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心语】李春雷:《军旅生活琐记二十一则》

【总第057402期】


军旅生活琐记


作者:李春雷
那位红领巾
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春天,大概是2月7日或8日上午;地点应该是哈尔滨第六中学礼堂,新兵入伍欢送会。我们一群体检合格,穿上军装的青涩准军人列队入场。按惯例,学校列队行进总是矮个儿走前头;但部队相反,高个儿走前头。当时身高只有一点五九米的我,在整个儿队列中走在最后。先入场的坐后排,所以我坐在最前排,最靠右那个座位。
欢送会在庄严的气氛中开始。进入会议第一项,少先队员向解放军叔叔献花。伴着乐曲,一队靓丽的女少先队员英姿飒爽的步入会场。不多不少,12位,在前排12个准“解放军叔叔”面前站定。她们,矮个儿在前,高个儿在后。广播中传来口令:“少先队员,向左转!”“请坐在前排的解放军同志起立。”
这时我发现:这个女孩比我高半头!四目相对。一个像姐姐,一个像弟弟。那张清秀的面容,平静而庄重。若换了我,面对一个“武大郎”,早忍不住笑出声来了。“少先队员向解放军叔叔献花!”她恭敬的把手里的那束鲜花递到我手上;我忐忑的接过她献给我的鲜花,心里别提多别扭!
又一个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解放军叔叔把少先队员抱在怀里!”这简直太难为情了。我怎能胜任啊!但,总不能那11位都被抱在怀里,就这一位站着吧?幸好,座位两边有宽厚的扶手。我灵机一动,把45.5公斤重的骨感体格挪向座位左边,她乘势机敏而又稳重的坐在右侧的扶手上。我大脑一片空白,接下来会议的内容一句也没听清……
我感谢她不动声色的为我救了场,钦佩她的聪敏稳重。我想,回校后她的同伴们会把这滑稽的场面作为趣事议论很长时间。她一定是个大队干部,或学生会干部。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每遇到“突然临之”或“无故加之”的事时,我总会忆起此事,她为我凭添了几分稳重。有时想知道她是谁?甚至想见见她。那位红领巾,你在哪里?
 母  训  
当兵出发前,乞母做指点;
母亲示三言:条条皆经典。
第一勿吸烟,保证身体健;
第二不沾酒,因怕把性乱;
三要讲团结,战友会喜欢。
母训虽严厉,终生约束咱;
母训是路标,正道现眼前;
母训牢记心,秋毫都无犯;
从不染烟酒,与人持和善。
有幸遵母训,养成好习惯;
亦因无恶习,身体也康健。
虽然母已逝,母训决不变。
遥谢在天灵,赐我好规范。
光荣传统代代传
打靶归来命令颁:部队踏雪进深山。
日行百里快如飞,脚上起泡身打颤。
幸好经过居民点,大娘出迎暖心间;
孩子你们炕上坐,喝碗姜汤身子暖。
说着握住我的手,这咋冰块一样寒?
一股暖流遍全身,好似母亲现眼前!
忽闻战友扫地声,翻身下炕操扁担;
挑满水缸挥扫把,庭院洁净无尘染;
民拥军来军爱民,光荣传统代代传。
大山,我们来了
脚踏积雪,嚓嚓作响;
抬头远望,层峦叠嶂;
进军目标,就在前方;
满身疲劳,化作力量。
堆堆积雪,茉莉花样;
山头连绵,白蛇游荡。
你好大山,第二故乡;
魂牵梦绕,猜你模样;
相约梦里,谈过理想;
共筑长城,强化国防;
携手同心,工事做强!
今日得见,心情欢畅!
夜幕降临,抵达山上;
心情急切,寻找营房。
安营扎寨,大干一场!
初见营房
满身臭汗上了山,想进营房暖一暖。
营房卧倒山坡上,一层白雪盖上边。
无处安身咋过夜?大家全都傻了眼。
办法总比困难多,智慧兵哥钢铁汉!
找来大绳拴屋梁,一声号令营房站!
连拉带顶多加固,入夜立即闻声鼾。
次日晨闻起床号,浑身哪都玩不转。
条件虽然很艰苦,常想前辈更艰难;
想想红军长征路,勇士面前没困难!
艰苦生活来磨炼,身强体壮保家园。
站  岗
梦中已过三道岭,被人低声来唤醒;
夜半两点须接岗,一路摸黑上岗亭;
足下鞋垫不翼飞,大头鞋底凉且硬;
值守寒夜一小时,迎风斗寒腰杆挺;
再冷再寒也值得,为了家国为和平。
苦  水
浑身臭汗衣服黏,多想换洗淋浴间?
怎奈营房没有水,奢侈之事难实现。
每班两名值班员,拿着牙具袋下山;
走下山坡五百米,坑道里边有水源。
两人四袋苦药水,十多个人来分摊。
刷牙每人两小口,剩下大家同洗脸。
洗后水成黑泥汤,不舍泼掉再沉淀。
虽则水少很艰苦,上甘岭上比咱难。
部队是个大熔炉,反复锤炼意志坚。
下马威
