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素养——“医学是什么”读书报告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内科学博士研究生 杨红霞
在“健康与社会发展经典导读”课程上,王红漫教授带领大家阅读了这本饱含智慧和温度的《医学的温度》。
“医学是什么”是韩启德院士2017年在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所做的报告,作为整本书的开篇之作,也是医学本体论的问题,这篇报告从医学的发展史和医学的属性两方面对“医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韩院士在报告中写到“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她的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自身的生产力。”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疾病,就有应对疾病的方法,医疗行为和医术随之出现。对身体和疾病进行哲学的思索,对医疗实践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医学理论也随之产生,便有了传统医学。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为医学观察和实践提供了工具,现代医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为应对疾病而产生了医学。应对并消除疾病要就要了解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症状表现、应对措施等等。而这些都是科学问题,因此医学具有科学属性,无论是要成为医学科学的研究者,医疗工作的实践者,还是医学的教育者,都必须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医学首先具有科学性。
患病的主体是病人,病人首先是人,要治病首先要尊重人、爱护人,对生命有敬畏,对人类有关怀。只有接触病人,了解和爱护病人,才有可能帮助病人去除病痛。医学是和人打交道的学问,所以医学具有人文性。
医学同时具有社会属性。患病的人是患者。患者不仅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医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涉及社会伦理,受到资本的驱动。医学不仅与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全社会的问题。
由于医学具有人文属性、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要学好医学,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就对医学生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目前中国的学科门类划分为文、理、工、农、医五大门类。医学既不属于人文社会门类的文科、也不在更重视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理科、也不同于更重工程技术应用的工科,而被划分为独立的医学门类,在毕业时配上纯净的白色绶带。并不是因为医学不强调人文精神、数理逻辑和工程技术,恰恰是因为医学的综合性,医学的兼具人文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同时还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兼具文、理、工的特点,使其成为特殊而综合的学科。有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面对疾病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给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的病痛;才能从临床工作中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对生命有敬畏,对患者有关爱,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患者以精神的抚慰,才能与同事与各临床科室共同解决患者的问题。了解医学的社会属性,才能多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跳出小格局,拥有大视野。
从医学的属性出发了解了医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那么要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具备这些素养呢?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医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距多方位综合性人才还有一些差距。我自己来讲,数理方面,仅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一个学期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无机有机化学,中学时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大学后又没有进行系统的数理基础学习和训练,现在科研工作中需要做一些统计计算,就感到很吃力。现在信息社会,都强调互联网+,计算机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指数型的,如果其他学科和行业都进入计算机时代,而医学从业者还不具备基本的数理能力计算机思维,那么学科能否发展生产力能否提高可想而知了。医学生对医学学习都有一个印象,就是需要背的东西特别多。期末考试时,医学生们拿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资料整宿整宿地背是医学院常见的情景。记忆能力当然重要,但是除了记忆之外,自己的独立思考系统表达也很重要。但在我们的学习中比较少受到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最近讲叙事医学,我常想为什么没有或者没有发展起叙事数学,叙事经济学,叙事法学,叙事工程学呢?这和医学的人文属性密不可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大事,是值得书写的,所以医学在叙事上有天然的优势。而医生常怀悲悯之心,对患者有爱,对生活有心,能够温暖和照亮他人,才能成为好的医生,好的医学故事讲述者,成为完全人。对于社会学我的了解还不够多,也不够深,能够将个人际遇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不过分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才能成就大事业。
当然人才的培养需要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将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能做到的是坚持终身学习,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的综合性医学人才,牢记医学的初心,使医学更好的表达人类情感和人性,更好地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人类的生产力。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