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于四川,死于江苏,为什么会安葬于河南?

全文字数1641字, 图片5张,阅读时长约5分钟

1101年8月24日,苏轼从流放地北上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65岁。

苏轼在病逝之前,留下了遗嘱,希望葬于汝州郏城,郏城离洛阳不远,即今天的河南省郏县。于是,当苏轼死后,他的第三子苏过遵照遗嘱,将苏轼安葬于郏城莲花山的箕形山坳里。

苏轼

古代大臣病逝于任上后,在安葬地址的选择上一般有两种。大部分会选择“叶落归根”,将灵柩送回家乡安葬;小部分会选择将灵柩安葬于病逝所在地。像苏轼这样,既没有将灵柩运送回四川老家,也没有就地安葬,而是选择第三个地方安葬的情形,实属罕见。苏轼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是因为从江苏到四川,路程过于遥远吗?

从江苏到四川,无论是走陆路越秦岭入蜀,还是走水路溯三峡而上,路程都达到数千里,在交通条件非常落后的宋朝,舟车劳顿非常辛苦。不过,路程遥远不是苏轼安葬于河南的主要原因。当年,苏轼父亲苏洵病逝于河南开封后,就由苏轼、苏辙两兄弟护送灵柩,乘坐官船,由水路回到四川,历时半年之久。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苏轼愿意,苏过是有能力将他送回四川安葬的。

苏洵

是因为苏轼本人不愿意回到四川吗?

当然也不是。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叶落归根”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自从苏轼、苏辙兄弟护送父亲苏洵的灵柩回到四川眉山安葬后,两人都多次表示,死后要追随父亲安葬于家乡。

极大的可能,是与一件造反案件有关。

1094年,渝州人赵捻考中了进士第二名,点为榜眼,后出任太常博士。那些年,苏轼、苏辙兄弟官路坎坷,多次遭到朝廷的贬谪,让赵捻很着急。宋哲宗在位期间,赵捻回家乡看望父亲时,以苏轼、苏辙兄弟被贬为理由,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起事造反。如你所想,“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赵捻的行动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就被扑灭下去了。事后,赵捻兄弟被诛杀,父母妻子全部被流放。

毫无疑问,苏轼、苏辙与赵捻造反案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经历过“乌台诗案”、差点死于非命的苏轼,一定会对这种事情避而远之,有多远躲多远。更何况,当苏轼病逝于江苏常州时,赵捻造反案件还没有最后结案,不管是苏轼还是苏辙,都不敢提出归葬于四川(宋朝时渝州属四川管辖),远离是非之地。否则的话,他们的政敌一定会借这个机会,搬弄是非,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家族带来意想不到的无妄之灾。

既然不能归葬四川眉山,那么苏轼为什么要现在安葬于汝州郏城?

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弟弟苏辙有关。

苏辙

1094年,苏辙因为上书朝廷反对宋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被贬谪为汝州知州,在汝州居住、工作了几个月。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经过汝州时与苏辙久别重逢,留下来居住了一段时间。苏辙带着哥哥游览了汝州的风景名胜。

这天,兄弟两人来到汝州郏城时,双双登临著名的钧天台。在钧天台的北面,有一座莲花山。苏轼见莲花山的余脉绵绵不绝,青翠秀美,可媲美四川老家的峨眉山,而且“土厚水深”,风水绝佳,就产生了将这里作为归宿之地的想法。

莲花山

苏轼与苏辙告别时,写下3首诗《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在第二首诗里,苏轼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伊川、缑山都位于郏城附近,由此可见苏轼对郏城的好感。

在苏轼病逝于江苏常州时,苏辙正居住在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苏轼儿子苏过则居住在斜川(今河南省许昌市境内),另外也有不少苏氏子弟散居在郏城附近。颍川、斜川距离郏城不远,苏轼安葬于郏城,可以方便子孙后代祭祀扫墓。

有意思的是,当苏轼安葬于郏城后,1112年10月25日,苏辙病逝后,也被安葬在郏城苏轼墓旁。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苏洵早已安葬在四川眉山,但1350年冬天,郏城县尹杨允在苏轼、苏辙墓旁修建了苏洵的衣冠冢,让父子三人团聚于小峨眉山下,由此成就了“三苏坟”。现在,郏县以“三苏坟”为主体,修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园景区。