全连骨干去参观,六面石头大房间;
左顾右盼稍迟慢,一块石头落脚前;
重量足有二百斤,令我浑身出冷汗;
若按正常速度走,一百多斤已砸扁!
这是一个下马威,叫我时刻要防险。
肠  炎
夏着棉服进山洞,拼力抡锤大汗蒸;
坐在石上喘口气,便觉寒凉肚子疼;
急出洞外解个手,从此得了肠炎病。
距离洞口五十米,顿感飕飕抽凉风;
忍痛进洞没多远,里急后重往外冲;
屙出一点白色物,重新进洞再施工。
轻伤不必下火线,小病挺着咱还行;
时时自觉炼意志,关键时刻敢冲锋。
搭档“后进”战士
两人一组同施工,抡锤把钎交替行;
互相轮换不觉累,欢声笑语很轻松。
不幸搭档后进人,把钎可以锤不碰;
满脸阴霾不吭气,任尔东南西北风!
遇上此公暗叫苦,八个小时抡不停。
偏巧又是打吊眼,四米高台钻穹顶。
感谢组织巧安排,这样搭配出强兵!
锻炼机会全给我,再不成长理不通。
抓住时机勤熔炼,一炼忍让不辩争;
二炼包容人缺点,三炼困难抢担承;
四炼膂力成壮汉,双手抡锤虎生风;
左右开弓准又狠,军事技术过得硬。
股长特赐新军装
军务股长下连队,专门与我来相会;
我的军帽开了花,膝盖双肘棉花飞;
股长感动双眸润,一套新装送连队;
穿上军装敬个礼,官兵情谊暖心扉;
上下同心建国防,所向披靡振国威!
唐天才好痛!
四川战士唐天才,膀阔腰粗壮体态;
一有闲空就摔跤,一气摔倒一个排。
那日高兴又开摔,刚摔俩人起不来;
腿痛钻心难忍受,旧伤复发吟声哀。
昔日出料到坑口,后面料车窜上来;
大腿肌肉被撞断,往日雄风已难再;
战友受伤我心痛,但愿事故别再来。
李开万的眼睛
二营六连李开万,领班爆破到前沿;
点火过后去查炮,受潮火索响得慢;
走到近前才起爆,碎石击伤观察眼。
全团通报防事故,吸取教训保安全。
工事完成封闭后,难忘战友血与汗。
军营之晨
虽则久已离军营,频频梦回大山中。
军旅生活至艰苦,难忘营前赏美景。 
凌晨响过起床号,走出营房向远眺。
霞光万道穿云出,云海一片彩虹飘。
几座山峰钻出海,犹似潜艇逐波涛。
太阳徐徐露笑脸,万顷云海渐次消。
远近青山现真容,苍翠欲滴甚妖娆。
凌晨美景潜入心,军营乐趣永不消!
江山多娇常怀恋,保家卫国江山牢。
观赏“晴天霹雳”
正午太阳朝我笑,站在营前举目瞧;
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骤然响雷暴;
一块巨石滚下山,火星四溅鸣鞭炮;
原来成语非杜撰,晴天霹雳现身了!
不进深山怎知道,自然景观这边好。
在生产连的日子里
部队曾经成立过一个生产连,生产粮食,养猪,养羊,养鸡,改善部队伙食。战士们干劲很足,只是文化生活贫乏。他们向团后勤处打报告,要求给派一名文艺骨干。后勤处无人可派,决定派我去当文书。我根本就没有文艺细胞,很难胜任,但组织决定的事,个人不好推翻,于是硬着头皮去了。那里果然文化生活贫乏,连黑板报都没有。到职后,我首先出了一期黑板报,战士们纷纷聚拢来看。黑板报编的水平并不高,却好评如潮,这使我深受鼓舞。战士们又提出要求:教他们唱歌。说实在的,我真没那个能力。为了不使大家扫兴,我在自己会唱的歌里,选了一首简短,节奏感强,风趣幽默的试教一下。这首歌是《台湾华盛顿有我们的兵工厂》,受到欢迎。接着,教唱了《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从此,生产连实现了“五前、一路有歌声”(出操前、开会前、点名前、学习前、队伍出发前、行军路上)。但我会唱的歌曲有限,很快就“江郎才尽”了。于是组织派我去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参加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在那里举办的“文艺骨干培训班”,专门教授简谱。参加培训的十几个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基础;只有我,一窍不通。所以,我学起来非常吃力。上课时,我认真听,认真记,就怕漏掉一个字;测验答题时,我总是100分,但简谱时还是不会。别人有的每次答题都不及格,简谱却嘎嘎的。学习半个月,几乎无收获。回到生产连,战士们却高兴的不得了,以为我这下子可以教他们更多的好歌了。我只好搜肠刮肚的寻找能教的歌。我和全连战士们产生了深深的感情。每逢有评比的事,只要听到我的名字,常常是“同意”声一片。
