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史话八:给周、郑伤口上再添两把“盐”,使双方裂痕更难弥合
郑国自桓公立国以来,三代人都担任过周朝的卿士。特别是郑武公助平王东迁,坐稳了天子之位以后,郑国更是以功臣之国的身份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把朝中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到了平王在位的最后几年,倍感压力的姬宜臼想背着当时在任的郑庄公,将权力分给虢公忌父,以达到他所期望的权力平衡。但这也惹恼了姬寤生,从此周、郑开始交恶,并于桓王继位,朝中大臣再提分权之事后,双方彻底翻了脸。郑庄公一方面安排祭仲“侵周取禾”,一方面连桓王的登基大典也不去参加,决定给王室一点脸色看看。
带领郑国走向强大的郑氏三公
那庄公既然决定不去朝见新任天子桓王了,也就有了一段“空闲”可以去处理本国的事务了。所以,姬寤生充分利用好了这段时间,不仅在郑国内部,把共叔段父子叛乱带来的创伤抚平了,还趁机将本国与周边几个诸侯国之间的恩恩怨怨也一并处理了一番。这样忙活下来,时间也过去了三年之久,但奇怪的是庄公一直没去朝中面见天子,桓王竟然也没将权力分给虢公,仿佛是等着姬寤生再回来主持大局一般。因此,庄公认为给王室的脸色也看得差不多了,是该重新回到朝中履行自己的卿士之职了。这便有了记载于《史记》、《左传》等众多史书中的,发生在桓王登基后第三年冬季的“郑伯如周,始朝桓王”。
按理说郑庄公身居卿士要职,第一次来朝觐新天子,桓王多少应该表现出一定的热情。毕竟,现在的周王室早已没有了西周时期的威严,天子想要号令天下,还需要郑庄公这样强力的诸侯辅助才可以。但或许是姬林还太年轻,心中又对庄公三年不朝及“侵周取禾”的旧怨耿耿于怀,竟然没有用应有的礼仪去接见姬寤生。这可急坏了朝中的另一位重臣周桓公,急急忙忙赶到宫中,对桓王进行了好一番劝说。
郑国“侵周取禾”
周桓公告诉桓王,他的爷爷平王可以东迁雒邑并坐稳天下,全是靠了晋、郑这些诸侯国的支持才得以实现的。现在的周王室还需要他们这些强国的辅佐,大王更应该借这次接见郑侯的机会,表现出友好的状态,来教育后人要亲善诸侯,怎么还能对他们如此无礼呢?大王这样对待郑侯,必定会让他心怀不满,以后真的就不会再朝觐天子,不会再亲善朝廷了。
周桓公的一段话真可谓是既实际、又恳切,桓王如果能听从建议并做出改变的话,周、郑之间的关系或许真能有所改善。然而,事情的走向偏偏就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着,姬林没有把周桓公的话放在心上,更没有改变对待郑庄公的态度。而庄公一方呢,本以为三年不朝会让年轻的天子尝到教训,没想到这次他主动示好,却是热脸贴了桓王的冷屁股,当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郑庄公明白自己再留在这里也是自讨没趣,气愤地回到了郑国。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郑之间的裂痕随着桓王和庄公的初次相见变得越来越深了。然而,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两件事,更像是往双方这“伤口”上再添两把“盐”,让姬林、姬寤生这对儿天生的“冤家”越发仇视对方了。那将要发生的两件事是什么呢?又是谁先挑起事端的呢?咱们继续往下看。
势同水火的桓王与庄公
这首先挑起事端的人是郑庄公。想想也是,庄公虽然算不上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吧,但第一次朝觐桓王就受到如此大的羞辱,他作为朝廷的卿士,这脸面肯定挂不住。所以,姬寤生回到郑国后就一直在琢磨对策,想要再给桓王点颜色看看。而这个报复行动,庄公选在了桓王五年的年初,郑国向鲁国提出了个请求,想用自己“祊”这个地方来交换鲁国“许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或许大家会不明白了,这不就是诸侯国之间的一次土地交易嘛,怎么会是报复天子的行动呢?其实,别看这好像只是诸侯国间发生的事情,但其中存在着多项违制、无礼的行为:
1、诸侯国本不允许背着天子,私下处置土地
