,犯“红眼 病”、“白眼病”的人,也不稀奇。所以,省委才倡导“勇于改革,开拓前 进”!才鼓动、宣传、表彰,“让改革之风吹遍燕赵大地”。
《正名篇》,以满腔热情,歌颂了“硬着头皮顶,不给工作队召集人, 暗地里把要挨批斗的活靶子们保护下来”的阎建章,歌颂了那些为发展商品 生产、打开流通渠道、开拓致富源流的“天使们”,她们鼓起矫健的翅膀, 飞向川南山村,飞向白山林海,飞向青藏高原,为实践党的富民政策“立下了汗马功劳”!读罢全文似乎觉得生动感人的细节少点,比如宋晓光的事, 很可以写上几笔。据说篇幅所限,果然如此,倒应该把情况介绍即“报告” 的部分删掉一些。不过,“金无足赤”,这样也满不错。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在这个崇高的事业中, 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 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邓小平文选》181页)。阎建章等改革者,正是这种优秀品质的代表,“他们具有革命的胆略,具有大无畏的逆风而进的勇气和风采, 他们这种精神,来源于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来源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党的各级组织,都在爱护、帮助和支持他们,难道我们的作家和作者,不应该及时的用各种文艺形式、特别是用报告文学这一最得心应手的形式,表现他们,歌唱他们,为他们鸣锣开道, “城头上助他们三通鼓”吗?难道不应该同他们一起成就改革大业为已任吗?!
作家王蒙最近在沧州讲学,谈到作家的使命时,讲了中国文学济世传 统,从“诗经”讲到“五四",从新中国成立讲到现在,他说:“当代作家, 不管他注意不注意,在他的作品里头,常常有一个或者是出台的或者是在后台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便是革命。”今天“文学的重大使命,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人民正在实践四化蓝图,发扬首创精神,复苏发展了农村经济之后,又改革城市经济。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兴起了当今中国 的改革的潮流。党中央正确的预见、指引和推动这个潮流的发展,而我们在这个潮流面前一般说,是缺乏自觉性的,这就有一个“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的问题,“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的问题。那么由谁来教育、由谁来给营养呢?邓小平同志说:“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正名篇》的作者是这样实践了的。中国的传统是崇农抑商,翻开史书,商人不管多么有钱,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做官的资格,而且要给个标记,穿一只白鞋、一只黑鞋,所谓“车船店脚牙, 无罪也该杀”就是代代相传的遗毒。到了“大批资本主义”的年代,“弃农经商”者无不成靶,所以,才使从生产到消费出现了一个“肠梗阻”。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到蠡县各取真经而去,而郝建奇二同志独具慧眼,抓住了当前 社会生产之关键,大书一笔,为“无商不奸”正名,是切中“时弊”的。
商品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有用。作品呢,不知作者本人以为如何, 其“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这两句名言已是常识,但实践起来,出入很大。因为,为时、为事,就要到生活中去,就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吸收营养,这就要 “走出彼得堡”,有愿去的,有不愿去的,皆因精神状态不同,并非不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参加一次会议,听了报告,有些同志起跑甚至起飞了,但不少同志仍懒于动弹,举步艰难哪!既不肯到生活中去,又要出东西,这就只好“瞎编”了,而“瞎编”的东西是“无益于天下”的。
国家中兴,匹夫尽瘁,让我们手拉着手,到母亲那里去吸收营养吧!
原载1984年7月11日《河北日报·布谷》题为《文须有益于天下》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