我喜欢他们,深深的同情着他们。总想尽量多的为他们做点什么。炎炎夏日,可爱的战士们总是处于“锄禾日当午”的状态中,但却士气高涨。他们下地后,我便锁上连部的门,领着卫生员姜永德,荷锄抬着一桶开水,带上我画的宣传画,到达部队作业的地头,搭锄就铲,直至追上部队,招呼大家歇歇喝点水,趁机翻着宣传画给大家讲解。
战士们对我,可以说百分百拥护。但连长、指导员却很有意见。指导员常常无奈的说:“这文书啊,门一锁就走啊,弄得我们俩都没地方呆呀。”
我真是死脑筋,给他们每人配一把钥匙不就解了?就因为这,耽误了我的进步。
我没被派往生产连之前,就是党员发展对象,到了第四季度,生产连领导仍然没有要发展我入党的意思。如果四季度过去了,后勤处的党员发展计划就得不到全面落实了。后勤处党委派党委委员,给养股股长李福森来生产连专题巡视。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连首长认为:我为领导服务不够;群众反应,我深入群众,身先士卒,工作成绩突出。后勤党委决定:按计划发展入党。连长、指导员捏着鼻子做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在生产连期间,我曾遇到一次有惊无险的危险。按规定,文书每月要向上级单位报送一次《军事实力统计表》。生产连要报给后勤处。后勤处驻地是鸡冠山,生产连驻地在催阵堡。两地相隔45里,全是山路,没有交通工具。于是我每月都要步行去报表。可巧有一次走在山路上听到身后有摩托车的声音。回头一看,是通讯连的一位副班长和一个战士。摩托车开到我跟前停下来,让我上车。我也不推脱,坐在车斗的备轮上。那是上山坡。没开出多远,摩托车突然失控。右边是峭壁,左边是悬崖。驾驶员选择了峭壁。摩托车撞上石壁的一刹那,我们三人同时飞出,失去知觉;又几乎是同时恢复知觉。全都安全无恙。仨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只有摩托车的车斗瘪了。我们只好分手。
在生产连的日子,是愉快的,难忘的。
难忘的爆破
人生路上,有些记忆是无法释怀的,本人就有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是一个秋末冬初。七个月的国防永备筑成施工的第二阶段任务——坑道清帮刷底工作已接近尾声,906米长的坑道,只剩头部的最后一段施工。兄弟连八连的战友们用八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头部102个炮眼的钻孔任务,九连完成了炸药装填,由我们七连实施点火爆破。点火现场指挥是我。 
我那时还是个经验不足的青涩排长。在这关键时刻,四个连干都不在连里:指导员去总政参加“四好连队代表会”,副连长休探亲假,连长和副指导员双双因病住院。三个排长轮流值班,我是当时的值班员。
坑口宽20米,高20米,地面中间是个深不可测的大水坑,两边只有各一米宽的过道。102炮,分布在三个掌子面和地面上,分上中下三层,怎么安排才能万无一失?我反复琢磨,心里总觉得没底。
还好,考虑七连领导力量薄弱,上级派来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九连副连长施玉慈(化名)担任七连代连长,执行爆破任务前一天到任。我像一下子有了靠山,当天就找他请示工作。确定了爆破方案后,施连长胸有成竹的对我说:“小李子,要沉住气……”
第二天,我带领全连有经验的爆破手,来到坑口。为了万无一失,周营长亲临现场参与作业。我把爆破手分成三组,梯次实施点火。首先第一组,到跳板上点燃高处吊眼的导火索;接着第二组点地面上下眼的导火索;最后第三组点墙壁上的“腰部”诸眼的导火索。
实施爆破前,宣布纪律:1、精力集中,严守岗位;2、执行命令坚决,果断,迅速;3、点火任务完成后,立即自觉撤离到掩蔽所待命。
接着进入点火位置。我高声宣布:“二组、三组准备,一组点火开始!”
第一组接到点火命令后,不到10秒就点燃了高处的12条导火索。火舌立即喷射出来,发出“咝咝……”的声音,现场气氛立即紧张起来。第一组按照命令立即纷纷从20米高的跳板上跳下来,撤出现场隐蔽。接着,第二组,第三组……
就在点火紧张进行的时候,只听施连长高喊:“保管员,钳子!”我迅速点完自己分担的五个炮眼的导火索,扭头一看,施连长还在用钳子掐那条被石壁流下来的水打湿了的导火索。周营长也已完成自己分担的点火任务,严厉的对施连长命令到:“别管它了,赶紧撤!”说着同一班长、保管员一道迅速向坑道内撤去。
