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每天都站在篱笆外偷学,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古代的时候孩子们到了年纪就会启蒙,开始学习论语、四书五经等,富裕家庭的会专门请先生到府中教书,一般家庭的就会进学堂读书,都期待长大以后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毕竟读书也是需要钱的,家里的条件本就不好,实在没有能力让孩子再读书了,所以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没办法,当时的社会便是如此。

但凡事都会有例外,而贾逵便就是这个例外,他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他也是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最后却成为了一个如此有才学的人,这便不得不说贾逵偷学的故事了。

原来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他父亲早逝,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为别人缝补浆洗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没有时间照料他。

幸运的是,贾逵有一个贤惠的姐姐,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姐姐经常给他讲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那时贾逵才四岁,他总是安安静静、津津有味地听姐姐讲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又缠着姐姐再讲一个。可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给他讲呢?

有一天,姐姐正带着贾逵玩耍,忽然听到对面学堂里的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正好讲的是上次没给弟弟讲完的那个故事。姐姐灵机一动,带着贾逵悄悄来到学堂旁边,听老先生讲故事。学堂外边有道篱笆墙,贾逵个子小,姐姐就抱着他,站在篱笆墙外听。

以后,每到上课时间,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篱笆墙外,悄悄地听老先生讲课。

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先生教学生们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

慢慢地,贾逵长大了,姐姐抱不动他了,他就拿着板凳站在上面听,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夏天,烈日炎炎,他顶着酷暑听讲,热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纷飞,他冒着严寒学习,冻得手脚麻木。姐姐心疼他,几次要拉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坚持把课听完才肯罢休。后来先生知道了非常感动,免费收了贾逵当学生。

后来的贾逵果真不负所望,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他的事迹也被后世所铭记,成为众多寒门学子心中的典范和榜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