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47:丝路兴衰历史剧长安古乐诉衷肠
国风秦韵47:丝路兴衰历史剧长安古乐诉衷肠
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人们对“网红城市”西安的关注热度,却并没有因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收官而降温。紧接着,“2019欧亚经济论坛”又将在古都西安举行。与此同时,在西安博物院的荐福寺“乐寿堂”,也一直上演着常态化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
今天,知道唐朝皇家寺院荐福寺的人并不多,只是该寺院留下的小雁塔还小有名气。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寺唐塔,都是当年大唐盛世和“丝绸之路”历史辉煌的见证。要想感受“梦回盛唐”的精神共鸣,就只剩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传长安古乐”。
岁月轮回,《长安十二时辰》不过是艺术化表达的“丝绸之路”老故事,“2019欧亚经济论坛”则是现实版的“一带一路”新剧情。那么,究竟是“网红城市”衍生了“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还是《长安十二时辰》和“2019欧亚经济论坛”造就了“大唐长安”?这个简单的逻辑问题,答案早已经不言自明。
网闻博报注意到,从6月27日低调上线,到8月12日落下帷幕,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终于收官。有媒体评论称,这部网剧以其紧凑的剧情、精良的制作、绝美的布景和考究的服化道,在豆瓣获得8.6高分,成为“2019现象级口碑剧王”。8月12日,优酷选择在剧中地理坐标西安举办最后两集的点映。这样与“网红城市”的线上线下联动,也是视频平台收获剧集内容“长尾商业效应”的延伸实验。
媒体评论指出,剧中的一些细节反映出长安当时高度的开放与包容,这也恰恰构成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注脚。剧集进一步深化立意,让“长安”成为家国情怀的符号,四边八方的人们汇聚于长安,带来多样的特色文化,文化交融共生让古老的华夏文明更好地传播到更远的世界当中,提升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媒体评论认为,多年来,国产剧如何加深文化内涵这一命题一直在探索中前进,《长安十二时辰》给出了属于新时代剧作创作的答案,当传统文化与戏剧张力相遇,便不应该是高耸入云的宏大题材概念,传统文化需要扎根大地,当观众能够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在平凡生活的烟火气背后找寻到强大的文化印记支撑,影像才能深入人心的以凝结华夏文明之精髓唤起情感共鸣。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才是文化自信的从容呈现,《长安十二时辰》危局终会解开,与之相对的正义、心怀天下、民贵思想的正能量同样彰显。
网闻博报注意到,2019欧亚经济论坛定于9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举行。据陕西传媒网2019年8月14日报道,8月13日,2019欧亚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欧亚经济论坛组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副省长徐大彤向国内外百余家媒体通报了2019欧亚经济论坛有关情况。欧亚经济论坛副秘书长、上海合作组织前副秘书长王开文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致辞。
报道称,2019欧亚经济论坛由外交部指导,商务部等9个国家部委、国际组织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合作,高质量发展”。徐大彤表示,办好本届论坛,是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难得机遇,将助推陕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作用,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加快我省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经贸往来,更加凸显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另据陕西传媒网2019年8月14日报道,上半年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陕西出品的话剧《柳青》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省35个项目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资助项目名单,资助项数居全国前列;周至县集贤镇等7地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安古乐(西安鼓乐)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约3.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736.31亿元。
报道称,今年上半年,陕西全省文艺创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对外文旅交流等领域硕果累累,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为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领略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全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普及力度,加快推进陕北和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进一步推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这一系列有效措施,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服务人民生活。
网闻博报也注意到,在市场经济商业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时代,难免会有“十二沉思送给《长安十二时辰》”和“
《长安十二时辰》烂尾了吗”的质疑声音。
事实上,从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长尾商业效应”延伸实验,到“2019欧亚经济论坛”定于9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举行,再到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和让非遗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这都是在演绎着传承“丝绸之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年历史剧。让“长安”成为家国情怀的符号,就必须进一步彰显“长安文化”的精神内涵。如果不能破解“汉唐长安”的兴衰之谜,那么传承“丝绸之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是一句空话。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最大败笔和硬伤,便是在于此。
时空穿越再回首,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的古老文明。从旧石器时代的“石流星”,直到新石器时代的骨制埙和陶制埙,中国埙乐文化就传递着“上五千年”大同社会的远古遗音。自从“黄帝战蚩尤”和“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埙乐文化兴衰又折射着“下五千年”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天下兴亡周期律。到了盛唐以后,埙乐文化就日渐衰微长达一千多年。
直至今天,在常态化演出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现场,我们才终于又听到了包括埙乐在内的唐朝宫廷雅乐“八音齐鸣”。亲自司鼓领奏“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李铠博士,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唐传长安古乐”的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二十多年来,李铠博士搜集整理和复原“长安古乐”曲谱达两千余首,同时创建了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演出现场,李铠博士一边亲自司鼓领奏,一边向观众讲解和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知识。他说,从《诗经》到汉乐府和唐诗,原来都可以配曲吟唱。只是因为乐器和乐谱的失传,才造成了文化艺术“没谱”和“不靠谱”的历史悲哀。
自2019年7月31日开始,在西安博物院的荐福寺“乐寿堂”,除过每周二闭馆,“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每天演出5场。李铠博士通俗易懂的现场讲解,更能给人以醍醐灌顶的心灵震撼。
如果说,一部中国音乐文化史,就是一首天下兴亡周期律的交响曲。那么,传承“丝绸之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年历史剧,难道还会“没谱”和“不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