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孙宝佃:《我的大学之路》
【总第022103期】
我的大学之路(一)
作者:孙宝佃
1978年9月25日下午,在我久久等待之际,终于等来了我的大学录取挂号信。打开才知被华东石油学院录取,通知书中注明学院在山东东营(垦利县境内)。
垦利?这是什么地方?晚上我带着信去了一位女同学家,女同学她爸是公社书记,是岛上最高当权派。书记听到我拿到了通知书,显得很高兴。大学在山东东营,他便走向家中悬挂的中国地图,找了半天,他才把手指指到东营的地方,边指边恍然大悟地说:"那里好像有个什么油田,‘大’什么来着?",我忙说:"大庆","不对,大庆在东北黑龙江!","大同!","也不对,大同是煤矿!","‘大’什么来着,大、大港,对!就是大港!",书记像军事指挥员终于找到目标了,高兴起来。不过,一会他又犹豫了,"不对,不对,大港好像在天津!再想想,嗯,对了,胜利,胜利油田!","胜利油田!",我便也高兴喊起来。那时,我心里佩服起书记来,不愧是书记,有学问。相比好多其他同学而言,感觉身边有个"高干"真好,后来才知道许多同学连东营有个胜利油田都不知道,就茫然跑到学校去了。
要去东营垦利县境内上大学,路途真够远的,家里犯难了。中学班主任看了我的通知书后,考虑我的困难,指点迷津。"你去趟镇海县教育局吧,指不定可以去要点补助来!"。"还有这等好事?",于是,我写了个困难申请,找大队和公社盖了章,就直奔镇海县城去。摆渡,坐车,转车用了一整天才到达县城,经一路打听才找到教育局。
教育局办公室坐着二人,其中一个是没事串门聊天着的。我说明原委,说专程跟教育局要点钱来的。办公室主任看了通知书和介绍信后,答应给十元补助,串门聊天者边上帮腔着:"十元够到东营了!","可能不够,能否再多给点!",我肯求着。想着,反正跟买菜讨价一样,讨个价既不丢人又不犯法,又不是讨饭,都是大学生了,整个岛上就我这一个,像讨饭?谁有这本事,我自我安慰着。主任可能看我大老远从岛上赶来,农村的考上大学也不容易,就答应给十五元。"这下还有多的了!","帮腔"又说着。于是,我心满意足,真有点像要饭的,本想要个馒头,主人却给了我一碗肉。我要过"肉"后,在主任那里顺便打听到还有一位顾姓女生也要去垦利县境内学储运,看样子还有同路人啊,也许路途不孤单了。
后来从宁波到东营的路费的确十元不到,十五元还有结余的,佩服"帮腔"的真有学问。至于那位顾姓女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在大学四年问及有其人,但终没见过,所以也不知她的花容月貌了。
十月三日,我踏上了去东营垦利县境内的路。
那天,大哥和我一起扛着行李去宁波火车站,到达托运处时,我惊奇地发现了托运处有几件行李上也标挂着跟我一样的行李标签,我兴奋地问着行李是谁时,旁边站着的二位便靠近过来。一聊才知他们也是去垦利县境内的,一位是物探专业的印同学,一位是地质专业的王同学,加上我是测井专业,想不到宁波站托运处瞬间便有了整个勘探系了。印同学个子比我还矮,说话时总露着笑脸,手腕上戴着明晃晃的上海牌手表,我思量着他父亲至少是生产队长以上干部,王同学显得沉稳厚道相,一问一答,二颗漂亮的门牙结结实实地把持着厚实的嘴唇。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俩个在一起,是印说了算。我加入后,印就用商量的口气了。比如,一路怎么个走法,上海停留几天,哪天再从上海启程。在我们商量时,三个大人,我大哥,印的爷爷,王的父亲,也一起商议着,他们俩大人一直送到上海。
从宁波坐火车,到达上海已是晚上十点多。第一次到上海,扛着个大皮箱,从火车北站出口处随人流匆匆而出,缺少经验,没有慢慢查看接站的姑父。出了站口就一下傻眼了,茫茫大上海,怎么去寻找南市区的阿姑家呢。好在出门前父亲反复交代"路在口中"。于是我匆匆问及路过的一对少男少女,他俩一听我口音便说"是小宁波!",大上海人都管宁波人叫小宁波。不过,这跟把日本人管叫小日本有本质差别,叫小宁波不带有歧视性。他俩对我小宁波倒是挺热情,后来也发现大上海人都很热情,尤其是老头老太,拉着我帮指路,临别还强调"车车要当心,包包要背牢!",像见了亲妈。
夜灯下,那俩口在帮我选择路线,男的建议:北站坐66路,到陆家浜路,走大兴街,然后便到我阿姑家的大林路了。女的建议:坐14路,到老西门,然后可以走到大林路。说着说着,他俩争议了起来,这时我忽然感到女的很漂亮,我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争论间,最后那女人嘴一嘟,似乎生气了,于是,我和那男人便猛的声称选14路。总不能因为我这个小宁波问个路,把大上海情人问散了吧。热情的他俩一直帮我指到上了14路电车,上海人,人美,心更美。
14路电车很长,中间有帆布软连接,我扛着行李上去后,车上上海人纷纷给我让位。隐约听到有人说我是"下乡人!",这也不算是歧视,本来就这样。可不是吗?就在一月前,我还滚打在农田里,除了短裤框住的一小黜地方外显白,全身被日晒得焦黑,没说我是非洲人已是大幸了。
车在夜间大街上运行,行人少,车速快,车内晃动得厉害,我在车厢连接处东歪西倒,可惊讶地发现车内的情人们相依相拥得稳稳当当,他们有的竟捆团着像一个人,还是第一次见识了大上海少男少女在车上的技巧。他们情调得竟是那样的旁若无人,旁若无我。后来听上海的表姐说,要是去外滩看看,那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后来我果真在外滩公园见识了次,男男女女沿外滩墙严缝紧扣,奶奶的!大上海人把我十七岁的小宁波少男之心,玄乎得忽扇忽扇的。
(待续)
孙宝佃,男,浙江宁波大榭人,1961年1月生,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测井专业,2003年在长江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学英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