时间一秒一秒的消失着,导火索伴着“咝咝”声越燃越短,爆炸似乎就要发生!我是现场指挥,必须维护施工安全和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大喊一声:“安全第一!施连长,撤!”施连长我行我素,对我说:“没事,沉住气!”他继续用钳子掐导火索。
如果我身边有人,我可以命令战士强行把他架走。但我已事先规定:为了安全,任何人完成点火任务后,都要自动,立即撤离现场;所以我身边无人可用。而我是全场指挥,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现场,我就不能撤离。所以,我只好冒着生命危险,站在稍安全点的坑口外继续催促他。
“轰隆隆……”上面的吊眼突然发威,碎石像瀑布一样落下来。接着是连珠炮……眼前全是滚滚烟尘……
“施连长!……”六班战士夏维勤突然从我身后蹿出来,冒着滚滚浓烟和炮弹般的碎石冲上去,挽住施连长的右臂。我也冲上去,挽住施连长的左臂,把已经被石块和跳板砸得浑身是血,掉进水坑,且已经失去了知觉的施连长拖了出来,迅速撤离现场,向掩蔽所转移。身后是排山倒海般的爆炸声,头上的碎石像小燕儿似的呼啸飞过,……那是个15度左右的1000米长短的上坡路,平时走起来还会喘,且要走一会儿;但我们俩好像没有累的感觉,转瞬即到了掩蔽所。
到了隐蔽所才发现,我的防险帽被砸了个洞……施连长从头到脚都被缠满了纱布……
夏维勤没有执行完成点火任务后“立即离开现场”的规定,属于违纪;但他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是立功。如果没有他阴错阳差的现身,我和施连长可能都已命丧黄泉了;七连“四好连队”的荣誉,也会随之毁于一旦。
第二天实施坑口外爆破。每人的点火任务都适当减少。点火的时候,手不由自主的抖起来……
接训新兵
部队马上就要接受新的任务,但在完成施工任务中,产生了一些病残人员,还发生了减员,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大换血”,否则难以胜任新的任务。一个团确定复原360人,招收新兵2000人;部队由“三三”制编制改为“四四”制编制;兵员选定以吃苦耐劳称著的四川人。
我也参加了接新兵工作,被编入新兵六连,任四排长;兵源在四川省绵阳专区三台县德光公社和老君公社。连长毕树元帮我承担征集老君公社的兵员;我自己负责德光公社。德光公社书记32岁,行政27级干部,人很谦和,我们合作很愉快。
我就住在公社,一日三餐都到贫下中农家轮流吃派饭。遇上殷实人家,能吃上米饭煮红苕;到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一律是“苞谷栲栲煮红苕”(苞米破子煮地瓜”。菜是烘过的辣椒碎片儿。不管到谁家,也不问什么饭,一律付给人家现金一角钱。群众都很热情,对我们恭敬又欢迎。
按规定,招收出身贫下中农子弟,年龄在18——22周岁之间的,思想进步,身体健康,自愿当兵的男性青年。但接兵时人们普遍倾向于接年龄小的,个别还有接16周岁的。因为年龄小单纯,而年龄大的思考问题多,思想负担重,不好带。我就接收了一个16岁的青年,他叫唐英龙,与继母吃的一锅饭,想出去闯荡。我经请示连长同意,特批他参加体检,合格后入伍。
唐英龙机敏聪明,我把他介绍给连长、指导员后,他深受连首长喜欢,被安排在连部当通信员。而年龄大的兵果然麻烦。有个木匠叫贺天明,已婚,对家庭恋恋不舍。部队到县里集中了,晚点名少一人,就是贺天明。原来他的婆娘(媳妇)跟来了,住进一家旅馆,叫贺天明去过夜了。
听说部队在北方,新兵们不了解北方是啥样,听到一些传言,心里很紧张;围着我,问这问那,好些是想都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人告诉他们:北方的冬天,撒尿的时候手里要准备一根棍子。撒出来的尿,还没落地,就冻成了冰棍儿了,要用棍子敲掉。
四川兵非常节俭。每人每月发给的6元现金津贴,很多人到了月末,还剩5.52元。一个月只买了一块肥皂,花了0.48元。四川省物产丰富,盛产水果,但却不产苹果。几个四川新兵上街,看到了北方产的苹果,不知啥滋味。几个人合计一下,大家分摊,共买一个,切开,尝一尝。
