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肿,大有文章

小编导读

身体肿了,一按一个坑,这种病证为肿病,其临床常见,绝大部分是因五脏停水或外感风湿、内伤水谷,主要症状是按之没指凹陷。冉品珍老师将肿病归纳为5大类,细述其症状、治法、方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

水肿

1.肺水

肺合皮毛,肺有水气,外感风邪,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风水,亦名肺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类似本型。

主症:初起头面浮肿,逐渐遍及四肢全身,按之没指,口渴,小便不利,大便鸭溏,伴头痛、发热、恶风、骨节酸疼,或咳喘。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麻黄6g,石膏15g,生姜10g,大枣4枚,甘草3g,白术10g。

加减法:口不渴者,去石膏,加茯苓皮15g,生姜皮10g;恶寒无汗,脉浮紧者,去石膏,加羌活10g,防风10g;咳喘不得卧者,加杏仁10g,陈皮10g,紫苏子10g,葶苈子10g;咽痛喉肿者,去生姜、白术,加牛蒡子10g,射干10g,黄芩10g。

2.脾水

脾不输津,内蕴水气,浸渍肌肤,壅阻不行,发为皮水,亦名脾水。本型有水热壅滞和脾阳不足的不同,应分别治疗。

(1)水热壅滞

主症:全身浮肿,按之没指,皮色光亮,四肢苦重,小便难,烦热腹胀,心下痞。舌苔黄腻,脉亦浮。

治法:运脾行水。轻者五皮饮,重者疏凿饮子。

方药:

1)五皮饮

陈皮10g,茯苓皮15g,生姜皮10g,桑白皮10g,大腹皮10g。

2)疏凿饮子

商陆30g,木通6g,泽泻10g,赤小豆15g,茯苓皮15g,花椒目10g,槟榔10g,羌活10g,秦艽10g,生姜10g,大腹皮10g。

(2)脾阳不足

主症:面肿,眼睑浮肿,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食少便溏,小便短少。面色萎黄,神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温脾行水。

方药:实脾饮。

人参10g,茯苓15g,白术10g,木香6g,木瓜10g,附片15g(久煎),大腹皮10g,厚朴15g,草果仁6g,炮姜10g,甘草3g。

加减法:水湿过重者,加桂枝10g,泽泻10g,猪苓10g;中虚者,去木香,加黄芪15g;咳喘不思食者,去甘草,加砂仁6g,陈皮10g,紫苏叶10g。

3.心水

即正水,与石水互为表里,均系肾水有余,只是水气盘踞部位不同,故名词不同。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发为正水。

主症:其身重而少气,喘不得卧,烦而躁,阴肿,下肢先肿,渐至全身,胸中痞满,头眩心悸,小便短少。形寒肢冷,面色青紫。舌白,脉沉滑。

治法:补土制水。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0g,甘草3g。

加减法:阳虚畏寒者,加附片15g;食少者,加砂仁6g;咳喘不得卧者,加半夏15g,生姜10g;呕吐涎沫者,加吴茱萸3g,厚朴15g。

4.肾水

即石水,系水在下焦,聚而不行,积于少腹。

主症:腹满不喘,其身、面目浮肿,腰以下肿尤甚,腰酸重冷痛,小便短少,畏寒怯冷,面目黯黑,神倦。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温阳化水。

方药:真武汤。

附片15g(先煎半小时),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5g,生姜10g。

加减法:苔白厚、食少者,加干姜10g,砂仁10g;腰痛者,加益智仁10g,杜仲15g;少腹痛者,加肉桂6g,吴茱萸3g。

5.肝水

其人素患水饮,停聚于肝,布于胁肋。

主症:其腹必大,不能自转侧,胁腹痛,随肝气之升降,上升则津液微生,唾液增多,下泄则小便断续通利。舌微紫苔少,脉弦而滑。

治法:通络祛水。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

香附10g,旋覆花10g,紫苏子10g,半夏15g,陈皮10g,茯苓15g,薏苡仁15g。

加减法:腹满者,加厚朴15g;腹痛甚者,加降香6g,郁金6g;苔白厚者,加白芥子6g。

二.

湿肿

湿肿病因源于久居卑湿、露卧当风、冒雨涉水、饮水过多等,聚水生湿,发为湿肿。

主症:通身肿胀,脚部尤甚,按之凹陷。苔白厚腻,身痛脉缓。

治法:外散内利,双解表里。

方药:轻者,疏凿饮子;重者,茯苓导水汤。

1.疏凿饮子

方见本篇“脾水”。

2.茯苓导水汤

茯苓15g,槟榔10g,泽泻10g,桑白皮10g,木香6g,木瓜10g,麦冬15g,砂仁6g,陈皮10g,白术10g,紫苏叶10g,大腹皮10g。

三.

