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罪魁祸首找到了,20%是它导致的!
你想了解的房颤最基本知识在这里。
“心脏泵血好比人挥拳头,要想每一拳都有力地打出,需要在挥拳后将拳头收回,为下一次挥拳积攒力量。而房颤就好像只打却不收的拳头,长此以往,心脏泵血会失去应有的节律,如同收不回的拳头会丧失力量一般。”
葛均波院士这样比喻道。他在今天的房颤宣讲主题会上如此生动地形容了这种发病率呈逐年递增、凶险却又极具伪装性的心脏疾病。
正常人的心率约为60~100次/分,而房颤病人的心率有时为80次/分,有时却可以达到150次/分。房颤属于心律不齐的一种,意味着心脏失去正常的节律。那么房颤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魏教授解释道,正常情况下,全身的静脉血分别通过上下腔静脉汇集到右心房,血液通过房室瓣进入右心室,随着心室收缩,血液流入肺动脉。血液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而转变为含有氧气的动脉血,又经过肺静脉汇入左心房,通过房室瓣膜进入左心室。随着左心室的收缩,通过主动脉泵入全身各组织脏器。这,即是完成了一次血液循环。
魏教授将心跳比作汽车的油路与电路。一次心脏搏动是由右心房的“窦房结”(位于大静脉与窦房结的交界处)统帅的,窦房结扮演类似于汽车发动机的角色,可自动发出节律整齐的指令(60-100次/分)。窦房结引发的电信号会依次传导至心房、房室结和心室。
正常情况下,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具有规律,称为“窦性节律”。而房颤作为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窦房结的罢工引起的。心房肌失去窦房结的管控,异位起搏点出现,大家都想要做司令,指令乱发,导致心房各部位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地自行收缩,收缩频率可快至350~600次/分。而这些窦房结之外的异常电信号难以继续向心室传播,进一步造成心室收缩不规律。
据统计数据显示,30~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高达30%以上。我国目前约有房颤患者1000万人,而每个人的一生中约有1/4的概率会发生房颤。
★哪些人容易得房颤?
魏教授指出,造成房颤的病因和诱因很多,比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心肌梗死和房颤家族史等。而其中最常见和高危的因素是老年。老龄会导致正常的心肌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通俗来讲就是“心脏变硬”,变硬老化的心脏更容易丧失正常电生理活动,造成心肌的异常收缩。
★房颤有哪些类型?
首诊房颤:首次确诊(第一次发作或第一次发现);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一般不能自行终止;
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意愿恢复正常心律;
永久性房颤: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正常心律。
★房颤的典型表现?
房颤的典型表现是心悸、心慌。魏教授解释说,通常来讲,房颤的症状就是自我感觉心脏乱跳,甚至有种跳到嗓子眼的感觉。而且这种心悸、心慌持续时间较长,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此外,部分房颤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和黑矇等症状。
房颤的主要危害有心力衰竭、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魏教授对房颤的危害逐一进行解读。
★房颤与脑卒中
房颤导致的血液长期淤积会引起心房血块的形成,最常见的心房血块出现在左心房的左心耳这一部位。随心肌收缩,脱落的血块会随血液循环流向大脑,栓塞在脑动脉中引起卒中。此外,血块还有可能栓塞与下肢血管、肾血管和眼部血管等部位。
魏教授展示了一组数据:房颤患者每年卒中发生率约5%;卒中发生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血栓引起的。尽管占比不高,但房颤引发的脑卒中具有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特点:由于作为诱因的房颤问题没有解决,血块持续脱落栓塞脑动脉,相较于单次发生的普通脑卒中,房颤所致脑卒中的复发率极高,1年内卒中复发率高达32.35%。因此,房颤患者具有高致残率(51.58%)和高1年内死亡率(34.23%),使直接医疗费用增加50%。
★房颤与心力衰竭
房颤导致心脏排血功能降低,加之老年人心肌老化,更增加了心脏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血液存留于外周而无法正常进入心脏进行循环。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主要表现为进行一般活动时(如爬坡、走路)出现呼吸困难,夜间平躺容易憋醒,严重时会出现肢体肿胀。
流行病数据表明,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为33%;15.6%~24%的初诊房颤患者随后会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约1/3的房颤患者存在中至重度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中30%~40%是由房颤引起的。
★房颤与痴呆
魏教授解释说,如果心房中形成的血块体积较小,随着一次次地脱落逐渐累积于脑动脉,会使脑神经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直接损伤脑神经。由此所引发的痴呆症状即为血管性痴呆。房颤使痴呆的风险增加2倍。
★房颤与死亡
以上危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最终引起死亡率升高。数据表明,房颤相关脑卒中病死率是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的2倍,房颤还可使心力衰竭患者4年内死亡风险增加52%,使整体病死率增加整整1倍。
★有效识别房颤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房颤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那么作为普通人,在生活中应如何有效识别房颤?
魏教授指出,许多房颤患者的心悸、心慌等不适症状可能不典型,且有时会自行缓解,耽误诊治时机,甚至约有1/3的患者完全无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因此,不能完全依靠临床症状来判断房颤的有无。魏教授推荐,既往发生过大小卒中、肢体无法移动的中老龄人群应警惕房颤的存在,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抗凝治疗
既然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的血栓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那么抗凝在房颤的治疗中就尤为重要。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新发和复发率。因此,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中高危房颤患者应行抗凝治疗。抗凝药物主要分为两种: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华法林有导致患者出血增加的缺点,而新型抗凝药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可控和安全。
小结
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酗酒或心肌梗死患者都是房颤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致死、致残率高;
房颤症状可能不典型,1/3的患者完全无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
抗凝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
抗凝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停药、中断治疗会显著增加卒中风险。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