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方作品 | 悲从而喜——我画“石开得启”

悲  从  而  喜

——我画“石开得启”

文/丁小方

神话故事是古时候的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风格瑰奇、斑斓多姿的文学样式;也是人类幼年时期对自然世界和生命万物的稚拙解说。几千年来在民间口耳相传,可谓经久不衰。它的精神符号和幻想色彩,具有无穷和深远的魅力。

作为一名人物画家,我有幸参与“开天劈地——中华创世纪神话故事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虽感荣幸,但也面临对选题故事的理解把握和绘画表现手法上的新挑战。

起初,我和丁阳是先合作创作完成了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连环画绘本。虽然这是一个扣人心弦、且具较完整的故事性的美丽神话,完成得也较顺利,但重新进入到神话故事单幅绘画创作选题时,我比较犹豫。经过反复的酝酿,也画了不少“嫦娥奔月”小图,但总感到此题材作大幅画不容易表现,缺少大画创作的把握度和激情力。

我每次作大画时,总渴望在创作上有新的尝试和突破,画来觉得意犹未尽。这就需要主题更鲜明、表现更丰富、情感更浓缩、形象更厚重,我希望选择这样的创作挑战。

启母石的神话故事有些悲凉。大禹之子启破石而生惊奇情节,真切传颂出中国神话人物倔强精神和悲从而欢喜的情景。石开得启的悲从而喜的场景,非常促动我的创作感觉,切合我的绘画语言的表达。这也是目前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石开得启”这幅作品的缘起和由来。

点击查看大图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无须在此赘述。但是,从纷繁的人物故事中,抓住典型情节,作为主题形象的定格和呈现,是绘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不同之处。为了更好地说明我的创作构思,在此不得不略费些笔墨,简要介绍一下“石开得子”的故事背景。

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继承父亲鲧的志愿,决心根治黄河流域连续发生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

“石开得启”小草稿之一

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禹与涂山氏女娇成亲,新婚第四天,禹就告别妻子,重新踏上了治水的征程。这一去,又是好几年。

涂山氏日夜盼望着丈夫归来,每天攀上涂山,翘首远眺,悲伤呼唤,这哀怨的歌声穿越夜空,传到数百里之外禹的耳中。然而治洪怎可半途而废,禹只能遥望涂山,寄托自己的思念。

“石开得启”小草稿之二

禹曾经有三次,为勘察水势,禹路过家门,隐约听到孩子的啼哭声,他很想进门看一眼久别的妻子和未曾见面的孩子,可还是狠狠心,转身而去。

禹历尽千辛万苦,率众人开山治水已经数年。导山至江淮,治淮接近尾声,禹这才想起已多日没有听见妻子涂山氏悲切的呼唤,不由有一种不祥之兆,并得知大家都在传说涂山氏女娇因思念过度,竟化为石像。

“石开得启”局部图

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女娇盼不来丈夫,就向西北方向一路寻去,留下了四五处望夫石;有的说她在涂山头化成一块人形的石头,向北而立,旁边还有一座童形小石,就是儿子启。

禹听了悲痛欲绝,想到自己未曾见面的儿子,这个刚强的硬汉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不会的,不会的。”忽然有个细细的声音在学他的话,禹抬头一看,只见那雪白的九尾狐蹲踞在他面前。“快带我去找我的女娇!”他喜出望外,九尾白狐往涂山方向跑去。

“石开得启”局部图

涂山树木苍翠,百花吐艳,山前就是日夜东去的长江水。远远地,禹看到山顶上有一位女子面江临风,亭亭玉立。禹高喊着向山顶狂奔而去。突然,他收住了脚步:女娇为何纹丝不动?定睛细看,女娇已化作了一尊西望长眺的石像,眼眶下还凝固着两道石珠般的泪痕。

禹拥住石像,仿佛想用自己的体温唤醒妻子。过了很久,石像依然一动不动,一旁的九尾白狐也忍不住用尾巴擦拭眼泪。禹正悲伤,忽听一阵咯咯声响,细听那声音来自石像右臂弯抱着的条石。这条石有点像婴儿的模样。随着咯咯声越来越响,条石上显示出一道道绽痕,闪现出一道道光芒,轰的一声,条石崩裂了,掉出一个婴儿。