风肿

风肿之因,多由平素身体风甚之人,复感外风,内外相引。

主症:通身浮肿而胀,转侧、行动不利,烦躁发热,口渴。苔薄白,脉浮大有力。

治法:祛风清热,通治表里。

方药:祛风至宝膏。

防风10g,白术10g,白芍10g,芒硝10g,石膏15g,滑石15g,当归6g,黄芩10g,甘草3g,大黄10g,连翘10g,川芎10g,麻黄6g,天麻10g,荆芥6g,熟地黄15g,黄柏10g,桔梗10g,山栀子6g,薄荷3g,羌活10g,人参10g,全蝎10g,细辛6g,黄连6g,独活10g。

四.

气虚肿

主症:大病久病之后,中气不足,短气懒言,食少不饥,头身四肢皆肿,身倦无力,腹满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15g,人参10g,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6g,甘草3g。

加减法:临证可酌情加减。砂仁、苍术、谷麦芽、神曲、半夏、鸡内金、厚朴、桂枝等,皆可随证加入。

五.

阴虚肿

此型老年、女性为多。而女性当中,又以水气喘哮居多。阳虚者,是气不化水;而阴虚者,是水不化气。

主症:面浮色黯黑、唇绀(即乌),身肿、四肢肿,皮色青,或腰痛耳鸣。苔厚舌紫,脉沉滑。

治法:滋阴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

熟地黄15g,山药15g,枣皮(山茱萸)10g,泽泻10g,茯苓15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片15g(先煎),牛膝6g,车前子10g。

# 名医临证实录 #

60余种内科病证,看名医如何辨治——

《冉品珍内科临证辨治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是冉老数十年教学、临床经验的真实记录。全书以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参以各家学说,选择了多种内科常见、多发病,以证型、病因分类,进行辨证论治;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脏腑经络遣方用药,并附急救小方、民间验方和行之有效的单方。内容紧贴临床,精炼实用。尤其是按语部分,都是冉老的经验之谈,非常珍贵。

(0)

相关推荐

  • 脾大

    处方:白术12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二煎混匀,分二次服. 方解:白术祛湿,茯苓利水,芍药矛肝止痛,炙甘草.大枣.生姜固中焦津液,诸 ...

  •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 本病当属中医"水肿"范畴,为多种病因损及肾脏所致.由于风寒热毒等病邪侵袭以及劳伤内伤等,损伤脾肾.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统摄固摄失职,精微下泄,故出现大量蛋白尿;由于外 ...

  • 伍炳彩从肝论治水肿经验简介

    一.水肿关乎五脏 水肿,<内经>称之为"水",<金匮要略>称之为"水气",是由于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 ...

  • 肾性水肿怎么治?看仝小林院士三味药治水肿...

    肾性水肿怎么治?看仝小林院士三味药治水肿.今天王幸福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高血压的医案,患者除高血压外,还有头晕,腹胀等症状.老师用的是泽泻汤. <金匮要略>泽泻汤,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 ...

  • 【名家 治水肿】

    温肾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肾阳虚,阳不化气,水湿内停之慢性肾炎水肿. 时振声认为此类患者多为虚中挟实之证,单纯温补脾肾不能化气利水,须合渗利之剂,疗效方显著且持久.否则尿量反见减少,水肿加重,并出现恶心呕 ...

  • 『名医经验』陈宝贵用五苓散加减治水肿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其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现主要用于治疗 ...

  • 6.2,陈瑞春真武汤治水肿

    临床应用  必须指出,运用真武汤应切实掌握"温阳利水"这个大法,不能局限于肾炎水肿.临床上凡是"阳虚水肿(水邪泛滥)",无论其病在何脏,均可与之.这样就能正确地 ...

  • 治水肿

    [处方]大腹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青皮.地骨皮.甘草皮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l ...

  • 看刘渡舟教授怎样治水肿

    水肿是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出现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等局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学的肾小球肾炎. ...

  • 赵绍琴:治水肿八法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引起周身浮肿的疾病.其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肾失温化,水气泛滥:三焦不利,水道不通,均能产生水肿.<金匮要 ...

  •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水肿案 – 经方派

    Z老太,65岁,体偏胖肤白,眼睑下有水肿.2018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水肿半个月,伴有喘息,活动后加重.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水肿伴有喘息,伴有心前区时有刺痛,持续约2-5分钟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