三苏园景区

无论如何,苏轼、苏辙这两位文艺巨匠安葬于郏城,给这片厚重的土壤上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

(0)

相关推荐

  • 【行参菩提】刘红霞丨拜谒三苏园记

    最初喜欢苏东坡,源于喜欢古诗词:后来爱上苏东坡,源于他的一腔柔情:现在崇拜苏东坡,源于他彪炳千秋的业绩,源于他昂扬不屈的灵魂.秋冬时节,我怀着景仰,去朝拜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三苏园. 群山掩映下的三 ...

  • 孙燕凌丨三苏园里仰三苏

    去三苏园是春天的一个大风天,不经意间,增添了此行的坚决与虔诚. 一路上,飞溅的沙石扑打在车玻璃上,啪啪作响.接近三苏园,朋友吟诗道:一脸黄土拜三苏,两行杨柳吟词赋.让我对出下面的诗句,我一时心不在焉, ...

  • 故乡在四川眉山的苏东坡,为何安家于江苏长眠于河南?

    苏轼仕途坎坷,半生漂泊 资料图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21岁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道走出四川眉山,前往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从此开始坎坷的仕途.也曾居庙堂之高,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更多时间是一 ...

  • 【觅苏记】郏县三苏园:对眠青山(上)

    宋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氏兄弟同时遇赦,苏轼以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居任便居住:苏辙提举凤翔上清宫,他返回颍昌与子孙团聚. 苏辙安顿之后,托黄师是给苏轼送了一封信,他劝哥哥前往颍昌与之相 ...

  • 黄庭坚:做苏轼的优质死忠粉是什么体验?

    文丨<那些年>悦悦 苏轼,北宋文坛的顶级流量明星,坐拥粉丝无数.这些粉丝当中有一位不得不提:他就是黄庭坚,苏轼的死忠粉一枚,也是优质粉丝的最佳样板. 怎样引起偶像注意? 偶像和粉丝的距离看 ...

  • 生于1902死于1930,我曾是井冈山上一名捍卫盐的战士

    盐 --为一位红军烈士代写的"自述" ■江 子 一 我曾经是湖南桃江县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个在南方的水田里奔跑玩耍的男孩. 我有一个任过湖南江道区司令官的父亲,这也许是我与其他农 ...

  • 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

    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2015年11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抉择篇)

    现在,摆在许多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在羊肚菌这场几近疯狂的豪赌上面,自己到底该不该干下去.羊肚菌大战后,战场上虽然不至于尸横遍野,那也是丢盔弃甲,血染征衣. 我所有之前认识的做过羊肚菌的人里面,除了小规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媒体篇)

    没有做过全面的调查,媒体有多少关于羊肚菌的话题和利益,所以以下内容仅仅是就身在菌业接触菌业的感受,结合羊肚菌的故事有感而发. 中国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是"你懂的&quo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信息篇)

    羊肚菌产业的糊涂事,归根结底是信息不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糊涂人怀着糊涂的欲望糊涂的进行业来,糊里糊涂的使用来源糊涂的菌种,用糊涂的技术糊里糊涂的种植着糊涂的羊肚菌. 例子总是有助于理解问题,我还是拿张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谈人篇)

    有关于羊肚菌的人,也是很有糊涂概念的一个事实. 比如说到最上面,目前中国羊肚菌产业的始作俑者,是谭方河先生这样的探索者. 探索者当然不止一个谭方河,但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都是尸横遍野的,其他的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栽培篇)

    羊肚菌栽培的技术,显然不成熟,所以,现阶段栽培效果就是一个无法保障的情况,虽然也存在新手与老手的梯度水平表现,但打破这种表现的实例也层出不穷,是以在栽培决策的认识上也就始终糊涂. 因此我们虽然认为菌种 ...

  •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菌种篇)

    刚刚从四川回来. 本次入川,与谭方河先生及菌益侬公司的张亚先生见面,受到两位的热情款待,彼此相见恨晚,长谈竟日,收获良多,无法一一道来.但如果不置一喙,似乎也对不起各位读者,所以谈谈我们对羊肚菌产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