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万级IP夭折,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网络文学太繁荣了:IP作者赚足了版权费、自媒体人靠制造公共情绪变现、内容平台花重金量产内容。面对这种繁荣的风口,很多人都想进去掺和一脚,但黄金遍地也往往暗藏深坑。

所以面对机遇,焦虑却不乏能力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学创作?又该如何完成从创作到产业的转变?让我们对话一位拥有过国民级IP,但并没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作者——开开。从他和他分享的故事看看“网络文学变现的那些事儿”。

开开是谁?

“开开”是他在贴吧的马甲,当年正是以此为笔名写下的《小张和小丽》,最终与《长岛的雪》、《网管》并称为百度李毅吧(D8)三大神文。

神文又有多神呢?从当时开贴直播时所创造的各种核心数据来看,《小张和小丽》一文完全称得上如今的“1000W+爆款”,能临时倒逼服务器限流的那种。

但开开走红的难度还远不仅仅停留在“文字技巧”层面。

当年“李毅吧”虽然是一个以“嘲讽中国足球”为内核建立起来的小众社群,但随着“恶搞文化”的逐渐加深,D8早就在人数不断增加、话题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悄然完成了语境下沉。人们讨论之事即便不走肾,也通常流于琐碎,很难获得严肃的审美氛围,也促成了大狸子、彩色哥等奇行种网红的出现。

所以,即便D8因为盛产“名作”,号称“百度卢浮宫”,为当时那一代草根网红创造了非常开放的创作氛围,但开开很清楚自己付出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

“我进入D8后大概写了三四篇左右,然后就写了《小张和小丽》,写完第二天就因为涉及到贴吧高层管理的事情,我就被封禁了,之后淡出D8了。D8在写作上对我毫无帮助,但是给了我一个平台,让很多人认识了我,并与我结为朋友。”开开说,“特殊年代的文化井喷现象造就了很多'三字经’(如高富帅、白富美、你懂的、黑出翔),影响了网络上的一代人,现在微博和其他各大社交网站上很多大V都是出自D8或者曾经沾染过D8文化的。”

为啥这个IP夭折了?

按照现在的行业标准判断,带着贴吧积攒下的人气,加上胜任多种题材的文笔,开开完全有能力从素人进化到自媒体人,或者可以依靠《小张与小丽》这个爆款IP进行变现。

开开也不是“抱残守缺”,因为“贴吧”这个平台在互联网语境中话语权下降。他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不定期地将自己的新作品更新到微博上,也在问答功能内寻找新的思路。

同时他又发现,变现与否并不是一个“技能驱动”的事情,而是“自我剧变”的过程。

比如内容创业的取材往往立足垂直追求深度,或者立足大众追求广度,个人创业者难以独立应对这样的强度:

“我的读者都非常小众,而且我文风变来变去,有人喜欢武侠,有人喜欢言情……而我写作看起来并不那么'老实’。”

比如内容创业需要保持数量和频次来完成原始积累,总会经历一段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时期。

他说:“现象级自媒体都是一些很勤奋的人在操作,我连着写两天公众号就会犯病掉头发,所以我很敬佩他们。不过做自媒体的实力有高低,有的很厉害文笔流畅,专业知识也爆棚,但大多数都很疲于应付,为了更新而更新。”

又比如内容创业在社交网络时代需要更专注的角色胜任,而不同的角色分配比例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职业轨迹——想要端起“内容经济”这碗饭,现实中拥有更好生活的“开开”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对赌。对此,他说:“赢家毕竟是少数,赚钱这种事,天分勤奋是一方面,运气也很重要。”

至于那些从《小张和小丽》时代就盼望他红起来的粉丝,他并没将他们看做所谓的“粉丝经济”。更何况在社交网络时代传播方式的加速下,与“金钱”强挂钩的粉丝或者“流量”会成为很多人的包袱,这让开开选择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他说:“我当时的微博简介就是'愿我永远不红,是你私人读物,想照顾到每一个读者’。本来我也不靠这个赚钱,所以能有人喜欢自己的文字就很开心了,能被小众认知和珍藏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时机、办法,哪一个方向错了?

回顾“开开”走红D8的经历,发现其中蕴藏着很多如今社交网络传播中也同样适用的套路,最典型的就是《小张和小丽》中“性”、“爱情”、“金钱”三个永恒的标签:主人公是一名家境普通、收入不高的穷小伙,小丽是进行大保健服务的失足妇女,小张则是把男主当接盘侠的“黑木耳”。

“开开”后来也将这篇文章称之为“哗众取宠”,坦诚自己也玩了一把情绪营销。但通过这么多年的连续创作,他发现创作者除了阅读情绪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内核——可以是文字技巧、可以是阅历、也可以是群体画像。这样社交网络中瞬息万变的情绪才有意义,可以被有效聚合利用

“写作没有说灵光一闪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创作,都是一些日积月累的观察,然后透过一些思索找一个突破口,把它进行文字化。”开开说,“我写东西虽然没大纲,都是直播写,想哪儿写哪儿,文章通常都很零散,但《小张和小丽》之所以能成功,大概还是和我的初衷吻合了,就是纯粹的爱与纯粹的性演化出真实的人生。”

不过,有内核的创作也非毫无边界。章子怡在最近某档当红综艺节目说过,“表演是没有机会解释的”,内容创作也同样如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只有“结果”这单一层面,所以以消耗内核换来的流量也能成为伤害自身品牌的负担

“虽然爱情和性爱是分不开的,但是(大众层面的)文学只能含糊其辞的描写,在写这篇《小张和小丽》之前我就一直想写一篇非常露骨的文章来描绘爱情,后来介于上面说到的哗众取宠那个点就这么做了……但是在故事进行起来的时候,又开始束手束脚放不开不敢写,还是把性爱写的畏畏缩缩。”

有些一厢情愿的传播路径规划能够保证作品效果的下限,但也限制了作品发展的上限:《小张和小丽》很早就获得了IP二次创作作品的邀请,一度被传闻会翻拍成网剧,享受与《微微一笑很倾城》、《步步惊心》、《盗墓笔记》们相同的待遇。但传闻只是传闻,《小张和小丽》的翻拍不出预料地因为种种条件限制是未能成型。

开开说:“IP都是2013年以后兴起的词了,我2013年元月就把版权卖给一个朋友了,但是朋友拿走版权后一直处于失踪状态,什么也没做,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2015年到今年很多业内朋友找我,想以网剧的形式把这个出来,但是我联系不上版权人,所以就作罢了。”

他补充道:“2018年元月版权到期回我手里,到时候再说吧,我现在也在业内做事,到时候自己来做也可以。”

我们不能排除悬念落地的可能,不能低估文创圈投资人的胆识,更不会低估内容平台的孵化布局,尤其是《小张和小丽》这种可以裹挟丰富话题撑开流量入口的作品,也总有着支撑起进入商业闭环的基础。

但距离开开在D8连载已经过去了5年,人们解读世界的方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哪怕原文的表述方式都已经迈不过行业入场的门槛:在价值千亿的知识经济里有人替你读书,充实自我的需求正在慢慢变为解决焦虑,内容创业则开始成为“帮助忙碌的现代人分解长篇大论”的代工厂……

这种残酷的准入标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是这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当某一产品形态拥有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圈内主动议价权,其决定入局者发展状况的因素也被越来越科学地量化,而大幅度减少“运势”等非主观因素。

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开开”的失落是草根话语圈的再次沉寂,也在内容创作的爱好和产业间勾勒出了一条更加清晰的轮廓。

本文来自微信公共账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账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izhibe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