连队的营房是按“山、散、洞”的战备要求,分散在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山谷里;最远的那个排距连部刚好一公里。那是一排。依次是二排,三排,四排。我们排挨着连部。连长、指导员经常到我们排来,和战士们拉家常,久久不愿离去。有人私下里说,连首长喜欢四排长,整天都长在四排了。我们排的战士也争气。上山采集取暖用的树枝,四排战士们捡回来的树枝,比一、二、三排战士采集的总和还多。指导员兴奋不已。到团里开会,总是有机会就讲四排的故事。他甚至向团里提出建议:把新兵六连原封不动的全建制编入老连队。实际上,他是不想让四排离开他。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新兵们学习了《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笔试合格;队列训练,整齐划一;新兵们已初步完成从普通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过渡。训练接近尾声的时候,接到命令,让我到团部去。原来是由于外事工作发展需要,要从全军的“兵头将尾”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家外事口;先培训学习外语,然后充实到对外宣传阵地。团首长们经讨论,无私的推荐了我。我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军旅生活。
军旅,记录着我的艰苦磨练,我的成长,我的欢乐,我的理想,我的追求……磨练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坚毅性格;为我的人生路,打下了坚实基础。经历了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锤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什么磨难,都算不了什么。我,将一往无前!
抗美援越
美帝亡我之心,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朝没能得手,重心又往南转,插手越南。
中国文化精深,知其用心凶险,唇亡齿寒!
如同抗美援朝,必须支援越南,出兵前线。
其时我已复员,部队开往越南,我很眼馋。
战友来信描述:击落敌机过千,捷报频传!
但也付出代价:有人牺牲前线,深感心酸!
为有牺牲战友,保得国家平安,不忘先贤!
战  友
穿过绿军装,我们同操枪;
吃的一锅饭,睡的一张床;
谁没哭鼻子,谁没想过娘?
共同练队列,共同上靶场;
胜利凯旋时,歌声多嘹亮;
掺扶行军路,立功受过奖;
老乡水满缸,门前扫净光;
执勤且巡逻,放哨又站岗;
紧急集合号,节日梦中响;
抗洪抢过险,地震到现场;
也曾卧冰雪,也曾上前方;
也曾流过血,也曾负过伤;
想牺牲战友,我们泪两行。
战友朴素情,终生永难忘!
终生念国防
部队是学校,把我来培养;
无知一青年,入团又入党。
部队大熔炉,本领快速长;
战士没当够,就当副班长;
业务没熟练,提升班长岗;
干得正起劲,送军校培养;
重担给你挑,回来当排长;
任你为教员,台前把课讲。
转业外事口,国家喉舌强;
面向全世界,报道正能量。
脱下军装后,心还在营房;
此生恋军营,终生念国防。
作者简介
李春雷,男,汉族,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客座教授,职称主任编辑、高级政工师,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杂文家协会理事,哈尔滨市文史馆馆员,《北国风》杂志编委。曾任《北京周报》西班牙文部负责人,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轴承报》总编辑。见报见刊稿件数百篇。刊于《红旗》、《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八一感怀 · 老连队||葛云海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葛云海 刚过七一,又到八一.这一年对一名党员.退伍军人的意义非凡. 百年建党大庆,全党上下掀起追根溯源,寻根念初的纪念热潮. 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对血雨腥风的革命圣地.面对庄严的 ...