如《春秋谷梁传》所记:“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即诸侯的土地都是周天子所封,未经过天子的同意,诸侯是不可以擅自处置自己的土地的。这一次,郑国和鲁国私下交换土地,当然是对桓王权力的一次亵渎。
《谷梁传》中诸侯不得以地相与的记载
2、“祊”和“许田”这两处土地意义非凡
“祊”为郑国所有,在今山东费县东南一带,明显靠近鲁国的疆域(当年伯禽公东征徐夷时,做战前总动员的地方,就是在费县一带,所以《尚书》中有“费誓”一文)。“许田”即近许之田,为鲁国所有,在今河南许昌东北五十余里的许田村一带,明显又是靠近郑国的疆域。之所以鲁国、郑国会各有一处远离本国疆域的“飞地”,都是天子对他们的恩赐。
首先,“许田”乃是鲁国的“朝宿之邑”,即鲁侯朝觐天子前一个休息、沐浴、更衣,做好朝见天子准备的驻地。毕竟鲁国远在东部地区,离王都有一定的距离,鲁侯朝觐天子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难免会疲惫不堪。因此,天子特意在靠近雒邑的地方,封给鲁国一处土地作为“朝宿之邑”,方便鲁国使团进行休整,从而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见天子。
许田所在位置图
其次,“祊”这个土地的赐封与郑国国君的身份有关。因为郑国三代国君都为王朝的卿士,所以辅佐天子巡狩并祭祀泰山的事宜就得由他们来操办。而郑国又地处中原,离泰山祭祀之地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操办起来多有不便。所以,天子特赐了山东“祊”这个地方给郑国,让郑侯专门用来做祭祀前准备时使用。
正因为两处土地意义非凡,还都是周天子亲封,两国更不应该轻易置换土地。但事情还是发生了,当然是对桓王的一种无视。
3、郑、鲁两国各取其便,却让天子蒙羞
既然两块土地都是“飞地”,对于两国来说都十分不好管理。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早已不把天子放在眼中,相互征伐是常有的事,这样远离自己管辖范围的土地很难保得住。所以,当郑庄公向鲁国提出交换请求后,鲁隐公欣然接受了。
另外,从周公定礼以来,鲁国的地位一直是很特殊的,所以对他们而言,辅佐天子祭祀泰山本应该是鲁侯的权力。可是,自王室东迁以来,王朝卿士的职位成为了郑国的专属,让鲁国人一直心有不甘。这次庄公主动把辅佐天子祭祀用的“祊”地换给鲁国,对于他们来说是拿回这荣誉的机会,当然也会开心地接受了。
祊地所在位置图
但是,郑、鲁两国都各取其便、达成了共识,却忽视了天子的存在。特别是鲁国这样最尊礼的国家,这次都没把桓王当回事,只想着拿回本国的荣誉,自然是让天子蒙羞了。
4、郑庄公用交换土地一事,来表达自己对天子的蔑视
郑、鲁交换土地一事,从表面上看是咱们上面三条所分析的那样,已经让桓王被亵渎、被无视、被蒙羞了。但再往深了发掘,会发现这次易地,庄公还有更深的意思在里面。因为,“祊”这个土地是专门供天子祭祀泰山用的准备之地,庄公将此地轻易交给他国,暗含着他替天子决定,今后不再祭祀泰山、不再巡狩了。试想,他一个朝廷的卿士,竟然替桓王做出这样重要的决定,岂不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不再把桓王当作天下共主,甚至是对桓王乃至整个周王室的一种蔑视吗?
天子在泰山祭祀
这一番动作做完,庄公拿到了一块靠近本国疆域的土地,又对桓王进行了报复,可算解气了。但郑国一方气儿顺了,天子该不干了,桓王听说郑、鲁两国竟然背着自己办了这样一件忤逆之事,肯定不能罢休。但土地已经换了,桓王就算下令换回来或者朝廷收回土地,恐怕也不会有人听他的。所以,桓王终于走出了他一直想做,却又迟迟没有做的那一步,于在位第五年的夏季,即郑、鲁两国易地之后,正式锡命了虢公为朝廷卿士,给王朝定了个“二管家”。算是对郑庄公蔑视自己的一个回应,让他也知道天子的威严。
真是“怨怨”相报何时了,本来郑庄公主动来朝见新天子,是一种向好的姿态。桓王如果能够以礼相待,或者开始没有以礼相待,在听过周桓公劝谏后及时改正的话,周、郑双方还有机会化解旧怨,重归于好。可偏偏桓王、庄公二人都是十分有个性的人,不仅没有去消解矛盾,还各自往这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彼此彻底翻脸、分道扬镳,今后更加难以弥合君臣之间的这道伤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