“石开得启”局部图

婴儿落地见长,很快长成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禹,您终于来了,我在山上守望着,就是为了把我们的儿子启送还给您……”女娇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禹抱起儿子,双手高高托起,向女娇呼唤:“我会以惠洽万民的不世功业,回报您感天动地的深情厚爱。”后来,启成为中国历史上夏朝的第一位君主。

创作开启时落实到具体中,则是较繁复的查找资料、提炼素材、构思构图、设计人物造型、笔墨处理等一系列精心酝酿的过程。首先,画幅中的十几个人物,都反复勾了小稿,力求造型准确、形象各异而不雷同。

“石开得启”局部图

大禹托举启这个动作,是专门让模特作模拟动作的写生,因为这是整张画的核心和重点,也是视觉中心得着重之处,务求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其次,由于尺幅大,构图必须服从于整体,但同时又要兼顾到抓大不放小,比如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彼此的呼应关系等因素虽统一在大的架构之中,但局部和细节处理依然要做到精炼到位和浑然无隔;再则,由于表现的时代背景是上古时代,故画面必须加以特定气氛的营造,从而展现出那种蛮荒中的粗犷生命力,所以画的全部是以半裸体为主的男性人物形象,与我过去的主题创作相比,这就增加了相当的创作难度。为何?

“石开得启”局部图

我过去的人物画创作,比如“前进、前进、进”等,人物结构块面主要以表现衣纹为主,而这次以表现人物肌肉骨骼为主的画法,技法的复杂性和难度无疑更高,用笔必须更讲究,还要结合人体结构的合理表现程度,否则就难以做到造型准确度,笔墨表现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画人物线条的书写性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审美要素之一;也是以生宣纸为媒介的写意人物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石开得启”局部图

在我理解,所谓骨法用笔,不仅具有书法意涵,也是富有生命力的绘画线条的本质。“石开得启”的十五个人物,在线条和块面处理上和我平时坚持书写字有一定内在的关联。

我试图把隶法的规整、行草的流畅和人物线条和块面的书写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不是“描”,而是“写”。有的笔触不妨干裂秋风,有的地方也得注意墨润之效,当然这方面的笔墨方法还要努力探索进行下去。

另外,画面的背景处理虽不占主要篇幅,但处理不好,整幅画不可能出色。对此我做了精心构想,以我随上海文联去甘肃天水采风时所见的伏羲八卦台附近的秦岭山脉地貌特证作为参考,以不冲淡主题人物的虚化处理为表现手法,形成一种宽展开阔和蜿蜒跌宕之势,恰到好处地留出横贯画面的一段空白,使整张画显得既凝重又透气,应该讲取得了预先构想的艺术效果。

画面的色调处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鲜亮”了,就与主题基调不符了,所以我的考虑是浑厚磅礴但不灰暗消沉,这样才能使画面压得住。

整幅画的中心聚焦在大禹托举儿子启的这个动作上,这是一种希望的托举,也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一个新生的婴儿,成为画面的制高点,正好构成其它画面人物仰望的视角,形式感较强,本身就极富象征意义。

作品虽然已经完成了,但对于神话故事乃至人物画的创作思考却一直处在进行时。如何更好地把握传统元素和当代元素的相互融合,既不舍本,也能有所创新,似乎是摆在包括我在内的当代中国画家面前的共同课题。

丁小方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觉群书画院 副院长

丁筱芳,字小方,斋名竹攸堂、紫逸阳轩、天圆地方,祖籍浙江绍兴,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觉群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特聘教授,上海文史馆书画研究社特聘研究员。

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提名奖, 第十一届全军全国美展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军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美术创作三等奖, 2013年度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领衔之一创作世博长卷《万国风采耀浦江》展出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获上海文艺创作特别奖,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优秀作品,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基金奖,上海第五届科学与艺术展优秀作品奖,“记忆土山湾”上海美术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览一等奖,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等。入选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七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展等。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协会博物馆等省市博物馆、纪念馆和上海多项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大型主题作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等中外艺术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

重要个人展览:《生活印记——丁筱芳中国画作品展》《重塑经典-----丁筱芳画水浒传一百零八图中国画作品展》《重塑经典——丁小方画世说新语艺术特展》

重要著作出版:《丁筱芳水墨艺术》 《丁筱芳画水浒传108图》 ,《丁筱芳画世说新语100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