  • 史锡腾——援越抗美生活系列纪实之六:箭,已在弦上

    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6) --援越抗美生活纪实 6.箭,已在弦上 新兵连一班长肖重阳 不知不觉在新兵连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又一个星期天快到了.这天,一班长悄悄提醒我们: "注意,你们没去过桂林 ...

  • 怀念也是一种感恩

        四年前,随着军区调整为战区的改革,我曾服役的部队建(编)制将不再保留,在役官兵充实到了多个战区,营房也移交给了其它部队.     每当路过马栏山或车行至万家丽高架桥鸭子铺路段时,总要朝营房方向 ...

  • 散文||老班长

    老班长 那年,我从学校教导处散落一地的书本.文件中,偶然发现了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盖钢印的高中毕业证书.拿着它,我回到了农村的家. 公社武装部传达了部队征兵的通知,而且听说还是海军,真是令我喜出望外.此前 ...

  • 【时光记忆】三十年再回眸:说说我的军旅岁月

            1983年9月,受大哥当兵的影响 ,我瞒着父母,跑到邻村徐庄,找到大队民兵营长,要求报名参军.    报名后,没几天,民兵营长通知我去公社参加预选.     来到胡总公社后,有30多人 ...

  • 【军旅情深】冉冉‖兵之初

    兵之初 ◎冉冉    ▲同乡战友收藏的我们<入伍通知书> . 当年3月5日到苍溪县城报到,3月6月早,乘军绿色解放牌运输车至广元火车站,转乘闷罐车,于3月8日夜铁运至小雪纷飞的锦州. (一 ...

  • 陈景扬 | 军号声响起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我那时的高考   三伏天做豆瓣酱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丁中2020高考全景扫描 军号声响起 江都   陈景扬 作者陈景扬,江都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扬州市三届人 ...

  • ​我的连队(一)

    我的连队(一) 老兵 我参军入伍,先后进入两个连队学习,锻炼与生活.它们是广西军区原边防九团四连和该团二连.在前者,我工作的时间不足百日,而在后者的经历则坚持到退伍.军旅途中,两个连队相辅相成,都成为 ...

  • "老山杯"有奖征文|《我的战友我的连》连载之一: 相聚罗平始寻英雄连队曾有的“芳华”

    "老山杯"有奖征文 <我的战友我的连>连载之一: 相聚罗平始寻英雄连队曾有的"芳华" 蔡义平 1.相聚在罗平 2016年7月10日,分别40年的原中 ...

  • 刘光清——久别重逢 真情涌动

    永远的铁道兵 久别重逢  真情涌动 文/十三师  刘光清 在我的人生生涯中,有过多少回幸福难忘的时刻,但比较而言,最为幸福难忘的时刻是见到我阔别45年,曾对我呵护有加的首任指导员--胡家骥. 胡指导员 ...

  • 【军旅琐忆】增宏||两面红旗一颗星,真正成为一个“兵”——我们新兵连的那些事儿(连载十)

      我们新兵的那些事儿 (连载十) 文/增宏 当兵入伍进军营,首先要过第一关,就是严格艰苦.枯燥乏味而火热的新兵训练生活.我的新兵连,时间3个月,基本锻造了军人的烙印.新兵连的那些事儿,积淀为深深的绿 ...